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明火施工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8688586 上传时间:2025-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火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明火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芜湖市天门山东路立交桥改建工程 铁路西侧动明火施工专题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天门山东路立交桥改建工程。在既有天门山铁路立交桥K108+633.5m(5m+12.5m+5m)南侧新增长一孔12.5m和一孔5m框架桥,框架桥全长83.5m,跨芜湖东站Ⅴ场15股道,新增框架采用在线路东、西两侧分别先预制后顶进,再现浇中间的现浇段的施工措施。 二、编制目的 为防止本工程铁路西侧施工范围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保证施工企业、人民的财产和施工人员人身的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三、编制根据、原则 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3.2《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3.3《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3.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7芜湖市天门山东路立交桥改建工程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 3.8调查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实际状况及我单位所能具有的防火、防爆的能力。 3.9本方案只针对我单位施工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控制,意外事故进行防止。 四、安全防火管理组织 4.1施工现场布置及邻近建筑物位置 详见附图:线路西侧施工现场布置图 4.2防火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由防火领导组、防火检查组、安全员、现场领工员、材料员、办公室、后勤、施工生产队构成的防火管理机构。详见安全防火管理组织机构图: 防火领导小组要根据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高的特点,要制定对策,贯彻消防措施。小组组员每天要轮番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火状况,发现险情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小组领导。项目部成立一支由项目部人员和各班组人员构成的义务消防队。重要是可以突击处置施工现场内的突发火灾事故,规定每个义务消防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做到定期学习消防方面的有关知识,遵守义务消防队的纪律。 防火领导组: 项目经理 防火检查组: 项目副职 安全员: Xxx 现场领工员: Xxx 材料员: Xxx 办公室、后勤: Xxx 施工生产队: 队长:xxx 五、施工方案及重要困难 5.1、施工工序 基坑围护桩施工→基坑开挖→冠梁、后背梁、滑板浇筑→主体框架预制、便梁架设→顶进1-5.0m框架→顶进1-12.5m框架→现浇段施工→电缆槽栏杆等附属工程。 5.2、施工周期。 根据本工程铁路西侧施工的客观状况,基坑围护桩30天;冠梁、滑板、后背梁施工20天;箱体预制60天,附属工程、钢构造加工及某些临时设施加工,共需约6个月时间。 5.3、工地周围危险源 施工场地近靠一处乙炔厂,附近尚有一处液化石油气厂,都属于爆炸危险场所,且这两个厂都还处在正常营业状态。(两厂位置详见附图) 5.4、施工中存在的困难 铁路西侧可以使用的场地范围小。主体框架总宽为20.2m,基坑最小宽度为24.2m,征地范围宽度仅为29.2m。且本工程中的主体框架桥、钻孔桩、挖孔桩、后背梁及滑板等大部分构造均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在施工时都将进行钢筋加工作业和施工维修设备等施工项目,因此将必须使用能产生明火的如钢筋对焊机、电弧焊、气焊等某些设备。 5.5、施工规定 我单位已多次向芜湖市重点工程建设局提出申请,将乙炔厂房及液化石油气厂拆迁或在施工期间两厂停止营业,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5.6、防护措施 若这两处厂房不能拆迁,我单位将针对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动火设备及根据自身所具有的防火、防爆的实际能力,采用在红线处砌筑2.2m高度的围墙将施工范围与红线外场所隔离及配置一定数量灭火器的措施,对施工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控制,意外事故进行防止。但施工范围外的防火、防爆等危险源及意外事故我单位无法控制。 六、安全防护措施 6.1动火作业 电焊、气焊、砂轮打磨、电钻打眼、喷灯作业、冲击作业等可以产生火焰、火花、火星、表面赤热、静电的工作都列为动火作业。 6.2防火临时设施 在施工现场南、西面砌筑高度不小于2.2米高的围墙,约150米,将施工范围与外部区域隔离,使施工范围内的火星、火焰不飞溅到外部区域。外部区域的危险源及意外事故我单位无法控制;建钢构造钢筋加工棚,并在施焊区域用彩钢板围堵,有效控制火花、火星等危险源飞溅。合理布置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加工区。 6.3防火管理措施 6.3.1电弧焊设备防火注意事项 ⑴电焊机 a、配电系统的开关、漏电保护器、熔断器、配电线截面、网路电源功率、电压等必须与电焊机的功率、电压相匹配。 b、电焊机应放在避雨、干燥的地方,使用时焊机外壳要接地。 c、电焊机使用时周围不能寄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各类汽油、酒精等危化品)和堆放可燃物,不能与氧气瓶、乙炔瓶、液化气瓶等气焊设备放在一起。 d、电焊机应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焊机接线要接触良好,接头要有良好的隔离保护。 e、严禁将焊机电源线直接钩挂在电源上,防止接触不良的故障。 f、焊机过热时,应停止作业,使焊机逐渐降温保护焊机线圈绝缘。 ⑵电焊钳: a、焊钳应保证能夹紧焊条,能使焊工不必接触导电体部份,即能迅速更换焊条。 b、焊钳手柄必须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层,应保持干燥。 c、电缆与焊钳、焊机连接要牢固,导体绝缘,不得把焊钳直接放在操作台或焊件上。 ⑶焊接导线: a、焊接导线应轻便柔软,便于弯曲的扭转,且有良好绝缘外层。 b、焊接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积,防止使用中导致过载。 c、焊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导线与焊机、焊钳的连接应用螺栓或螺母拧紧。 d、严禁用厂房的金属构件或其他金属物体接作回路线,更不准将导线搭在气焊设备、油罐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管道或设备上。 e、在作业中不准将焊接导线盘在焊机或焊接件上,防止损坏绝缘。 6.3.2气焊设备防火注意事项: ⑴乙炔瓶: a、严禁震动撞击瓶体,防止活性炭下沉; b、严禁靠近高温、明火和电器设备,与明火作业保持在10米以上的距离; c、严禁气瓶卧放,搬运时不能横向装运,以免瓶内乙炔渗漏; d、使用中气流速度不得超过1.5m~2.0m兆帕; e、气瓶储室要通风良好,电器要防爆,不与氧气瓶等混合混载。 ⑵氧气瓶: a、氧气瓶不准放在烈日下曝晒或靠近高温,不准与乙炔瓶放在一起,离明火距 不不不小于10米; b、不准所有用光气瓶内的气体,必须留有0.1~0.2兆帕的压力; c、在气瓶阀门处严禁沾有油脂,防止遇氧自燃起火; d、启动阀门不能太快,防止高压氧气剧烈冲出导致压缩发热,氧气流也不能太快,防止严重静电火花。 ⑶焊炬:焊炬点火时先开可燃气体阀,着火后才开氧气阀,而熄灭时恰好相反;使用完毕,应将焊炬挂在安全的地方,并关闭所有阀门,严防漏气。 6.3.3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注意如下防火规定 ⑴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牢固,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发现问题要立即修理。 ⑵开关箱内应有线路图及每一回路应注明额定功率。 ⑶寄存易燃液体、可燃气瓶和电气的库房内,照明线要穿管保护,库内要采用防爆灯具,开关应设在库外。 ⑷穿墙电线或靠近易燃物品的电线要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应保持安全距离。 ⑸非电工不准驳接工具及机械用电电线、不准开电箱等。 6.3.4使用明火应注意如下防火规定 a施工现场建立消防设施,动火时做到有动火监护人 b现场生活区,用火均应经安全员同意,任何人不准私自用明火,使用明火时,要远离易燃物,并配置对应的消防器材。 c现场从事电气焊、割工作的人员,均受过消防知识教育,持证上岗作业,在操作前必须办理当日用火手续,并应配置合适的看火人员,看火人应尽职尽责,不准私自离岗,有专门搜集电焊焊渣的器具,下班前要对施焊场地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拜别。 6.3.5现场材料堆放的防火规定 a木料堆放不适宜过多,垛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木材加工的废料要及时清理,以防自燃。 b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不不小于5m,两瓶同步作业距离不不不小于10m。严禁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c建筑物内不准作为仓库储存易燃、可燃材料按施工进度和作业计划分期分批进退场,并制定可靠的防备措施。 6.3.6现场中暂设在使用时应遵守如下规定 ⑴不得乱接电线,不得在工棚内或不是厨房的地方生火煮东西,不得使用电热丝、电饭煲、电炉等用品煮东西。 ⑵宿舍旁设吸烟区,不得在宿舍内躺在床上吸烟,烟头应集中丢在盛有水的小桶内。宿舍高度为3m,内设有通道,宽度为1.2m~1.5m,通道不准堆放杂物,门窗均向外开。 ⑶宿舍内的灯具、电线都应采用妥善的绝缘保护,灯具与易燃物一般应保持30cm间距,不准使用大灯泡,不准使用碘钨灯照明。 ⑷不准在宿舍内寄存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松香水、煤油、汽油等)。 ⑸每间宿舍由所住人员中任命一名为安全防火负责人。 6.3.7人员操作管理 ⑴电焊工 a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拆装应由电工进行。 b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c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d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e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洁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f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同输入氧气。 g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h把线、地线严禁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替代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i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j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k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热板。 l钍钨极要放置在密闭铅盒内,磨削钍钨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清除。 m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n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o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⑵气焊工 ①气焊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使用危险品的有关规定 a氧气瓶与乙炔瓶所放的位置,距火源不得少于10m。 b乙炔瓶要放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严禁放在高压线下面。要立放固定使用,严禁卧放使用。 c施工现场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d装置要常常检查和维修,防止漏气。同步要严禁气路沾油,以防止引起火灾危险。 e使用乙炔瓶时,必须配置专用的乙炔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②气焊工必须遵守下列安全操作要点 a氧气瓶和乙炔瓶装减压器前,对瓶口污物要清除,以免污物进入减压器内。 b瓶阀启动要缓慢平稳,以防止气体损坏减压器。 c点火前,检查加热器与否有抽吸力,其措施是:拔掉乙炔胶管,只留氧气胶管,同步将拧开氧气阀和乙炔阀,这时可用手指检查加热器乙炔管接口处有无抽吸力。有抽吸力时,才能接乙炔管进行点火;假如没有抽吸力,则阐明喷嘴处有故障,必须对加热泪盈眶器进行检修,直至有抽吸力时,才能进行点火。 d在点火或工作过程中发生回火时,要立即关闭氧气阀门,随即再关闭乙炔阀门。重新点火前,要用氧气将混合管内的残存气体吹净后进行。 e停止工作时,必须检查加热器的混合管内与否有窝火现象,待没有窝火时,方可收起加热器。 f乙炔器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量不超过1.5~2.0m3/h.瓶。 g氧气和乙炔气都不能用净。氧气剩余压力要在0.1~0.2Mpa以上;乙炔气剩余压力在环境温度为10~500C时,留0.1~0.3Mpa以上。 ③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a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b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才能进行。 c乙炔发生器必须设有防止回火装置、保险链;球式浮筒必须有防毒爆球;胶皮薄膜浮桶必须装上厚度为1~1.5mm,直径不少于浮桶断面积的60%~70%。 d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e乙炔发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头,不得采用紫铜制作。 f高、中压乙炔发生器,应可靠接地,压力表及安全阀应定期校检。 g乙炔发生器应每天换水,严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准用手在浮桶上加压或摇动。 h乙炔发生器不得放置在电线的正下方,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mm,检查与否漏气,要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i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止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j不得手持连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k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带电设备应切断电源。 