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与缩微影像DIGIITAL&MICROGRAPHIC IMAGING经验交流232023.4 数字与缩微影像摘 要:本文阐述了藏文化丰富的文物古籍、古籍保护利用与数字化的价值意义,分析了当前藏文古籍保护的现状,以及古籍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藏文化;古籍数字化;保护利用;0 引文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先辈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非常珍贵的文物古迹。比如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布达拉宫历经沧桑,见证了我国各民族在青藏高原交往、交流、交融
2、的非凡历史。据悉,目前布达拉宫记录在册的汉、藏、满、蒙、梵等多文种珍贵古籍文献已达近 4 万函,其中包括近 3万叶、460 多函贝叶经珍品。1被誉为“藏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宝库”。闻名遐迩的青海塔尔寺,历史悠久,艺术精湛,且收藏了丰富的佛教法物,其中包括举世罕见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以及其它类型的藏文古籍文献;塔尔寺僧众以研修显密经教为主,兼学医明工巧、历数天文,并从事刻版印经、刺绣、剪堆及塑绘佛像等技艺。寺院的壁画、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盛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拥有大量的文物古籍,充分体现出藏民族悠久
3、的历史文化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特色。提到敦煌,不仅有莫高窟、月牙泉,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凉与壮美。它是建筑、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大量文献中,藏文文献数量仅次于汉文文献,位居少数民族文献之冠。敦煌藏文文献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诸多历史信息,其内容包括史料、佛教典籍、民间文学、历史著作等,极为丰富,为我们研究早期藏族历史提供了一手原始资料。另外,在敦煌保留了大量吐蕃时期的传世文献,为我们研究民族关系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藏族历史上创建过许多印经院,它们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格印经院是藏区著名的印经院之一。德格印经院珍藏
4、着许多译成藏文的佛经、各教派的典籍、掘藏经典等。在这些典籍中,不仅有大量丰富的藏文木刻版本,而且还有大量的珍贵工艺美术作品。这些典藏作品艺术精湛、手法巧妙、构思奇特,汇成了艺术洪流,装点了世界艺苑,可谓举世无双。坐落在拉萨古城的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建筑之一,距今已有 1400 多年历史,它见证了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大昭寺与色拉寺就共同出资组建的“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收集整理古籍近万部。大昭寺内供奉着文成公主入藏时,从大唐带去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金象,以及其他诸多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和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积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收藏的古籍文献更是藏族传统
5、文化中的瑰宝。每一座古建筑、每一本古籍的损坏和消失,都会是我们民族一个历史细节的泯灭。1 古籍保护利用与数字化的价值意义本文中的“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是指书写或印刷于 1912 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2古籍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思想与智慧,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而古籍保护利用与数字化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古籍的保存上,更表现在古籍的利用与传播上。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原件不造成任何损害的情况下,使其作为知识载体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很好地解决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古籍的利用与保护,关系到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弘扬,可以把优秀传统文
6、化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世界意义以及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连接,让古籍经典里蕴含的思想观念与当今时代的人文思想契合。古籍数字化不仅是古籍文献资源再生性保护的一种有藏文古籍的保护利用与数字化旦正加 四川藏文古籍精编社四川成都611130数字与缩微影像DIGIITAL&MICROGRAPHIC IMAGING经验交流24数字与缩微影像 2023.4效手段,也是挖掘古籍当代价值的有效方法,它有利于古籍文献的传承和再造,以其文化内涵滋养着广大人民群众。2 藏文古籍数字化与保护现状2.1 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保护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于 1984 年
7、7 月,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89 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成立。2005 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列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 规 定。2006 年,中 国 少 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 年 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 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2017年 4 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印发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项目出版规划。2022 年 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
8、古籍工作的意见,特别着重指明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加快建设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部门等古籍工作专业机构”;“推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立民文古籍与汉文古籍兼修的古文献学科专业”;“健全少数民族古文字人才传承机制,建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专业人才学术交流平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古籍文献,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3藏文古籍事业进入了崭新发展机阶段。近年来,虽然有古籍保护和藏学研究单位针对藏文古籍数字化与保护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客
9、观原因,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2.2 大量古籍亟待抢救与数字化藏文古籍卷帙浩繁,数量庞大、版本种类多、分类繁杂,涵盖内容广泛,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长期以来,由于遭受了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损坏,再加上存放年代久远,大部分藏文古籍早已是伤痕累累,残破不堪,经不起反复翻阅和利用。因此,古籍抢救与数字化刻不容缓。3 古籍保护修复技术和人才的缺失随着古籍数字化及数字人文的发展和普及,培养古籍数字化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古籍文献研究机构、寺院、高等院校的广大古籍工作从事者,均已致力于藏文古籍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及保护的工作,但是面对数量巨大的藏文古籍,专业人才稀缺仍是最突出的问题。4 藏文
