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 380.1-2018(代替DB33∕T 380.1-2002)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pdf

上传人:be****ey 文档编号:87662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380.1-2018(代替DB33∕T 380.1-2002)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33∕T 380.1-2018(代替DB33∕T 380.1-2002)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33∕T 380.1-2018(代替DB33∕T 380.1-2002)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33∕T 380.1-2018(代替DB33∕T 380.1-2002)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33∕T 380.1-2018(代替DB33∕T 380.1-2002)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40 B 66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380.12018 代替 DB33/T 380.1-2002 2018 - 12 - 17 发布 2019 - 01 - 17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 Commercial forest construction-regulation of plan and design DB33/T 380.12018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2 5 规划设计体系 . 2 6 项目区调查 . 3 7 商品林地

2、区划 . 4 8 建设规划 . 5 9 项目建议书 . 6 10 项目可行性研究 . 6 11 项目总体设计 . 7 12 工程作业设计 . 8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浙江省立地分类区划系统 . 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商品林主要建设项目技术设计类目 . 15 DB33/T 380.12018 II 前 言 DB33/T 380商品林建设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 第2部分:商品林建设 造林技术规程。 本部分是DB33/T 38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33/T 380.1-2002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

3、则。与DB33/T 380.1-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1 范围”(见1,2002年版的第1章)条文内容; 修改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文件(见2,2002年版的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规划设计体系(见5)内容;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调查目的(见 2002 年版的 4.1)、表 2(见 2002 年版的表 1)、规划的任务(见 2002 年版的 6.2)、规划审批(见 2002 年版的 6.3.3)的内容; 修改了专项调查(见 6.3,2002 年版的 4.2.3)、区划对象(7.2,2002 年版的 5.2)、建设类型区划(7.4,2002 年版

4、的 5.4)、项目建议书的任务(见 9.1,2002 年版的 7.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见 10.1,2002 年版的 8.1)等条文内容; 原标准中“9 建设工程设计”,修订后分立为项目总体设计(见 11,2002 年版的 9)、工程作业设计(见 12,2002 年版的 9); 修改了附录, 内容修订为“浙江省立地分类区划系统”(见附录,2002 年版的附录);修改了附录,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封山育林内容(见附录,2002 年版的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祖达、方国景、陈征海

5、、翁卫松、王翔、陈锋、季碧勇、杨绍钦、孙茂者、徐军、姚鸿文。 本部分的历次版本为: DB33/T 380.1-2002。DB33/ T380.12018 1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商品林建设的术语和定义、规划设计体系、项目区调查、商品林地区划和建设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总体设计和作业设计的任务、内容、成果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受国家和地方财政、 金融等政策资助的商品林建设项目, 其他商品林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6、(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5782 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GB/T 1645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LYJ 127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LYJ 128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LYJ 5104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LY/T 1557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DB33/T 17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 380.2 商品林建设 造林技术规程 DB33/T 64

7、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776、GB/T 157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商品林建设 commercial forest construction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利用区位、 交通和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 实施集约化经营,有效提供社会所需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森林经营过程。 3.2 商品林 commercial forest DB33/ T380.12018 2 以满足经营者经济需求,人类社会对木材、非木材林产品的物质需求为主导功能,以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部分竹林。 3.

8、3 用材林 timber forest 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3.4 经济林 economic forest 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他林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3.5 竹林 bamboo forest 由竹类植物为主组成,以生产竹笋、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4 一般规定 4.1 商品林区划应在林业分类经营指导下和各区域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进行,与生态公益林区划相衔接。 4.2 商品林工程建设应以建设区或建设项目为单位进行。其规划设计在基本建设程序中处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其步骤包括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以及作业设计。 4.3 商品林工程建设的前期工

9、作应在项目区调查基础上进行,根据建设内容和特点,对建设区进行广泛、详细、深入的本底调查和专项调查,调查资料归入商品林建设技术档案。 5 规划设计体系 5.1 规划设计分类系统 全省商品林建设规划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表1 规划设计分类系统 规划设计阶段 规划设计内容 作用 规划阶段 1 区域性规划 指导性文件 可行性研究阶段 2 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 项目立项和决策依据 设计阶段 3 总体设计或作业设计 工程施工准备和工程施工依据 5.2 规划设计深度 5.2.1 区域性规划 区域性规划的深度为: 明确建设区内的商品林建设布局; 建设用地资源依据最近 1 个森林经理期(10 年)内

