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夏季育肥羊的饲养管理.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666438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育肥羊的饲养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夏季育肥羊的饲养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标题,夏季育肥羊的饲养管理,夏季育肥羊的饲养管理,一、养羊基本知识,二、夏季育肥羊的饲养管理,三、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一,养羊基本知识,1,、羊的怀孕时间:绵羊 天 山羊 天,2,、羊的正常体温:,3,、性成熟时间:个月,4,、适宜环境温度:,5,、日采食量:体重的,6,、产羔胎数:一般,2,年,3,胎,良性循环时,2,胎,/,只年,7,、母羊寿命:,15,年,使用年限,8,9,年。,1,、羊的怀孕时间:绵羊,150,天 山羊,152,天,2,、羊的正常体温:,38,39.5,3,、性成熟时间:,5,7,个月,4,、适宜环境温度:,15,25,5,、日采食量:体重的,4,5%,6,、产羔胎数:一般,2,年,3,胎,良性循环时,2,胎,/,只年,7,、母羊寿命:,15,年,使用年限,8,9,年。,二、夏季育肥羊的饲养管理,(一)、管好羊舍,夏季,羊舍更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若羊舍是平瓦屋面,可刷上白石灰或搭盖遮阳物;羊舍南北墙底部开设空气对流窗;羊舍的朝阳面设置遮阳棚。此外,羊舍还应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苍蝇蚊子进入。为防止饲草的浪费,必须设置料槽。,1.,做好防暑降温。,在羊舍的朝阳面设置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拆除羊舍周围的障碍物,加强通风,采取给羊只剪毛、减少圈舍羊的容量等方法,以利于羊体表散热。羊舍羊圈地面要保持干燥、卫生。增加场区周围的绿化面积,改善小气候环境,为羊创造适合休息的圈舍环境和运动场环境,使羊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生产。另外,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应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因雷雨而造成意外损失。,2.,实行分圈饲养。,夏季多数羔羊进入断奶期,部分母羊进入怀孕初期,种羊进入非配种期,极少部分母羊处于空怀期,对羊应根据品种、年龄、性别、强弱和不同的饲养期分圈饲养,这样一是可避免羊因强弱不同导致采食不均而肥瘦两极分化;二是可避免公母不分导致群交乱配造成血统混乱、预产期无法确定的后果。,(二)、增加营养,在气候炎热季节,由于羊的采食量下降,需增加饲喂次数,再者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进一步增强羊对高温环境的抵抗能力。成年羊,每天补饲,200,克左右;刚断奶的羔羊每天补饲精料,100,克左右。每百克精料中,饼类应占,25,,若是加入棉饼或莱饼,需经过去毒处理(用水浸泡,24,小时,再用清水漂洗)。,夏季宜给羊只选用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如青豆秆、紫花苜蓿等),特别是刚断奶的羔羊和怀孕母羊更需注意这一点。舍饲饲草应干、青搭配,干草选用青干草、山芋藤、花生藤为最佳,饲喂时,先喂干草后喂青草,以防止羊只贪吃、暴食含水分过高的牧草而产生拉稀和腹胀疾病。另外,不要饲喂霉烂变质的草料。,对于放牧的羊群,要实行早、晚放牧,上午,9,时以前,羊只必须归圈休息;下午,5,点钟以后再外出放牧。夏季,夜间最好实行补饲,补饲时间宜为晚间,10,点左右,过晚不利于羊只休息与消化;补饲时不但要注意饲料的数量还应注意抓好质量。,(三)、保证充足饮水,高温季节,保证充足清凉饮水,让羊自由饮用,抑制羊体温上升。在保证饲料中含盐量的同时,还要在羊圈中设置盐砖舔块或盐,让羊自由舔食,补充因羊出汗出现盐的流失。维持羊体内酸碱平衡。,(四)、提高卫生条件,夏季高温多湿,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因此引起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保持羊舍清洁干爽,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的防治。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做好杀虫、灭鼠工作,圈舍要经常清扫,保持卫生清洁、通风良好。,常用消毒药物:,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火碱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或百毒杀等市售消毒剂。,消毒次数:羊舍冬季间隔,1,个月,春季间隔,0.5,个月,夏季,10,天消毒次,1,次。此外,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彻底消毒。,2,转群或出栏后,要对整个羊舍和用具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方可进羊。,3,贮粪场的羊粪中常含有大量的细菌及虫卵,应集中处理。可在其中掺入消毒液,也可采用堆积发酵法,杀灭病菌和虫卵。,4,场门、生产区入口处消毒池内的药液要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谢绝无关人员进场,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及车辆等都要严格消毒。,(五)、防疫驱虫,坚持自繁自养,培养健康羊群,并做好外来人员的消毒工作,尽可能减少病原微生物传入的机会;制定和执行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进行正常的接种免疫,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当发生疑似传染病时,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对同群羊紧急预防接种,隔离病羊,观察治疗,对病死羊的尸体要深埋或焚烧,对病羊污染的场地、饲料、用具和饮水要紧急彻底消毒。