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RF工程师常用命令及参数介绍.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668176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F工程师常用命令及参数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RF工程师常用命令及参数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MP操作及参数介绍 RF 工程师OMP操作常用命令和参数介绍 二OO五年八月 目录 1. OMP常用命令 2 1.1 登陆OMP 2 1.1.1登陆RCV、CRAFT Shell和CONTROL & DISPLAY界面 2 1.1.1.1 ECP RC/V 3 1.1.1.2 CRAFT SHELL 3 1.1.1.3 Control & Display 5 1.1.2登陆OMP Shell 9 1.1.3登陆CLI界面 12 2. 参数介绍 13 2.1 接入参数 13 2.1.1接入过程原理介绍 13 2.1.2 接入相关参数 14 2.2话务信道分配参数 (TCA)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 18 2.3 切换参数 19 2.3.1 IS95A切换参数 19 2.3.2 IS95B增强切换参数 21 2.3.3 BAHO功能介绍: 22 2.4功率参数 23 2.5 二载频相应参数 25 2.6 直放站相应参数 34 1. OMP常用命令 1.1 登陆OMP 1.1.1登陆RCV、CRAFT Shell和CONTROL & DISPLAY界面 1.1.1.1 ECP RC/V lECP RC/V Basic Commands R ( Review ) C ( Change ) U ( Update ) I ( Insert ) D ( Delete ) V ( Validate ) < Quit to previous layer ; Set it to the default value ‘ Set it to NULL value ! Abort operation ? Print a lists of form names 1.1.1.2 CRAFT SHELL 1、查看基站底噪 dump:cell # ;plm 10;carrier 1,sector # 07/01/05 44 #017344 dump:cell 21;plm 10;carrier 1,sector 2(该扇区底噪高,可能存在干扰) IP all specified cells ACT -68.60dBm -69.00dBm -69.50dBm -69.75dBm -69.65dBm -69.85dBm -69.50dBm -69.50dBm -69.35dBm -69.10dBm -69.85dBm -69.35dBm -69.25dBm -69.25dBm -69.40dBm -64.75dBm -69.25dBm -69.50dBm -69.50dBm -69.25dBm -69.50dBm -70.00dBm -69.50dBm -69.25dBm -69.40dBm -69.50dBm -69.65dBm -69.15dBm -69.50dBm -68.60dBm -69.35dBm -68.50dBm -68.90dBm -69.10dBm -69.35dBm -69.50dBm -69.00dBm -69.00dBm -69.25dBm -69.60dBm -69.50dBm -69.00dBm -69.25dBm -69.25dBm -68.60dBm -69.15dBm -69.15dBm -69.65dBm -69.35dBm -69.50dBm -69.50dBm -68.85dBm -69.00dBm -69.25dBm -70.10dBm -70.25dBm -69.25dBm -70.40dBm -70.00dBm -69.75dBm -69.15dBm -69.85dBm -69.50dBm -70.00dBm -69.75dBm -69.50dBm -69.65dBm -69.25dBm -69.75dBm -69.25dBm -69.50dBm -69.50dBm -69.40dBm -69.00dBm -69.40dBm -69.25dBm -69.65dBm -69.40dBm -69.50dBm -69.75dBm -69.65dBm -66.40dBm -69.25dBm -70.00dBm -69.50dBm -70.00dBm -70.00dBm -69.50dBm -69.65dBm -69.75dBm 07/02/05 04 #018315 dump:cell 21;plm 10;carrier 1,sector 3(该扇区底噪正常) IP all specified cells ACT M 04 DUMP:CELL 21 PLM 10 CARRIER: 1 SECTOR: 3 50TH PERCENTILE