10、,经资源档案更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规DB33/ T380.12018 3 划设计调查)数据; 省市级规划建设任务量落实到项目县;县(市、区)级规划建设任务量落实到乡镇; 据以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设计; 据以制定投资计划。 5.2.2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深度为: 明确提出项目立项的建议; 建设用地资源依据最近 1 个森林经理期(10 年)内,经资源档案更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大中型项目建设任务量落实到项目县,小型项目建设任务量落实到乡镇或经营区; 据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5.2.3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为: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方案比选,推荐优化建

11、设方案,提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建设用地资源依据最近 5 年内, 经资源档案更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以及近二年内的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材料; 大中型项目建设任务量落实到项目县,小型项目建设任务量落实到乡镇或经营区; 据以筹措资金; 据以编制总体设计。 5.2.4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深度为: 建设任务按建设类型、典型模式落实到小班(地段); 采用的数据应能反映建设区域当前状况; 确定营造林工程及其他相关费用,编制投资计划; 据以制定年度计划; 据以编制作业设计; 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5.2.5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的深度为: 以作业区为单位编制; 将建设类型、营造林模

12、式落实到小班(地段); 据以落实经费、准备物资与安排劳力; 据以指导施工。 6 项目区调查 6.1 基本情况调查 DB33/ T380.12018 4 对与建设项目相关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进行重点调查。 6.2 森林资源调查 6.2.1 按照规划设计深度要求,对建设范围内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含规划用于林业建设的土地)的相关因子开展调查或进行补充调查。 近 2 年进行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地区, 其调查成果可以直接引用;3 年10 年内进行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且资源档案更新较规范的地区,应抽取 10%的小班(地段)到现地核实,精度符合规定后也可以使用。其中:作业设计阶

13、段,应按小班(地段)为单位对营造林地块逐个(块)进行实地调查。 6.2.2 调查重点是与森林分类区划、规划设计以及和商品林建设质量评价相关的指标,包括: 林地调查主要因子:地类、地貌、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腐殖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等; 林木调查主要因子: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疏密度、密度、平均高、平均胸径、优势植被类型、盖度等。 6.2.3 调查方法按照 DB33/T 640 有关要求执行。 6.3 专项调查 6.3.1 对与商品林建设关系密切的自然、社会经济等状况,应进行深入的专项调查,主要包括: 灾害性气候调查。如高低温、干旱、暴雨、洪涝、台风、雨雪冰冻等灾害性气候状况

14、; 立地类型调查。对项目区主要立地因子进行专项调查。立地类型划分与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2014年版)立地分类系统相一致,见附录A; 市场供需情况调查。如市场的供需量、市场价格、产品的发展趋势和预测等; 其它专项调查。如林木生长量(产量)、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情况、森林火灾、森林有害生物、种苗、劳动力、配套设施(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调查。 6.3.2 商品林人工造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调查, 分别执行 GB/T 15776、 GB/T 15781、LY/T 1690、DB33/T 380.2 和国家、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7 商品林地区划 7.1 任务 7.1

15、.1 实地区划用于建设商品林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7.1.2 以固定小班(地段)为单位确定商品林建设类型。 7.2 区划对象 包括建设区域内区划用于商品林建设的林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商品林建设的其他土地。 7.3 区划原则 7.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商品林要实行多林种、多树种建设,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7.3.2 适度规模原则 商品林地相对集中连片,便于集中管理、集约经营,发挥规模效益。 DB33/ T380.12018 5 7.3.3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特点,确定不同的类型,做到地尽其力。 7.3.4 市场需求原则 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定不同的

16、类型以适应市场需求。 7.4 建设类型区划 7.4.1 用材林 建设区域应选择立地条件相对较好,适宜营造、经营用材林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7.4.2 经济林 建设区域应选择海拔相对较低, 交通方便, 便于集约经营和管理的林地及调整为经济林建设的其他土地。 7.4.3 竹林 建设区域应选择各竹类产区, 立地条件好, 便于经营的竹林、 林地以及调整为竹林建设的其他土地。 8 建设规划 8.1 任务 明确建设范围、目标、期限、内容、规模与重点;统筹安排建设布局与进度;概算投资规模、合理安排建设资金、明确筹资渠道;分析与评价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 8.2 规划程序 8.2.1 规划准备 进行项目区调查和

