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管理沟通》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745303 上传时间:2025-0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沟通》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沟通》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沟通》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沟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课程 学时与学分: 课程总学时:44 课程总学分:3 理论教学学时:44 实践(验、训)教学学时: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2008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沟通》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沟通问题,使企业或其他组织能够建立和维持和谐、融洽、真诚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同心同德,以实现组织目标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沟通的各种概念、理论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种沟通形式和技巧,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娴熟地与人沟通,成为具有较高沟通技能的管理者。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1章 沟通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掌握沟通的概念、过程和要素,明确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沟通障碍的技巧。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沟通的概念、沟通的类型、沟通的要素、沟通中的障碍及克服障碍的技巧。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沟通障碍的策略。本章难点:提高沟通效果的技巧。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沟通的概念、类型、沟通过程的要素,明确沟通过程的一般性障碍,掌握克服障碍的技巧。 三、主要概念 沟通、深层次沟通、双向沟通、编码与解码、反馈 四、思考题 1、什么是沟通? 2、沟通的类型有哪些? 3、沟通过程中一般存在哪些障碍? 4、克服沟通障碍的策略有哪些?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沟通的概念和类型 沟通,就是指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发送者通过一定渠道(也称为媒介或通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受者进行信息、知识与情报等交流、传递和交换,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沟通的类型可分为浅层次沟通和深层次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以及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团队沟通、组织沟通和跨文化沟通。 第二节 沟通的要素 发送者和接受者、编码和解码、信息、通道与噪音、背景(背景分为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四方面)、反馈。 第三节 沟通中的障碍及克服障碍的技巧 沟通中的障碍有来自发送者的障碍:(1)目的不明。(2)表达模糊。(3)选择时机、通道、对象失误。(4)形式不当。来自接受者的障碍:(1)过度加工,导致信息模糊或失真。(2)知觉偏差,导致对信息的理解偏差。(3)心理障碍,导致信息阻隔或中断。(4)思想观点差异,导致对信息的误解。 克服沟通障碍的策略与技巧为使用恰当的沟通节奏;考虑接收者的观点和立场;充分利用反馈机制;以行动强化语言;避免一味说教。 第2章 管理沟通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掌握沟通与管理的密切关系,认识管理沟通的作用。主要内容有:沟通与管理的关系、管理沟通的内容与类型、影响管理沟通效果的因素、管理沟通的原则和策略。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有效管理沟通的原则和策略。本章难点:影响管理沟通的因素。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沟通与管理的关系,掌握管理沟通的内容与类型,明确影响管理沟通效果的因素以及管理沟通的原则和策略。 三、主要概念 管理沟通、管理角色、管理风格、沟通风格 四、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沟通? 2、简述沟通与管理的关系。 3、管理沟通有何作用与功能? 4、简述有效管理沟通的策略。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沟通与管理的关系 管理沟通是指围绕组织目标,通过信号、媒介和途径,有目的的交流观点、信息、情报、意见和情感的行为。沟通与管理的关系是:管理与沟通密不可分,良好的沟通意味着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则要通过有序的沟通促进。首先管理沟通是管理人员更好地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的润滑剂。同时在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之中,沟通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管理沟通的作用和功能 管理沟通具有降低经营的模糊性、实现有效管理、满足员工对信息的需要、构建工作关系等作用。