REVERSE LINK NOISE POWER -88.60dBm -88.95dBm -88.85dBm -88.95dBm -88.95dBm -88.95dBm -88.95dBm -89.10dBm -88.95dBm -88.35dBm -89.35dBm -89.10dBm -89.45dBm -89.35dBm -89.45dBm -89.20dBm -89.10dBm -88.95dBm -88.95dBm -89.10dBm -88.60dBm -89.20dBm -88.95dBm -89.10dBm -89.20dBm -89.10dBm -89.35dBm -88.95dBm -89.10dBm -89.20dBm -89.10dBm -89.10dBm -89.20dBm -88.95dBm -89.10dBm -89.35dBm -88.85dBm -88.95dBm -89.60dBm -89.10dBm -89.10dBm -89.10dBm -89.20dBm -89.35dBm -88.95dBm -88.60dBm -89.20dBm -89.35dBm -88.95dBm -88.85dBm -89.35dBm -89.45dBm -88.95dBm -89.20dBm -89.20dBm -89.45dBm -88.70dBm -88.95dBm -89.35dBm -89.35dBm -88.95dBm -88.95dBm -88.95dBm -88.85dBm -89.20dBm -89.60dBm -89.20dBm -89.20dBm -88.20dBm -88.95dBm -88.95dBm -89.10dBm -88.95dBm -88.45dBm -89.35dBm -89.10dBm -88.95dBm -88.60dBm -88.85dBm -88.95dBm -89.35dBm -88.95dBm -89.45dBm -88.85dBm -88.70dBm -88.95dBm -88.85dBm -89.10dBm -89.45dBm -89.10dBm 2、其他常用命令 Service Change : (1)RMV/RST:CELL XX,CDM YY,CRC(;UCL) (2)RMV/RST:CELL XX,CDM YY,CBR ZZ(;UCL) (3)RMV/RST:CELL XX,CDM YY,CCU ZZ(;UCL) (4)RMV/RST:CELL XX,TFU YY(;UCL) (5)RMV/RST:CELL XX,ULAM YY(;UCL) ** UCL : Unconditional Status Checking : (1)OP:CELL XX (2)OP:CELL XX,CDM YY (3)OP:CELL XX,CDM YY,CBR/CCU ZZ (4)OP:CELL XX,TFU YY (5)OP:CELL XX,ULAM YY (6)OP:DCS XX,TRKGRP YY ( YY = CELL NO. ) (7)OP:CELL XX,EXTERN (8)OP:CELL XX(,CDM YY),GENERIC 基站重启: (1)INIT:CELL XX:SC 1.1.1.3 Control & Display n屏 102 : 当选中了OMP菜单中的 ECP Control & Display (CDT)后,该屏将显示出来,由此页面,我们可以打开其他基站状态的页面。 n屏 2100: APX 基站索引页面 n屏 2121: 系统装备统计状态 n屏 2130: 基站状态统计信息 n屏 2131: 个别基站设备状态 n屏 2132: 基站软件/过程状态 n屏 2136: 基站LAC状态 n屏 2138: 基站 (CDM) 设备状态 n屏 2139: CCU/CE 设备状态 n屏 2152: DCS Cell Trkgrp 状态 2100 列出了与基站状态相关的所有显示 2131 用于查看指定基站的设备状态(如信令状态) 2130 显示了每个基站的状态 2136 显示TFU, GPS, OSC, TX and RX AMPs的状态 2138用来查看CDM各部分状态(CRC,CBR),数据包通道和天线物理扇区 2139显示信道单元,天线物理扇区,和PAF(CCU/CBR)相关的CDMA载频序号 1.1.2登陆OMP Shell 常用命令 1、查看ROP告警 cgrep +-w# "CELL 2" 050310.APX|cgrep +-w# "LOST CALL" ======================================== 03/09/05 23:53:38 #656205 A 53 REPT:CELL 25 CP FAILURE, ANSWERED ORIGINATION LOST CALL DCS 15 TG 993 TM 347 SG 0 ANT 2 CARRIER 2, CHAN 201 FS-ECP ID 1, SYS ID 13858 DN 13352422737, MIN 0302441565, IMSI UNAVAIL SN X8857555f SCM 2a ALW CDMA, ASGN CDMA CDM 2, CCU 2, CE 39, PP 3, ECP ID 1, SYS ID 13858 CELL 