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药物分析教研室,第一节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中制药制剂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一、杂质的来源:,1,、中药制剂的杂质:,能危害人体健康或影响药物质量的物质。,中药制剂是否优良有效,主要从两方面来评价:,中药制剂本身的效力及其有无副作用;,所含杂质的程度及杂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一、杂质的来源:,一般杂质:,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它们的检查方法均在药典附录中加以规定。,特殊杂质:,指在该制剂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这种杂质在药典中列入个别制剂的检查项下。,杂质的分类:,一、杂质的来源:,由中药材原料中带入;,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中药制剂中存在的杂质,来源于三个方面:,二、杂质的限量检查,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限量检查:,规定一定限度,要求所检样品中某组分含量不超过此限度。如规定黄连上清丸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五。,对中药制剂的杂质只进行限量检查:,在不影响疗效和不发生毒副作用的原则下,对于药物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允许有一定限度,在此限度内,不致对人体有毒害,不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就可供使用。因此药典中规定的杂质检查均为限量检查(,limit test,)。,三、杂质限量计算方法,1,、杂质限量检查方法,与标准溶淮进行对比:取一定量与被检杂质相同的纯物质或其他对照品配制成标准溶液,与一定量供试药物的溶液,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比较反应结果,从而确定杂质限量是否超过规定。,测定反应灵敏度: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三、杂质限量计算方法,由于样品(,S,)中所含杂质的限量是通过与一定量标准溶液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所以杂质限量在数值上应是标准溶液的体积(,V,)与其浓度(,C,)的乘积,因此杂质限量计算可写成下式:,例,1,:重金属限量计算:,取供试品,1.0g,与标准铅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计算重金属限量。,三、杂质限量计算方法,三、杂质限量计算方法,例,2,:供试品取样量计算,已知砷限量为百万分之一,取用标准砷溶液,2ml,,标准砷溶液浓度,1g/ml,,求供试品取样量,(g),。,作业:,1,、阿胶砷盐检查 取本品,2.0g,,加氢氧化钙,1g,,混合,加少量水,搅匀,干燥后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3ml,与适量的水使溶解成,30ml,,分取溶液,10ml,,加盐酸,4ml,与水,14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F,)。如果标准砷溶液(,1,gAs/ml,)取用量为,2ml,,求杂质限量。,2,、黄连上清丸中重金属检查 取本品,5,丸,切碎,过二号筛,取适量,称定重量,照炽灼残渣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J,)炽灼至完全灰化。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E,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五。如果标准铅溶液(,10,gAs/ml,)取用量为,2ml,,求供试品取样量。,三、杂质限量计算方法,3,、药典中未规定检查的项目:,在正常生产和贮存过程中不可能引入;,含量甚微,对人体无不良影响;,认识尚不够。,难点提示:,杂质限量计算方法:包括标准溶液浓度计算、杂质限量计算、标准溶液取样量计算、供试品取样量计量等。,第二节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重金属检查法,:,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在弱酸性条件下(,pH=3,3.5,)能与硫代乙酰胺生成不溶性硫化物而显色的金属离子有,Ag+,、,As3+,、,As5+,、,Bi3+,、,Cu2+,、,Cd2+,、,Co2+,、,Hg2+,、,Ni2+,、,Pb2+,、,Sb2+,、,Sn2+,、,Sn4+,等;,在碱性溶液中能与硫化钠作用生成不溶性硫化物而显色的有,Bi2+,、,Cd2+,、,Cu2+,、,Co2+,、,Fe3+,、,Hg2+,、,Ni2+,、,Pb2+,、,Zn2+,等金属离子。,由于在药品生产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而且铅易积蓄中毒,故检查时以铅为代表。,一、重金属检查法,(一)基本原理,1,、在弱酸性条件下,硫代乙酰胺发生水解,产生硫化氢,可与重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硫化物的均匀混悬液:,CH,3,C,S,NH,2,+H,2,O CH,3,CONH,2,+H,2,S,Pb2+H,2,SPbS+2H+,2,、在碱性条件下,硫化钠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性硫化物,:,Pb2+S2-PbS,一、重金属检查法,(二)检查方法,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重金属检查方法有四种。