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洁净房管理规范
Document No.: CCG-QT-03-7.5.1-24-C
Ver: 01
Page 4 of 4
版本
修订日期
变更原因
制订
批准
会签部门
生产
质量
物流
动力
行政
工程
项目
A0
新发行
无
孙军鹏
刘东锋
刘东锋
叶亚文
赵秋瑜
刘锐
/
刘庆凯
/
A1
07.12.20
4.1.3增加洁净度测试点位置图及说明
宋华玲
叶亚文
刘东锋
叶亚文
赵秋瑜
刘锐
/
刘庆凯
/
A2
08.09.05
4.1.1,4.1.3增加温湿度和洁净度异常时的处理方式
牟宗峰
叶亚文
陈巍
叶亚文
张佳
刘锐
/
刘东锋
/
A3
08.10.07
a. 2适用范围增加包装区域。 b. 附件:洁净度测试采样点位置图增加包装区域测试点.c.完善文件
牟宗峰
叶亚文
陈巍
叶亚文
张佳
刘锐
倪丹华
刘东锋
吕鹏程
A4
08.12.03
1.更改4.1.1检验频次
2.增加4.1.2实验室温湿度要求
3.变更4.1.4及4.2.2内容描述
张红玲
叶亚文
陈巍
叶亚文
张佳
刘锐
倪丹华
刘东锋
吕鹏程
01
09.09.02
1.新增4.1.4,4.1.6温湿度监视器 及4.2.3洁净度测试条件说明
2.附件:洁净度测试采样点位置图增加负极车间
张红玲
1 目的
规范洁净房的进入,清洁,等行为。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洁净度和温湿度要求的区域。洁净区域:混浆,涂布,辊压,分切,包装,清洗(材料暂存区)等;温湿度区域:生产车间,仓库和实验室。
3 职责
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物料均须执行相应行为规范
4 操作方法
4.1 温湿度管制:
4.1.1 生产车间:温度要求: 24±6℃;湿度要求: ≤30%RH;
4.1.2 实验室:温度要求: 24±6℃;湿度要求: ≤30%RH;
4.1.3 仓库:温湿度要求见《仓库管理规范》
4.1.4 对有温湿度监视器的区域,通过监视器管理, 由动力人员按对应区域的要求设定报警线,在生产车间设有警铃,当温湿度异常时警铃响起,由对应区域负责人通知动力人员处理。温湿度恢复后由动力部门人员进行报警设备复位。
4.1.5 对无温湿度监视器的区域,需将各温湿度记录于< Temperature Run Chart>和< Humidity Run Chart>,当温湿度接近或超过要求线时,须及时通知动力部门进行改善。
4.1.6 任何区域在温湿度超出要求时,需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
4.2 洁净区域之管制
4.2.1 尘量管制:无尘室等级:混浆区、为30万等级,涂布、辊压、分切、包装区为10万级。
4.2.2 生产部每日进行一次尘量测量,每个区域按测试点图上要求进行量测,记录于对应区域的「Particle Run Chart (0.5um)」、「Particle Run Chart (5um)」,并根据该结果判定是否符合无尘室等级要求。若超出要求,须及时通知动力部门进行改善,生产部现场再确认并记录合格数据。
4.2.3 洁净度测试前,四周必须清洁处理,人员不要在周围走动,最好在静态下测试,这样测量结果才会准确。
4.2.4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表(ISO14644-1部分内容)
洁净度级别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0.5um
5um
100,000级(10万级)
3,520,000
29,300
300,000级(30万级)
10,560,000
87,900
4.2.5 洁净度测试采样点位置见附件“采样点位置图”。
每个测试区域取两点,每点采样测试两次。两点测试完成后测试仪器会得出该区域的无尘室等级。洁净度测试详见《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作业指导书》
4.3 净化车间出入行为规范
4.3.1 进入车间的规范:
I. 混浆区域、涂布区域、动力及维修员工从车间西面更衣间进入车间,辊压分切包装区域员工从车间南大门进入南面更衣间。办公室人员从南门进入车间。
II. 来宾须由相关人员陪同从南门进入车间。
