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石材2023年1 1 期SHICAI生态建设城市扩张对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李新春(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 3 0 0 5 0)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案例分析,详细研究了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建设途径与措施,旨在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思路关键词:生态安全;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生态敏感性1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安全影响的案例分析1.1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用地占用的情况生态用地的概念很早之前就已经提出,但目前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用设施用地等分为生态用地,将耕地、园地及田垦等分类
2、为半生态用地。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某城市扩张对生态用地的占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土地利用矩阵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类型土地之间相互转换的情况,其数学表达式主要如下:SISi2S.S=S2(1)SSS,n1n2nnJ(1)式中,S表示整个城市土地所有面积,n表示土地类型的数量,Sij表示在研究时间段范围内第i类土地向第类土地转换的面积,Sii表示第i类土地在研表1 某城市2 0 1 2 2 0 1 7 年的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单位:km)土地面积2012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合计耕地2165.9219.989.151.240.352196.64林地20.624010.134.471.110.5
3、94036.92草地9.464.491272.350.510.1912872017建设用地24.985.4510.79225.090.03266.34水域0.320.590.160.0490.0491.15合计2221.34040.64 1296.92227.9991.27878.05究范围内没有发生变动的面积。对某城市2 0 1 2、2 0 1 7和2 0 2 2 年份之间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为某城市2 0 1 2 2 0 1 7 年的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由表1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 0 1 2 2 0 1 7 年间,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耕地转变成为林地、
4、草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 0.6 2 km、9.46km、2 4.9 8 k m,林地向其他类型土地转变的面积为3 0.5 1 km,且绝大部分转变成为了草地、林地以及建设用地。草地同样绝大部分转变成为了林地、耕地以及建设用地,对应的转化面积分别为4.7 4km、9.15km、1 0.7 9 k m。而建设用地向其他类型土地转变的面积非常小。水域面积整体变化情况相对较小。如表2 所示为某城市2 0 1 7 2 0 2 2 年的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 0 1 7 年至2 0 2 2 年林地向其他类型土地转变的面积总共为2 8 6.1 5 km,大部分转变成为了建设用地、草地
5、以及耕地。耕地向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转变的面积依次为1 0 6.9 8 km、49.69km、9 8.1 4k m。建设用地向其他类型土地的转变面积很小,只有1 3.3 9 km。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至2 0 2 2 年期间。该城市的建设用地占用了生态用地以及半生态用地的面积分别超过9 4km和1 2 1 km。作者简介:李新春(1 9 9 0 一),男,汉,甘肃白银人,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甘肃二建科技研发项目:工业园区景观工程关键技术研究(EJKJ2023-02)146STONE2023 No.11STONE生态建设石材表2 某城市2 0 1 7
6、 2 0 2 2 年的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单位:km)土地面积2012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合计耕地1931.41106.5646.413.463.452091.29林地106.983750.6123.745.974.63891.9草地49.69104.871171.052.381.481329.472017建设用地98.1439.1541.81252.930.49432.52水域10.2835.573.951.5881.11132.49合计2196.54036.761286.96266.3291.137877.671.2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情况城市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使得生态环境与
7、人类活动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加剧,过渡开发使生态功能不断恶化,而生态环境是人类高质量生活和生产的基础。生态敏感性能够很好的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情况。生态敏感性越高意味着对应区域的生态环境稳定性越低,越容易出现生态安全问题。以下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来分析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安全以及生态质量的影响情况。1.2.1评价因子指标确定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时,首先需要明确单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明确单因子的权重大小。根据所述城市基本情况以及已有的研究基础,将生态敏感性分为5 个层级,每个层级赋予不同的数值,具体如图1 所示。在分析城市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5 个敏感性影响因子,分别为高
8、程、降水、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低度敏感中低敏感重度敏感5中高敏感7高度敏感902579等级幅值图1 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及其赋值情况1.2.2评价因子标准化处理对相关数据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能够规避数据之间量纲差异导致的影响,从而保证数据之间的可对比性。本案例基于线性函数归一化方法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线性转化,将所有原始数据信息转变成为 0,1 范围内的数据,具体转变方法公式如下所示:X-X.Xmin,nomXmax-Xmaxmin式中X表示原始数据信息,Xmax和Xmin分别表示原始数据信息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土地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类型土地的生
