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职生家庭教育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1-08-19 09:12:54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中职生家庭教育父母第一任老师
太仓古松弄里有一个北京烤鸭店,几年来,光顾这家店的顾客可以说有成千上万,因为店里的烤鸭很好吃,每次去都要排队,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店里那个小女孩,大概从幼儿园起,她就帮着父母打包、收钱,而且非常迅速的找好零钱,一起递到每个顾客手里,却从不会出错,每次我都喜欢跟她多说几句:现在几年级啦?数学一定很好吧?结果真的是这样,小女孩算术能力特别好。本文的主体就以...更多个案分析为例,展示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几个案例分别来自该中职学校的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在家庭教育内容、教育期望、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等方面都各有其不同特点。在调查分析、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中职生家庭教育条件总体都比较差。
一、教育现状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去年我校了二年级某班来了一位插班女生,从打扮上看,绝对不像学生(据说在别的学校读了一年,花了五六万),岂料不到二个月又出事了:因为与礼仪周同学发生一点矛盾,叫来社会上一帮人打了别人,还理直气壮,不接爱学校批评教育与处理,父母一到校就一味听孩子的话,把责任推给学校与另一学生。结果非但没处理好女儿打人的事,而是火上浇油导致学生心理失衡摔门而出,跑出了教室,甚至还威胁老师说,孩子如果出了什么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在这一事件中,学生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左右了事态的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父母给孩子创造怎样一个家庭教育环境,决定着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一个人!可以想像,一个和谐、健康、快乐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是一个所谓的“问题学生”!
2、家庭经济条件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要素
本文对本校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了解中职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找出其特点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对几个学生家庭的个案访谈了解家庭教育具体情况。数据显示:中职生的父母多数仅有中等学历水平,工作岗位集中于工人和办事员,且有12%的父亲和18%的母亲是下岗失业人员,60%的家庭的月总收入在3000元以下。父母们很看重孩子的学业,75.7%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升学,但实际上65%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满意。这一矛盾状况既反映了中职生教育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也预示着亲子冲突的潜在危机。
3、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门槛
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问题家庭是产生众多问题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有的父母离异或是单亲,有的父母忙于生意撤手不管,有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教育无方(或溺爱或粗暴对待),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家境贫困等等,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可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个不幸的家庭再加上一种不良的学校教育(目前初中教育仍是一切为了中考的应试教育)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个问题学生,幸免者可谓“凤毛麟角”。
二、学校对学生家庭教育的影响
我校学生的家长不少是抱着我们管不了了让你们来管管的心态送子女来就读的,学校几乎成了“大孩子托儿所”,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转化问题学生可以说是中职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不过我们在转化问题学生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问题学生背后常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其作用更是不可小视。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对职校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深入调查,有的职校学生家长更以为教育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
我校的“面对面评价”活动是个不错的创举。它是让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就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劳动态度、思想动态等方面,分别从学生自身认识、教师评价、家长体会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 三次评价,学生基本能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促进作用,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进步,加以勉励;及时发现学生各方面不足,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应规划,凸显个性教育特点。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改进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丁小红
选送单位:太仓妇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