,第一法,适用于供试品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取两支纳氏比色管,甲管,乙管,标准铅溶液,+,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水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供试品溶液,25ml,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 放置,2min,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不得比甲管更深,一、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适于供试品需灼烧破坏,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经处理后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检查。,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移置纳氏,比色管中,蒸干至氧化,氮蒸汽除尽,加硝酸,0.5ml,放冷,加水,15ml,置水浴上蒸干,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盐酸,2ml,微热溶解,加水稀释,成,25ml,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15ml,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微热溶解,用水稀释,成,25ml,以上两管溶液,,照上述第一法检查,一、重金属检查法,第三法,适用于检查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品中的重金属检查。,置纳氏比色管中硫化钠试液,5,滴,摇匀,甲管,乙管,标准铅溶液适量氢氧化钠试液,5ml,水,20ml,硫化钠试液,5,滴,摇匀,供试品适量氢氧化钠试液,5ml,水,20ml,溶解,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不得比甲管更深,一、重金属检查法,第四法,适用于有色溶液或重金属限量低的品种。,用微孔滤膜过滤,使重金属硫化物深沉富集成色斑后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获得的色斑进行比较检查,一、重金属检查法,(三)注意事项,(,1,)方法灵敏度:标准铅液的用量以,20g,(相当于标准铅溶液,2ml,)时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后所显颜色最适合于目视法观察。,(,2,)反应条件: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3.5,,硫代乙酰胺试液加入量以,2ml,时呈色最深,最佳显色时间为,2min,。,(,3,)供试液有颜色时的处理:供试品在加硫代乙酰胺试液以前如带色,可用稀焦糖液或加常用的指示剂调整标准溶液,使两者颜色一致。,(,4,)中药制剂中重金属检查的前处理:需将药品灼烧破坏,使有机物分子中的重金属游离。灼烧时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500-600,。,(,5,)其他离子的干扰,供试品中如含有高铁盐,可加入抗坏血酸将高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而消除干扰。,如使用盐酸超过,1.0ml,(或与盐酸,1.0ml,相当的稀盐酸)或使用氨试液超过,2ml,,以及用硫酸或硝酸进行有机破坏,或加入其他试剂进行处理者,除另有规定外,对照溶液应取同量试液蒸干后,依法检查。,供试品如为铁盐,可利用,Fe,3+,在比重为,1.103-1.105,的盐酸(盐酸,9ml,与蒸馏水,6ml,的混合液)中成为,HFeCl,6,2-,可用乙醚提取而除去,再将酸性溶液加氨试液使呈碱性后,用氰化钾作为微量铁盐的掩蔽剂,再加硫化钠试液测定。,(三)注意事项,一、重金属检查法,一、重金属检查法,(三)注意事项,(,6,)其他:,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精密量取标准铅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配制标准铅溶液使用的玻璃仪器,均不得含有铅。,硫化钠试液的稳定性与硫化钠的纯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应采用分析纯的硫化钠配制,贮存在棕色瓶中可保存,1,2,个月。,含有,Pb,2+,的中性或弱酸性溶液,经滤纸过滤时,因滤纸能吸附,Pb,2+,,而造成,Pb,2+,的大量损失,故一般不应经滤纸过滤。必要时可加入对酚酞呈微碱性的饱和醋酸铵溶液,温热后用直径较小的定量滤纸滤过,或者选用玻砂漏斗过滤。,(,6,)其他:,如供试品本身能生成不溶性硫化物时,影响重金属的检查,可加入适当的掩蔽剂。,当采用第四法时,将注射器套于滤器上后,让注射器内管自然下降,产生的压力比较均匀,而且对于大多数样品溶液过滤速度达到每分钟,1ml,左右;对于较粘稠的样品溶液,可施加一均匀压力使达到该速度,以保证色斑上色调的均匀性。滤过时如滤器中存在气泡则会影响色斑质量,故在装置辅助滤板、滤膜和垫圈时应以水排除气泡。滤器上端与注射器联结处的尺寸大小应以两者能严密嵌合为宜,以免滤过时溶液溢漏;必要时可改用乳胶管联结。,一、重金属检查法,(三)注意事项,二、砷盐检查法,砷盐检查法系指用于药品中微量砷(以,As,计算)限量检查的方法。,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方法是,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二、砷盐检查法,(一)古蔡法,1.,基本原理:本法系采用锌和酸作用所产生的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化合物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黄色至棕色砷斑。,比较供试品与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所显的砷斑的颜色深浅,以测得供试品的含砷限度。,AsO,3,3,+3Zn+9H,+,AsH,3,+3Zn,2+,+3H,2,O,产生的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AsH3+2HgBr,2,2HBr+AsH(HgBr),2,(,黄色,),AsH3+3 HgBr,2,3HBr 3+As(HgBr),3,(,棕色,),二、砷盐检查法,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砷化氢,比三价砷慢,。