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工程试生产方案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57755 上传时间:2025-03-01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6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工程试生产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工程试生产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万吨/年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工程试生产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艺科技”或“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工业园,项目建设用地51.29亩,总建(构)筑物面积27,626平方米,主要土建内容包括合成车间、包装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变电室、化验室、公用工程等,配套设施包括原料罐区和成品罐区及公用工程等。项目利用公司自主技术及国内先进技术设备,以聚乙二醇酯聚合物(简称聚合物)、混合醇胺(自制)、激发剂、分散剂、PH剂调节剂、溶剂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吨。项目产品包括三乙醇胺(中间产品)、聚乙二醇酯聚合物(中间产品)、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 总工艺流程图 (二)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的概况: ①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项目生产装置、年产1.9万吨中间产品聚乙二醇酯聚合物及2000吨中间产品混合醇胺生产装置。 生产工艺简述: 制备聚乙二醇酯聚合物生产工艺: 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PEG),升温至70℃,保持温度不变,向体系中慢慢加入顺酐(MA),在催化剂硫酸作用下反应1小时即得聚乙二醇大单体,然后打入复配釜与混合(投料比为聚乙二醇大单体: 聚乙二醇脂母液=1:0.5.),配制一定量的混合液,然后混合液在引发剂过硫酸铵、中和剂液碱作用下(投料比为中间体混合液: 过硫酸铵=1:0.2/0.4)分别配制20%和40%的聚乙二醇脂。 间歇法合成混合醇胺工艺: 三乙醇胺装置采用釜式反应器,氨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通入环氧乙烷,在反应釜里进行反应,通过冷却,控制反应温度,以及压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当达到所需的环氧乙烷量,维持一段时间,直至反应结束。反应产物在蒸氨釜里蒸出未反应的氨、水,以及少量的MEA和DEA,最后得到混合TEA输送至下一工段。工艺框图如下: 合成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工艺 将聚乙二醇酯聚合物(A)[简称聚合物],醇胺(B),激发剂(C),分散剂(D),PH剂调节剂(E),溶剂(F) 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进行合成,使其成为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产品。 工艺框图如下: ②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量约为166.7m3/d,供水由工业园区城市供水管网供给。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供水压力为0.2MPa。 循环水系统:本项目需用冷却水量为200 m3/h(间歇使用),新建675 m3循环水池一座及配套设施一套(冷却水塔等)。 消防给水系统:新建一座15m×8m×4.5m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540m3,另外循环水池与消防水池联通,作为备用水池,总体积1215m3,能够满足本项目消防供水要求。 排水设施:本项目厂区拟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排水系统分为生活污水排水、生活废水排水、清净下水及雨水排水三个系统。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主要接纳厂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收集送至生产废水系统;生产废水排水系统主要接纳生产装置排水及冲洗水,收集送至生产废水系统;清净下水及雨水排水系统主要接纳生产装置未受污染的生产清净下水,以及未受污染的雨水排水。 生产区、罐区、污水调节池污水收集后最终排入河东区污水处理厂。