管理沟通具有润滑剂、黏合剂、催化剂的功能。 第三节 管理沟通的内容和类型 管理沟通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知识和情感三个方面。还有人把管理沟通的内容概括为人际沟通和组织沟通两方面的内容。管理沟通的类型:(1)根据沟通是否沿着组织特定的路线、程序而发生,可以把管理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2)根据沟通所采用的媒介,管理沟通可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 第四节 影响管理沟通的基本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组织结构、沟通环境(包括公司内部文化环境和外部环境)。内在因素要从沟通主体入手。管理者特点及其管理风格对管理沟通的影响;四种典型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沟通;沟通风格与管理沟通。 第五节 有效的管理沟通策略 有效的管理沟通策略有:明确管理沟通的目的;根据不同的时间、情景和沟通对象设置不同的沟通目标;注意沟通细节,提升沟通效率;建立双向沟通机制;调整沟通风格,提升管理效率。 第六节 管理沟通的基本原则 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非正式沟通策略性运用原则。 第3章 人际沟通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意义,明确人际沟通的特点和本质,明确人际沟通中特殊障碍及其克服方法。内容主要有:人际沟通概述、人际沟通的特点和原则、人际沟通中的特殊性障碍、沟通中的有效赞美和善意批评、提升人际沟通效率的原则和策略。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人际沟通的特点和本质。本章难点: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障碍产生的原因。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了解人际沟通的特点和本质,掌握人际沟通中特殊障碍及其克服方法,学会在沟通中进行有效赞美和善意批评。 三、主要概念 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特殊性障碍、有效的赞美、善意的批评 四、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沟通? 2、人际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3、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4、在人际沟通中,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5、提升人际沟通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的意义和作用;人际沟通的动机,包括自我呈现论、社会交换论、社会实在论三种理论。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特点和原则 人际沟通的特点: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人际沟通受制于一定的人际关系,并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人际沟通过程中存在社会性和心理性障碍;人际沟通形式中,口头语言沟通占重要地位。人际沟通的原则包括:与人为善的原则、以诚相待的原则、谦逊不媚的原则、利义结合的原则、灵活多变的原则、逐步发展的原则。 第三节 人际沟通中的特殊性障碍 人际沟通中的特殊性障碍语言障碍;习俗障碍;观念障碍;角色障碍;个性障碍;心理障碍。 第四节 沟通中的有效赞美和善意批评 赞美的作用。赞美时要注意的问题。人们对待批评的态度以及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提升人际沟通效率的原则和策略 要提升人际沟通效率,应注意掌握三个原则:主动倾听、建设性反馈、适当的自我袒露。提升人际沟通的策略:加强自我修养,建立和谐关系;善于与人相处,掌握沟通时机;重视感情投资,加强人际亲和力;牺牲自我利益,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第4章 倾听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理解倾听的含义,掌握有效倾听的技巧。内容主要有:倾听概述、倾听的基本类型、倾听的障碍、克服倾听障碍的策略。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倾听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的策略。本章难点是有效倾听的技巧。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到倾听与听的区别,了解倾听中的障碍,掌握克服方法,学会在沟通中能够做到有效的倾听。 三、主要概念 倾听、批判式倾听、享乐式倾听、情感移入式倾听 四、思考题 1、倾听有哪几种类型? 2、有效倾听最主要的障碍有哪些? 3、倾听中常见的反馈有哪几种类型?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倾听概述 掌握听与倾听的区别。倾听的类型。有效倾听的意义。 第二节 倾听的障碍 讲话速度与思考速度的差异;思想不集中;由内在和外在因素导致;假装关心;措辞难懂;体质不佳。 第三节 有效倾听的策略 要全身心投入;善于换位思考;沉默是金;听其声观其行;适当地记录;有效地反馈。常见的反馈主要有评价、分析、提问、复述、忽略。 第5章 口头表达与演讲技巧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掌握口头表达的特点与原则,把握演讲的技巧,并能准备一场演讲。内容主要有:口头表达概述、口头表达的种类、演讲的准备与构思、有效演讲的技巧。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演讲的准备和技巧。