三价砷生成砷化氢在,2,小时内已反应完全,而五价砷在同时间内仅十分之二起反应。,为了防止五价砷存在,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必须加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剂,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KI,被氧化生成,I,2,,以,SnCl,2,来还原,使反应液中维持有,KI,的还原剂存在。,二、砷盐检查法,AsO,4,3,-,+2I,-,+2H+AsO,3,3-+I,2,+H,2,O,AsO,4,3-+Sn,2,+2H+AsO,3,3-+Sn4+H,2,O,I,2,+Sn2+2I-+Sn4+,溶液中的碘离子,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配合物,使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4I-+Zn2+ZnI,4,2-,氯化亚锡与碘化钾存在,还可抑制锑化氢生成,在试验条件下,,100,g,锑存在不至干扰测定。,氯化亚锡的作用可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锌锡的合金)起去极化作用,使锌粒与盐酸作用缓和,放出氢气均匀,使产生的砷化氢气体一致,有利于砷斑的形成,增加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度。,Sn2+Zn Sn+Zn2+,二、砷盐检查法,2.,检查方法:,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C,为导气管,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E,为中央具有圆孔的有机玻璃旋塞盖,古蔡法装置,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盖上旋塞,E,并旋紧,样品溶液,(2),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二、砷盐检查法,(3),检查法,取按各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置,A,瓶中,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二、砷盐检查法,3.,注意事项,(,1,)方法灵敏度,本法反应灵敏度约为,0.75,g,(以,As,计),砷斑色泽的深度随砷化氢的量而定,药典规定标准砷斑为,2ml,标准砷溶液(相当于,2,gAs,)所形成的色斑,此浓度得到的砷斑色度适中,清晰,便于辨认。供试品规定含砷限量不同时,采用改变供试品取用量的方法来适应要求,而不采用改变标准砷溶液取量的办法。,(,2,)反应液的酸度及各种试液用量,反应液的酸度相当于,2mol/L,的盐酸液。含,KI,浓度为,2.5%,,,SnC12,浓度为,0.3%,,加入锌粒以,2g,为宜。,(,3,)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25,40,之间,时间为,45,分钟。冬季气温低可置温水浴中进行反应。如反应太快,则宜适当降低反应温度,使砷化氢气体能被均匀吸收。,二、砷盐检查法,3.,注意事项,(,4,)锌粒的影响,锌粒大小影响反应速度,为使反应速度及产生砷化氢气体适宜,选,2 mm,左右粒径,(,能通过一号筛,),的锌粒,如使用的锌粒较大时,用量应酌情增加,反应时间应延长为,1,小时。,(,5,)汞试纸的选择,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的滤纸的质量,对生成砷斑的色泽有影响,用定性滤纸,所显砷斑色泽较暗,深浅梯度无规律;用,定量,滤纸质地疏松者,所显砷斑色调鲜明,梯度规律。因此必须选用质量较好,组织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溴化汞试纸一般宜新鲜制备。,二、砷盐检查法,3.,注意事项,(,6,)醋酸铅棉花的作用,供试品和锌粒中可能含有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产生,H,2,S,气体,干扰实验,故需采用醋酸铅棉花吸收除去,H,2,S,。醋酸铅棉花用量过多或塞得太紧会影响砷化氢的通过,反之,又可能将,H,2,S,除不尽,经试验,称取,60mg,醋酸铅棉花,装管高度约,80mm,,这样既控制了醋酸铅棉花填充的松紧度,除去硫化物的干扰,又可使砷化氢以适宜速度通过导气管。,H2S+Pb(CH3COO)2 PbS+2CH3COOH,测砷管中醋酸铅棉花应保持干燥状态,如下断打湿,应重新操作。,二、砷盐检查法,3.,注意事项,(,7,)中药制剂中砷盐检查的前处理,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砷盐的检出通常应先行有机破坏,因砷在分子中可能以有机状态结合,如不经破坏,则砷不易析出。,常用的破坏方法有,酸破坏法(溴,-,稀硫酸破坏法、硫酸,-,过氧化氢破坏法)、,碱破坏法(氢氧化钙破坏法、无水碳酸钠破坏法、硝酸钠,-,无水碳酸钠破坏法),直接炭化法等,以氢氧化钙破坏法较为常用。,炽灼温度以,600,左右较为合适,温度过高,,As2O3,损失大,给检查带来误差;,一定要灰化完全,若不完全,有游离碳存在,能使所显砷斑一般较浅,且无规律。,二、砷盐检查法,3.,注意事项,(,9,)其他,所用仪器和试液等照本法检查,均不应生成砷斑,或经空白试验至多生成仅可辨认的斑痕。,新购置的仪器装置,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可将所使用的仪器装置依法制备标准砷斑,所得的砷斑应呈色一致。同一套仪器应能辨别出标准砷溶液,1.5ml,与,2.0ml,所呈砷斑的深浅。,制备标准砷斑或标准砷对照液,应与供试品检查同时进行。因砷斑不稳定,反应中应保持干燥及避光,并立即比较。标准砷溶液应于实验当天配制,标准砷贮备液存放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一年。,酸性氯化亚锡试液以新鲜配制较好。但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不能把反应中生成的碘还原,影响了色斑的色调,以加入,1,2,滴碘试液后,色即褪方可使用。