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绪 论,宝玉石仪器与鉴定,使用宝玉石常规仪器或大型仪器对宝玉石的一些物理性质进行测定,从而鉴定宝玉石。,宝玉石鉴定的常规仪器:中、小型,宝石放大镜、宝石显微镜、折射仪、偏光镜、二色镜、分光镜、滤色镜、紫外荧光仪、热导仪、莫依桑笔、反射仪等。,大型仪器:,红外、,X,ray,衍射仪、拉曼、电子探针、电镜等,第一节,镊子和放大镜,一、宝石镊子,宝石镊子是一种具尖头的夹持宝石的工具,内侧常有凹槽或“,#”,纹以夹紧和固定宝石,.,宝石镊子可根据尖端的大小不同分为大、中、小号,中号和大号可适用于大颗粒宝石,小号则适用于颗粒小的宝石。,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镊子,镊子还可分为带锁和不带锁两种,镊子,对于特殊种类的宝石,如珍珠,配有专门的珍珠镊子,镊子,使用镊子时应用拇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开合,用力须适当,过松夹不住,过紧会使宝石“蹦”出。弹簧宝石夹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宝石镊子,可配备在多种宝石检测设备上,如宝石显微镜、台式分光镜等,使用起来方便简单,二、宝石放大镜,(一)、相关概念,1,、曲率:,凸透镜凸面的弯曲程度,越弯曲,曲率越大,导致放大倍数越大,反之亦然。,2,、像差:,又叫球差,放大,视域范围边缘部,分,图像的畸变。,注:,以变形程度衡量放大镜的好坏,3,、色差:,视域边缘部分出现,彩色干涉色,的现象。,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二)、结构,1,、单片凸透镜:,由一片平凸透镜构成。,缺点:,具像差和色差,2,、双合镜:,又称二合镜,由两片平凸透镜组成。,优点:,消像差,3,、三合镜:,由两片凹凸透镜中央夹一片双凸透镜组成。,优点:,消像差和色差,(三)、宝石放大镜的特点:,1,、宝石鉴定用的放大镜放大倍数为,10,40,,最常,用的为,10,放大镜;,2,、结构常用三合镜,很好的消掉像差和色差;,3,、,价廉、便携,,是珠宝从业人员基本配备的宝石小仪器;,4,、,10,放大镜是钻石,4C,分级全球统一的标准。,(四)、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清洁放大镜和待测宝石;,2,、用较强的光源照明;,1,)常用光源:,日光、光纤灯(冷光源)、笔电筒等。,2,)照明方法:,A,、侧视,B,、透视,3,、一手持拿放大镜,另一手持拿宝石,,10,放大镜 的,工作距离,2.5cm,,,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小,观察视域越小;,注:,工作距离,清晰影像的最小距离(一般为,2.5cm),放大倍数,4,、持镜姿势:,“,三靠,”,(为保证长时间稳定观察);,1,)双肘靠于桌面或桌缘,2,)两手相靠,3,)持镜一手与脸相靠,注意:,观察时双目睁开,(为减轻长时间,观察造成的视觉疲劳),戴眼镜的观察者可将放大镜贴近眼镜,5,、观察时先聚焦于宝石表面,后聚焦于宝石内部观察内部,特征,且,注意多方向观察,,随时调节工作距离保证清晰,聚焦;,6,、选择无反射暗色背景下观察,内部特征将更加清晰可辨;,7,、记录观察结果,关闭光源,收好待测宝石与放大镜。,(五)、宝石放大镜的局限性:,放大倍数有限,不能很清晰看到观察对象的具体状况。,1,、检查宝石表面损伤:,划痕、缺口、表面缺陷等;,2,、检查宝石表面的切磨质量(琢型):,对称性、准确性等;,3,、检查宝石表面的抛光质量:,抛光痕、灼烧痕;,4,、检查宝石的表面特征:,断口、解理、裂隙、残留原晶面,及其上的生长特征(如:三角凹,痕)等;,5,、检查宝石内部特征:,各种包裹体(各种相态)、裂隙、,愈合裂隙、刻面棱双影等;,6,、检查宝石的颜色分布;,7,、鉴定宝石是否为拼合石:,拼合缝、拼合面、压扁气泡等。,(六)、宝石放大镜的用途:,第二节:显微镜,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类型:,立式 单筒,(镜身摆放方位)(目镜数),卧式 双筒,宝石鉴定用:,双筒立体变焦,一、结构,镜身,1,、目镜:,双筒,放大倍数一般有,10,和,20,两种,2,、物镜:,放大倍数一般为,0,4,,可调,3,、变焦调节圈(旋钮):,连续调节,物镜的放大倍数,4,、调焦旋钮:,调节物镜与被测宝石之间的工作距离,使,被测局部,清晰对焦,镜柱,镜座,1,、顶光源(顶灯):,表面垂直照射光源,一般为日光,灯,方向可调,2,、底光源(底灯):,底部照射透射光源,一般为白炽,灯,内置,方向不可调,,光强可,通过滑键调节强弱,3,、锁光圈:,控制底光源照射的,光量,大小,4,、挡板:,改变底光源的照明方式(亮域,/,暗域),5,、宝石镊:,夹持宝石用,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及,自身旋转,二、特点,采用低倍物镜,,连续变焦,调节其放大倍数,因而具,有较大的工作距离;,具有,较大的景深,,可清晰观察宝石内部不同深度局,部的内部特征;,具有,多种可变换照明方式;,多功能,(可配合其它仪器使用,如显微照相)。