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86计划)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成套技术设备课题.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63938 上传时间:2025-03-0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86计划)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成套技术设备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国家(86计划)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成套技术设备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863计划成果与浙江民营企业对接活动 国家863计划成果信息汇编 (第二批) 科技部863计划联合办公室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二〇〇三年十月 目 录 一、信息技术 88 浙江块状经济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开发与应用 1 89 WDM光网络交换技术 2 90 面向移动互联环境的身份鉴别 3 91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4 92 分布式光纤传感样机的研制 5 93 基于ERP的流程企业集成化管理系统及支持软件 6 94 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7 95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技术的研究 8 96 面向产品信息建模的图形单元技术及其有Internet网上的实现研究 9 97 面向电子商务的流程企业供需链管理 10 98 现场设备无线通信模块的开发和研制 12 99 高速造纸过程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 13 100 基于Internet网上检索的递归化虚拟企业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 15 101 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 16 102 VDSM互连线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18 103 面向流程工业生产调度与过程控制的集成建模技术 19 104 流程工业拟实优化调度软件 20 105 水下仪器水声数据传输技术 21 106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CIMS方法论(MCIMSBII)的研究 22 107 整套微流控芯片加工装置 23 二、新材料 108 竹—塑复合材料管材 24 109 大口径改性MC尼龙管材生产 25 110 新型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与元件 26 111 高容量碳硅复合负极材料研究及其产业化 27 112 热电纳米材料及其在温差电池上的应用 28 113 高效储氢装置与技术 29 114 高清晰度平板显示技术专项成果 30 115 150吨/年聚酰亚胺IC专用树脂生产线建设 32 116 3000吨/年球型硅微粉的规模化生产线建设 33 117 纳米电子陶瓷材料及其器件工业性制备新技术 34 118 高功率MH/Ni电池电极材料的开发及其相关产业化技术 35 119 新型介入性治疗支架材料的研制 36 120 膜材料和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研制与应用 37 121 多用途新型镍基高温合金-GH202及系列新型高温合金焊丝 38 122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39 123 玻纤毡增强热塑性片材及其连续熔融浸渍生产线 40 124 高性能球形氢氧化镍 41 125 3伏锂二次电池活性正极材料一锂锰复合氧化物(CDMO) 42 126 磷化镓(GaP)红光液相外延片生产关键技术 43 127 回归反光材料 44 128 新型脉冲直流PCVD模具表面强化设备与技术的研制开发 45 三、生物与农业技术 129 一类治疗乙型肝炎新药海鞘醇肝靶向缓释微球 46 130 抗老年性痴呆新药HSH-971简介 47 131 抗心律失常海洋一类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48 132 I类抗肿瘤新药重组藻胆蛋白-雷普克的研究与开发 49 133 抗肿瘤新药K-001 50 134 猪鸡肉质性状分子标记遗传效应分析及其应用 51 135 微生物细胞表达产品过程优化技术 52 136 高效单抗导向溶栓剂的基因工程制备及应用研究 53 137 抑制新生血管的新型抗体 54 138 超高油高芥转基因油菜的中试及深度开发 55 139 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 57 140 双低、高含油量、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选育 60 141 天然彩色棉特异优良种质材料的创新及其利用 61 142 新微生物农药抑霉菌素创制研究 62 四、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 143 生产过程监控系统 63 144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技术的气液两相流测量 65 145 船载海水重金属元素现场同时自动分析技术 66 146 流程工业复杂装置的控制 67 147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成设计技术体系与实施方法 68 148 石化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攻关 69 149 生产过程操作优化技术及软件 70 150自动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在CAD/CAM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71 151虚拟样机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典型应用研究 72 152基于多传感器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的气液两相流测量 73 