本章难点是各种即兴演说的技巧。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口头表达的重要性,了解都有哪些种类,掌握各种即兴演讲的技巧,学会准备并现场进行长篇演说。 三、主要概念 即兴演讲、口头表达的特点、有效的开场白方式 四、思考题 1、口头表达有哪些特点? 2、演讲的准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如何克服演讲的紧张情绪? 4、口头表达有哪些禁忌?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口头表达概述 口头表达的特点。口头表达的原则。影响口头表达接受效果的因素。 第二节 口头表达的种类 一、即兴发言。即兴发言包括传递信息的发言、引荐发言、颁奖辞、欢迎辞、祝酒辞、口头报告等。 二、长篇演说。长篇演说的分类。 第三节 演讲的准备 正确面对恐惧心理,培养自信心;做好听众分析;确定演说目标;安排辅助工具的使用;准备演说稿;事先适当演练。 第四节 演说的技巧 设计精彩的开场白;运用合适的语言;恰当使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站位、手势的运用;积极应对提问;设计有力的结尾。 第五节 口头表达的禁忌 一忌语言歧义;二忌唱独角戏;三忌空洞无物;四忌呆板单调;五忌伤害对方;六忌音效不良;七忌语速不当;八忌动作过多;九忌眼神不定;十忌口头禅;十一忌艰深晦涩。 第6章 书面沟通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掌握书面沟通与口头表达的区别,把握演书面沟通的优缺点,懂得如何增强书面沟通的效果,并学会写作常见的商业信函和商业报告。内容主要有:书面沟通概述、书面沟通的基本策略、商务信函写作、商务报告写作、其他商务文书写作等。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各种商业信函和商业报告的写法。本章难点是各种商业信函和商业报告的写法。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到书面沟通的重要性,了解书面沟通的基本策略,掌握各种商务信函和商务报告的写作,以适应将来工作中的书面沟通要求。 三、主要概念 书面沟通、负面性商业信函、劝说性商业信函、商务报告、备忘录 四、思考题 1、书面沟通有哪些优点? 2、为什么说商务写作不同于一般写作? 3、商务信函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怎样的结构? 4、书面沟通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书面沟通概述 书面沟通的概念。书面沟通的优点和缺点。商务写作与一般写作的比较。商务书面沟通的类型。 第二节 书面沟通的基本策略 从沟通者出发的基本策略;从读者出发的基本策略;信息组织和写作方式策略。 第三节 商务写作概述 商务写作的一般过程;商务写作的注意要点;商务写作的技巧。 第四节 商务信函写作 商务信函概述;如何撰写商务信函;肯定性信函的写作;说明性信函的写作;负面性信函的写作;劝说性信函的写作。 第五节 商务报告和其他商务文书的写作 商务报告概述;正式商务报告的书写;其他几种商务报告的书写(包括临时报告的书写、行动报告的书写、状态或进展报告的书写);备忘录、电子邮件、明信片或答复卡的写法。 第7章 非语言沟通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的关系,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内容主要有:非语言沟通概述、肢体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形体暗示、空间暗示。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非语言沟通的作用。本章难点:各种身体动作的解析。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到非语言沟通的作用,了解非语言沟通的类型,掌握常见非语言信息的解析,以便在沟通中能够更好的利用非语言进行交流。 三、主要概念 非语言沟通、辅助语言、肢体语言 四、思考题 1、什么是非语言沟通? 2、如何理解“不仅听你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说”? 3、影响沟通距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概述 非语言沟通的含义;非语言沟通的特点;身体语言的作用;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的关系。 第二节 辅助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 辅助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解析(包括语速、声调、音高、重音等);使用辅助语言的策略。 第三节 肢体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 手臂语言;手势语言;握手;腿部语言。 第四节 形体暗示和空间暗示 形体暗示:1、形体暗示的主要功能。2、常见的几种形体暗示;空间暗示:1、沟通距离的类型。2、影响沟通距离的因素。 第8章 组织沟通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了解组织沟通的定义和特性,了解组织内部沟通的表现形式,掌握组织沟通的障碍并知道如何克服。内容主要有:组织沟通概述、组织外部沟通、组织内部沟通、组织沟通的影响因素和障碍、组织沟通的优化等。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组织的内部和外部沟通。本章难点:组织沟通的影响因素和障碍。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组织沟通的特点,了解组织内部和外部沟通的内容,掌握组织沟通的影响因素和障碍。 三、主要概念 组织沟通、组织外部沟通、组织内部沟通 四、思考题 1、组织沟通的特点是什么? 2、组织内部沟通的内容是什么? 3、组织外部沟通的内容是什么? 4、怎样优化组织沟通?