,(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二、砷盐检查法,1.,基本原理: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的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液吸收,使之还原生成红色胶态银,与同条件下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红色胶态银在,510nm,处测吸光度,进行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或含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简称,Ag-DDC,)(简称,HDDC,),2.,检查方法:,(,1,)仪器装置,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C,上连导气管,;D,为平底玻璃管,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并于,D,管中精密加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5ml,。,(,2,)标准砷对照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5ml,(,3,)检查法 将所得溶液与标准砷对照液同置白色背景上,从,D,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得溶液的颜色不得比标准砷对照液更深。,必要时,可将所得溶液转移至,1cm,吸收池中,用适宜的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在,510nm,波长处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作空白,测定吸收度,与标准砷对照液按同法测得的吸收度比较,即得。,二、砷盐检查法,二、砷盐检查法,3.,注意事项:,(,1,)有机碱液的选择 该法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碱以中和反应中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2,)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本法在,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为宜。在此温度下,有部分氯仿挥发损失,故在比色前应添加氯仿至,5.00ml,,摇匀后再进行比色测定。,三、干燥失重测定法,1,、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指水分、结晶水,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的物质如乙醇等。,2,、水分又可分为必要的水分:,即结晶水或组成水分;不必要的水分,即附着水分或吸留的水分。,三、干燥失重测定法,3,、进行干燥失重或水分测定的必要性,药品中含有较大量的水分或其他挥发性物质时:,使药品的含量降低,影响使用剂量;,引起药品水解或发霉变质,而使药品失效;,含水量还可反映出制剂的生产工艺是否稳定,包装及贮存条件是否适宜等。,故需进行干燥失重或水分测定。,三、干燥失重测定法,4,、检查方法,方法,适用范围,检查方法,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中药制剂的测定,将供试品置于烘箱中,在规定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一般为,105,,干燥时间一般在达到指定温度,2,干燥,24,小时,再称至恒重为止。,干燥剂干燥法,硅胶干燥法,P,2,O,5,干燥法,硫酸干燥法,适用于受热易分解或挥发性供试品检查,将供试品置于干燥器内,利用干燥器内贮放的干燥剂,吸收供试品中的水分,干燥至恒重,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及较难赶除水分的供试品检查,将供试品置于减压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压力应在,2.67kPa,(,20mmHg,)以下。,常用干燥失重测定法,三、干燥失重测定法,5,、注意事项,(,1,)供试品的颗粒大小 一般将颗粒控制在,2mm,以下,若供试品为较大结晶,为了避免在研磨过程中水分等损失,应先迅速捣碎成,2mm,以下的小粒。,(,2,)供试品用量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取供试品约,1g,。,(,3,)铺设的厚度 应将供试品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可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可超过,10 mm,。,(,4,)瓶盖的放置 将称量瓶放入烘箱或干燥器中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进行干燥。取出时须将瓶盖盖好。在每次干燥后应先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然后称定重量。,三、干燥失重测定法,5,、注意事项,(,5,)如供试品未达到规定的干燥温度即融化时,应先将供试品置较低的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6,)减压时需注意压力变化,如真空度较高时,干燥器易爆炸!初次使用新干燥器时,宜用较厚的布包在外部,以防玻璃飞溅而引起伤害。,(,7,)恒重系指供试品连续,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干燥至恒重的第,2,次及以后各次的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h,后进行。,四、水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是指采用规定的方法对不同性质的中药材及其制剂进行水分含量测定。,干燥失重测定法除测定水分外尚含有挥发成分,而水分测定仅仅是测定供试品中的水分。,因此,它们之间测定方法、测定条件和要求并不尽相同。