雨水和循环冷却水站排水等清净废水经过雨水系统收集后直接排放。 生活废水主要是职工洗涤污水及冲粪便用污水,本项目生活废水量约为0.2m3/h,经化粪池滞留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道。 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包括被污染的初期雨水、消防水等,通过清净下水管道进入事故池收集,事故过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该项目在厂区东南角设事故池一座,容积为1088m3,用于事故时废水的处置。 供配电系统:本项目总用电负荷约为257Kw,全年用电量约为185万kwh,拟新上 315KVA变压器1台,供电能力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本项目拟从东南约3公里的九曲变电站引入一路10KV高压电源至总变电室,高压电源采用铠装电缆直埋引入。变电室至各车间的低压线路采用电缆穿管直埋,由各车间内部动力配电箱引至各用电设备的动力线,采用电缆沿厂房柱子明敷设,各用电设备的机房控制线采用电缆引至各按钮盒,照明线则采用明敷设方式。 通讯:厂区内设行政管理和调度电话,设外线电话与厂外110、119相联,办公室电脑与网络连通,另外主要人员配防爆对讲机用于生产指挥,由于生产装置较小,各个工序布置集中,电讯设施能够满足生产和对外联络的需要。 为了及时发现火情,该项目设一套火灾报警系统。办公区、走道、楼梯间及生产装置、储罐旁设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设于装置DCS控制室内。 该项目通讯设施配置可以满足生产、对外联系及报警的需要。 供热:根据工艺专业所提条件,年产10万吨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生产项目蒸汽消耗量约为9900吨/年(即33t/d),主要用于混合醇胺合成及蒸氨工序。 本厂区三乙醇胺装置采用露天敞开钢结构,不需采暖;复配车间值班室内设<80℃热水散热器取暖,DCS控制室内设置空调,可满足需要。 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证工艺生产需要,拟新上一台4t/h燃气蒸汽锅炉,能够满足全厂用汽需要。锅炉燃料天然气由临沂市奥德燃气有限公司通过天然气管道直接输送至厂区锅炉房,年用量约为90万m3。 通风:在变配电室内设轴流通风机,进行正常及事故排风,在门口内、外墙均设风机开关以满足其使用要求,风机出口配有方形玻璃钢活动百叶风口,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生产厂房内设防爆型排风设备,露天装置区以自然通风为主。DCS控制室采用空调通风。 供氮:该项目新上一套PSA变压吸附制氮设备提供工艺氮气,制氮能力为30Nm3/h,氮气纯度99.9%,出口压力不低于0.6MPa,设1台4m3氮气缓冲罐,专供环氧乙烷罐区用氮气;另外配一个50m3的氮气缓冲罐,供装置内用氮气。 该项目主要用氮气部位是储罐的氮气密封和工艺过程的置换,设计氮气用量为28Nm3/h,由于生产过程中属于间歇使用,生产过程中波动较大,由氮气贮罐进行缓冲。 供气(空压站) :空压站的任务是为本工程各工段提供工艺、仪表用气。 仪表用气要求 气量: 125m3/h (2m3/min) 压力(MPa): 0.6 温度(℃): ≤40 质量要求: 无油、无尘 供气方式: 连续 工艺流程说明: 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器进入空气压缩机,经过压缩和冷却,出口空气达到0.6MPa,温度小于40℃,一部分未经干燥的空气作工艺空气,剩余的经微热再生干燥器除水后作仪表用空气。 本项目拟新上两台排气量为2m3/min的空压机组,一开一备,设置空气缓冲罐1.5m3,供气能力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冷水机组: 本项目新上一台制冷负荷为20万cal/h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型号:40STD-240WS3,出水温度5~10℃,满足本项目两台100m3的环氧乙烷储罐的降温。 表1-1主要原料消耗一览表 序号 原料名称 单位 单耗 年耗 来源 1 聚乙二醇酯聚合物 T 0.29 29000 中间产品(自制) 2 顺酐 T 0.6 17400 外购 3 聚乙二醇 T 0.4 11600 外购 4 过硫酸铵 T 0.0096 960 桶装,外购 5 液碱 T 0.01 1000 桶装,外购 6 硫酸 T 0.0001 10 桶装,外购 7 混合醇胺 T 0.1 10000 自产2000t,其余外购 8 环氧乙烷 T 0.85 1700 外购 9 液氨 T 0.125 250 外购 10 激发剂 T 0.1 10000 外购 11 分散剂(二乙二醇) T 0.03 3000 外购 12 PH值调节剂(醋酸) T 0.001 100 桶装、外购 13 溶剂(5%乙二醇溶液) T 0.479 47900 外购 14 氮气 M3 0.0085 850 自制 15 一次水 M3 0.5 50000 工业园区供水,自来水 16 循环水 m3/h 1020 循环水池 17 天然气 m3/a 90万 临沂市奥德燃气有限公司 18 冷水(0.4MPa) Kw 239 冷水机组 19 电 Kwh 18.5 1850000 变压器 17 蒸汽 t 0.099 9900 燃气锅炉 (三)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情况: 该项目土建工程自2009年9月17日动工,目前土建工程主体竣工。