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研究以三部 莊子學著述爲中心史上玉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在性理學盛行的朝鮮時代,作爲道家經典的莊子在朝鮮半島的接受情况。文章主要以朝鮮時期有關莊子的三部專 書爲切入點,觀察朝鮮學者 對莊子的接受態度、闡釋策略以及價值取向。從這三部朝鮮莊子學著 作可以發現,朝鮮士人在儒學思想傳统下,對莊子采取有所保留的接受態度,其注釋帶有明顯的“以理注莊”特色,以及與中國本土相比,朝鮮學者更加看重莊子的文學價值。關鍵詞莊子朝鮮時期以理注莊文學性闡釋中圖分類號近年來,在東亞問題和東亞漢文化圈研究的浪潮下,朝鮮半島歷史文化研究成爲一個 重要的學術增長點。歷史上的朝鮮文化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對道家 思想的接
2、受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側面。關於朝鮮半島的道教研究、道家 思 想接受研究以及朝鮮時期莊學研究,前 賢已有一定的成果?。本文關注的是,在以儒學爲官方意識形態的李氐王朝時期,也就是“朝鮮時期”(),作爲道家經典的莊子和莊學在朝鮮半島的接受情况。這一時期的李氐王朝以儒教立國,其特色是獨尊朱子,性理學流行。相反,道家和佛家都被視爲異端,莊子亦在異端之列。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莊子一書呈現怎樣的流傳樣態,朝鮮士人對其接受又如何,是一個饒有趣味的問題。朝鮮半島 的道教研究如:孫亦平道教在韓國(南京大學出版社 年版)、黄勇高麗社會的道教信仰(勵耘學刊 年第輯)等。道家思想接 受研究如:張 愛民老 莊思想對朝鮮 半
3、島文化與文學的影響(齊魯學刊 年第期)、韓李延佑莊子思想傳入韓國及其影響(中國蒙城莊子學會編國際莊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安徽文藝出版社 年版,第?頁)、韓金京玉韓國老 莊思想研究之變遷(沈善洪主編韓國傳統文化?文化卷,學苑出版社 年版,第?頁)等。朝鮮時期莊學研究如:韓朴素晶韓國莊 子研究:回顧 與 反思(諸 子學刊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等。?諸子學刊(第二十六輯)一、朝鮮王朝莊子著録和傳播情况若要全面瞭解朝鮮時期莊子的接受狀况,就要看莊子及其相關著述在當時傳播和被討論的情况。從目録學考察來看,朝鮮壬辰之亂()以前,有關莊子的條目僅見清芬室書目卷三“壬辰以前刻本及鈔本(外人撰述)”部分莊
4、子虚齋口義記載兩條,以及卷五“壬辰以前活字本(朝鮮人撰述)”部分南華真經大文口訣記載一條。此外清芬室 書目的編者李仁榮在莊子虚齋義條交代“按隆慶乙亥本考事撮要慶州册板有此書”?,但考今本考試撮要却未見,當是 在 戰 火中被損毁故遭删去。壬辰之後,朝鮮國力逐漸 恢復,於正袓時期()文教大備,興修了一系列王室 書目,包括奎章 總目西庫藏書録内閣訪書録大畜觀書目等,都有莊子及其注本記載。如王室 書目的代表奎章 總目載老莊翼十本、南華經四本、南華經副墨十一本?,且均有解題,反映編修者對於莊書的認識。而作爲“東本目録”的西庫藏書録也收録南華經二件,一件六册,一件五册?,説明莊子亦在朝鮮本國刊印。不過,南
5、華經在朝鮮書目中雖有所存,但種類和數量屈指可數,遠遠比不上其顯學朱子性理學,甚至也比不上佛學相關著録,可見莊學在朝鮮王朝並不流行。朝鮮王朝實録的記載直觀反映了朝鮮王室及士大夫對於莊子的態度。成宗實録記載:承政院啓曰:“殿下欲講莊子等書,以觀 其非。臣等竊 謂,自祖宗朝,經筵不講此書。若於夜對,下問未 解處則猶可也;經筵官進 講則不可。”?莊子不僅不能在經筵進講,而且不能在正規科舉考試中引用。宣袓實録記載“老、莊之語,科文有禁”,原因是“至於科場,初見君父之贄,不可不禁其書,能壞人心術”?。這一狀况一直延續張伯偉朝鮮時代書目叢刊第八册,中華 書局 年版,第?頁。同上,第二册,第?頁。同上,第一册