,四、水分测定法,(一)测定方法,烘干法,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测定方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样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各类型中药制剂中微量水分的精密测定,四、水分测定法,(一)测定方法,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1,4ml,)精密称定,置,A,瓶中,加甲苯约,200ml,,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分。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它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馏出液甲苯和水分进入水分测定管中,水的相对密度大于甲苯,沉于底部,甲苯流回,A,瓶中。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当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粘附在,B,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显色剂)。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甲苯法水分测定装置,四、水分测定法,(二)注意事项,1.,测定用的供试品,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破碎时不得使用高速粉碎机)。直径和长度在,3mm,以下者可不破碎。如使用减压干燥法需先经二号筛。,2.,甲苯法中,为减少因甲苯与微量水混溶引起水分测定结果偏低,在测定前,甲苯需先加少量水,充分振摇使达饱和后放置,将水层分离弃去,经蒸馏后方可使用。,3.,进行减压干燥时,减压操作宜逐渐进行,不可骤然大幅度减压。,4.,采用气相色谱法时需注意无水乙醇含水量约,3%,,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配制需用同一批号试剂。无水乙醇中的含水量需要扣除。含水量的计算采用外标法。,除以上,4,种药典规定的方法外,常用于测定物质中微量水分的方法还有费休法。该法为国际上通用的微量水分测定法之一。,费休法特点:,操作简便,特效性高;,能准确测定水分并适用于遇热易破坏的药品;,对,0.01%,以下微量水分能准确测定;,本法干扰因素较多。,四、水分测定法,(二)注意事项,五、炽灼残渣检查法,炽灼残渣(英国药典称为硫酸灰分):,中药多由有机化合物组成,有机物经炽灼炭化,再加硫酸湿润,加热使硫酸蒸气除尽后,于高温(,700,800,)炽灼至完全灰化,使有机质破坏分解变为挥发性物质逸出,残留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多为金属的氧化物或无机盐类)成为硫酸盐。,五、炽灼残渣检查法,(一)检查方法,取供试品,1.0,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重量,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除另有规定外,加硫酸,0.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700,8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即可。如需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500,600,。,五、炽灼残渣检查法,(二)注意事项,1.,取样量可根据炽灼残渣限量来决定,取样量过多,炭化及灰化时间长,取样量少,炽灼残渣量少,称量误差大,所以一般如限量为,0.1%,者,取样约,1g,,若为,0.05%,,取样约,2g,;在,1%,以上者,取样可在,1g,以下,如遇贵重药品回供试品数量不足时,取样量也可酌情减少。由于炽灼残渣限量一般在,0.1%,0.2%,,所以取样量一般为,1,2g,左右。,2.,加热时,必须小心地先用小火加热,以免供试品溅出坩埚外,切不可直接大火加热坩埚底部,否则供试品全部受热引起暴沸或燃烧。,3.,生药的灰化可以加一定量已恒重的纯砂或混以乙醇、甘油,以分散增大其与氧接触的面积,使灰化完全。,4.,如需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500,600,。,5.,具有挥发性的无机成分中药受热挥发或分解,残留非挥发性杂质,也可用炽灼残渣法检查。如中药轻粉其来源主要为水银、胆矾、食盐升华而制成的氯化亚汞结晶,具有挥发性。所以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可用本法检查其炽灼残渣不得超过,0.1%,。,六、灰分测定法,1,、总灰分 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则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由此所得灰分为,“,生理灰分,”,即总灰分。,2,、酸不溶性灰分 中药经高温炽灼得到的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称为酸不溶性灰分。,六、灰分测定法,(一)检查方法,1.,总灰分测定法 称取供试品,2,3g,(如需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 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炭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供试品先按总灰分测定的方法测定其总灰分,然后取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注意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二)注意事项,1.,测定前先将供试品称取适量粉碎,使其能通过,2,号筛,将粉末混合均匀后再取样。,2.,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铵溶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得到的残渣再按上面所说的方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六、灰分测定法,难点提示:,1,、一般杂质的检查项目参照各有关制剂通则项下规定的检查项目和必要的其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其具体操作方法均可按,中国药典,附录有关方法进行,难点在于样品前处理及检查方法的选择,需根据样品的来源、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及剂型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2,、进行新药研制、必须做重金属、砷盐等有害物质的考察。