所有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装置设备安装完毕,所有管线对接完毕,设备管线保温、伴热施工完毕,各类爬梯、平台防护安装完毕,装置内洗眼淋洗器、消防栓、灭火器、消防炮等安全消防设施及其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已安装完毕,需要质监局检验检测的已全部完毕。防雷、防静电接地、设备跨接安装完毕,经过气象局检测合格。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应急药品等劳动保护用品到位、安全连锁正常投用。供电系统、仪表控制检测系统、DCS系统安装完毕,各设备控制程序调试合格。设备、管线的吹扫和打压工作已经完成。经过生产准备,现已具备试车生产条件。 (四)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品种和设计能力 1、产品设计能力: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100000吨/年;混合醇胺2000吨/年; 聚乙二醇酯19000吨/年 2、储存危险化学品品种:环氧乙烷、氨、液碱、硫酸、醋酸、过硫酸铵、氮气、乙二醇、二乙二醇、顺酐。 3、化学品理化性质: 环氧乙烷: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气体,低温时是无色易流动液体,有乙醚气味,高浓度有刺激臭味。具有温和麻醉性,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和许多化合物起加成反应,能还原硝酸银,久储会起聚合反应。易燃,有毒,遇高温、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00l g/m。 环氧乙烷经口属中等毒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主要死经口吸入和皮肤吸收,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对血浆有中毒作用。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较重者全身肌肉颤动,出汗,神志不清,以致昏迷。化验可见淋巴细胞增多,对肝脏解毒功能有障碍等。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起泡,反复接触会导致过敏。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症、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现象。 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7714g/l。熔点-77.7℃。沸点-33.35℃。自燃点651.11℃。蒸气密度0.6。蒸气压1013.08kPa(25.7℃)。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氨在20℃水中溶解度34%,25℃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在甲醇中溶解度16%,溶于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水溶液呈碱性,0.1N水溶液PH值为11.1。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遇热、明火,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 但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与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液氨属低毒类物质。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会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也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至使命。皮肤接触可导至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硫酸:外观纯品为无色、无臭透明油状液体。与水混浊。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本品助燃物接触会引起燃烧。 液碱:无色透明溶液,比重1.291。固碱为白色固体或片状,比重2.13,熔点318℃,沸点1390℃。溶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热。溶于醇、甘油,并且能放出大量热。不溶于乙醚、丙酮,蒸汽压133.3Pa(739℃)。