6、,第頁。成宗實録(三),朝鮮王朝 實録第册,韓國 國史編纂委員會 年版,第 頁。以殿試試卷,傳於政院曰:“他文不 之見,適偶 見李涵文,用莊子語起頭。科文,與常時恒用之文有異。况對策,乃初見君父之贄禮。用老、莊語者,事目當削去,宜削去,言於試官,他試卷,亦察見。”仍傳曰:“取用如此之文,試官亦推考乎?考啓。”殿試試官海原府院君尹鬥壽啓曰:“老、莊之語,科文有禁,而臣等 具以鹵莾,不見莊子全文,只於他文書移用之處,或得見之。今承上教,始知魚涸,待江决等語,出於莊子。極爲惶恐待罪之至。且此他餘試券,皆 臣所科次,今若更爲察見,不無後弊。令政院議處如 何?”答曰:“勿爲惶恐。允。”見宣祖實録(四),
7、朝鮮王朝 實録第 册,第頁。同上,第頁。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研究?到朝鮮末期,一直到憲宗()的時候,仍然在辨别某語詞是出自莊子還是好。與此同時,莊子之書其實一直禁而不絶。比如成宗時雖經筵罷講莊子,但仍“賜大内殿使元肅四書、六經、韵府群玉、韵會、翰墨大全、事林廣記、莊子、老子各一件,從其請也”?,而宣袓時“頃見庭試論,多用莊子議論”?。王室及官僚其實一直都有對莊子的瞭解,如世宗()曾“分賜鑄字所印莊子於文臣”?,世袓()時期曾將莊子與易禮記杜詩等並列爲文臣須讀之書?,孝宗()在與臣子的應對中還談到莊子?,景宗實録()記載了一個放迹山水的臣子讀莊子的事迹?等。可見莊學不受官方支持,但莊書從上到 下一直
8、都有流傳的基本情况。而對於朝鮮時代()的莊子研究情况,如韓國學者朴素晶所言:“關於莊子的書至今爲止只找到如下三種而已:西溪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南谷權堦()漆園采奇,南塘韓元震()莊子辨解。”從這三種莊子研究著作的産生時間來看。權谐漆園采奇著於?,朴世堂删補大約著於 ,而韓元震莊子辨解産生於 年?。三部書産生的時間相差不過半個世紀,而從十七世紀後半憲宗實録(全),朝鮮王朝 實録第 册,第頁。成宗實録(四),朝鮮王朝 實録第 册,第 頁。宣祖實録(四),朝鮮王朝 實録第 册,第頁。世宗實録(五),朝鮮王朝 實録第册,第頁。“今所揀文臣百七人,分授易、易學啓蒙、禮記、周禮、左傳、綱目、宋元節要
9、、杜詩、李白、東坡、莊子、老子、列子,立期畢讀。”見世祖實録(二),朝鮮王朝 實録第册,第頁。上曰:“宋孝宗不用朱子,甚可恨也。然言他人事甚易,未知予之自爲者,何如 也。”時烈曰:“莊子云:用志不分,乃凝於神。此雖外家説話,先儒取之。臣恐 聖德 未能純粹,工夫未能精一也。”(孝宗實録(二),朝鮮王朝 實録第册,第頁。)又,上召對玉堂講官,講心經。注下 有引莊子語者,上曰:“古人之論莊、老,孰優孰劣。”贊善宋浚吉日:“莊周達士也,老氐高人也,其學自不同。今所謂道教,即老氐之學,而道士又其支流餘裔也。宋之真宗,可謂中主,而未免惑於道教,甚可恨也。”同上,第 頁。景宗實録(全),朝鮮王朝 實録第册,
10、第 頁。韓朴素晶韓國莊子研究:回顧與反思,諸子學刊第三輯。韓權璀漆園采奇(韓國 國立圖書館數字圖書館 年版)序:“歲庚申冬蟄居西陬,於羈泊牢騷中無以消遣,取南華一帙讀之上之七年仲春永嘉權璀序。”庚申爲肅宗六年(),可見權璀此 書始作於 年,完成於 年。南華經注解删補序落款“庚申九月二十日西溪樵叟書”,而年譜顯示朴世堂肅宗八年()“注莊子”,可知朴世堂注本大約完成於?年之間。(本文所據版本爲韓國 國立圖書館數字圖書館電子版,卷册,四周雙邊,半頁十一行二十字,小注雙行,表題“南華經”版心題“南華經”。)?莊子辨解序文中有“丙申冬日,南塘散人識”的交代,可知其作於肅宗 丙申,也就是 年。參見韓韓元震
11、莊子辨解序,南塘集卷三十一,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 輯,景仁 文化社 年版,第?頁。?諸子學刊(第二十六輯)期 到十八世紀中葉,正是朝鮮朱子學面臨轉型、實學由興而盛的時期,關於莊子的三種書在這一時期出現並非偶然。二、三部莊子學專 書的著述宗旨和編纂體例三部書雖産生時間相近,但著述條件、内容和旨趣都千差萬别,正好可以藉以觀照莊子在朝鮮朱子學轉型時期的複雜接受態勢。其中,權堦漆園采奇並非針對莊學進行哲 學探討的著作,而是按照編者喜好,對莊子原文進行了一定的删選。權堦自道其創作動機曰:“不佞少 從事墳典,未嘗一窺蒙莊氐之門,爲其言之吊詭也。歲庚申冬,謫居西陳,於羈泊牢騷之無以消遣,取南華一帙讀之。”
