收藏 分销(赏)

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76876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中医药第 42 卷2023 年 7 月第 7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42 No.7 2023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黄超君(福建师范大学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目的:观察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及平潭道光中医门诊部治疗的12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试验组(n=60)。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结

2、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对照组,试验组炎症因子水平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较低(P0.05)。试验组(96.67%,58/60)与对照组(83.33%,50/60)相比临床疗效较高(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可显著提升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关键词 八正散加减;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9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23)07-0056-03泌尿系统感染指的是多种病原

3、菌侵袭泌尿系统导致的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1。尿道炎与膀胱炎在临床十分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2。临床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均借助抗菌类药物,但是受到耐药菌株、抗生素滥用、肝肾蓄积中毒等因素的影响3。现如今,中医药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八正散常主要治疗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及针灸治疗时针刺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取之以宁心安神8;四神聪是头上的奇穴,以百会为中心,在百会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四个位置合起来叫四神聪,四神聪具有安神功效: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可补心血、益肝肾;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功效;脾俞为脾的背俞穴,与足

4、三里配合,共同健运脾胃;暴怒伤肝或肝气不舒,郁而化火,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9。肝俞、合谷、太冲可清泻肝胆之火,太冲为肝经原穴,疏肝理气,熄风泻火。合谷穴和太冲穴一起称为四关穴,合谷穴和太冲穴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两穴一阴(太冲)一阳(合谷),一气(合谷)一血(太冲),一脏一腑,一升一降,是一组具有阴阳经相配、上下配穴、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的处方。合谷穴配合太冲穴具有平肝熄风、疏肝解郁、镇静安神的功效。诸穴共奏疏肝健脾、宁心安神之功10。这两种中医传统疗法相结合,疗效相互补充,治疗效果更佳11。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提示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两组睡眠状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可提高睡眠时间。两组 PSQI 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 PSQI 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可提高睡眠质量。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提示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安全可靠。综上所述,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可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乔赟,熊鸣峰,王利勤,等.穴位贴敷联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

6、结合临床,2022,22(17):14+8.2吴福有,王丽娜,孙亚男,等.针刺联合四逆散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2,37(14):26042606.3葛政爱.针灸与朱砂安神丸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0):3132.4陆惠玲,朱英,尤晓华,等.耳穴贴压联合温和灸治疗肝郁脾虚型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22,44(6):581584+595.5王永,朱亚芹,帖青松,等.逍遥散加味颗粒剂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3):1819.6李太荣.自拟舒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7、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4):161164.7褚雪菲,刘道龙,周军怀,等.四逆散合百合地黄汤加减干预焦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8):12951297.8王雅楠,张崴,张继雯,等.四逆散改善妇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促进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124130.9王玉良,张蕊,王程祥,等.针刺董氏奇穴联合四逆散治疗老年肝郁脾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9(3):1719.10王晓光,张茉莉,王立恒.经颅磁刺激仪联合宁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0):1

8、33134+148.11武晓磊,冯学功,郝文杰.四逆散加味颗粒剂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7):11271129.56DOI:10.16040/15-1101.2023.07.003内蒙古中医药第 42 卷2023 年 7 月第 7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42 No.7 2023尿道炎等疾病,可利水通淋4。此次研究对本院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治疗的 120 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 2020 年 6

9、 月2022 年 6 月治疗的120 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试验组(60 例)。试验组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龄 1885岁,平均年龄(50.887.62)岁;病程 14 周,平均病程(2.260.36)周。对照组男性 31 例,女性 29 例;年龄 1884 岁,平均年龄(51.218.36)岁;病程 14 周,平均病程(2.260.36)周。对比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开展以下研究。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 实验内科学 临床诊断标准;年龄大于 18 岁;病情控制良好,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近半年内未服用免疫抑制

10、类药物;合并神志清楚,能够自愿配合开展上述研究。排除标准:伴有一种或多种影响该病的原发性疾病;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合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资料不完善。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左氧氟沙星胶囊(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307),口服,500 mg/次,1 次/d,持续用药 7 d(1 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八正散加减治疗,组方:车前子、通草、瞿麦、萹蓄、滑石各 15 g,栀子 10 g,炙甘草 6 g,生大黄 5 g,土茯苓 20 g,鱼腥草 15 g。大便秘结可加番泻叶、麻子仁、枳实;热盛可加黄芩、黄连、黄柏;伤阴可加

11、生地、麦冬、五味子;尿血可加小蓟、地榆、白茅根,温水煎服,取汁 200 mL,分早晚服用,1 剂/d。坚持治疗 2 周,对比各项指标,坚持随访 6 个月,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注意多饮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时清洁外阴,禁止性生活,多休息。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治愈:治疗 2 周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常规提示明显恢复正常,尿检呈现阴性,近期被治愈;显效:随访 6 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逐渐消失,尿常规显示基本正常,尿培养显示阴性;无效:随访 6 个月后,临床症状与尿常规均得到显著改善,尿菌定量显示阳性,复查尿菌显示均是同一菌群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呕吐、