17、其它准备。 8.2.2 规划编制 进行规划并编写规划说明书。 8.3 规划主要内容 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建设条件分析与评价;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建设总体布局:总体规划应进行经营区划,根据规划范围内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市场需求、生态要求等划分不同的经营区;分别经营区确定各区的建设思路与方向,安排不同的建设内容与建设重点,确定商品林建设的范围,建设类型的合理配置; 分区或分项规划:提出分区或分项规划的具体工程建设内容(如人工造林、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等)、规模,明确重点工程项目; 建设进度安排; 环境影响评价; DB33/ T380.12018 6 投资估

18、算与资金筹措; 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8.4 规划成果 建设规划的成果包括: 规划说明书; 规划附表、附图,附表根据需要设置,商品林建设现状图、规划图、县级示意图; 附件,规划的依据性文件及专题报告等。 9 项目建议书 9.1 任务 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或改建的商品林建设项目从建设用地资源、立地条件及其建设类型、市场需求、建设区域现有产业结构特点、财务评价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提出立项意向。 9.2 主要内容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应包括: 总论(或项目概要);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依据; 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 项目区基本情况和建设条件分析; 建设布局:包括拟建规模和建设

19、地点的初步设想; 建设进度安排;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需要贷款的应对偿还贷款能力进行大体测算; 效益分析与评价;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9.3 文件组成 项目建议书文件一般由项目建议书报告和附件组成。附表、附图根据需要设置。 10 项目可行性研究 10.1 任务 在投资决策前,根据相应规划成果、已批复的项目建议书或计划任务,对拟建商品林建设工程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适用性及先进性、建设条件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做出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并对是否立项做出最终评价。 10.2 主要内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项目总论;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0、 DB33/ T380.12018 7 市场调查分析与需求预测; 建设条件分析; 建设目标:包括项目建设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主要建设任务; 建设方案: 营造林项目建设方案包括总体布局、 项目区区划、 主要建设内容、 营造林技术措施、可行性分析等; 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综合评价:包括项目风险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财务分析与项目评价; 结论与建议。 10.3 文件组成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由可行性研究报告、附表、附件和附图四部分组成。 11 项目总体设计 11.1 任务 大中型商品林建设项目应进行总体设计, 主要根据相应规划成果及相关文件确定的建

21、设任务, 落实至小班(地段),并做出投资概算。 11.2 主要内容 项目总体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项目区基本情况; 营造林建设用地论证; 经营区划; 项目布局与规模:建设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依据、建设目标、建设规模、总体布局; 造林设计:包括立地类型划分、林种设计、树种设计、造林技术设计; 森林经营设计; 种苗供应方案设计; 森林及环境保护设计; 基础设施与公用工程设计; 组织机构设计;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效益分析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效益分析、项目综合评价。 11.3 总体设计成果 总体设计成果包括: 设计说明书,全省商品林主要建设项目技术设计类目见附录 B; 设计附表、附

22、图,总体设计附表格根据需要设置,总体设计附图包括现状图、设计图(比例尺1:10000)和总图(比例尺 1:200001:100000); DB33/ T380.12018 8 附件,包括总体设计的依据性文件及专题报告等。 12 工程作业设计 12.1 任务 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依据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的详细设计。一般营造林工程进行作业设计,基础设施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12.2 主要内容 大中型商品林建设项目、 或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营造林工程项目作业设计, 应按照国家和省林业主管部门规定要求进行编制。 其它商品林建设项目营造林工程作业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基本情况; 设计原则

23、与依据; 范围与布局; 营造林技术设计; 种苗工程设计; 保护工程设计; 其他工程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投工投资概算; 效益评价。 12.3 作业设计成果 商品林营造林工程作业设计成果包括: 设计说明书; 设计附表、附图,作业设计附表根据需要设置,作业设计附图包括以地形图为底图的造林小班设计图(1/5000 或 1/10000)、造林模式示意图、森林保护及配套基础设施施工设计图等。 DB33/ T380.12018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浙江省立地分类区划系统 表A.1表A.4给出了浙江省立地类型划分主导因子、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及代码、 浙江省内陆立地区各立地类型林地