12、?可見漆園采奇是在“羈泊牢騷”的情况下藉以消遣之作。他在序言説:“六經之在天地,日月如也。若南華者,亦猶之名山大川,奇花異卉乎?日月固不可一時無,而山川花卉之可以玩人目者,亦烏可無耶?要不至喪志耳。”但也認爲“第其抵仁義,譏聖人,卮 言重言突兀横恣以自放於明教之外有不可盡取之者。”從中可以見到在儒學傳統之下,權堦對莊子采取原本回避,後來即使欣賞,也僅是部分接受的態度。至於其體例,權谐在序中也有所交代,稱“敢以愚意,妄加删節,每一篇中,亦有取不取,蓋采其華擷其英於三十三篇,得之十二三焉。凡爲卷二,爲章七十有二,章各有標題”?。可見題名之爲“采奇”,有“采華擷英”之意。書中專門選取莊子一書中奇警的
13、寓言,並爲之加上標題。比如齊物論一篇就采集了“鲲鵬喻大”“堯由相讓”“姑射神人”“越人章甫”“瓠樗有用”幾個故事。相較之下,朴世堂的南華經注解删補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朴世堂()生活於與朝鮮仁袓七年到肅宗二十九年之間,他歲時(朝鮮顯宗元年,)參加科舉,“擢增廣甲科第一名”並授成均館典籍,本有光明 的仕途,但因不滿黨争傾軋?,歲罷職,此後大部分時間在石泉洞聚徒講學。晚年發憤著書,歲至歲完成其最重要的著作四書思辨録,在此期間又注釋了兩部道家經典老子道德經注(歲)和南華經注解删補(歲)。韓權璀漆園采奇,第頁。同上,第?頁。同上,第頁。韓朴世堂西溪集卷二十二年譜,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輯,景仁 文化社
14、 年版,第 頁。“是時懷川主時論。當路諸人競相和附。進退與奪。唯視其向背。公獨持讜議。不肯隨其俯仰。於是側目者衆。公知不可有爲於世。乃嘆曰與其屈 志辱身。聽其翕張。豈若潔吾身行吾志。以終於吠畝間哉。戊申罷官歸石泉田舍。初亦間出應命。後遂稱病篤終不起。”見韓朴世堂西溪集卷二十一謚狀,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輯,第?頁。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研究?朴世堂在研讀“四書”之外,又注釋老莊,有着深刻的社會根源。因爲明清易代、壬辰之亂、政權交替、土地私有化等一系列國際國内重大事件,世紀以後的朝鮮後期被稱爲“近代社會的萌芽期”?,社會環境的變動引發了思想領域的變動。在主流性理學之外也出現了一批與之分軌的學者,他們不
15、再滿足於采用朱熹的理論和話語解釋儒家經典,而是直接上溯六經,或旁及道家學説,尋求學問的本真。作爲一位具有進步思 想和改革意識的士子,朴世堂的經典注疏亦本着從實際出發的實 學精神。“他主張須及早排除性理學沉溺於無用無效、高遠深奥之學理的學風,恢復原初儒學的精神,以日常而淺近的實際爲研究對象。”?對於被傳統性理學視爲異端的老莊之學,他也抱着批判地吸收的態度,認爲:“如老莊之説,雖舛聖人大法,又不至都無可采。乃爲説者所亂,使其意不明。”?所以要爲其做一番箋釋,吸收其中有助於性理學的部分。在交代其注釋主旨的序言中,朴世堂回避了儒道之間 的矛盾,將莊子辯難的矛頭轉向惠子:“莊子雖多譏刺諸子,並論儒墨,其
16、著書本爲與惠施之流辨,故逍遥遊及天下兩篇皆 以惠子終之。而世未有言之者,故今特發之。”?大有爲莊子澄清和回護之意,同時也是對自己注莊行爲的辯解。在卷首序言之後,有采集諸家姓氐,交代此書所參考的底本,卷末爲南華經附録,收録司馬遷莊子列傳、王安石莊子論、蘇軾莊子祠堂記等歷代關於莊子的議論文字。正文則采取集注加自注的形式,先采各家注釋,並對其進行删减融匯,再加上自己的按語,申明己意,是爲“删補”。删補正文,先録莊子原文,再輯録各家注釋,間或附上自己的按語。比如逍遥遊第一“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撃三千里,搏抉摇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一段話之後,小字注文爲:郭氏象云:鲲之
17、化 鵬,非冥 海不足以運其身,非九萬里 不足以負其翼。翼大則難舉,故搏扶摇而後能上 九萬,一去半歲,至天地而 息也。林(希逸)云:齊 諧所志述,皆怪異之事,莊子引此以證。焦(竑)云:齊 諧,或云人名,或云書名。風上 行,謂之扶摇。按:鵬徙南冥,必 六月而得息,百其 遠也。?集注加自注的方式,在古書注釋中並不鮮見,尤其是對於注本豐富的經典,這樣的體例既 能充分吸收和體現前人的成果,又能補充發明自己的見解;既有材料搜羅之功,又有闡發己意之韓崔英辰韓國儒學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年版,第?頁。韓金兑勇論朝鮮儒者朴世堂的新注道德經,宗教學研究 年第期。韓朴世堂西溪集卷七答尹子仁書,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