,三、照明方式,垂直照明法:,1,、方法:,光源从宝石上方垂,直照射,又称顶光,源照明法。,2,、特点及用途:,主要用以,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有时对于透明、,色浅的宝石也可观察到自,然光垂直照射下的内部特,征。,亮域照明法:,1,、方法:,底光源从宝石下方直接照射,为底部透射光,,可用,锁光圈调节光量。,2,、特点及用途:,主要用以,观察宝石的,内含物,,使内含物(尤其,是固体包裹体)在,明亮的,背景下呈现黑色的影像,,一般用于初次寻找确定内,含物的位置。,暗域照明法:,1,、方法:,用底光源的,侧面反射光,从宝石亭部照射,以黑色挡,板遮住直接照射光,并形成黑暗的背景。,2,、特点及用途:,主要用以,观察宝石的,内部特征,使内部特征在,暗色背景下呈现清晰的影,像,,可以观察出内部特征,的具体形态和特征,如相,态、颜色等。,点光源照明法:,1,、方法:,底光源通过锁光圈调节缩小成点状,,并直接从宝石下方垂直照射。,2,、特点及用途:,主要用以观,察宝石内部的,局,部特征,及一些特,殊结构。,散射照明法:,1,、方法:,底光源从宝石下方直接照射,,在底光源上方放置一,张面巾纸或其它半材料,,使光线发生散射后成为柔,和的光线,并形成一个近白色的背景。,2,、特点及用途:,主要用以辅助,观察,宝石的色带、色环及一,些特殊的颜色分布。,四、宝石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擦净目镜与待测宝石,并将宝石夹于宝石镊上;,2,、插上电源,打开底光源,选择暗域照明,,调节目距,(方,法:双手分别握住一只目镜移动,直至双眼清晰的看到,一个完整的圆形视域)。,3,、调节焦距,使宝石清晰成像。,先准焦于宝石表面,,用顶灯,照明法观察外部特征,换暗域或亮域照明法,后聚焦于宝石,内部观察内部特征。,4,、调节变焦调节圈(旋钮),,从低倍物镜开始观察,,找到目,标观察对象时,进行,局部高倍放大观察。,注意:,步骤,3,和,4,在实验操作中是交替反复进行的。,调节变焦调节圈(旋钮)时用,双手进行调节。,思考:,为什么操作时要先从低倍开始观察?,低倍观察视域广阔而明亮;,工作距离大,便于多方位观察。,5,、观察完毕,取下宝石放好,降下或升高镜筒,调平,显微 镜,关闭电源。,五、宝石显微镜的用途,1,、放大观察宝玉石的内部和外部特征(主要用途)。,外部特征:,表面凹坑、蚀像、生长坵、划痕、抛光痕、,缺口、断口、解理及一些特殊结构等。,内部特征:,各种相态的包裹体(固相、液相、气相、固,液两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气,液固三相),2,、显微照相:,目镜上方可安装照相机,对典型的特征进行,放大拍照。,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所,3,、观察吸收光谱:,把目镜换成分光镜,选择底光源透射,照光进行观察。,4,、加偏光片观察宝石的多色性和光学特征(轴性):,宝石在不同振动方,向光波下呈现的颜色不,同。,5,、测定宝石的近似折射率(,RI,):,1,)贝克线法:,贝克线:,薄片中相邻不同物质交接边缘准焦时产生的一条,白色亮线。,目的与测试方法:,A,、确定相邻两种矿物,RI,的相对大小,测试方法:,提升,物镜 贝克线,向,RI,大,的一方移动,下降,物镜 贝克线,向,RI,小,的一方移动,B,、确定宝石,RI,的大致范围,测试方法:,通过与已知,RI,浸液比较得出宝石,RI,的范围,提升物镜 贝克线向宝石方移动,RI,宝,RI,液,提升物镜 贝克线向浸液方移动,RI,宝,RI,液,下降物镜 贝克线向浸液方移动,RI,宝,RI,液,下降物镜 贝克线向宝石方移动,RI,宝,RI,液,注意:,贝克线消失,RI,宝,RI,液,2,)柏拉图法:,原理:,与已知,RI,的浸液进行比较得到宝石的近似,RI,。,测试方法:,将宝石浸入浸液中观察,操作,宝石边棱颜色,宝石“消失”,准焦于宝石上方浸液,白,黑,准焦于宝石内部,变黑,变白,结 论,RI,宝,RI,液,RI,宝,RI,液,RI,宝,RI,液,常用浸液,RI,:,水:,1.34,橄榄油:,1.47,苯:,1.50,丁香油:,1.53,一溴化苯:,1.56,三溴甲烷:,1.59,一碘化苯:,1.62,一溴化萘:,1.66,二碘甲烷:,1.74,3,)直接测量法:,真厚度,/,视厚度法;真景深,/,视景深法,测试方法:,利用显微镜上安装游标卡尺进行测试,测试步骤:,A,、清洗宝石后固定在载玻片上(要求宝石顶刻面水平),然,后置于物台上,调节合适放大倍数观察(,高倍观察,读数,精确,);,B,、准焦于顶刻面,读数,A,;,C,、准焦于底尖或底小面,读数,B,;,D,、移开宝石,准焦于载玻片,读数,C,;,E,、计算宝石近似折射率:,RI,宝石真厚度 (,C,A,),宝石视厚度 (,B,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