12、胃痛、消化道反应、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受损以及肾功能受损等。炎症因子水平:清晨收取 5 mL 空腹静脉血,借助离心机进行离心后分离血清,借助全自动生化仪以ELISA 检测炎症因子指标 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主要涉及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依据严重程度分成 4 个等级,0 分为无症状,轻度症状为 2 分,中度症状为 4 分,重度症状为 6 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2.0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 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临床

13、疗效,试验组(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见表 1。表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2.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试验组(1.67%)(3.33%)与对照组(15.00%)(18.33%)相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低(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 CRP 水平,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表 4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对比(xs,分)3讨论临床现代研究表明,尿路感染病因主要是机体处于免疫功能紊乱期间,尿路因为受到各种病原菌感染发病,最为常见的为革兰阴性菌感染,CRP 是一种主要由

14、甲状腺 C 细胞合成与分泌的蛋白质,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时血清中 CRP 水平稳定,若机体处于急性感染时血清中的 CRP 水平会迅速上升,CRP 同样会作为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重要参数。数据显示:对比对照组(83.33%),试验组(96.67%)临床疗效显著较高。试验组(1.67%)(3.33%)与对照组(15.00%)(18.33%)相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炎症因子 CRP 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八正散药物基础处方为车前组别例数呕吐胃痛消化道反应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

15、合计复发率试验组对照组2P60601(1.67)2(3.33)0(0.00)2(3.33)0(0.00)2(3.33)0(0.00)1(1.67)0(0.00)1(1.67)0(0.00)1(1.67)1(1.67)9(15.00)6.9820.0002(3.33)11(18.33)6.9880.008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试验组对照组2P606030(50.00)40(66.67)28(46.67)10(16.67)2(3.33)10(16.67)58(96.67)50(83.33)5.9260.015组别例数CRP(m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tP606010.792.5410.

16、782.420.0220.9824.831.276.871.837.0940.000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tP60603.851.123.921.140.3390.7350.490.021.410.3818.7270.00057内蒙古中医药第 42 卷2023 年 7 月第 7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42 No.7 2023子、通草、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炙甘草、生大黄、土茯苓以及鱼腥草等。八正散是一种祛湿中医方,属于治疗湿热淋证常规用治疗方剂,滑石和通草作为君药,滑石可发挥滑利窍道

17、、清热渗湿等功效,通草苦寒;滑石和通草可最大限度上抑制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伤寒杆菌等。萹蓄、瞿麦、车前子均是臣药,可增强君药的清热化湿、利水通淋等效果;加上山栀子、大黄可清泄三焦,进一步通调水道,增强诸药清热利湿效果,配合甘草可发挥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效果,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等效果。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可显著提升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参考文献1严安琪,赵冬.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感染阴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2):25982602.2李娜,王坤

18、,郭双,等.银蒲八正散加减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女性湿热下注型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42(3):4448.3李玉锋,郭志英,孙松,等.八正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对前列腺液中 SIgA,VCAM-1 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5):16481651.4苏海玉,石钟,张宏颖,等.当归补血汤合二妙散加减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踝肱指数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4):15481551.5靳小梅,李静,孙婷婷,等.无比山药丸合八正散加减治疗(肾虚湿热型)围绝经期慢性尿路感染的效果及对 XOD,MDA

19、,SOD 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8):14611464.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痰湿质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傅有学邓家刚罗宁谭文澜曹康张永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二区 广西 南宁 530002)摘要目的:探究在痰湿质脑梗死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痰湿质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分别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法,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积分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

20、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可以帮助改善症状表现,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抑制效果好,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率高。关键词 痰湿质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法;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23)07-0058-03*通讯作者:张永全。脑梗死多发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是临床多发、常见疾病,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因血栓形成,导致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1。该病主要发病原因为脑供血障碍,引发脑部组织缺血缺氧。疾病发生与血液理化性质

21、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关系密切2。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中药治疗的优势逐渐显现,对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实现最佳治疗及预后结局3。本文以 200 例患者为例,对西药单一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价值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200 例痰湿质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男性 52 例,女性 48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年龄(70.292.33)岁;病程 111 年,平均病程(6.391.14)年。对照组男性 55 例,女性 45 例;年龄 6

22、180岁;平均年龄(70.402.29)岁;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6.091.23)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已上报伦理委员会,获准执行。纳入标准:痰湿质脑梗死;自愿入组;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在相关文书上签字。中医痰湿体质判定标准: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4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5进行体质辨识。体质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主项: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副项: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排除标准:全身感染;有心、肝、肾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未能获取完整资料;存在本文治疗禁忌证;全身系统性疾病;精神障碍。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主要用药方案为:脑梗死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者氯吡格雷),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