18、輯,第頁韓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第一卷逍遥遊,第頁。同上,第頁。?諸子學刊(第二十六輯)效,體現出較高的學術價值,故而廣爲注家采用。在朴世堂之前,莊子一書已有多 個集注本,删補正文前的采集諸家姓氐共列四十 家,其中褚伯秀的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和焦竑的莊子翼皆爲集注加自注的形式。但相對於褚伯秀和焦竑的全文引録,朴世堂對諸家注文進行了大幅度的融匯删减。如逍遥遊第一堯讓許由一節末,“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一句,焦竑引郭注與朴世堂引郭注分别如下:郭注:庖 人尸祝,各安其 所司;鳥獸萬物,各 足於所受;帝堯許由,各静 其 所 遇;此 乃天下之至實也。各得 其 實,又何所爲乎 哉?自得而已矣。故堯
19、許天地雖 異,其於逍遥一也。郭云:庖 祝各安其 所司,堯許各静 其 所 遇,又何爲乎 哉,自得而已矣。?這種轉録,無異於在原注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再創作,較之全文引録更需要編者全面領會注文,費一番提煉點化的工夫。而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朴世堂也更能在注解中融入自己的理解,證成自己的觀點,使其成爲一部更具個人化和異域特色的注本。因此,朴世堂的莊子注本不僅僅是一部具有學術價值的經典注釋本,而且也是一部藉以表達個人思想和心態的個人化注本,具有强烈的時代性和地域性特色。這一點從南華經注解删補一書的題名也可以略窺一斑。在中國古代注釋史上,稱爲“删補”的著述在明代大量出現删補”之作,大多根據一底本删益?。在底本
20、基礎之上,又有所删减和補充?。而“删補”之用意,不僅在於使原作更加條暢 貫通,更利於閲讀理解以令上下貫通,彰其未達之意”?,更重要的是,藉以表達個人的學術旨趣。如朱熹詩集傳的詩經删補的作者徐奮鵬自序:於是乎泳之遊之,絀之繹之,爲之鏟其劇蔓,爲之補其漏略,爲之疏其理脉,爲之暢其論説,爲之浹其筋髓,爲之足其意趣,毫不敢忤其原旨,毫不敢哆其浮靡,直以一生性靈,偕紫 陽公寄傲 風雅之林。?焦竑莊子翼,四庫提要著録叢書子部册,北京出版社 年版,第 頁。韓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第一卷逍遥遊,第?頁。如删補頤生微論的底本是頤生微論,參見高希言、朱平生、田力中醫大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年版,第 頁。傷寒明理
21、論删補的底本是注解傷寒論,參見裘沛然主編中國醫籍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年版,第 頁。如大學續衍精義删補要覽之得名:“於真氏、丘氐二書大有所删 益,故曰删補。”見山右歷史文化研究院編山右叢書初編册,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頁。裘沛然主編中國醫籍大辭典,第 頁。轉引自張洪海詩經評點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年版,第?頁。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研究?“直以一生性靈”之説,透露出虚心感悟、切己體察,又將一己之性靈匯入“删補”的作注方式。這也與朴世堂“集數十家注解,撮其精且要者,裒爲一書,間以己意,闡明本旨”?旨歸相類。因而朴世堂删補,不僅僅是一個網羅諸家的集注本,更有一己之性靈存焉。與二者雖然排斥但