24、(立地)质量等级速查表、浙江省沿海立地区各立地类型林地(立地)质量等级速查表。 表A.1 浙江省立地类型划分主导因子表 立地区立地区 项目项目 类目类目 内陆立地区山地丘陵 与 沿海立地区低山丘陵 土壤类型 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潮土、石灰土、盐土 海拔 低海拔 海拔300m 中海拔 300m海拔800m(300m浙南海拔1000m) 高海拔 海拔800m(浙南海拔1000m) 坡位 脊上坡 脊部、上坡 中坡 中坡 (丘陵地区,坡长200m不区划中坡)、全坡 下坡 下坡、沟谷山坳 平地 平地 土层厚度 (A+B层厚度) 薄土 土层厚度40cm 中土 40cm土层厚度79cm 厚土 土层厚

25、度80cm 腐殖层厚度 (A1层厚度) 薄腐 腐殖层厚度2cm 中腐 2cm腐殖层厚度4.9cm 厚腐 腐殖层厚度5cm 内陆立地区山地丘陵 坡向 阴坡 西北、北、东北、东 阳坡 东南、南、西南、西、无坡向 沿海立地区低山丘陵 坡向 缓背风坡 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迎风坡 东、东南、南、无坡向 内陆立地区平原 与 沿海立地区平原 土壤类型 水稻土、潮土、盐土 地下水位 浅水位 地下水位50cm 中深水位 地下水位50cm 土壤质地 砂土 壤土 粘土 沿海立地区平原 土壤类型 滨海风沙土(风成沙丘、潮土沙滩) 海风风力 弱海风 年均风速4米/秒 强海风 年均风速4米/秒 含盐量 中轻盐土 1

26、含盐量3 重盐土 含盐量3 DB33/ T380.12018 10 表 A.2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及代码 分区单位分区单位 分类单位分类单位 立地区立地区 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区(或分类单位或分类单位) 适用地貌适用地貌 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立地类型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内陆立地区 甲 浙北平原立地类型区 A 内陆山地丘陵 非岩成土 低海拔脊上部立地类型组 a 阳坡厚土厚腐立地类型 1 浙西山地丘陵立地类型区 B 内陆山地丘陵 低海拔中部立地类型组 b 阳坡厚土中腐立地类型 2 浙中丘陵盆地立地类型区 C 内陆山地

27、丘陵 低海拔下部立地类型组 c 阳坡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3 浙南山地立地类型区 D 内陆山地丘陵 中海拔脊上部立地类型组 d 阳坡中土厚腐立地类型 4 浙东低山丘陵立地类型区 E 内陆山地丘陵 中海拔中部立地类型组 e 阳坡中土中腐立地类型 5 内陆山地丘陵 中海拔下部立地类型组 f 阳坡中土薄腐立地类型 6 内陆山地丘陵 高海拔脊上部立地类型组 g 阳坡薄土厚腐立地类型 7 内陆山地丘陵 高海拔中部立地类型组 h 阳坡薄土中腐立地类型 8 内陆山地丘陵 高海拔下部立地类型组 i 阳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9 内陆山地丘陵 岩成土 黑色石灰土立地类型组 j 阴坡厚土厚腐立地类型 10 内陆山地丘陵

28、非黑色石灰土立地类型组 k 阴坡厚土中腐立地类型 11 内陆山地丘陵 阴坡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12 内陆山地丘陵 阴坡中土厚腐立地类型 13 内陆山地丘陵 阴坡中土中腐立地类型 14 内陆山地丘陵 阴坡中土薄腐立地类型 15 内陆山地丘陵 阴坡薄土厚腐立地类型 16 内陆山地丘陵 阴坡薄土中腐立地类型 17 内陆山地丘陵 阴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18 内陆立地区 甲 内陆平原 水稻土 l 浅水位砂土 19 内陆平原 潮土 m 浅水位壤土 20 内陆平原 浅水位粘土 21 内陆平原 中深水位砂土 22 内陆平原 中深水位壤土 23 内陆平原 中深水位粘土 24 沿海立地区 乙 杭州湾两岸平原立地类型

29、区 A 沿海山地丘陵 脊上部坡立地类型组 a 迎风坡厚土立地类型 1 舟山群岛立地类型区 B 沿海山地丘陵 中部坡立地类型组 b 迎风坡中土立地类型 2 DB33/ T380.12018 11 表 A.2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及代码(续) 分区单位分区单位 分类单位分类单位 立地区立地区 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区(或分类单位或分类单位) 适用地貌适用地貌 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立地类型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名名 称称 代码代码 沿海立地区 乙 浙东丘陵港湾立地类型区 C 沿海山地丘陵 谷下部立地类型组 c 迎风坡薄土立地类型 3 浙南丘陵港湾