对样品进行重金属及砷,盐检查时,在明确其检查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考虑样品所含化学成分对检查的干扰,应在采取适当方法消除干扰后再进行检查。,3,、重金属、砷盐检查中影响因素甚多,如在注意事项中列出的各项因素,需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特殊杂质的概念,药品中的特殊杂质是指在该药品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中药制剂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由于各种药品的来源不同、制备方法不同、剂型不同,即使同一个品种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工艺路线,而且药品在贮存过程中也可能有不同分解变化的产物。因而应对各种药品进行其特有的检查,即特殊杂质的检查,以保证用药安全。,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二、特殊杂质检查的目的意义,三、特殊杂质检查方法,利用药品和杂质的理化性质及生理作用的差异,采用物理、化学、药理、微生物等方法进行检查。,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1.,西洋参中人参的检查,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主要含各种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f,、,Rg1,、,F3,、,F11,等),其中所含人参皂苷以,Rb1,含量最高。,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主要含各种人参皂苷(,R0,、,Ra,、,Rb1,、,Rb2,、,Rc,、,Rd,、,Rg1,、,Rg2,、,Rh1,、,Rh2,、,Rh3,等)其中所含人参皂苷以,Rg1,含量最高。,检查方法 取人参对照药材,1g,,依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西洋参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不得显与对照药材完全相一致的斑点。,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2.,土大黄苷的检查,正品大黄主要含有蒽醌及其苷元。此外还含有痕量或少量,土大黄苷,和它的苷元,土大黄苷元,。,土大黄苷在紫外灯下观察呈亮蓝紫色荧光,,此法简单但应注意假阳性的发生。,例:大黄流浸膏中土大黄苷的检查,取本品适量,加甲醇,2 ml,,温浸,10,分钟,放冷,取上清液,10,l,,点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取出,晾干,放置,10,分钟,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3.,阿胶膏剂挥发性碱性物质的检查,挥发性碱性物质包括游离氮和挥发性低链胺、芳香胺类。如三甲胺、尸胺、吲哚等;,利用凯氏定氮法可确定样品中挥发性碱性物质(以氮,N,计)的的含量。,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4,、乌头酯型生物碱的检查,(,1,)制川乌中酯型生物碱的检查,比色法,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性条件下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异羟肟酸,,再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异羟肟酸铁,在,520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因此在此波长处测定其吸收,从而算出浓度而控制制川乌的毒性成分含量。,(,2,)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薄层层析法,以乌头碱为对照品,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含乌头制剂进行薄层层析,通过比较样品中与乌头碱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大小及有无进行检查。,难点提示:,1,、应注意特殊杂质和一般杂质的区别。,2,、,中国药典,所列出的特殊杂质的检查较为有限,在进行新药研制时根据所用药材的性质及其制剂工艺特点,在确认有可能引入某种特殊杂质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一、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查的必要性,中药材有相当数量为人工栽培,为提高药材产量,减少昆虫、真菌和霉菌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常喷洒农药。此外,土壤中残留的农药也可能引入药材中,致使中药材农药残留问题较为严重,而农药对人体危害极大,所以需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查。,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二、常见农药的种类,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氯类:,DDT,、六六六等;,有机磷类:敌敌畏、乐果等;,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2,,,4,,,5,T,等;,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甲萘威)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福美铁、福美锌等;,无机农药:磷化铝、砷酸钙等;,植物性农药:烟叶和尼古丁等;,其他:溴螨酯、氯化苦等。