153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74 154牵引供电系统技术分解、集成及关键设备国产化 75 155LiNbO3集成光学器件芯片端面研磨抛光和耦合的批量生产技术 76 156一种电寻址液晶光阀及其制作方法 77 157激光快速造形技术及设备 78 158管内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 79 159ZDB系列Solvay制冷机型低温泵 80 160LD泵浦全固化激光器系列产品技术 81 16112工位、20工位真空开关管排气台 82 162卤化银CO2传能光纤及医用手术刀 83 五、资源与环境技术 163具有大进给力的纳米级驱动部件关键技术研究 84 164静电释放带 85 165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成套技术设备 86 166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化技术 87 167摩托车排气净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88 168制革清洁生产技术 89 169氨基寡糖素(壳寡糖)的产业化 90 170深海抗风浪网箱 91 171相控阵声学海流剖面仪 92 172劣质水资源化与灌溉利用技术-人工湿地复合系统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93 173复合功能薄膜的浮法在线制备技术及新型节能镀膜玻璃开发 94 项目88: 浙江块状经济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开发与应用 完成单位: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浙江大学 通信地址: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邮编:310027 联系电话:0571-87952297 传真:0571-87952213 联 系 人:陈德人 成果简介: 在研究分析浙江省块状经济区域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成功案例、开展典型区域网络制造系统的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重点对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理论、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网络化制造系统体系、网络化制造平台技术、协同工作技术、信息集成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浙江省块状区域的网络化制造专业平台和应用软件构件,并集成一批本主题支持开发的单项软件产品。通过绍兴轻纺区域实施网络化制造典型应用工程,提高区域企业群和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实施区域网络化制造推广应用,提高区域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 浙江省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实施策略可概括为三点一面:即将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区域动态联盟、提高大型专业市场的拓展能力作为网络化制造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重点,并开发区域网络化制造平台,为区域内广大中小制造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网络化制造服务。 浙江省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提供的主要应用软件有: 轻纺产品协同设计系统和服务平台; 供应链管理系统; 基于Internet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基于Internet的协同商务应用平台; 网上科技服务中心。 项目89: WDM光网络交换技术 完成单位:清华大学 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62772670,62772635 传真:62770317 联 系 人:张汉一 成果简介: 该课题完成的WDM网络光互连(OXC)系统包含两条链路共16个波长信道,波长配置和传输模式符合ITU-T建议,具有波长交换、波长重用及系统重构管理功能,实验中单路最高速率达到2.5Gbits/s。该系统作为两个网络之间的光交叉互连(OXC)节点已成功地在863-317主题的“WDM全光试验网”中运行。该系统在结构功能及管理监控上有明显特色;同时还取得了下述创新成果: (1)提出了新的波长转换结构,实现了622Mbits/s及2.5Gbits/s的全光波长转换,转换波长范围达到24nm; (2)新型可调谐光源,取得发明专利及国家发明奖; (3)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耦合封装; (4)全光网络波长资源优化利用的研究; (5)OXC内部同频串扰研究; (6)WDM光传输网信道均衡研究。 应用领域或产业:光通信、计量、工业自动化,光谱分析 市场前景分析:国外产品每台4-6万美元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 效益分析与预测:采取创新技术,成本可以在1.5万元人民币左右。 已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提供十余台给国内科研项目使用 项目转化所需投资: 300万元人民币 投入产出比、利润率:1:10以上 建议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技术转让 项目90: 面向移动互联环境的身份鉴别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联系电话: 0571-85958169 联 系 人:杨莹春 产业化产品:面向移动互联环境的声纹识别技术 成果简介: 面向移动互联网络的分布式声纹识别技术和系统。该技术能闻声识人,对用户通过麦克风,电话,手机,PDA等多种接入方式下的话音进行身份验证。该技术既可以方便地嵌入各种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使资源和设备仅为合法用户使用,保障资源和设备的安全。对于移动互联的一般用户,通过其声音进行方便而友好地身份验证,可在区域乃至世界的任一角落随时方便安全享用移动互联所提供的商务、金融等等各项服务。 