不燃,但遇水能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着火。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与酸类剧烈反应。与胺盐反应,放出氢气。呈强碱性,对皮肤、纺织物、纸张有强烈的腐蚀性。从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固碱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保存时必须防潮,隔绝空气。 醋酸: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吸入蒸汽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批复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烧伤。误服浓醋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致死。 氮气: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常温下和锂能直接反应,炽热时与镁、钙、锶、钡、氧和氢直接化合,微溶于水、乙醇。本品用于合成氨,制硝酸、氰化物、炸药等,作为惰性气体可用于填充灯泡和高温计。也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顺酐:白色斜方形针状结晶,易升华。顺酐易溶于水、醇和酯,微溶于四氯化碳和粗汽油。顺酐的粉尘和蒸汽均易燃易爆,对人有刺激,而且会烧伤人体皮肤。 过硫酸铵:一种白色晶体,分子式为(NH4)2S2O8,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易溶于水,在温水中溶解度增大,在水溶液中能水解成硫酸氢铵和过氧化氢。其干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热至120°C会分解,潮湿空气中易受潮结块。无机氧化剂,受高热或撞击时即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乙二醇: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分子式为C2H6O2,分子量为62.07,凝固点-13.2℃,沸点197.5℃,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蒸汽压6.21kPa/20℃ 闪点:110℃,折光率1.43063;溶于水、低级醇、甘油、丙酮、乙酸、吡啶、醛类,微溶于醚,几乎不溶于苯、二硫化碳、氯仿和四氯化碳。不导电,可燃。 二乙二醇:  无色透明具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有辛辣气味。  相对密度1.1184,纯品凝固点-l0.45℃,沸点245℃,燃点351.9℃,折射率1.4472,粘度(25℃)30mPa·s,蒸气压(20 ℃)<1.33Pa。 与水、乙醇、丙酮、乙醚、乙二醇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无腐蚀性,易燃,低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肝和肾有害,避免长期接触皮肤。 二、试生产方案的编制方案和原则 1、 试车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石化股份建[2008]268号) 《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HGJ231-1991) 《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生产准备工作规范》(HGJ232-1992)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原化学工业部[1991]化劳字第247号)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及〈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十个严禁〉(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2009年5月1日)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445号令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 《环氧乙烷安全规程》 《液氨使用安全技术要求》 2、试车方案的编制原则 (1)可适用性,可操作性,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 (2)规定试车各步骤达到标准和检查程序。 三、试车的指导思想和应达到的标准 (一)试车的指导思想:安全、稳妥、全面、扎实。 (二)试车应达到的标准: 1、检验装置工艺流程、设备、仪表及电气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全面检验装置设计的科学性并调试仪表控制系统,达到完全正常; 3、严格按照供应商及设计单位要求和标准完成,确保装置开车后的高效运行。 