25, CDM 2, CCU 2, CE 39, PP 3, SECTOR 1, ECP ID 1, SYS ID 13858 DEVICE - tty 03/09/05 23:53:38 #656206 ======================================== 2、查看基站阻塞(只能看当天的阻塞情况) Generates a report for a single hour's worth of data for hour 16 and redirects the output to a different file: SMsmdump -H 16 -t > /var/tmp/hour16 Generates a cell report for all cells for hour 16 and redirects the output to a different file: SMsmdump -c -H 16 -t > /var/tmp/hour16 Generates a cell report for cell 2 for hour 11 and redirects the output to a outfile: SMsmdump –C 2 –H 11(10:00-11:00) -t >outfile 文件内容示例如下: 告警信息解释如下 1.1.3登陆CLI界面 At the AP EMS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LI) terminal lVerify the installed RCS and Modcell software on both primary and alternate AP: –op:ap x, version <cr> (x = ap# ) – lCreate a new RCS (for the new RCS only): –create:rcs a <cr> (a = RCS#) lRestore the RCS: –rst:rcs a <cr> (a = RCS#) 2. 参数介绍 2.1 接入参数 2.1.1接入过程原理介绍 手机在试图接入时,会发送一系列探帧(Probe),初始的probe功率大小可以由下面公式简单估算: IP = - mean input power (dBm) -76+ NOM_PWR + INIT_PWR 移动台在接入信道上发送probe之后等待TA = (2+acc_tmo)*80msec 之后,如果还没有收到基站的响应,它认为基站并没有接收到移动台发送的信号;将会增加功率发送下一个探帧(probe) ,其功率比上一探帧功率增加(PI)dB。如果发送完该探帧序列(一个探帧序列允许最大探帧数量由参数1+num_step确定)中所有的探帧(Probe)之后仍然没有成功接入;将延迟RS时间重复上次的步骤,且重复次数由参数Max_Req_Sequence 或Max_Res_Sequence确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发送探帧probe时,由于接入信道和时隙的选择都是随机的,而且各个移动台是不相关的,有可能存在多个移动台在同一接入信道同一时隙发送接入信道消息。如果两个移动台的接入信道消息到达基站的时间差超过1 PN chip,基站就会将二者区分开来,从而导致接入碰撞。因此在发送每个probe时会有一个随机延迟。其延迟时间从0 到 2probe_pn_random – 1 之间. 移动台接入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 IP:初始发射功率 IP = - mean input power (dBm) -76+ NOM_PWR + INIT_PWR TA:等待BS_ack 时间: TA = (2+acc_tmo)*80msec Max_Res_Sequence: 决定最大接入序列个数 1+num_step: 决定每个序列的探针个数 PI: 功率步长。两个探针间的功率差异 RT: 下一个序列的随机时延,防止接入碰撞. Probe_bkoff RS: 下一个序列的时延。 BKoff 2.1.2 接入相关参数 [1] Sector Size: — 基站最大的覆盖范围,用于限定基站传播最大时延。 — 引入郊区直放站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接入参数。 [2] Maximum access probe sequence request (max_req_seq): — 最大允许的接入探针序列数量(手机起呼时) — 设置太大,会导致一次接入请求中重复发送的次数太多,从而影响接入信 道的容量,增加了手机起呼的时长 Range: 0 ~ 15 Value: 3 [3] Number of access probes (1+num_step): — 一个接入探针序列中允许的最大的探针个数。 — 设置增加,会增加一个接入序列成功被接收的可能性,但是代价是增加了 反向链路的干扰,降低了接入信道的容量,同时可能导致接入时长增加 Range: 0 ~ 15 Value: 4 [4] Acknowledgement timeout (acc_tmo): — 移动台在接入信道上发送信号之后等待基站的响应的时限。 — 设置太小,移动台在发送一个接入试探之后等待基站确认的时间不够长, 就重新发送另外一个接入试探,导致发送不必要的试探。且基站可能无法 满足要求。 — 设置过大,特定情况下会延长接入过程。 移动台在接入信道上发送信号之后等待TA = (2+acc_tmo)*80msec 之后,如果还没有收到基站的响应,它认为基站并没有收到移动台发送的信号。如果该参数设置太小,移动台在发送一个接入试探之后等待基站确认的时间不够长,就重新发送另外一个接入试探,导致发送不必要的试探。另外,协议规定,基站必须在接收到移动台的接入试探之后的ACC_TMO*80msec时间内发送确认消息。如果该参数设置太小,基站将无法满足要求,特别是在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果设置太大,接入过程会慢下来,因为每次接入试探所需要的时间增加了。 Range: 15 Value: 2 [5] Access channel probe backoff range (1+probe_bkoff): — 接入信道探针延时范围。 — 设置太大,在一次接入请求中需要发送多个接入试探的情况下,由于两个 探针之间时间间隔增加,导致接入的时间明显延长; Range: 0 ~ 15 Value: 0 [6] Access channel probe sequence backoff range (1+bkoff): — 接入信道试探序列延时范围RS。 — 设置太大,在每次接入需要发送多个接入探针序列的情况下接入过程所需 要的时间会增加; — 设置太小,由于碰撞而造成的接入试探的重复发送(不同的试探序列中) 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Range: 0 ~ 15 Value: 0 [7] Initial power offset for access (init_pwr): — 用于手机在开环功率时估算手机在接入信道上的初始发射功率。 — 增加这一个参数(init_pwr)的值都会增加接入信道试探被基站成功接收的概 率,减小接入延时;但是在用户热点地区,其代价是增加了接入信道的干 扰(从而减少了接入信道的容量)。 推荐值为0 。初始开环功率(initil open loop power)等于(-73 – Mean input power(dBm) + nom_pwr + init_pwr)。 Range: -16 ~ 15 Value: 0 [8] Nominal transmit power offset (nom_pwr): — 用于手机在开环功率时估算手机在接入信道上的初始发射功率。 — 增加这一个参数(nom_pwr)的值都会增加接入信道试探被基站成功接收的概 率,减小接入延时;但是在用户热点地区,其代价是增加了接入信道的干 扰(从而减少了接入信道的容量)。 Range: -24 ~ 7 Value: 0 [9] Access probe power increment (pwr_step): — 同一探针序列相邻两个探针的功率增量。 — 设置较大,可以增加在一个接入试探序列就接入成功的概率,减少接入时 长;但缺点是增加了反向链路的干扰,降低了接入信道的容量; Range: 0 ~ 7 value: 4 [10] Transmit antenna propagation delay (tx_delay): — 在基站发射信号时,信号从CE到天线的传输时延。该参数针对朗讯不同基站类型(或硬件类型),该参数是不同的,但值是固定的。根据实际基站配置正确设定该参数非常重要。 [11] Receive antenna propagation delay (rx_delay): — 在基站接收信号时,信号从天线到CE的传输时延。该参数针对朗讯不同 基站类型(或硬件类型),该参数是不同的,但值是固定的。根据实际基站 配置正确设定该参数非常重要。 [12]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length (pam_sz): — 每一个接入信道探针由接入信道前缀(access channel preamble)和接入信道 消息实体(access channel message capsule)组成。 — 接入信道前缀的长度为:1 + pam_sz。 — 设置增大将导致接入信道容量的浪费,因为每个消息都要发送(1 + pam_sz) 个帧(不包含消息实体)。 — 增加这一个参数的值都也增加了接入信道探针被基站成功接收的概率,从 而缩短呼叫接续时长; — 设置增多,也降低了接入信道的容量。 •Range: 1~15 • Rec.: 2 §[13] Maximum access channel message capsule size (max_cap_sz): — 接入信道消息实体的长度 为(3 + max_cap_sz)。 — 设置过大,每个消息都要发送3 + max_cap_sz个帧,所以如果该参数设置 很大会造成接入信道容量的浪费。 — 但若设置过小,不足以携带必要的信息,可导致起呼败。 •Range: 3~10 • Rec.: 6 §[14] MAX_SCI(MAX_CYSLE_INDEX) : — 最大时隙周期索引。