预计投资:160万元 预计效益:5000万元 项目91: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 联系电话:0571-87952820 联 系 人:余忠华 产业化产品:软件、检测系统 成果简介: 我国成功加入WTO,为机械制造企业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对它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大力提升制造业的总体质量水平,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诸如轴承、齿轮、阀门等传统的机械基础部件生产企业,由于客户对质量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求实物质量高,同时还要求企业有先进的质量管理措施来保证。这种质量保证不仅仅在于是否已经取得了ISO9000族标准的认证证书,更在于是否切实地、可进行量化考核地落实在整个业务过程中。如通用电气等一些大公司就明确要求其重要供应商必须实施六西格码管理。这对我国的许多制造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都是一个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地应对这一挑战,那么,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会因滞后的质量管理而大打折扣。 本项目围绕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地完善和整合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开发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时,如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来集成质量技术,整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六西格玛质量技术、过程再造技术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开发了面向轴承制造企业、覆盖采购、制造、装配以及销售过程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软件,并在过程质量管理建模及其可视化平台,质量工具组件,质量管理中的知识管理,TQM与ERP的集成,以及嵌入式质量检测系统等方面也展开了初步的研究。其成果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项目92: 分布式光纤传感样机的研制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信息学院 联系电话: 0571-87951699,13819178612 联 系 人:宋牟平 产业化产品: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成果简介: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DOFS)已成为光纤传感器中引人注目的一项技术。DOFS不仅具有一般光纤传感器的优点:无辐射干扰性、抗电磁干扰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而且充分利用了光纤一维空间连续分布的特点,可以在沿光纤路径上同时得到被测量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信息,显示出十分独特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于城市煤气管道、城市输电/通信缆线、海底输油/气管道、海底输电/通信缆线、水库水坝等的应力温度监测,目前尚未有一种传统传感器能有效完成对这些长距离、分布式系统的传感,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恰好具有这种能力。 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DOFS的一种,可分布式测量温度、应变,而目前常见的拉曼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只能测量温度,且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具有更长的传感距离(>25km),因而是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最具实用意义的一种。 此成果采用背向散射式结构,具有成本较低、使用场合广等优点,目前传感距离达25km以上,应力传感达100με,温度分辩率达3℃。可应用于长距离管道、线缆、大型建筑物桥梁等的应力、温度监测。目前已基本完成样机的研制,已投入实际的检测。此成果基于浙江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成熟的光纤和电子技术上,已具产业化前景。 预计投资:100万元 预计效益:200万元 项目93: 基于ERP的流程企业集成化管理系统及支持软件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13306812244、0571-87951442 联 系 人:宋执环 产业化产品:流程制造企业ERP系统软件 成果简介: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经过3年多的产品化开发和实践,已经形成软件产品《流程制造企业ERP系统软件》,包括以下功能子系统: l 生产实时信息综合统计与辅助决策系统 l 流程制造企业营销管理系统 l 流程制造企业动态成本控制系统 l 流程制造企业新产品研发管理系统 l 计量仪表远程校验与管理系统 l 流程制造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l 流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系统 l 流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系统 l 流程制造企业敏捷生产管理系统 以上成果已经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并在多家流程制造企业实际应用,包括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洛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项目94: 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联系电话: 13805731693,87952639 联 系 人:孙守迁 产业化产品:机械产品方案智能设计软件 成果简介: 该项目重点研究机械产品方案设计变型设计问题的智能支持技术,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方案设计的有效策略,从而使计算机从辅助详细设计向辅助方案设计推进。