l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清除洁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m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气阀关好,拧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时,头部应避开浮桶上升方向,拔出后要卧放,严禁扣放在地上。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6.3.8安全防火教育 6.3.8.1每周末晚上8:00~9:00对职工进行一次防火知识宣传教育。 6.3.8.2定期(每周六上午)组织防火检查,建立防火工作档案。 6.3.8.3 教育内容 1)、学习上级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及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火的有关规定。 2)、学习火灾发生的应急处理措施定期向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提高职工消防安全能力和防火警惕性。 3)上岗前防火知识、防火安全教育、并常常对员工进行消防法规、防火安全的宣传教育、培训、考核。 6.4防火、消防设备配置 项目部根据不一样场所中也许发生火险的物料、器材的性质,并结合有关规定,选用干粉手提灭火器及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等。施工现场配置的消防器材,由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6.4.1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现场用水重要考虑消防用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在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区旁砌筑蓄水池,配置水泵、水管若干;配置消防专用砂、消防桶若干。 6.4.2消防器材配置表 序号 部位名称 消防器材配置状况 1 变压器房 干粉灭火器(2瓶/只), 砂箱、锹、桶一套 2 二级电柜 干粉灭火器(2瓶/只) 3 钢筋对焊机处 干粉灭火器(2瓶/只) 4 钢加工棚 干粉灭火器(4瓶2只) 5 临时动火作业场所 干粉灭火器(4瓶/2只) 七、应急预案 加强工人的防火安全教育和宣传,是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一种重要环节。为此,我项目部针对现场施工人员方言多、人员多而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防火应急预案。 7.1火险防止预案 为贯彻防火制度,保证防火安全,减少人为失误,项目部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现场防火教育,包括防火常识、灭火技能培训及其注意事项,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消防器材的布置等有关内容,以增强工人自防能力,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才可上岗,特殊作业工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1)防火常识的培训 由义务消防队对现场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防火规定的详细解释,对也许发生火险的位置及易导致火险的原因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2)灭火技能培训 由义务消防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电焊工、电渣压力焊及机电工对消防水龙头和干粉灭火器的位置进行熟悉,以便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做出反应,使火灾不大面积扩散。同步详细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措施,并进行示范。 3)电话报救时要注意的事项 救护电话为120,火警报警电话为119,同步,拨打电话时要说清晰如下几件事: a.阐明伤情(火情)和已采用的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准备; b.讲清晰伤害(火灾事故)在什么地方,附近的特性; c.阐明报救者单位(事故地点)和电话等,以便救护车(消防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联络。 7.2火险应急预案 7.2.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步组织撤离和扑救。 7.2.2在消防部门抵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用对的有效的隔离措施。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宝贵物品,根据火场状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用品。 7.2.3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也许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防止不必要的伤亡。 7.2.4扑救火险可单独采用、也可几种同步采用破坏燃烧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的灭火措施(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扑救,在扑救的同步要注意周围状况,防止中毒、倒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7.2.5在灭火后,应保护现场,以便后来调查起火原因。 7.2.6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 a.救火人应注意自我防护,使用灭火器材灭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应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b.火灾袭来时应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c.必须穿越浓烟逃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批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d.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e.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烧伤人员现场救治: a.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原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并立即采用急救措施; b.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不可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 c.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做简朴包扎,防止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由于这样做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长了感染机会,并为下一步创面处理增长了困难; d.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e.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治疗,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测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