22、積極接受的態度相反,三十多年後問世的韓元震的莊子辨解則對莊子持否定批判態度。韓元震將莊子思 想定性爲“彌近理而大亂真”“賊道之甚者”。所以他恨不得“焚絶其書”,其討論莊子,完全是爲了使國人免遭其荼毒:“是書之行於天下久矣。既不能焚絶,則無寧就其書而明辨之。”至於其辯解,則僅止於莊子内篇,原因是“蓋以内篇既明,餘不待解説而明矣”?,所以他僅給莊子内篇作了箋注。由此可見,三部書的價值並不 相同。權堦漆園采奇是莊子原文的删减采 輯本,韓元震莊子辨解則從性理學角度對莊子思 想持激烈批判 的態度,二書一則未能對莊子原文做任何闡釋,一則成 見過深影響對莊子本身的解讀。因而正如朴素晶指出,“在三種朝鮮時代的
23、莊子研究當中,刊行時期最早、學術價值最高、給人影響最廣的是在韓國唯一的莊子全文注解本南華經注解删補”?。無怪乎編於年的洪氐讀書録“莊子”條説:“世所傳者,有郭象、吕惠卿、焦竑注,而 唯林希逸口義及本朝朴世堂集注盛行。”?可見至遲年,也就是在朴世堂去世後一個世紀内,朴書已成爲韓國最受歡迎的莊子注本之一。三、異域之眼:理學視野下的莊學解讀總體而言,朝鮮學者是秉承朝鮮儒學以理爲主的思 想綱領對莊子進行解讀的,故而其箋注按語中,無不帶有性理學的視角。韓元震的莊子辨解,是朝鮮儒學理氣心性之辨的一環。韓元震在經筵進講時曾“詳論自古正學異端之辨”曰:“理者純善無惡,氣者有 善 有惡。主於理者爲正學,主於氣者
24、爲異端”?,“儒者以理爲性道異端之學,皆認氣爲性道”?。在對莊子内篇的箋注中,韓元震完全是以上述“正學”和“異端”的標準來理解莊子、批評莊子的。莊學和儒學最大的不同,在於莊子崇尚自然,主張齊物,儒學 崇尚道德,主張區分物我與韓朴世堂西溪集卷二十二年譜,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輯,第 頁。韓韓元震莊子辨解序,南塘集卷三十一,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 輯,第?頁韓朴素晶韓國莊子研究:回顧與反思,諸子學刊第三輯。張伯偉編朝鮮時代書目叢刊第八册,第 頁。韓韓元震經筵説下,南塘集卷六,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 輯,第頁。同上,第頁。?諸子學刊(第二十六輯)善惡。韓元震持儒學觀點,不認同自然齊物,主張人物性異,
25、善惡分明,於是在莊子辨解?應帝王中箋注道“聖人以理爲道,故以主善去惡爲復其道之本然。然老莊以氣爲道,故以不擇善惡爲復其道之本然”?,明顯含有批判 的意味。道家自然之氣,澹一虚明,但韓元震認爲氣“有善有惡”,實乃“清濁粹駿,有萬不齊”?。他從理學太極生陰陽的觀點來説明,莊子所謂天地之初的“混沌”,也就是澹 然清虚之氣,並非萬物的本原,而只是“前陽”既滅之後的“陰静”之氣。他説:“周之見乎氣者,蓋限於今天地已辟之後,而僅能就此,推其未生者而謂之道,實不知其此天地未生之前,即是一陰之静,而此陰之前又是陽動,動静無端,陰陽無 始,而 動静陰陽之上,更有所謂太極之道也。”(莊子辨解?養生主)“澹一清虚”
26、之氣既然失去了宇宙本源或“道之本然”的合法地位,那麽就不能作爲“復性”的依據。在韓元震看來,莊子的根本錯誤,在宇宙生成論上,是只知“氣”不知“理”。與此相應,在人性論上,是“有見於心,無見於性”。而主心還是主性,主理還是主氣,正是“吾儒”和“異端”的區别。莊子論心,有明鏡止水之喻,本喻内心平静靈覺,韓元震就此而發議論:“明鏡止水之喻,吾儒亦用之。周之於心,不可謂 無見也。鏡之照物粗者或有所差,水之鑒形小者或有所遺而應物之際,專任是氣者,不能 無所差矣。”(莊子辨解?德充符)也就是説,即使莊子所謂心如明鏡止水,也是鏡之“粗”者或水之“小”者,不能至大至全。由此看來,韓元震所認爲的莊子“彌近理而大
27、亂真”之處,正像曹玟焕總結的那樣,在於“認氣爲理”“認心爲性”?。由上可知,韓元震以性理學思想對莊子從天道觀到人性論進行了全方位的批判,並在批判中證成其“吾儒”“正學”的體系,實踐了他在序言中所説的指出其“異端”和“亂真”之處,以使人心歸正的宗旨。不過,他站在理學形而上的高度上,認爲莊子所説的“道”僅是“形氣之粗”,確乎指出 了莊學的“氣”不像“理”已經成爲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本體,而仍然没有脱離自然界所有的具象形質的特點,這一點是有其道理的。相對而言,由於“集注加自注”的體例限制,朴世堂的注釋更爲貼近莊子原文,而較少理論的發揮。但作爲儒學信仰者,朴世堂的思 想底色是儒家,因此注釋亦帶有明顯的“
