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爱莲说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宾阳县黎塘镇第三初级中学 陈石冬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赏花,忆古诗
从花中四君子导入新课。
二、听范读,读莲花,悟情怀
(一)读懂文意,与文本对话
1、示范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文意
3介绍作者与“说”的古代文体,检查生字词。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问题: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三、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
2、作者还写了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四、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总结: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五、作业:背诵课文。
六、板书:
菊————隐逸————惜 生态环境
正衬
莲————君子————爱 体态香气
反衬
牡丹———富贵————厌 风度气质
托物言志: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教学反思: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是我们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在教案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何能达到这些目标,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能让老师少说、学生多说,如何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如何能既教书又育人。
一堂课下来,我认为有几点完成的不错:
一、针对文言文的课型,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采取多种阅读方式,教师示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重点语句齐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了解课文内容。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理解莲的形象,在讲授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概括出本文主要描写的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突出了莲高洁质朴、正直芳香 、清高端庄的品质。
三、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托物言志。让学生在很好的理解莲的形象基础上 ,了解作者是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
不足之处:
1、在检查预习环节中,检查字音、解释的时间过长,导致整堂课给人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
3、有些环节进行的太快,学生接受的程度略差。例如在讲托物言志的写法时,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理解的不到位,原因是对托物言志的写法还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也由于时间关系而草草了事。其实此处还应该下点功夫,可以多举一些托物言志的例子,找一些有特点的事物,先共同分析出它们的特点,如果能再动笔写写会更好一些。
不管怎样,开展公开课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注意以上的不足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