因此,该研究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细纱机和浙江钱江摩托集团的摩托车等),而且使智能技术借助于新的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丰富现有的CAD技术和方法,并对设计方法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并经过查新得到认可。 该项目可推广到众多的机械产品设计及其它设计领域,现已成功地应用于细纱机加工中心及花型设计、摩托车关键部件的设计中。其中,摩托车方案设计CAD系统在浙江钱江摩托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后,仅1996年,新增产量3万辆,新增产值1.2亿元,增加税金900万元,增加利润1800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必将进一步促进智能技术在机械产品方案设计领域中的长足发展,并将进一步推广到更多领域,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95: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技术的研究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联系电话: 13805731693,87952639 联 系 人:孙守迁 产业化产品:机械产品方案智能设计软件 成果简介: 1、本课题系统地研究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技术、数字化人机工程辅助设计技术、智能化概念设计技术),协同概念设计集成框架技术(人-人交互支持技术、协同概念设计集成化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技术方面,提出了面向产品布局设计的组件特征模型、产品概念设计多模型的协同机制、以及一个含自求解、人人交互求解等模型在内的计算机支持的概念设计协同求解模型; (2)在数字化人机工程辅助设计技术方面,提出了面向产品布局设计的人机工程设计方法,包括布局设计的人机工程约束模型; (3)在智能化概念设计技术方面,提出了面向机械产品创新方案设计(概念设计)的菱形思维方法,机械产品方案设计可拓综合评判模型和可拓决策方法,以及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方法的多目标遗传优化方法。 2、研制了一套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系统,包括协同概念设计集成框架工具、人体建模工具、模糊物元优化系统、可拓CBR设计系统、摩托车协同概念设计系统以及面向顾客特征的眼镜适配系统。 3、经过武汉云鹤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深远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应用表明,该课题成果可以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96: 面向产品信息建模的图形单元技术及其有Internet网上的实现研究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571-87951273、13605808375 联 系 人:谭建荣 产业化产品:软件系统 成果简介: 项目面向企业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了产品信息建模的图形单元技术及其在Internet网上的实现,开发了基于图形单元的产品设计、绘图和图纸管理一体化软件系统。项目提出了图形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于图形单元的产品建模原理,提出了基于事物特性表的图形单元定义、编码和检索方法,提出了基于图形单元迭代与置换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图形结构单元的可变型结构设计建模方法,建立了Internet网上参数化的图形单元库。基于图形单元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开发的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和ODBC技术实现了设计、绘图和图纸管理的有机集成,实现了基于事物特性表和标准件建库、面向合理化工程的常用机械结构单元参数化图形库、基于图形结构单元的单元置换和迭代规则库、基于图形单元的自组织方式的产品装配建模。 项目研究成果已在产品设计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设计效率与质量,同时项目软件系统与后续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具有较好的集成接口,对开展制造业信息化起到重要作用。 预计投资:60万元 预计效益:300万元 项目97: 面向电子商务的流程企业供需链管理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571-87951834—806 联 系 人:李平 产业化产品:流程工业供需链管理模式件 成果简介: 针对流程工业特点,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敏捷供需链模型及优化技术、面向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敏捷供需链协同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协同生产计划管理;协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面向敏捷供需链的协同库存管理;敏捷供需链生产过程协调与控制方法。 建立了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价机制。合作伙伴的评价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过程中的评价、运行过程中的评价和事后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算法。 研究完成敏捷供需链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与控制机制、整体评价体系。