28、以理注莊”色彩。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在自注按語中,朴世堂常 常引用性理學 思 想 資源。這突出體現在朴世堂以“四書”語彙注莊上。比如對大宗 師“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者,至矣”?的解釋,朴世堂按:韓韓元震莊子辨解?應帝王,詳見韓曹玟焕莊子辨解中韓元震對莊子思想的理解(諸子學刊第十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注文。韓韓元震經筵説下,南塘集卷六,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 輯,第頁。韓曹玟焕莊子辨解中韓元震對莊子思想的理解,諸子學刊第十七輯。韓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第二卷大宗師,第頁。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研究?知天之所爲者,猶所謂性之者,猶所謂自誠明者,故能 盡天理。知人之所爲者,猶所謂反之者,
29、猶所謂自明誠 者,故能明人事。?“誠明”之論盡天理”之言,出自中庸,更受到朱子中庸章句的影響。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誠明者,謂之性;自明誠者,謂之教”,注曰:“自,由也,德無不實 而明無不照者,聖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乎善,而後能 實其 善者,賢人 之學。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在朱子哲學體系中,存在着理與氣、道心與人心、天理之公與人欲之私的二元分析。朱子認爲,人之本性皆藴含有道心,也就是“性命之正”,但每個人氣質禀賦不同,只有聖人才 能盡其理、全其性,率性而合道。普通人就需要在聖人的教化下,通過明善而復其性。對讀朴世堂按語與中庸章句,可知按語中“性之者”對應的是中庸所謂的“自誠明者
30、”,乃“聖人之德”,“反之者”對應的是“自明誠者”,乃“賢人之學”。這裏,朴世堂巧妙借用了中庸的思 想體系,來解釋莊子的“天之所爲”與“人之所爲”兩個概念。其二,“以理注莊”的 另一表現是,朴世堂注莊有時看似沿襲前人説法,但却在其中悄然灌注了儒學内涵。在應帝王“聖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而已矣”?句的注釋中,朴世堂按:“言聖人之爲治也得乎天命之正而後行,確然無所奪其慮 而 能盡乎其性分之内而已,此蓋所謂自正以正衆生者也。”?這裏的“性分之内”,看似沿用了郭注“全其性分之内而已”?的提法,但郭象所謂“性分之内”指的是全身養性範圍之内的事,郭注有云:“夫六合之外,謂萬物性分之表耳。故聖
31、人未嘗論之。若論之,則是引萬物使學其所不能也。”?可見其所謂“性分之内”與“性分之表”相對全其性分之内”指的是要“知止不 爲其所不能”?。而朴世堂之注釋,顯然没有這層莫向外求的規勸之意,而是借此闡發聖人之治和内聖外王的境界。其實這一借用也是由朱子而來。“性分的概念本出自郭象,朱子則由此闡明儒家教育具有積極的社會功能,即人安其性分,盡其職分。”?這就改造了郭注“性分”的内涵,使其成爲修齊治平的一環。大學章句序有云:“(生民)氣質之禀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 能盡其性者出於其間,則天必命之以爲億兆之君師,使韓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第二卷大宗師,第頁。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32、,中華 書局 年版,第?頁。韓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第二卷應帝王,第頁。同上,第?頁。郭慶藩莊子集釋上册,中華 書局 年版,第頁。同上,第 頁。同上,第頁。陳來近世東亞儒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年版,第?頁。?