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报告
专业年级:土木工程10级8班
小组:15组 100906 樊上华
一、实习仪器工具
1、全站仪
仪器1台、脚架1个、对中杆2根、基座1个、单棱镜2个、小 钢尺1把
2、S3水准仪
仪器1台、脚架1 个、水准尺1对、尺垫1对
二、实习内容
1、1公里的四等水准测量,其中四等水准测量使用DS3级水准仪。
2、一条二级导线的普通水准测量。
3、根据老师规定的一定区域的地物测量与平面图绘制。
三、具体实习过程
1、平面控制测量
(1)实习目的及测区概况
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它是各种测量学的基础。所以控制测量的实习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测量学集中学习是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到了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检校、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级导线的测区内主要是汇文楼,城规青楼,地物比较单一。在测区里的导线点沿校路分布,几条校路上人流繁多,过往车辆也络绎不绝,特别是有些地区由于暑假正处于施工之中,因此给我们的测量增添了许多困难。
(2)具体实习内容
仪器检验(全站仪):在一测区开始作业前应对全站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盘指标差检验。
布设导线点:之前已布设好,用涂改液在实地标定并编号。
水平角观测:符合二级导线的技术要求;图根支导线首站要联测两个已知方向,其余按要求进行。
边长测量:用全站仪测定边长,二级导线一般采用往返测方法,图根导线和支导线可以单程观测一个测回,要求符合导线测量技术水平距离要求。
内业计算:外业观测数据检查整理好后,进行内业计算。角度闭合差平均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为正比例平均分配,二级导线容许的相对闭合差为k=1/10000。
四、技术执行情况
1、测区开始作业前应对全站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
(1)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2)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3)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4)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
(5)光学对中器的检验和校正。 、
我们在作业前进行了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盘指标差的检验,在以上所说基础上有所取舍。
2、水平角观测均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动剧烈时,不应该进行观测。好在那两天天气好没出现上述情况。
3、2C较差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我们在测量中发现2C超限首先是重测这个测回,如果测回间较差超限,则整站重测。
4、我们测量的二级导线角度闭合差为15”,全长相对闭合差约为1/50000,符合二级导线的限差要求,其余测量数据也完全符合要求。
五、问题与总结
在四等水准测量中,由于我们领到了两把不同的尺,导致我们在一开始的实习中发生了一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红面的高差示数要减100才是真正的高差,因此在之后的测量中,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六、经验、体会和建议
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在进行水准测量和二级导线控制测量之前,我们已对其地形及路径非常熟悉这对于我组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2、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而跑尺员往往体力消耗非常巨大。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
3、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象清晰的情况而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4、 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
5、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为旋进方向。
6、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角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角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和右测。
7.在小组分工方面,明确分工,为有效率的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