敏捷供需链强调通过企业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来实现企业间的精诚合作,强调联合竞争,共同盈利的合作机制,因此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切身利益,一旦分配不好,将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同时敏捷供需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运行过程中作综合评价,不断对供需链作调整,使整个供需链达到最优化运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敏捷供需链的利益分配机制;敏捷供需链的风险分担机制;敏捷供需链的风险控制机制;敏捷供需链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敏捷供需链运行过程评价算法;敏捷供需链重组和优化策略研究。 提供了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应用系统集成方法、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平台、供需链与ERP、CRM的开放式集成接口,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在XML构架中参与敏捷供需链各方商务过程(BP)的基于XML的描述;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中,支持商务过程的服务接口定义和可选项的协商;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中,合作伙伴间可交换的商务消息的定义和描述;支持合作伙伴间完全可互通的消息传输、 路由和组装解决方案的选取,并满足供需链可靠性要求。 研究确定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应用系统软件结构、功能模块、支撑环境和集成技术。开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流程企业敏捷供需链管理原型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 1)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   围绕客户需求,全面管理企业销售与客户信息。提供产品定价管理、产品配置管理、产品信息发布、整机/配件销售、销售商/客户信息管理以及各类信息统计等功能。 2)供应商关系管理子系统 通过提供全球采购、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评价、采购决策、日常单据等可扩展的功能组件,全面管理供应商的订单、库存等与采购有关的各类信息。 3)物流管理子系统   为企业供需链管理提供车辆调度、运输线路优化、货物在途跟踪以及车主管理等功能组件。 4)协同计划管理子系统   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为供需链上的销售商、制造商、供应商、物流商等节点提供协同、并行的作业计划管理,包括制定需求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运输计划、库存计划以及工程设计计划等功能组件。 5)生产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 包括物料基础数据、新产品BOM、供应链BOM及工艺基础数据等功能模块。 6)协同生产计划子系统 包括主生产计划生成、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审批、主生产计划修改与回收、主生产计划注销、独立需求计划、独立需求计划生成、独立需求计划审批、供应链生产计划生成、任务分配、任务分配审批与发布、任务分配意见单反馈、生产计划协调、生产计划审批与发布等功能模块。 7)绩效评价子系统 包括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优化建议、体系评价及自选评价等功能模块。 8)风险管理子系统 包括基础数据管理、供需链风险管理、供需链风险识别及系统接口管理等功能模块。 预计投资:200万元 预计效益:6000万元 项目98: 现场设备无线通信模块的开发和研制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信息学院 联系电话: 0571-87951687 联 系 人:李式巨 产业化产品:现场设备无线通信模块 成果简介: 无线局域网技术已迅速地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则是以适用于大型企事业或业务园区为设计目标而制订出来的无线通讯标准,并且日益成熟,正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IEEE 802.11具备较强的组网能力,不仅可用于基础传感器间的通信,更适于智能现场设备间的通信。目前,工业控制迫切需要的是现场级设备间的通信技术,而基于IEEE 802.11的现场总线产品还没有应用,关键是没有底层采用IEEE 802.11的工业控制网络标准规范。因此,本课题重点研究基于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工业现场无线通信技术。 据权威调研机构Cahners In-Stat Group预计,全球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在2000年至2004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无线局域网市场的网卡、接入点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总销售额也已在2000年轻松突破10亿美元大关,在2004年将达到21.97亿美元。 现在,全球的各厂商都看准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纷纷抓紧商机。1999年11月,Cisco收购了Aironet无线通信公司,2000年3月,3Com 调整结束后,把无线局域网作为其重点业务之一。Lucent、Nortel、IBM、DEC、AMD等厂商也相继研制、生产符合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近期,康柏还开发出架设企业无线局域网的服务。无疑,无线局域网成为技术热点,并迈进了快速增长的门槛。 现场级无线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尚处于萌牙阶段,在不宜布线环境、移动设备及某些特定领域中,无线网将是工业以太网的有力补充。随着无线网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它的优势将很快得以充分显露,并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本课题在ARM9为内核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上,以IEEE 802.11b和以太网TCP/IP协议为基础,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或Linux操作系统)研究开发适用于工业现场应用的无线现场通信设备和网络体系。 