諸子學刊(第二十六輯)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而其所以爲教,則有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倫之外,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 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爲。”?明乎此,當知朴世堂“自正以正衆生”之由來。其三,在面對莊子思想與儒家思想齟癖不合的地方,朴世堂就會采取批判 的視角,直言莊子的“舛於聖人”之處。比如在面對莊子明顯的相對主義論述時,朴世堂就嚴詞批判之,顯示
33、出其正視物質差異的學術立場。在齊物論“鰌與猿猴”寓言的注釋中,朴世堂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莊子之言 可 謂辯矣彼以鰌猿麋鹿犏狙之不同好而欲明天下之無同,是 鰌猿麋鹿犏狙 與 人異 性,宜其 所好之不同。至於善惡,奚獨無辨。好善惡 惡,人之性也,以善爲是而以惡 爲非,天下之所同也,安得曰天下無同是同非 哉。率 莊子之道,則是以人而 爲鰌猿麋鹿犏狙而後可也。?最後,朴世堂注莊的儒學立場,還可以從其對歷來有争議的盗跖漁夫等篇的處理上看出來。面對莊子中“非毁聖賢”之作,朴世堂采取了蘇軾以來的處理方法:莊子如盗 跖、説劍、漁夫等篇,古人固嘗以爲非莊子之書,而以吾所見馬蹄、胜篋,亦非莊子之書 也。唯讓王一篇
34、颇疑 其多出於莊子之手。史遷謂莊子著 書詆 訾 孔子之徒。都過 其 實。蓋語 雖譏戲而意實尊慕。且其 精理入神。如識性 亦 莫如 莊子。所謂 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者。深 合率性 性善之旨。非荀楊之比。殆隱居放言者 類之。故曰王道之餘也。?不僅在辯傷方面較前人更爲激進,而且“語雖譏戲而 實尊慕”之説,也繼承了王安石“不以辭害志”的解莊方法,更與蘇軾“陽擠而陰助”的觀點如出一轍,將莊子思 想整合到了儒學系統中。四、朝鮮學者對於莊子文采的重視莊子之行文跳蕩,變 幻莫測,爲歷代共識。如莊子?天下就稱其 文 爲“謬悠 之説,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頁。韓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第一卷齊物論,第頁。韓朴世堂
35、西溪集卷二十二年譜,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輯,第 頁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研究?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郭象稱“其言宏 綽,其旨玄妙”?,林希逸言“其 筆端鼓舞變化,皆不可以尋常文字蹊徑求之”等。但古 代中國學者還是更看 重其 作 爲道家經典的思 想價值。而 朝鮮學者則不僅注重對莊子思 想的辨析,而且頗 爲看 重莊子一書的文采,不僅將其作爲一種哲 學 書,也將其作爲一種文學 書。這成爲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的一個突出特點。就看重莊子的文學價值而言,最爲典型的莫過於漆園采奇。漆園采奇編者權堦稱贊莊子之文采曰“其義高遠,騁辭雄博”“誠天下之奇文哉”。只因“其文奇者固自奇,然其篇篇句 句,不過一旨一律,或至晦
36、僻而難究,支誕而 無當”?,故有采擷之舉。因此漆園采奇不啻一部以文學欣賞爲旨趣的選學著作。莊子辨解作者韓元震雖不認同莊子的思 想,但也承認“喜其文章之古奇”。而且在辯解中屢次稱贊莊子文字之奇:莊子辨解?齊物論:蓋周之見處 亦高 矣,其文 亦奇矣。然自有周書以来,注家非一,而未有能識其見處,解 其文字者,則周之自期於萬世者,亦可 謂不誣矣。莊子辨解?齊物論:此篇蓋周之文,用意最深者若論其文字之體,則句句 神,字 字奇,熟讀可 見。莊子辨解?應 帝王:一篇之中,屢更 其端,面目常新,若無偷序,而指意所 存,却自不亂。一串貫来,條理整暇,而 變化出没,藏其 妙用,使人驟看,莫覺其然。此正莊生 爲文高
