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江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744520 上传时间:2025-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2、感受文中的形象。 3、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 二、过程与方法; 1、 品味本文感情浓郁的语言特色。 2、 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昂扬向上的风格,培养乐观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的形象,把握文章语言特色。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意。 教学设计: 一、 导入课堂。 二、 作家作品。 郭风,1917年生,福建莆田县人。3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散文作品。出版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英雄和花朵》、《开窗的人》、《晴窗小扎》、》以及《郭风散文选》等。另外著有散文诗集《叶笛集》、《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笙歌》、《小小的履印》等。 三、 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 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3、 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描写长江很早就醒过来了。 第二部分(3-7)自然段,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8)自然段,呼应开头,点明主旨。 四、 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 五、 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 六、 教师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课文研习与问题探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导入。 二、 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 1、 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 2、 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象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3、 “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旨在表现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文章第四五自然段为什么多次用到“不止”这个词语?请谈谈它的含义。 5、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赞美长江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发言,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梳理归纳。 三、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 四、 迁移训练: 请从比喻、拟人、排比中选择一种修辞方法来赞美你啊家乡。 五、 教师小结课堂。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导入。 二、 学生交流读后感,引导学生自评。 三、 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 1、作者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细节刻画山水特色,既有粗犷和细腻相结合,也有工笔和意笔交替运用。 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烘托出整个环境和气氛。 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 (1)、既有诗歌的精练又有散文的舒放。 (2)、注重长短句的交错运用,词语参差错落,读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 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 六、 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 七、 教师总结全文。 八、 作业布置: 1、 课后练习第三题。 2、 背诵全文。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