1. 技术指标和水平 l 无线现场设备通信协议标准技术先进、结构合理,且经过了实验验证 l 实现了与现场总线设备的互操作 l 实现了与工业以太网设备的互操作 l 无线现场设备具有AI、AO、DI、DO等输入/输出模块 l 数据传输速率: 1 – 11 MHz l 扩频方式: 直接序列扩频 l 调制解调方式: BPSK/DQPSK/CCK l 工作频段: 2.4GHz l 通信方式: 半双工 l 发射功率: 100mw l 传输距离: 1Km l MAC及物理层协议: 符合IEEE802.11b协议 预计投资:50万元 预计效益:500万元/年 项目99: 高速造纸过程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信息学院 联系电话: 13805720394 0571-87951073-801 联 系 人:潘 刚 产业化产品:高速造纸过程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 成果简介: 国家“八六三”计划自动化技术领域CIMS主题“863-511-820-006”目标产品发展项目“高速造纸过程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结合高速纸机特点研制而成的。系统功能强大,完全适用于现代化高速纸机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的要求。 本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通用性好的测量传感器;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控制执行机构;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通用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并且能够符合现场总线标准的基础控制级计算机系统(Grayhill Inc. 的MicroDac系列或OpenLine系列控制器)和实时监测、控制优化级计算机系统,能够对高速纸机造纸过程的有关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 本系统集成有高速纸机质量控制数学模型库和先进控制算法库,使之适应高速纸机质量控制的需要。 在高速纸机质量控制数学模型库中,根据造纸机的不同结构和抄造纸种,分别建立了1760纸机、1880纸机、2640纸机质量控制数学模型(结构与参数)。主要有四类数学模型:线性模型、双线性模型、模糊模型和精确-模糊集成模型。 在高速纸机质量控制算法库中,针对高速纸机强耦合、大纯滞后及非线性强的特点及不同纸机的特殊控制要求,开发了一系列先进控制算法。 在高速纸机过程控制中有一个核心设备气垫式流浆箱,其主要作用是在高速运动的网部产生分布均匀、结构合理的纸浆层,它对于纸页的形成和纸页的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与纸张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气垫式流浆箱的工作状态对整台纸机的运行至关重要。 本项目中我们以杭州华加纸业发展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新型气垫式流浆箱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了气垫式流浆箱的测试模型和机理模型。 本系统中集成有与常用纸机控制系统(如车速控制系统)及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接口,以及能够综合纸机车速、制浆浓度等因素和外部影响的纸机优化控制模型和算法。 本系统中基本完成了利用软件工具来进行系统故障的测试与诊断,使对系统故障的确定更直接、方便,对排除系统故障起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系统故障测试诊断方面,目前已经能够进行对现场仪表、控制器、通讯三方面的故障自动诊测。 本系统将高速纸机质量控制和气垫式流浆箱控制模块集成到该应用软件包,提供了能够根据不同纸机的具体结构和参数构成控制系统软件的可靠的操作软件平台和方便的组态工具; 本项目成果整体达到90年代后期国外同类高速纸机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在系统可靠性、控制精度、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和信息集成技术各方面均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指标为: 1、气垫式流浆箱控制 总压波动均方差≤0.5 % 测量值 浆位波动均方差≤0.5 % 测量值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10000小时 2、造纸过程质量控制 纸张定量均方差≤1.0 % 测量值 纸张水分均方差≤1.5 % 测量值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8000小时 3、保存24小时纸机动态数据的实时数据库 4、保存15日过程趋势数据的历史数据库 5、连接企业生产调度系统局域网(以太网)的10/100M网络接口 预计投资:200万元 预计效益:20000万元 项目100: 基于Internet网上检索的递归化虚拟企业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13606502166 联 系 人:李凌丰 产业化产品:产品信息发布与检索系统 成果简介: 系统分为以下两个子系统: 一、产品信息分类管理子系统 为了适应在Internet网上高效率地存储与访问产品有关数据,根据科学合理的产品分类编码方法,将大量的产品分门别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并存储于数据库。 二、客户检索采购子系统 由四个模块构成。 (1) 产品最新信息浏览模块 作为产品对外信息发布的场所,主要包含特价产品一览、推荐产品一览、最新产品一览、优惠活动等相关信息的发布。 (2) 在线查询模块 提供客户网上查询信息的功能。 l 产品查询:根据产品名称、类型等查询它的外观、规格及性能、价格、产地以及已出售的数量等详细信息。 l 客户产品定购信息查询:对已经定购的产品进行查询修改。 (3) 在线产品预订模块 提供客户在网上预订产品的功能:客户身份注册;定单填写;客户身份确认;定单的发送。 (4) 客户信息反馈模块 提供客户与信息发布之间交流的桥梁。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产品数量规模 由于不受场地限制,系统建成后将能够容纳数千个门类的数十万种产品。 (2)产品相关信息形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录像资料等形式展示产品的外观、功能、价格、使用方法等详细情况。 (3)系统作用的范围 向全球范围内近200个国家的几亿Internet用户展示产品信息,同时接受他们的定购单。 (4)系统作用的时间 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宣传产品和接受定单。 (5)查询方式 借助于系统的检索工具,客户可以按产品类别、产品名、制造商、品牌、产地等方式查找到所需的产品,或根据模糊信息查询。 (6)成交概率高 大多数访问产品信息的人都是抱着求购愿望,因而成交的可能性极高。 预计投资:15万元 预计效益:3000万元 项目101: 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 完成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联 系 人:王泽民 联系电话: 0571-63332079 产业化产品: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 GPS定们浮标 水下定位导航收发机 多通道浮标接收机 成果简介: 陆地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是陆地测图与工程建设基本控制、目标定位与导航、工程结构安装放样测量等。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基本上能将这些在陆地与空间上实现的功能扩展到水下,因而能满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各种水下海洋活动与海洋高技术对水下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的需要,市场前景广阔。 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可以实现水下目标或载体自动化定位与导航,将人根本上改变以往水下定位的被动模式,特别是水下工程结构精密放样技术在国内属首创技术,因而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主要需求将现在在如下一些方面: 海洋大比例尺水下测图控制、测图设备自动定位导航与自动成图; 海洋资源探测、开发与海底底质填图的水下定位导航; 从海面对多个水下目标同时跟踪与定位; 无人遥控的海底运载工具实时定位与导航; 海底管线辅设测量控制及故障检测定位; 水下工程的精密测量控制与工程结构实地放样; 水下探测设备各种辅线(特别是垂线)实时校准; 陆海空一体化活动的精官导航与测量控制; 沿岸工程(港口、潮汐电站等)建设的水下测量控制; 常压载人深潜器(ADS)、无人有缆遥控潜水器(ROV)和自治水下机器人(AUV)的自动定位与导航; 海底和半潜式水声探测系统的水下定位导航和数据传输; 深潜技术的水下定位与导航; 军用无人控制水下作战平台的定位和导航,特定军事目标攻击导航; 水下军事目标的侦察和探测,鱼雷的定点布放和遥控; 水下军事设备的定位与安装; 陆海空一体化军事技术(如水下导弹陆地目标精确打击); 国家海洋权益保护(如海洋划界的海底标定、海底资源盆地与岛弧的相对位置关系测定)。 产业化前景、经济效益与市场风险预测 由于本课题所研制的系统能同时踊跃和响应水下多个目标的定位导航与工程测量任务,所以可以在一定的海域建立水下定位导航与水下工程测量服务系统,不同的用户通过购买水下定位导航收发机就能进行水下作业,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水下定位导航与水下工程测量的成本。 数据控制中心基本实现自动化,系统状态能实时监视,特别是GPS浮标的电池更换与维护方便,因而服务系统的维护仅需两三个人员即可。 随着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与水声声速改正精度的提高,水下定位导航精度会自动提高,因而系统的适用周期长,用户不必进行技术改造就能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进步。 本课题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动态定位、姿态测定、相对定位与导航的硬软件开发,这些技术在陆地与空间也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空间,特别是运动物体的相对定位与导航技术是一门需求相当大的新技术,目前我国还未涉及,将本课题的硬软件研制成果进行重新组合与集成,可以进一步开发具有我国知识产权与各种用途的GPS接收机与相关产品。 此外,由于本课题研制开发的水下水上时钟同步技术与时间跨度无关,因而还可用于水下高精度授时服务。 综合以上特点不难看出,本课题的研制成果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能够形成以多种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多种产品,提供多种服务,经济效益看好。 本课题研制开发的水下定位导航系统适用范围之广、适应性之强是前所未有的,能满足不同海洋活动与海洋高技术发展的需要,且系统的许多关键技术能重新组合适合陆地与空间应用的产品,因而市场大,经济风险小。 项目102: VDSM互连线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联 系 人:孙玲玲 联系电话:0571-86919165 13588109282 产业化产品:EDA软件 成果简介: 本研究项目对互连线的时延和串扰建模、片上互连寄生电感参数提取、P/G网的快速电阻计算和噪声分析的时域求解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一些在当前深亚微米SoC设计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项目提出的互连线时延和串扰估算模型,可有效实现深亚微米ASIC/SOC布局布线设计过程中关键路径的时延验证,也可用于性能驱动布图设计中的时延、串扰估算,从而指导集成电话前端的物理设计;利用超大规模芯片版图P/G网的快速电阻计算算法思想,可实现超大规模芯片版图P/G网的快速电阻计算,并可将计算范围扩展到普遍网络仿真计算。在本项目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技术、开发综合和更有效的EDA工具,从而为当前深亚微米SoC设计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的模拟、测试及验证工具,保证设计产品的信号完整性,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打下十分扎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