四、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一)工程交接完成 1、工程完工,基本达到交工条件 工程完工后,2010年12月31日公司组织生产、基建、消防、安全、技术、电气、仪表、工程施工、监理完工情况和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了初步验收,项目总体符合预期设计要求。 2、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工程已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3、现场施工用临时设施已全部拆除,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脚手架和梯子等辅助器材,以及电焊机等设备全部移出生产装置区。 4、设备位号和管道介质名称、流向标志齐全。 5、现场清洁、无杂物、无障碍。 组织现场人员对装置生产区精心打扫,施工留下的焊渣、碎铁屑、报废螺栓、铁板下脚料等一切杂物全部清扫出生产装置区,运至指定废品存放区。 (二)人员培训 1、同类装置实习、培训已结束 为保证试车顺利,组织相关人员去生产三乙醇胺厂家进行学习装置的试车经验,以这些装置试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案例,强化对试车工作的认识,分析其中的难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2、进行岗位练兵、模拟练兵、反事故演习,达到“三懂六会”,提高“六种能力” 以工艺流程图、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环保及职业卫生技术规程、事故应急预案、分析规程、检修规程、主要设备运行规程等为培训教材,对职工严格进行岗位培训,达到“三懂六会”,提高“六种能力”。 3、各岗位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已取得安全技术上岗证。 本装置共有职工 21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熟悉生产装置和本岗位的设备性能及生产和使用介质的危险程度,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器材、应急急救器材和消防器材,全部取得安全技术上岗证。 4、已组织制定装置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已组织学习,对本装置试车以来的事故苗头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已进行分析总结,吸取教训。 (三)生产管理制度 1、岗位分工明确,班组生产作业制度已建立。 根据生产需要和职工培训的实际情况,由车间组织进行了岗位分工。 2、公司和车间指挥部试车指挥系统已落实,干部已值班上岗,并建立例会制度。 3、岗位责任、巡回检查、交接班等各项制度已建立。 4、由7人组成的班组共三个,现已展开三班轮岗制度,严格执行巡检和交接班制度,保证全天候24小时人员到位。 5、原始记录数据表格化。 生产操作记录表和现场巡检记录表已印发到位,分别由内操和外操填写,保证各项记录完备、准确、清晰、可靠。 (四)试车方案已向各生产和管理人员交底 1、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已人手一册,试车方案均已下发到班组、车间; 2、已实行“看板”或“上墙”管理 为引起职工足够重视,各项管理规定和巡检路线张贴到巡检室内。 3、已进行试车方案交底和学习。 试车方案编写完毕,组织装置生产和管理人员,安全、技术和消防等职能部室人员进行了学习,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老职工予以讲解,让每个试车人员熟悉和掌握各项试车步骤。 4、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已经制定并落实。 为能预防和及时、有效处理试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组织各个试车人员,预案中涉及的应急救援体系领导和实施救援人员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使各相关人员熟悉了应急救援程序,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五)保运工作 1、保运的范围、责任已划分。 为了保证试车工作安全有效进行,对试车工作的各项责任明确化。总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作为技术负责人,安全环保、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和综合保障等各项工作明确到人,具体划分见保运体系。 2、保运队伍已建立。 3、保运设备、工具已落实。 各种保运工具、防护用品和照明设备已全部到位,并已培训职工正确使用。 4、保运值班地点已挂牌,落实24小时值班。 5、物资供应和保障已落实,实行24小时值班。 6、机、电、仪修人员已上岗。 