9、态敏感性等级。其中,林地特别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因此将等级确定为高度敏感等级,对应的数值为9;水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属于中高水平,因此将敏感性确定为中高敏感,对应的赋值为7;草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前两者相比要小,将敏感性等级确定为中度敏感,对应的赋值为5;耕地和建设用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依次减小,确定的敏感性等级依次为中低度敏感和低度敏感,对应的赋值分别为3 和1。1.2.3明确评价因子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大小,确定的高程、降水、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5 个敏感性影响因子的权重大小依次为0.1、0.1 5、0.22、0.2 8、0.3 5。1.2.4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根
10、据上文所述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对该城市2012年、2 0 1 7 年和2 0 2 2 年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如图2 所示为2 0 1 2 年至2 0 2 2 年某城市的生态敏感性分布情况,图中利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敏感性等级 2 。由图可知,该城市不同年份的生态敏感性分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整体的分布规律基本类似。其中西南、正南以及正东三个方向属于高度敏感区域,东北、西北两个方向中高敏感区域的面积相对较大,中度敏感区在全域范围内均有分布,中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中南方向以及北部外围区域,中南、中部以及正北方向分布的低敏感区域较多。如表3 所示为2 0 1 2 年至2 0 2 2 年某
11、城市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所述的城市在2012、2 0 1 7 和2 0 2 2 年中,占比最高的均为中高敏感区域,其次为中度敏感区域,再次为中低敏感区域,再往后依次为高度敏感区域和低度敏感区域。基于以上147石材2023年1 1 期SHICAI生态建设表3 2 0 1 2 2 0 2 2 年某城市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2012年2017年2022年面积(km)比例(%)面积(km)比例(%)面积(km)比例(%)高度敏感区域1116.5114.171189.715.101166.3714.81中高敏感区域3122.2939.633129.4739.733037.5538
12、.56中度敏感区域1873.8223.792194.9327.862218.3828.16中低敏感区域1566.6519.891219.9515.491218.0415.46低度敏感区域198.392.52143.611.82237.323.01结果,可以判定所述的城市,其综合生态敏感性处在中等偏高水平,该结果表明所述城市的生态环境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城市生态建设途径2.1力加强对城市规模和功能的划分根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类别,可以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与此同时,应该依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以满足
13、不同城市的需求和发展。另外,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城市生态保护经验,采用适合城市情况的高效生态修复技术。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态平衡,要避免生态修复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2.2加强城市群落构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明确生态建设的目标,构建具有更强韧性的生态城市,从而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及其服务质量、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与物种多样性。“近自然型城市生命地标”充分体现了生态哲学,并将其实践于城市建设中的规划设计以及运维
14、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对城市中受损的生态结构与功能进行有效恢复,参照区域中潜在的生态系统,根据其存在的自然规律,寻找模拟自然、接近自然、融合自然的方法与技术,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动物栖息地以及植物群落,从而建设生物友善、环境友好的自然风貌与城市生态环境,保障物种的多样性3。2.3构建低碳生态规划发展模式在当前生态安全背景下,构建低碳生态规划发展模式是加快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从多角度全面分析城市规划工作,其中包括经济、环境、社会和资源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的城市低碳生态规划。规划应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注重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避免单一部门规划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15、。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综合考量城市的人文、土地、地理、市政等情况,作为生态城市规划依据。加强城市低碳经济建设,要推进清洁能源、低碳交通、资源回收再利用等低碳经济模式的应用,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要积极推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2.4强化绿色交通规划发展绿色交通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绿色交通是指通过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降低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实现生态安全。对此,可以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通过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环保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出行。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城市地铁、公交、轨道等公共交通的覆盖面积和运营效率,优化线路设置和服务质量。参考文献1郭雪艳,达良俊.生态安全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建设再思考D.风景园林,2 0 2 2,2 9(0 1):49-5 2.2郭鑫.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中的优化模型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 0 2 1.3牛志权.试论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D.居业,2 0 1 9(0 5):5 4+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