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历史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作为历史主要学习方法之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并获得了初步成效。
从2005年暑假开始,我校开始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题目为“泰山——古代帝王心驰神往的圣地”。整个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共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启发诱导:确定课题
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我们最初把研究课题定位于泰山文化这一范畴。第一,作为五岳之尊的泰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文化蕴含丰富。第二,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进行这样的课题研究,有助于学生去接触社会,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社会责任感,第三,该课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涉及历史、地理,而且还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环境等现实问题。
二、探索与展开:搜集资料、实地调查
为此,课题组教师首先对学生作了“如何查阅文献网络资料获取信息”的辅导报告,然后教师亲自上网,寻找符合课题内容的健康网站,将网址提供给学生。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寻找有效信息。
三、集结成果:撰写研究论文
我们开设了“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等辅导讲座。在写作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分工与合作,根据个人兴趣共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完成秦汉、唐宋、明清时期的写作。
四、反思与拓展:阶段总结
帮助学生从研究探索的方法上对这次研究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同时通过展示作品,情景模拟,以节目串演的形式,唤起学生对研究探索过程的回忆。这既是成果的汇报,更是对研究成果的梳理。
经过这一时期的研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激情和创造精神。学生不再觉得历史离我们那么遥远,历史不再枯燥无味和抽象,原来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经过这一时期的研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激情和创造精神。学生不再觉得历史离我们那么遥远,历史不再枯燥无味和抽象,原来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们会进一步探索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