由电气仪表车间负责安排机、电、仪修等相关人员,保证试车期间24小时在职在岗。 (六)供排水系统 1、水网压力、流量、水质符合工艺要求,供水稳定。 2、循环水系统已合格,运行稳定。 循环水系统已调试完全合格,水温32~40℃之间,压力稳定在0.2Mpa~0.4Mpa,流量能够满足200 m3 /小时的要求。 3、消防水、排水系统均已投用,运行可靠。 厂区内设环状地下消防水管网,干线消防管道设计DN150,消防水泵至环氧乙烷和液氨罐区的消防管道设置DN150,厂区其余部分设置DN100。消防管道工作压力0.5MPa,地上采用螺旋焊管,地下采用镀锌钢管,焊接,阀门采用明杆式碳钢闸阀;管道顶部覆土厚度1000mm,底部用素土夯实;消防地下钢管采用热沥青浸煮加强级防腐,地上钢管采用两道红丹底漆和两道大红调和漆防腐。 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和罐区喷淋用水由厂区消防管网供给,储罐区设DN150地下消防管网,管网上设地上式2个SS150/80-1.6型消防栓,每个消火栓有1个DN150和2个DN80栓口,消火栓间距不大于60米。室外消火栓设置防冻措施。、 室内消火栓:在三乙醇胺车间设3个室内消火栓,在聚乙二醇酯车间设2个室内消火栓,在复配车间设置2个室内消火栓,在原料库房设置2个室内消火栓,在产品库房设置3个室内消火栓,在灌装车间设置2个室内消火栓。经调试完全合格,可以投入使用。 (七)供电系统 1、已实行双电源、双回路供电。 2、仪表电源稳定运行。 3、保安电源已落实。 4、电力调度人员已上岗值班。 5、供电线路维护已经落实,人员开始倒班巡线。 (八)蒸汽系统 1、蒸汽系统已按压力等级并网、运行,参数稳定。 DN50蒸汽总管经暖管试用,蒸汽系统压力稳定在0.6Mpa,流量平稳,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无跑、冒、滴、漏,保温良好。 (九)供氮、供风系统 1、仪表风、氮气系统运行正常。 2、压力、流量、露点等参数合格。 (十)备品配件 1、备品配件可满足试车需要,并已上架,记录帐目与实物相符。 2、保管人员熟悉库内物资规格、数量、存放地点,出库及时准确。 (十一)通讯联络系统 1、指挥系统电话畅通。 2、岗位电话已开通使用。 3、直通、调度火警电话可靠好用。 4、无线电话呼叫清晰。 (十二)物料储存系统 1、原料、燃料、中间产品、产品储罐均已吹扫、试压、气密完毕。 2、机泵、管线联动试车完毕,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3、储罐防静电、防雷设施经检测合格。 4、储罐的安全阀已校验合格并处于常开状态。 5、储罐位号、管线介质名称与流向、罐区防火有明显标志。 (十三)运输系统 1、装置内主马路等输送系统已建成投用。 2、原料、燃料、中间产品、产品的购、销手段已经落实。 3、产品出厂检验、装车、运输等环节已落实。 (十四)安全、消防、急救系统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程、台帐齐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人员经安全教育后持证上岗。 2、动火制度、禁烟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已建立并公布。 3、消防巡检制度、消防车现场管理制度已制定,消防应急方案已落实,消防道路已畅通。 4、岗位消防器材、防护用具已备齐,人人会用。 5、气体防护、救护措施已落实。 6、现场人员劳保用品穿戴符合要求,职工急救常识已经普及。 7、生产装置、罐区的消防喷淋、有毒、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器已投用,完好率达到100%。 8、安全阀试压、调校、定压、铅封完好。 9、盲板已有专人管理,设有台帐,现场挂牌。 10、现场急救站已建立,并备有救护车等,实行24小时值班。 (十五)生产调度系统 1、公司调度体系已建立,各专业调度人员已配齐,并考核上岗。 2、试车调度工作的正常秩序已形成,调度例会制度已建立。 3、调度人员已熟悉各种物料输送方案,装置间互供物料的联系明确且管线已开通。 4、试车期间的原料、燃料、产品、副产品及动力平衡等均已纳入调度系统的正常管理之中。 (十六)环保工作达到“三同时” 1、生产装置“三废”处理设施已新建和利用原处理设施已落实。 2、分析检测所需的仪器、化学药品已齐备,分析规程及报表已落实。 3、环保管理制度、各环保控制指标、采样点及分析频率等经批准公布执行。 (十七)分析检测 1、分析室已建立正常分析检验制度。 2、本项目所有分析检测工作由新建的质检中心负责,化验分析项目、频率、方法已确定,仪器调试完,试剂已齐备,分析人员已上岗。 3、采样点已确定,采样器具、采用责任已落实。 各装置的采样点已落实,采样用具和规范严格按照分析规程进行。通知分析中心相关人员现场查看取样点,熟悉现场环境。 (十八)现场保卫 1、现场保卫的组织、人员、工具等已落实。 2、入厂制度、控制室等要害部门保卫制度已制定。 3、与地方联防的措施已落实。 (十九)生活后勤服务 1、食堂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到送饭到现场。 2、清洁卫生责任制已落实。 