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生普遍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尚未成熟,教师和家长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开展思政工作,培养学生勇于探究问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好公民品质。以下为小学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
开设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讲座听取、实地参观、书籍阅读等多种方式感受思政知识的深刻内涵,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并增加学生对祖国和家庭的感情连结。
二、活动开展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诸如比赛、社交、志愿服务和执行家务、社区服务等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积极参与、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关爱身边的人,了解社会,关注国家。
三、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各自发挥的空间。同时,通过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勤奋、拼搏、诚实、自律、团结、友好等良好品质,做好公民的理想、选择思维和自我体验力。
四、课堂应用
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新闻教育、画图作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人际关系、交流技巧、感性认识、创造性思维等技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五、爱心互助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参加公益、环保、扶贫等志愿活动,让学生逐渐对社会有爱心、尊重环境、感恩家庭、有责任感。在生活中更要让学生成为相互关心、照顾的童军,让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六、家校合作
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在课程学习、活动开展、情感培育等方面展开合作,将学校思政工作的成果转化到家庭,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同时,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面临的问题,引导家长对学生的行为、言语、心理方面进行教育。
综上所述,小学思政工作应综合运用教学、活动、文化、应用、互助和家长六个方面,通过多种状态和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国家公民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