,其中有机氯和有机磷类农药是长期残留的,故应测定其含量。,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1,、残留农药的提取,提取溶剂:,有机氯类农药:常用正已烷(或石油醚)、乙腈、丙酮、苯等,混合溶剂常用正已烷(或石油醚),丙酮、乙腈,水等。,有机磷类农药:根据其极性采用相应极性的溶剂进行提取。,提取方法:,索氏提取法;,振荡提取法。,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2,、样品纯化:,液,液分配(,LLP,):常用溶剂体系有二氯甲烷,丙酮,/,水、二氯甲烷,甲醇,/,水、乙腈,石油醚、乙腈,石油醚,/,水、二氯甲烷,乙腈,/,水等。,柱层析分离:常用吸附剂有弗罗里硅土(,Florisil,)、,Celite-Nuchar,、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3,、检测方法:以色谱分离方法为主,常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1,)薄层色谱法:,层析系统:,有机氯农药 吸附剂:硅胶,G,、氧化铝、,GF254,等;,展开剂:已烷、庚烷等。,有机磷农药:吸附剂:硅胶,G,、氧化铝、硅藻土、纤维素,和聚酰胺等。,展开剂:丙酮、氯仿、乙腈、环已烷等。,显色剂:有机氯农药:硝酸银;,有机磷农药:刚果红、,4-,(对硝基苄基)吡啶,(,NBP,)等。,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3,、检测方法:以色谱分离方法为主,常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2,)气相色谱法:,层析柱:常用玻璃柱(柱长以,1-2m,为宜)或弹性毛细管柱。,检测器:常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固定液及其配比,有机氯农药:常用,DC-200,、,OV-17,、,QF-1,、,SE-30,、,OV-210,等,,配比一般为,1.5%-10%.,有机磷农药:常用,10%DC-200,、,10%-200+15%QF-1,、,2%DEGS,等。,担体:,chromosorb WAW DMCS,,目数一般用,80100,目。,柱温:有机氯农药:一般使用,180-220,,视农药而异,其中以,200,最常用;,有机磷农药:测定对象不同,柱温变化较大。,载气:常以高纯氮(含氮,99.99%,)为载气,流速,50-150ml/min,。,难点提示:,对中药制剂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查已成为必然,尤其是出口中药材及中药制剂必须进行该项检查。,农药残留量分析属微量分析,在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时需特别注意待测成分的损失。,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第五节 黄曲霉素的检查,一、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中黄曲霉素含量进行控制的必要性,中药材采集后干燥或贮存不当,或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善,可能污染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黄曲霉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故需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进行控制。,黄曲霉的基本结构:,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其基本结构都有二呋喃和香豆素。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线照射下,都能了出荧光,根据荧光颜色、,Rf,值及结构等不同,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P1,、,Q,等。,第五节 黄曲霉素的检查,二、黄曲霉素的理化性质,水中溶解度低;,易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如氯仿、丙酮、甲醇等;,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和已烷中;,耐热,一般在制药加工的温度下很少破坏,在,280,时发生裂解。,第五节 黄曲霉素的检查,三、黄曲霉的检测方法,1,、微柱色谱法:,将样品提取液通过氧化铝,-,硅镁型吸附剂填充的微柱,样品的杂质被氧化铝吸附,黄曲霉毒素则被硅镁型吸附剂吸附,在紫外光下观察荧光环,与标准柱比较进行定量。,2,、薄层色谱法:,(,1,)单向展开法: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提取、浓缩和用单向展开法在薄层上分离后,在,365nm,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定量。,(,2,)又向展开法: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被提取、浓缩后在薄层板上点样。先用无水乙醚对薄层做横向展开,将干扰的杂质推到样品点的一侧而黄曲霉毒素,B1,留在点样处。然后再用丙酮氯仿混合液做纵向展开,黄曲霉毒素,B1,所在位置的杂质底色大大减少,因而有利于观察。,第五节 黄曲霉素的检查,三、黄曲霉的检测方法,3,、荧光分析法,根据黄曲霉毒素,B1,有荧光的性质,利用微柱色谱法将样品分离后,用荧光法测定;或者利用碱将黄曲霉毒素分离后用荧光法测品。,4,、,HPLC,法,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用三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浓缩,定容。溶液用柱后衍,-,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5,、免疫化学法,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提取、脱指、浓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