五、试车的组织与指挥系统 (一)试车组织机构与指挥 组 长: 赵洪义 副组长: 郁万军、魏树林 组 员: 赵洪祥、、李秀彬、宋树峰、胡逢天、邵宗福、李军、黄永刚、吴占峰、王善瑞、王守国 试车现场指挥:郁万军、魏树林 成 员: 赵洪洋、宋树峰、李秀彬、胡逢天 (二)试车技术小组 组 长:魏树林 组 员: 宋树峰、李秀彬、胡逢天、黄永刚、吴占峰 (三)试车保运体系 1、人员培训 1)对操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安全设施、设备、管路、仪表操作培训,熟识各种阀门、管路及操作,并进行了考核。 2)操作人员能独立操作,能应付各种异常情况及突发事故,并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分析、判断、解决、处理。 3)对参与操作人员进行了工艺流程、设备仪表操作方面的培训,达到熟练操作,以及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个人防护知识的学习。 2、试车责任、制度、规程 1)试生产期间责任落实 试生产期间第一责任人:总经理赵洪义 试生产期间生产责任人:生产副总魏树林 试生产期间技术责任人:工程师宋树峰、李秀彬 试生产期间安全环保监督责任人:安全科王守国 试生产项目责任人:车间主任胡逢天 试生产期间电力保障责任人: 维修车间韩立民 试生产期间综合保障责任人:办公室主任王恒富、王善瑞 2)项目试生产期间管理制度 见附录一 3)试生产期间安全操作规程 见附录二 3、设备、管道打压试验 所有设备、管道已按要求试压,并保压合格;各种试压、保压记录齐全。 4、公用工程准备 试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水、电、汽等公用工程设施按设计要求已准备完毕。 六、试车方案与进度 (一)三乙醇胺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和化工投料试车方案。 1. 单机及联动试车(水、电、氮气、仪表空气正常供应,仪表、DCS运行正常) 1.1确认转动设备和待动设备是否合格好用。 首先断开连轴器,单独开动电机,运转48小时,观察电机是否发热、振动、有无杂音,转动方向电机是否正确。当电机试验合格后,再和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行试验,运行48小时(此项试验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或设计要求为依据)。运转过程中,经观察、测试均达到设计要求即为合格(压力、温度、转速)。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检修,修好后重新试车,直至合格为止。 对P101、P102A、P102B、P103、P104A、P104B、P201A、P201B、P203A、P203B、R201A、R201B、P204A、P204B、P205、P206、P207、P208进行单机试车。 按规程R201A/B氮气阀充氮气,待R201A/B压力升至0.4Mpa后,维持2小时,检查系统有无泄漏,再开启水阀,加水至容器80%储存量。正常后按规程启动R201A/B,运行48小时。 以上操作必须严格操作规程。目的:检测R201A/B搅拌性能。 1.5公用工程运行 1.5.1制氮机系统 1.2.1 按空压机规程操作,开启空压机,使出口压力达到工艺要求(0.75-0.85MPa)。 1.2.2 空压机合格后慢慢向制氮系统供应空气,检查管道阀门是否畅通,对管道进行吹扫,吹扫合格后,管道复位,进行管道检漏。(吹扫时,过滤器,冷干机及各法兰口一定要开吹扫干净。) 1.2.3 合格后先开启冷干机,待空气储罐压力达到0.7以上,打开制氮机进口阀,检查气动源压力,保持在0.6以上,。 1.2.4 按规程操作,顺时针打开PLC主站电控柜上的制氮机电源开关, 打开氧分仪电源,调节取样流量调节阀,将气量调至在探头出口处能感觉到有气出来即可,注意采样气量不宜过大。检测氮气纯度。通过调整氮气出口阀的开度来调节氮气的纯度和流量。缓慢打开放空出口截止阀,调节流量至额定流量的二分之一。当氮气纯度达到要求后,缓慢打开纯气出口截止阀,将流量调至所需的流量,关闭放空出口截止阀,设备正常运转即可投入使用。 以上操作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目的:检验制氮机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是否符合工艺需要,仪表及控制阀门是否灵敏可靠。检验制氮机系统制氮能力和制氮效果(氮气纯度),以免正常生产时发生意外事故。 1.6 联动试车 目的 模拟正常生产操作为开车做准备,同时观察设备、仪表等的完好。做好联动试车的方案,组织人员学习联动试车。联动试车用水代料,尽量投用所有的仪表。 1.6.1.原料储罐进料 1.6.1.1EO储罐进料 将EO储罐打入80%的液位,注入氮气0.2-0.3MPa氮封。安全阀前阀打开,调节阀前后手阀打开。压力表、液位计打开。 1.6.1.2液氨储罐进料 将液氨储罐打入80%的液位。安全阀前阀打开,调节阀前后手阀打开。压力表、液位计打开。 将水封罐液位加之60%。 1. 计量罐进料 2.1 EO计量罐进料 (1) 关闭以下阀门:环氧乙烷计量罐出料阀、放净阀、放空阀、氮气进口阀。 (2) 开启以下阀门:环氧乙烷贮罐出料阀,环氧乙烷计量罐进料阀,安全阀前阀,液位计阀,压力表阀。 ⑶开启环乙输送泵P102前后阀门,开启环氧乙烷输送泵向环氧乙烷计量罐进料。 (4) 在进料时,操作人员不准离开现场,经常检查两罐。压力、温度,以及泵的运行情况,严密监视环氧乙烷计量罐的液位。