寻呼信道如果手机内部设置的参数SCI=0时,则它将 每隔1.28秒监听一下寻呼信道并接受系统信息,如SCI=1 时,则每隔2.56 秒的频次来监听寻呼信道。 — 手机选择基站广播和手机设置中较小的值作为间隔来监听寻呼信道 Power report delay(pwrrepdelay): 在手机发送完功率测量给基站消息后,需要等待的时间。使功率控制更加及时;避免地形地势突变引发的手机发送功率不足; Vfpc_f1rc3msp(cell3g_35): 外环功率控制的Eb/Nt setpoint的最小值。 增大该值, 使手机在Ec/Io较好的情形下, 仍能进行功率控制, 以较好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对于偏远地区话务量低, 但是覆盖较差的地区会有所帮助; 2.2话务信道分配参数 (TCA)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 Allow Sharing 3G1X Carrier: 如果设置该参数为“y”, CLM 将包括共享的3G-capable 寻呼载频.也就是说, 2G 手机能够在所有的2G载频以及共享的 3G-capable载频上Hash;如果设置为 “n”, CLM 将忽略所有非共享的 3G-capable 寻呼载频.现网设置中,由于第二载频的资源(CE/PP)较少,所以建议该参数设置为‘n’,即不允许2G的手机在空闲状态下占用第二载频。 Carrier Assignment Algorithm(CAA): 起呼状态的载频算法,用于2G 和 3G手机起呼。 起呼时究竟分配在那个载频,可以选择以下三种算法进行分配。 CC —— 基于CCC的负载;即在基站CCC占有率最低的载频上分配手机业务信道。 OC —— 基于空闲状态载频;即手机在某个载频上起呼,则在同一载频上给它 分配业务信道。   RF —— 基于前向功率负载 目前建议采用基于前向功率负载的算法,即 RF算法 RF Loading Weight Factor:如果起呼载频的负载大于负载最轻的载频为RFLoading Weight Factor, 则呼叫将被重新分配到负载最轻的载频; 否则,呼叫将在起呼载频上;通过调整该参数,应当尽量减少跨载频的话务分配,平衡不同载频间的负载。 2G Load Preference Delta: 作为 RF 算法的扩展,该参数的作用是为了使 2G手机尽量在2G的载频分配业务信道。 3G Load Preference Delta: 作为 RF 算法的扩展,该参数的作用是为了使 3G手机尽量在3G的载频分配业务信道。 3G Data Load Preference Delta: 根据Loading,决定3G1X 数据呼叫如何选择载频。 TCA算法描述 例1: 假设CDMA网络配置2个载频: f1――只有2G 硬件配置, 当前负载为58%;;f2―― 仅配置了3G 的硬件资源,当前负载为35%. 系统参数设置如下: RF Loading Weight Factor= 20% 2G Load Preference Delta= 30% 3G Load Preference Delta =25% Allow Sharing 3G1X Carrier= y 3G手机将会idle在f2上(因为f2是3G capable的载频) 下面就是TCA算法过程 a. 如果2G手机在f1 上: f1 = 58% - 20% - 30% = 8% f2 = 35% 比较上面两个值,将会在更小的那个载频(f1)上分配业务信道。 b. 如果2G 手机在f2上: f1 = 58% - 30% = 28% f2 = 35% - 20% = 15% 比较上面两个值,将会在更小的那个载频(f2)上分配业务信道。 c. 如果3G 手机在f2上: f1 = 58%, f2 = 35% - 20% - 25% = -10% 比较上面两个值,将会在更小的那个载频(f2)上分配业务信道。 2.3 切换参数 2.3.1 IS95A切换参数 参数介绍 4S 0~15 3 T_TDROP 低的T_comp会导致更多的导频交换动作。提高T_comp将会使导频更难进入活动集,但这有一定风险,因为不在活动导频集的强导频是一个强干扰 0~7.5dB 2.5dB T_COMP 如果导频的Ec/Io低于t_drop持续t_tdrop秒,它将会被移出活动集。同时导频处于候选集中超过t_tdrop秒后将会移入邻区集 -31.5~0 -15dB T_DROP 如果一个导频处于邻区集或剩余集,并且高于T_add,它将会被加入候选集。 导频加入活动集的规则如下: 如果活动集不满,高于T_add的导频将被加入活动集 ; 如果活动集已满,则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将导频换入活动集 1.候选导频强度比最弱的两个活动导频高至少T_comp 2.