30、河口平原立地类型区 D 沿海山地丘陵 缓背风坡厚土立地类型 4 沿海山地丘陵 缓背风坡中土立地类型 5 沿海山地丘陵 缓背风坡薄土立地类型 6 沿海立地区 乙 沿海平原 水稻土立地类型组 d 强海风浅水位砂土立地类型 7 沿海平原 潮土立地类型组 e 强海风浅水位壤土立地类型 8 沿海平原 强海风浅水位粘土立地类型 9 沿海平原 强海风中深水位砂土立地类型 10 沿海平原 强海风中深水位壤土立地类型 11 沿海平原 强海风中深水位粘土立地类型 12 沿海平原 弱海风浅水位砂土立地类型 13 沿海平原 弱海风浅水位壤土立地类型 14 沿海平原 弱海风浅水位粘土立地类型 15 沿海平原 弱海风中深

31、水位砂土立地类型 16 沿海平原 弱海风中深水位壤土立地类型 17 沿海平原 弱海风中深水位粘土立地类型 18 沿海立地区 乙 沿海平原 滨海盐土立地类型组 f 强海风浅水位中轻盐土立地类型 19 沿海平原 强海风浅水位重盐土立地类型 20 沿海平原 强海风中深水位中轻盐土立地类型 21 沿海平原 强海风中深水位重盐土立地类型 22 沿海平原 弱海风浅水位中轻盐土立地类型 23 沿海平原 弱海风浅水位重盐土立地类型 24 沿海平原 弱海风中深水位中轻盐土立地类型 25 沿海平原 弱海风中深水位重盐土立地类型 26 沿海立地区 乙 沿海平原 滨海风沙土立地类型组 g 风成沙丘立地类型 27 沿海

32、平原 潮上沙滩立地类型 28 DB33/ T380.12018 12 表 A.3 浙江省内陆立地区(代码:甲)各立地类型林地(立地)质量等级速查表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a1 二等地 b10 二等地 d1 二等地 e10 二等地 a2 三等地 b11 三等地 d2 二等地 e11 二等地 a3 三等地 b12 三等地 d3 三等地 e12 三等地 a4 三等地 b13 三等地 d4 二等地 e13 二等地 a5

33、 三等地 b14 三等地 d5 三等地 e14 三等地 a6 四等地 b15 四等地 d6 三等地 e15 三等地 a7 三等地 b16 三等地 d7 三等地 e16 三等地 a8 四等地 b17 四等地 d8 三等地 e17 四等地 a9 四等地 b18 四等地 d9 四等地 e18 四等地 a10 三等地 c1 一等地 d10 二等地 f1 一等地 a11 三等地 c2 一等地 d11 三等地 f2 一等地 a12 四等地 c3 一等地 d12 三等地 f3 一等地 a13 三等地 c4 一等地 d13 三等地 f4 一等地 a14 四等地 c5 一等地 d14 三等地 f5 一等地 a1

34、5 四等地 c6 二等地 d15 四等地 f6 二等地 a16 四等地 c7 二等地 d16 四等地 f7 一等地 a17 四等地 c8 二等地 d17 四等地 f8 二等地 a18 五等地 c9 三等地 d18 五等地 f9 二等地 b1 二等地 c10 一等地 e1 一等地 f10 一等地 b2 二等地 c11 一等地 e2 二等地 f11 一等地 b3 三等地 c12 二等地 e3 二等地 f12 二等地 b4 二等地 c13 二等地 e4 二等地 f13 一等地 b5 三等地 c14 二等地 e5 二等地 f14 二等地 b6 三等地 c15 二等地 e6 三等地 f15 二等地 b7

35、 三等地 c16 二等地 e7 三等地 f16 二等地 b8 三等地 c17 三等地 e8 三等地 f17 二等地 b9 四等地 c18 三等地 e9 四等地 f18 三等地 DB33/ T380.12018 13 表 A.3 浙江省内陆立地区(代码:甲)各立地类型林地(立地)质量等级速查表(续)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g1 三等地 h9 五等地 i17 四等地 k7 四等地 g2 四等地 h10 三等地 i1