37、處,手段能處。他篇仿此。因此曹玟焕認爲,韓元震是從兩個立場來理解莊子的:“一個是文學的立場,一個是哲 學的立場。”?如果説權堦漆園采奇欣賞莊子文章之奇,韓元震莊子辨解又指出 了莊子的爲文之高、手段之能,朴世堂則在具體注釋中,真正解讀了莊子“爲文高處”和“手段能處”。在朴世堂的按語中,隨處可見對於莊子爲文之法的闡釋,不過他並非直接嘖 嘖稱奇,而是着 重對上下文文理進行闡發。如齊物論“惟達者知通爲一,爲是不用而 寓諸庸”一句,自郭象以下,注家皆僅言達者道通之意。如郭注言:“唯達者無滯於一方,故寄當於自用,自用者,莫不條暢 而自得也。”這樣雖大意得解,但落實到字句關節達者知通爲一”與“爲 是不用而
38、寓諸郭慶藩莊子集釋下册,第 頁。同上,上册,第頁。林希逸著,周啓成校注莊子膚齋口義校注,中華書局 年版,第頁。韓權璀漆園采奇序,第?頁。韓曹玟焕莊子辨解中韓元震對莊子思想的理解,儲子學刊第十七輯。?諸子學刊(第二十六輯)庸”之間有何聯繫,恐初學者尚不可曉。朴世堂則注出:“爲是,言爲此之故,不用,言不用爲是非,亦猶上文是以、不由也。”?不僅注出“爲是”“不用”二字的意 思,而且指出此句“亦猶上文是以、不由也”。“是以”“不由”乃“是以聖人不由而 照之於天”句。這樣一來,“爲是不用而 寓諸庸”的意思就豁然冰釋。從此一例可以看出,朴世堂作爲一個異域讀者,對於莊子原文中省略、指代、轉折處尤爲措意,善於
39、旁引内證,致力於明確其所指,增進讀者對原文的理解。與此相類似的是,朴世堂對於莊子筆端鼓舞之處,也多有連貫補充,使讀者得以貫通前後。如“北冥有魚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一節,朴世堂按:“此一節解者皆不同莊子之意,豈不以野馬麈埃以其輕微之至故爲息者所吹而 能飛則九萬里之間,凡風之積者豈可量哉?此鵬之大所以得憑而飛也,故下文又以明夫風積之厚 而後乃可以負大翼也。”?莊子行文,迷離倘恍,汪洋恣肆,在講完鲲鵬之大之後,突然接“野馬也,麈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讓人摸不着頭腦。朴世堂按語,則根據自身的生活體驗,貫通了文脉,指出野馬麈埃,是講渺小之物,也要憑風而動,天之蒼蒼,則説明天地之間,風之積者無量,故
40、有下文“九萬里,風斯在下矣”之文。朴世堂還常作提挈勾勒段落大意的文字,讓讀者免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困擾。如“齧缺問於王倪”一段之後,朴注曰“上言 惡知是非之辨,此更以不知利害爲問者,蓋以爲是非起於利害也”?,在貫通上下文的同時,聯 繫現實,做出明確易懂的解釋。如此之類,不勝枚舉。值得一提的是,莊子思想在朝鮮的影響也更多體現在文學而不是哲 學方面。正如韓國學者李延佑所説:“雖然從哲 學角度來看,莊子學没有經歷過發展期,可是它文學方面的影響不小,在文學方面老莊思想的影響深刻。”?張愛民也説,“與在哲 學領域經常受到批駿不同,老莊哲 學對朝鮮半島文學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並且從寓言、詩歌、時調、小説
41、、詩話幾個方面論述了老莊思想對朝鮮文學的影響。由此可見,雖然在性理學 意識形態的籠罩下,莊學 思 想很難得到良好的發展,但莊子自然與逍遥的人生態度和汪洋恣肆的奇崛文風,則以其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異域的讀者。綜上,朝鮮時期由於其特定的性理學 思 想環境,莊子傳播並不發達,但也出現了三部莊子研究專著,這三部莊學著作題旨體例各異,呈現出朝鮮士人莊學接受的多種樣態。朝鮮時期的莊子研究,普遍都帶有以性理學批判莊學的色彩,顯示出特定的文化環境對於莊學接受韓朴世堂南華經注解删補第一卷逍遥遊,第?頁。同上,第頁。同上,第頁。韓李延佑莊 子思想傳入韓國及其 影響,中國蒙城莊 子學會編國際莊 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 頁。張 愛民老莊思想對朝鮮半島文化與文學的影響,齊魯學刊 年第期。朝鮮時期莊子接受研究?的影響。而朝鮮士人對莊子文學性的重視以及莊子對朝鮮文學的影響,不啻莊學在異域土壤開出的花朵。作者簡介史上玉(),女,山西忻州人。現爲南京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爲唐宋文學、中國哲學等,已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