候选导频强度比最弱的活动导频高最少T_comp,并且与最强的两个活动导频平均强度相差不到5dB -31.5~0 -13dB T_ADD 说明 值域 建议 代码 在ceqface 的位置 工作原理 2.3.2 IS95B增强切换参数 IS-95B工作原理 和IS95A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采用了动态的pilot add / drop(T_Add,T_Drop) 门限: Dynamic_Add_Threshold = SOFT_SLOPE * Combined EcIo + ADD_INTERCEPT Dynamic_Drop_Threshold = SOFT_SLOPE * Combined EcIo + Drop_INTERCEPT 下图为IS95B的工作原理图: 参数设置如下: Soft Slope for IS-95B:2.0 ---(ceqface) Add Intercept for IS-95B:2db ---(ceqface) Drop Intercept for IS-95B: 0db ----(ceqface) 由此可见,当激活集内的导频强度足够好的时候,新的导频信号必需大于Dynamic_Add_Threshold时才能进入激活集进行软切换,同时激活集内的导频一旦小于Dynamic_Drop_Threshold,则进入候选集,不再进行软切换。这种机制可以有效的避免过多的软切换,减少软切换占用的系统容量。 2.3.3 BAHO功能介绍: BAHO是当手机满足IS95A或IS95B切换触发条件上报PSMM消息之后,从基站侧又增加的一层控制,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评价当前的切换请求是否必要而继续进行切换过程; 开通BAHO之后,基站收到PSMM消息,仍需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才会进行把候选导频加入有效集的操作: 1、有效集合中所有导频的合成Ec/Io< T_Quality 2、候选导频的Ec/Io>=T_Add+T_Comp 3、候选导频的Ec/Io好于有效集中最好的导频 2.4功率参数 •朗讯系统中,使用DGU来表示功率设定,DGU和BCR衰减共同作用,决定信道输出功率的大小: —— Pilot Channel Digital Gain: 导频信道数字增益,与BCR衰减共同作用,决定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 ——Paging Channel Digital Gain:寻呼信道数字增益,与BCR衰减共同作用,决定寻呼信道的发射功率 ——Sync Channel Digital Gain: 同步信道数字增益,与BCR衰减共同作用,决定同步信道的发射功率 ——Traffic Channel Digital Gain:业务信道数字增益,与BCR衰减共同作用,决定业务信道的发射功率。 业务信道初始状态下,以nominal digital gain来发射,然后基站根据前向功率控制,动态调整业务信道的数字增益。 ——min_gain:业务信道最小数字增益 ——max_gain:业务信道最大数字增益 34 34 20~45 Sync 64 64 50~108 Paging 108 108 80~127 Pilot Recommended Default Value Allowed Value Channel Type 80 34 57 Traffic Max_Gain(Rec.) Min_Gain(Rec.) Nom_Gain(Rec.) Channel Type 22% 4.4 Total 5.5% 1.1 64 寻呼 1.5% 0.3 34 同步 15% 3 108 导频 百分比 功率(W) DGU 信道类型 qDGU与功率计算方法 P —— 基站输出口以Watt表示的功率 cbr —— 以dB表示的CBR衰减 G —— 信道数字增益(DGU) β —— 信道激活因子 Pilot, Sync, Paging, 全速Markov业务信道:1 scale —— 与功放相关的比例因子 对于模块化基站: C1:0.0040764 C2:0.0014464 C3:0.0009126 2.5 二载频相应参数 部署二载频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基站无线容量,将原来单载频的话务量分担到多个载频上,以减少话务拥塞问题。朗讯CDMA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机制和相关参数,可以根据运营商的需求方便地实现各种话务分担目的。我们先来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1)寻呼信道选择算法 网络中的手机在空闲模式下监听哪个载频的寻呼信道,由网络的配置和手机的类型和IMSI决定。同时对于任何一个3G1X的载频是否允许2G手机共享,由系统参数Allow Sharing 3G1X Carrier决定。不同网络配置、手机类型和参数设置对应的手机监听的寻呼信道由下表举例所示: 情形 网络配置 Allow Sharing 3G1X Carrier 95手机 1X手机 情形 1 载频1 IS95 - 手机根据自身的IMSI,由哈什函数计算应驻留的载频 手机根据自身的IMSI,由哈什函数计算应驻留的载频 载频2 IS95 - 情形 2 载频1 I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