10、古籍保护利用与数字化对策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是文明的伟大结晶。而大批古籍饱经岁月侵蚀,破损、虫蛀、霉变、碳化、粘连、缺损等多种“疾病”集于一身,亟待抢救性修复。为了能使古籍永久传承,研究出一整套妥善保存、整理、修复古籍的措施,以及对古籍内容和形式实现安全转移保存和再揭示的方法迫在眉睫。4.1 重视人才培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第十六条明确指出,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少数民族古文字人才传承机制,建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专业人才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古籍专业出版队伍建设。”4藏文古籍保护利用与数字化最需要的是专业功底扎实,熟悉藏文文字及字体,具有较强藏文
11、古文献阅读能力,并熟悉藏族历史沿革的传统古籍整理,且掌握前沿动态信息、熟悉编程、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运用的新型技术人才。虽然参与古籍整理的群体非常广泛,包括高校师生、出版社编辑,还有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但是藏文古籍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满足藏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重要课题。(1)扩大高校古籍保护人才培养规模。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设置各级各类古籍保护专业,为古籍保护领域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2)编写古籍工作的专业教材。古籍保护利用和数字化给古籍事业学科领域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改变,而这些变化尚未在教材中得到
12、反映。因此,在传统教材基础上,编写出一套涵盖新时代古籍保护利用和数字化的专业教材十分必要。(3)古籍学科的课程体系化建设。新时代对古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以古籍工作人才专业的实际需求和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对古籍保护、利用、数字化各方面有机融合的专业人才。(4)加快建设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中心以及传习所的步伐,并与相关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实践机会,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和调整新时代古籍人才培养的方案,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古籍人才,以满足未来古籍保护、整理和出版的需要。4.2 建立多元化的保护机制古籍数字化是一项保护和弘数字与缩微影像DIGIITAL&MICRO
13、GRAPHIC IMAGING经验交流252023.4 数字与缩微影像扬文化遗产的工作。古籍保护工作不是孤立开展的,更不是临时性、阶段性的,应当多渠道、多元化展开古籍保护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亟需保护。从技术层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现代技术让馆藏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对于已经酸化和损坏的古籍进行去酸和修复,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展。通过统筹规划、优先重点的方式,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4.3 价值实现多元化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当下,可以通过整理出版、翻译成果、收藏展览、新闻发布、线上线下双向结合的讲座、拍摄影片、开发创意产品等方式,传播和利用古籍经典的当
14、代文化价值,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4.4 参与群体多元化汇聚各行业发展合力,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形式,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开展古籍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使古籍保护意识深入民心,营造全民参与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4.5 建立古籍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古籍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当前,仍有大量的藏文古籍亟待抢救和保护。同时,让这些古籍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活起来”,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目前,各大藏文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收藏单位、博物馆、图书馆作为古籍保护主要机构,正大力推进着古籍普查、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古籍整理与利用、人才培养等工作。但是各机构单位之间缺乏协作机制,古籍保
15、护利用的经费与政策难以惠及到每一个保护单位,使得大部分古籍保护单位缺乏持续参与的财力和物力,从而导致极具价值的古籍资源发挥不了作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要克服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做到:一是相关机构单位应统筹协调,相户衔接,进一步推进古籍保护与利用;二是完善和健全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的标准化、专业化,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规范标准;三是政策上向古籍保护从业者适当倾斜,留住人才,以避免出现人才断层的问题;四是加强与出版单位等各方的合作,为读者奉上大量古籍精品。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古籍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才能让广大民众和学界享受到古籍保护的成果,为藏文古籍文献的科学保护与抢救保驾护航
16、。4.6 完善藏文古籍数字化数据库建设为了顺应古籍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潮流,高效保护利用藏文古籍文献资源,实现古籍资源共享的需要,我们已经建设完成了一系列的藏文古籍书目数据库,如“藏文文献资源数据中心”“中国藏文文献资源网”“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文文献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使读者可以阅览古籍全貌,复制所需的古籍内容,同时实现了全文检索,以及藏文古籍的在线浏览、检索、查询和复制等。5以上古籍收藏单位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但是目前大部分古籍还没有实现全文数字化。收藏机构应该完善藏文古籍数字化综合信息数据库,并将所藏古籍上传至网络供读者无偿使用,形成全国统一的藏文古籍
17、资源共享平台。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藏文古籍文献保护利用的效率,而且有利于藏文古籍文献资料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利用,使珍贵的孤本、善本在抢救过程中避免遭受二次破坏。5 结语从树皮、石板、羊肩胛骨、木板、羊皮到藏纸,再到今天的电子媒介,古籍文献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古籍数字化的出现,对传承藏文化意义重大。它不仅保障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解决了古籍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在数字时代,古籍的重生,让古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深闺”,以生动灵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参考文献1李万梅.藏文古籍文献的科学保护与抢救J.图书与情报 2011 年第 4 期2孙力.藏文古籍文献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探讨J.情报杂志 2006 年第7 期3吴智嘉.民族古籍数字化的现状及科学保护问题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9 年第 5 期(总第 172 期)4吴佩林,蔡东洲.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第 1 辑)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N.2022 年 4 月6王波.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现状、亮点、问题与建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