如遇异常(停电,泄漏等),则立即停泵,关闭储罐出口阀门以及计量罐进口阀。 ⑸环乙计量显示到一定压力时,关闭环氧乙烷计量罐进料阀,停止环氧乙烷输送泵,关闭有关进出口阀门。环氧乙烷计量罐内应保持氮封,压力达0.2-0.4MPa。 2.2液氨计量罐进料 (1) 关闭以下阀门:液氨计量罐放净阀,出料阀, 放空阀。 ⑵ 开启以下阀门:液氨贮罐出料阀,液氨计量罐进料阀,液位计阀、压力表阀,液氨输送泵P104前后阀。 ⑶ 在进料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经常检查液氨储罐,液氨计量罐的压力,温度及泵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监视液氨计量罐的液位,当液氨计量罐液位达到80%时,立即停液氨泵,并关闭储罐有关阀门,计量罐有关阀门,泵前后阀门。 3.配氨罐进料 (1) 关闭以下阀门:配氨罐出料阀、放净阀、放空阀、氮气进口阀。 (2) 开启以下阀门:环氧乙烷贮罐出料阀,配氨罐进料阀,安全阀前阀,液位计阀,压力表阀。 ⑶ 在进料时,操作人员不准离开现场,经常检查两罐。压力、温度。 ⑷ 待液位升至60%时,关闭进料阀门。 同样的步骤往氨接受罐、氨吸收罐、尾气吸收罐中加之60%的液位。 将应急洗气罐加之60%的液位。 4.反应釜操作 (1) 开启配氨水泵P204把配制好的水定量打入反应釜,通过配氨罐液位计设定。关闭进口的阀门等。开启搅拌,疏水器前阀,开蒸汽阀,给反应釜加热。等温度升到50℃时,关闭蒸汽阀,打开环氧乙烷计量罐和反应釜之间的阀门,向反应釜中间歇按一定量加入。 (2) 观察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用反应釜R201的盘管循环水冷却并控制反应温度维持在90℃左右,压力在0.2-0.3MPa。 5. 蒸氨釜操作 ⑴开启蒸氨釜的疏水器前阀,尾气排放阀,压力表阀,进料阀,反应釜出料阀,粗品输送泵前后阀。开启粗品输送泵P201把反应釜的物料送入蒸氨釜V203,打料完成后关闭粗品进料阀,粗品输送泵,泵前后阀,R201出料阀,V203进料阀,尾气排放阀。 ⑵、预先将氨接受罐中注入2/3的水。开启氨接受罐的液位计阀,进料阀,蒸氨釜连接冷凝器的阀。开启冷凝器E201上下水阀门,开启氨接受罐的内盘管冷却水。 ⑶、开启蒸氨釜的搅拌,打开蒸汽阀,开始加热物料,蒸馏。先经过冷凝器,被吸收掉大部分热量,再进入氨接受罐。同时有热量放出。打开接受罐的内盘管冷却器,进行冷却。 ⑷、要注意观察接受罐的压力,使其压力低于蒸氨釜的压力。加热温度只能缓慢上升,否则蒸气压力过高,影响蒸氨釜的操作。如果蒸氨釜压力一直较高,可能是残留N2进入,可以打开放空阀将不凝性N2放入尾气吸收罐V208中。 3.2 真空蒸水操作 ⑴ 开启真空泵组P301,打开真空缓冲罐连接水真空机组阀门,打开进气阀。氨吸收罐的目的是将氨接受罐抽过来的气被吸收罐中的水吸收下来。打开氨吸收罐V207液位计阀,同时氨吸收罐的关闭氮气阀,放净阀。打开V207的进气和出气阀。 ⑵ 通过真空缓冲罐V304上放空阀调节系统表压为-0.02MPa。打开氨接受罐上的真空阀门,慢慢蒸出剩余的少量的水。 ⑶ 控制蒸氨釜的蒸汽阀开度以达到平稳蒸馏的要求。 ⑷ 在工艺放空过程中必然有少量的气进入到尾气吸收罐V208中。 ⑸ 蒸完后关闭蒸汽阀,开启疏水器前阀,打开循环水到蒸氨釜夹套内,冷却釜内物料,待温度降到60℃左右时,停止冷却。 1.7 投料试车 1.7.1试车应达到的标准 1.7.1.1检验装置工艺流程、设备、仪表及电气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1.7.1.2全面检验装置设计的科学性并调试仪表控制系统。 1.7.2人员培训 1.7.2.1装置培训已结束。进行岗位练兵、事故应急预案、操作规程。各岗位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已取得安全技术上岗证。 1.7.3生产管理制度 1.7.3.1岗位分工明确,班组生产作业制度已经建立。 1.7.3.2岗位责任、巡回检查、交接班等各项制度已建立。 1.7.3.3原始记录数据表格化。保证各项记录完备、准确、清晰、可靠。 1.7.4设车方案已向生产和管理人员交底。 1.7.4.1已进行试车方案学习。 1.7.4.2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已经制定并落实。 1.7.5供排水系统 1.7.5.1水网压力、流量符合工艺要求,供水稳定。 1.7.5.2消防水、排水系统均已投用,运行可靠。 1.7.6供电系统 1.7.6.1仪表电源稳定运行。 1.7.7蒸汽系统 1.7.7.1蒸汽系统已按压力等级运行,参数稳定。压力稳定在0.3Mpa。 1.7.7.2无跑、冒、滴、漏,保温良好。 1.7.8供氮、供风系统 1.7.8.1仪表风、氮气系统运行正常,压力稳定。 1.7.9通讯联络系统 1.7.9.1指挥系统电话畅通 1.7.9.2敢为电话已开通使用 1.7.9.3直通、调度火警电话可靠好用。 1.7.9.4对讲机呼叫清晰。 1.8.物料储存系统 1.8.1原料、产品储罐均已吹扫、试压、气密完毕。 1.8.2机泵、管线试车完毕,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1.8.3储罐防雷、防静电设施经检测合格。安全阀已校验合格。 1.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