达到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控制流行的效果;经常观察注意羊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中暑的羊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定期做好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工作,增强体质,提高生长速度。,防疫注射。在怀孕母羊临产前,20,30,天和,10,20,天后腿内侧皮下注射两次羔羊痢疾甲醛菌苗,2,3,毫升,可预防羔羊痢疾。没有注射过口蹄疫疫苗、羊痘疫苗的羊只,一定要补注疫苗。注射三联四防苗一次,不论大小羊一律肌注或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定期驱虫。入夏后,要对羊只注射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02,毫升,以驱除体内外寄牛虫,并定期注射羊厌气菌病五联苗。,三、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一)羊三病的防治,羊三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三病均为急性传染病,往往没有临床症状就发生死亡。从病理变化看,羊快疫主要是天然出血,尸体腐败迅速,消化道炎症有出血斑,肠腹腔有积液。羊肠毒血症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小肠充满气体,粘膜出血,突出病变为肾脏软化。羊猝狙主要在消化道和循环系统胸膜腔及心包大量积液。,防治:对病程长的可用青霉素或黄胺类药物治疗。常发的,每年发病季节前注射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三联苗。对发病的羊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死羊妥善处理,圈舍和环境彻底消毒。,(二)羊痘防治,病原为羊痘病毒,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症状:体温,41-42C,,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咳嗽寒战,眼帘红肿,眼结膜和鼻腔粘膜充血,无毛部皮肤上发生绿豆大红色斑疹,以眼、唇、鼻处、生殖器、乳房、尾下和腿内侧为常见,两三天后疹块增大,全身症状加重,随病程延长,疱内化脓,逐渐被吸收而干缩,结痂脱落并遗留疤痕。,治疗:(,1,)痊愈血清皮下注射有一定的疗效,大羊,10-20,毫升,小羊,5-10,毫升。,(,2,)局部病灶可用,0.1%,高锰酸钾水洗涤后,涂紫药水或碘甘油。,(3),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但可防止并发症。,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不从疫区购羊及羊类产品,常发地区每年用羊痘氢氧化铝菌苗或鸡胚化弱毒冻干苗作,50,倍生理盐水稀释,不论大小羊一律内服或尾根部皮下注射,0.5,毫升,封锁发病羊群,对污染场地用消毒液消毒。,(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由丝状枝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小尾寒羊的易感性也很高,往往造成大批死亡。,症状:该病以发热、咳嗽、浆液型和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以及胸膜炎为特征,,3,岁以下的羊易患。,治疗:选用新胂凡纳明(九一四),5,月龄以下羊,0.1-0.15,克,,5,月龄以上羊,0.2-0.25,克,溶于盐水静脉注射,亦可用土霉素或氯霉素内服。,预防: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接种,,6,月以下肌肉注射,3,毫升,,6,月龄以上,5,毫升,对病菌污染的环境用具等应消毒处理。,剖检病变:病变多局限于胸腔,肺脏、胸壁和支气管。剖开胸腔可见大量含纤维素蛋白和液体,肺脏病变多见单侧或双侧纤维素蛋白性肺炎,可见大小不等的肝变区,呈红色至灰黄色,切面是大理石状花纹。胸膜增厚,粗糙乃至粘连,粘连处有明显的白色胶样浸润。支气管内含有粘液与气泡,其淋巴结肿大,有水肿或出血。,(四)羔羊拉稀病的防治,引起羔羊拉稀的原因很多,有细菌性的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B,型魏氏梭菌;有病毒性痢疾;饲养管理、环境条件不当造成的下痢等,无论哪种病因引起的羔羊拉稀病均与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场地潮湿污秽、母畜营养不良等病因有关。,症状:主要以一种持续性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疾病,多发于出生数日至,6,周龄羔羊,,3-8,月龄也可发生。病初羔羊精神不振,低头拱背,体温升高,不食,接着发生拉稀、粪便恶臭,粪便由稠变稀,颜色黄绿或灰白,末期有血便,羔羊表现虚弱,严重脱水,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可于,1-2,天内死亡,频死前体温下降。,治疗:每只羔羊用磺胺脒,0.5,克,次硝酸鉍,0.2,克,酸蛋白,0.2,克,小苏打掉,0.2,克,加适量水混合后一次服用,每日三次。土霉素,0.2-0.3,克,再加胃蛋白酶水调,1,日两次服用,青链霉素各,20,万单位肌注,同时加强护理。,预防:增强孕羊体质,产羔季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合理哺乳,加强对初生羔羊的护理,提早喂初乳,增强羔羊抵抗力。,剖检病变:最显著的病理变化在消化道,第四胃内往往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粘膜充血,常可见多数直径为,1-2mm,的溃疡,有的肠内容为红色。,(五)羊疥螨病和痒螨病,羊疥螨病俗称疥癣,是由羊疥螨寄生于羊的皮肤所引起的,病畜表现剧痒,皮肤变厚,脱毛和消瘦等主要症状。,羊痒螨病是痒螨寄生于绵羊的皮肤表面引起的皮肤寄生虫病,多发于有长毛的部位,患部奇痒、皮肤结节,病羊贫血,营养衰竭。,治疗:两种病的防治基本相同,要保持畜舍透光通风、干燥,不要使畜群过于密集,定期预防性治疗,剪毛后和秋末药浴。用伊维菌素,剂量,0.2,毫克,/,千克,用药两次间隔一周左右。,聚焦 统一 示范 推广,精耕细作,决胜终端,到农村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