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组织沟通概述 组织沟通的定义;组织沟通的特性;组织沟通的功能;组织沟通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组织外部沟通 与顾客沟通;与股东沟通;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新闻媒体沟通。 第三节 组织内部沟通 指示与汇报;会议与个别交流;内部刊物与宣传告示栏;意见箱与投诉站;领导见面会与群众座谈会。 第四节 组织沟通的影响因素和障碍 1、组织沟通的影响因素:组织沟通受到沟通者、沟通对象、沟通环境的影响。2、组织沟通障碍:组织沟通过程中的常见障碍主要有: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组织或组织成员的信誉、文化障碍。 第五节 组织沟通的优化 创造良好的组织沟通环境;强化沟通能力;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韧”性沟通;沟通细节处理。 第9章 群体沟通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了解群体沟通的定义和特征,了解团队沟通的定义和类型,掌握团队决策的沟通模式。内容主要有:群体沟通概述、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团队沟通的类型、影响团队沟通的因素、团队决策的沟通模式。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团队决策的沟通模式。本章难点:团队沟通的影响因素。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到沟通对于群体的重要性,了解团队与群体的区别,掌握影响团队沟通的因素,学会在团队决策沟通中使用适当的决策模式。 三、主要概念 群体、团队、头脑风暴法 四、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它与人群有何区别? 2、什么是团队?它与一般的群体有何区别? 3、影响一个团队沟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团队决策的沟通模式有哪几种?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群体沟通概述 群体的含义和特征;沟通在群体中的作用;群体沟通的优缺点。 第二节 团队沟通 一、团队概述。二、团队的类型:团队分为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等。三、团队沟通的影响因素:团队成员的角色分担;团队内成文或默认的规范、惯例;团队领导的个人风格。四、团队的沟通风格。五、团队沟通中应用语言的要求:保持敏感;与人坦诚相处;使用负责任的语言;常给别人以肯定;使用恰当的语言。六、团队决策的沟通模式:议会讨论法;冥想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七、团队沟通的流程:了解团队成员基本情况阶段;加深了解阶段;建立团队行动指南。 第10章 会议沟通 一、教学目的与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了解成功会议组织的实施途径,认识会议中各种角色及其职责,掌握有效会议的策略。内容主要有:会议概述、会议的目的和类型、会议的组织、会议中的角色、影响会议成效的因素及对策。 二、重点、难点、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要求 本章重点是影响会议成效的因素及对策。本章难点:会议的组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认识会议中各种角色及其职责,了解成功会议组织的实施途径,掌握有效会议的策略,在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成功的主持会议。 三、主要概念 会议、会议主持人、会议秘书 四、思考题 1、会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如何做好会议准备? 3、会议主持人应履行怎样的角色行为? 4、如何提高会议的有效性? 五、各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会议概述 会议的概念和特征,会议有四个明显特征:普遍性、目的性、组织性、集体性。会议的规模。会议的功能。 第二节 会议的目的和类型 一、会议的目的。会议的目的大致包括交流信息、给予指导、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等。二、会议的类型:谈判、通知、解决问题、决策、交流。 第三节 会议的组织 一、会前工作:1、明确会议的必要性;2、确定会议的议题;3、安排会议议程;4、确定会议成员;5、安排会议时间;6、选择会议地点;7、准备会议资料。 二、会中工作:1、整理会议纪要;2、报道会议消息;3、对执行工作监督、检查。 三、“会议十不”。 第四节 会议中的角色 主持人;与会者;会议秘书。 第五节 影响会议成效的因素及对策 会议目标和议程不明确;会议持续太久;简单问题复杂化;意见分歧处理不当;存在问题人群。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总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学时分配 第1章 沟通概述 4 第2章 管理沟通 4 第3章 人际沟通 4 第4章 倾听 4 第5章 口头表达与演讲技巧 8 第6章 书面沟通 4 第7章 非语言沟通 4 第8章 组织沟通 4 第9章 群体沟通 4 第10章 会议沟通 4 学时合计 44 四、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管理沟通》 张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二)主要参考书: 《管理沟通》王怀明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商务交流》刘兴倍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大纲编写人(签字): 系教学主任(审核): 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务处处长(审核): 1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