III. 在进入车间前,人员须更换好洁净服、安全鞋(鞋套)、戴上防尘帽、安全眼镜、口罩、手套。经风淋室除尘后,方可进入车间。具体着装见示范照片。
IV. 每位员工在进入车间的过程中,必须随手关好自己打开的每一扇门。
4.3.2 离开车间的规范
从各自的工作区域原路返回,脱掉洁净服、洁净鞋、防尘帽、安全镜、口罩、手套等后;换鞋走出车间。
洁净房内禁止吸烟、吃零食、喝水等。
4.4 净化车间清洁规范
各班必须指定专人对所属设备、地面进行清洁,具体规范如下:
4.4.1 设备表面清洁规范
设备日常点检、使用过程中清洁:用无纺布或无纺布蘸酒精擦拭设备表面后,将用过的无纺布收集起来,放于指定的垃圾筒内。
4.4.2 地面的清洁规范
I. 日清洁:用无尘地拖清洁地面,把污物收集起来。注意清扫过程中,不能抖动地拖,以免掀起尘土。
II. 周清洁:用蘸酒精的抹布对所属区域的地面进行擦拭,确保彻底干净。
III. 桌面及门的清洁:同1项规定。同时,各区域必须保证所有的门处于关闭状态,轻推轻拉,人过门关
4.5 原材料规范
4.5.1 原材料(物流)通道为混浆间北面风淋间。通过时要进行风淋。
4.5.2 原材料在进入洁净房前须拆除其外包装。木箱、木托盘、纸箱不能进入加工区域。
4.5.3 原材料在净化车间内原则上做零库存处理,使用多少,领用多少。个别不能做到零库存处理的原材料要包装洁净、标识明确、定置定区域摆放。
4.5.4 原材料使用完后,要及时清理,清理要求是无尘、洁净。用后的包装物整理好后,放于指定的区域。
4.6 净化车间其它规范
4.6.1 风淋间(过渡间)的使用注意事项:
I. 风淋间的风淋装置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设置。若发现工作异常,立即通知动力部门进行检查维修。
II. 风淋间(过渡间)的所有门之间具有互锁关系。进入风淋间后,确保所有门处于关闭状态,这样风淋才能正常进行。
III. 走出风淋间(过渡间)后,要轻轻把门关好,使互锁状态正常运行。避免由于门开造成他人无法进入的情况出现。
IV. 进出风淋间(过渡间),要用手轻轻扶住门,避免由于风压引起的门的猛烈关闭,从而损坏门窗。
4.6.2 闭门报警装置:非动力人员不得修改闭门报警装置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警铃异常,应立即通知动力人员进行维修。
4.6.3 搬运车的使用注意事项:
I. 洁净车间内用的搬运车(叉车,拖车等)不能拿到车间外面使用。
II. 搬运车经过风淋间或过渡间时,必须两人以上操作,一人操作搬运车,另一人开关门并观察四周,确保搬运车不接触门及隔离墙。
III. 搬运车要日清扫、周清扫,确保清洁无污。
4.6.4 设备维修维护注意事项
I. 设备维修人员在洁净室内进行维护后,要立即清洁维护部位,保证设备及环境清洁。
II. 在洁净室内严禁做钻,磨,加工,此类加工件需带到洁净室外维修间实施,否则必须将施工区域隔离,并准备吸尘器,随时清洁,完成后会同操作人员清洁施工区域。
III. 设备维修人员在洁净室内使用的工具严禁带到室外使用,做到每日清洁,保持干净。
IV. 按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避免其生锈、腐蚀等。
V. 新进/维修后的设备进入洁净房之前须拆除其包装物。
4.6.5 原材料库房区域的清洁
I. 原材料库房区域作为净化区域对待。
II. 原材料在进入车间以前,必须对外包装进行清洁、擦拭,确保外包装干净无污。
III. 原材料库房区域使用的工具、货架、搬运车要按照净化区域的标准进行清洁处理。
4.6.6 极片车间其它区域的清洁
I. 其它区域包括:大厅、两个过渡间之间的走道、车间北面卫生间、一楼实验室。
II. 清洁要按照洁净区域对待。
5 记录
「Temperature Run Chart」CCG-QT-4-8.2.1-10-B
「Humidity Run Chart」 CCG-QT-4-8.2.1-34-B
「Particle Run Chart (0.5um)」CCG-QT-4-8.2.1-11-B
「Particle Run Chart (5um)」CCG-QT-4-8.2.1-12-B
6 参考文件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作业指导书
仓库管理规范
附件:洁净度测试采样点位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