36、8 四等地 k8 五等地 g3 四等地 h11 四等地 j1 二等地 k9 五等地 g4 四等地 h12 四等地 j2 二等地 k10 四等地 g5 四等地 h13 四等地 j3 三等地 k11 四等地 g6 五等地 h14 四等地 j4 二等地 k12 五等地 g7 四等地 h15 五等地 j5 三等地 k13 四等地 g8 五等地 h16 四等地 j6 三等地 k14 五等地 g9 五等地 h17 五等地 j7 三等地 k15 五等地 g10 四等地 h18 五等地 j8 三等地 k16 五等地 g11 四等地 i1 一等地 j9 四等地 k17 五等地 g12 五等地 i2 二等地 j1

37、0 二等地 k18 五等地 g13 四等地 i3 二等地 j11 三等地 l19 四等地 g14 五等地 i4 二等地 j12 三等地 l20 三等地 g15 五等地 i5 二等地 j13 三等地 l21 三等地 g16 五等地 i6 三等地 j14 三等地 l22 二等地 g17 五等地 i7 三等地 j15 四等地 l23 一等地 g18 五等地 i8 三等地 j16 三等地 l24 一等地 h1 三等地 i9 四等地 j17 四等地 m19 四等地 h2 三等地 i10 二等地 j18 四等地 m20 二等地 h3 四等地 i11 二等地 k1 三等地 m21 三等地 h4 三等地 i1

38、2 三等地 k2 四等地 m22 二等地 h5 四等地 i13 二等地 k3 四等地 m23 一等地 h6 四等地 i14 三等地 k4 四等地 m24 一等地 h7 四等地 i15 三等地 k5 四等地 h8 四等地 i16 三等地 k6 五等地 DB33/ T380.12018 14 表 A.4 浙江省沿海立地区(代码:乙)各立地类型林地(立地)质量等级速查表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代码代码 立地质量等级立地质量等级 a1 五等地 d15 三等地 a2 五等地 d16 二等地 a3 五等地 d17 一等地 a4 四等地 d18 一等地 a5 五

39、等地 e7 五等地 a6 五等地 e8 四等地 b1 五等地 e9 四等地 b2 五等地 e10 三等地 b3 五等地 e11 二等地 b4 三等地 e12 二等地 b5 四等地 e13 三等地 b6 五等地 e14 二等地 c1 四等地 e15 三等地 c2 五等地 e16 一等地 c3 五等地 e17 一等地 c4 二等地 e18 一等地 c5 三等地 f19 五等地 c6 三等地 f20 五等地 d7 五等地 f21 四等地 d8 四等地 f22 五等地 d9 四等地 f23 五等地 d10 三等地 f24 五等地 d11 二等地 f25 三等地 d12 三等地 f26 四等地 d13

40、三等地 g27 五等地 d14 三等地 g28 五等地 DB33/ T380.12018 15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商品林主要建设项目技术设计类目 表B.1 商品林主要建设项目技术设计类目 项目类型 主要设计内容 营造工程 人工造林 林种、树种、林分群体结构(树种组成、造林密度、种植点配置) 、造林施工(林地清理、整地挖穴、造林方法、未成林抚育管护) 、森林与环境保护、施工时序、种苗和劳动力安排,按照 GB/T 15776、GB/T 15782、LY/T 1557、LY/T 1607、DB 33/T 177、DB 33/T 380.2 种苗工程 圃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圃地工程、

41、辅助生产工程等,按照 LYJ 128 经营工程 抚育工程 抚育对象、抚育方式、抚育强度、林地清理、作业区安排、作业季节、材种出材量;竹林、 经济林的采收 (挖笋) 时间、 整枝修剪、 施肥、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 按照 GB/T 15781、GB/T 15782 改造工程 改造对象、改造方式、采伐设计(采伐对象、方式、强度) 、营造林设计(林地清理、种苗、配置方式) 、作业区安排、作业季节、材种出材量,按照 LY/T 1690 采伐与更新 采伐更新对象、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伐区设计、作业季节、材种出材量、材质、更新方式、更新类型(林种、树种) 、更新模式(密度、配置、层次等) ,按照 LY/T 1646 基础设施工程 防火阻隔带 阻隔网布局(走向、密度、层次) 、阻隔道类型、阻隔道配置,按照 LYJ 127 配套水利水保设施 按照 GB/T 16453.116453.6 林道 按照 LYJ 5104 档案与信息化工程 技术方案设计(数据库结构、技术路线等) 、设备选型、软件选择或开发方案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商品贸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