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力学基础》复习题2014.5.26.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661428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基础》复习题2014.5.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力学基础》复习题2014.5.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基础》复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共40分) 1. 联结三个刚片的铰结点,相当的约束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 连接件切应力计算的基础是假设( )。 (A)构件沿剪切面被剪断; (B)剪切面与作用力平行; (C)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 (D)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 3. 图示连接件,两端受拉力作用,接头的剪切面积为:( ) (A) (B) (C) (D) 4.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应为:( ) (A)均用相对值; (B)均必须用绝对值; (C)内力计算用绝对值,位移计算用相对值; (D)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5.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的基本未知数的数目是( ) (A)4; (B)5; (C)6; (D)7。 6. 汇交于某结点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比等于各杆( )。 (A)线刚度之比; (B)抗弯刚度之比; (C)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之比; (D)传递系数之比。 7. 固定端支座的约束反力是( )。 (A)、、 (B)、 (C)、 (D) 8. 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 (A)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B)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C)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D)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9. 如图所示,一重物放在光滑支承面上,其重量为G,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为FN,水平支承面对物块的约束反力为,则构成平衡力的两个力应为( )。 (A)G与FN (B)G与 (C)FN与 (D)G与和FN与 10. 一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后,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和一个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是() (A)一个合力偶 (B)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 (C)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D)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11. 力法方程是沿基本未知量方向的:( ) A.力的平衡方程; B.位移为零方程; C.位移协调方程; D.力的平衡及位移为零方程。 12. 力在图示坐标系Oxy的y轴上的分力大小和投影分别为()。 (A)和 (B)和 (C)和 (D)和 13. 连接件切应力计算的基础是假设()。 (A)剪切面不超过1个; (B)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 (C)剪切面为圆形或矩形; (D)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 14. 图示连接件,两端受拉力作用,接头的挤压面积为:() (A) (B) (C) (D) 15.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和线位移未知数数目分别为( )。 (A)3,3; (B)4,3; (C)4,2; (D)3,2。 16.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因此这两个力( )。 (A)平衡; (B)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C)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D)合力为零。 17. 下列结论中,哪些不正确?( ) (A)力偶的合力不为零; (B)力偶是一对力; (C)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D)力偶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转动。 18. 平面汇交力系如图所示,已知:F1=F2=2kN,F3=4kN,则该力系合力R的大小为(  ) (A)R=2(1+)kN (B)R=4kN (C)R=2kN (D)R=0 19. 在图示体系中,视为多余联系的三根链杆应是()。 (A)5、6、9; (B)5、6、7; (C)3、6、8; (D)1、6、7。 20. 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弯矩等于( )。 (A)固端弯矩; (B)远端弯矩; (C)不平衡力矩(即约束力矩)乘以分配系数再改变符号; (D)固端弯矩乘以分配系数。 21.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的基本未知数的数目是( ) (A)4; (B)5; (C)6; (D)7。 22. 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在其下端受有一拉力,该插销的剪切面积和挤压面积分别为:( ) (A)、 (B)、 (C)、 (D)、 23. 结构C处的弯矩为( )。 (A) (B) (C) (D) 24.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5次; B.8次; C.12次; D.7次。 25. 定向支座的约束反力是( )。 (A)、、 (B)、 (C)、 (D) 26. 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 ) (A)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B)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C)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D)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 27. 平面上的合力对该平面内一点的矩( ) (A)大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 (B)等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 (C)小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 (D)有时大于、有时小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 28. 直角杆自重不计,尺寸如图,受已知力偶m作用,处于平衡。B处为光滑面接触。则铰链A处的约束反力大小等于( ) (A) (B) (C)ml (D) 29. 图示体系为( )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几何常变; (D)几何瞬变。 30. 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于外力的方向:( ) (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平行; (D)垂直。 二. 平面汇交力系如图所示,已知:F1=F2=2kN,F3=4kN,计算该力系合力R。(20分) =2(1+)kN 三. 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20分) 答案: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四. 图示结构中,AB与CD杆均为直径等于20mm的钢杆,钢材的许用应力[s]=160Mpa,试求结构的许用荷载[F]。(20分) 答案:35.5 五. 做图示结构的扭矩图。(20分) 答案: 六. 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20分) 答案: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七. 试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的弯矩图。(20分) 答案: 八. 图示桁架结构中,已知1杆为直径28mm的圆钢,2杆为直径20mm的圆钢,,F=100kN,校核各杆的强度。(20分) 答案: 1杆的截面的应力为(安全) 2杆的截面的应力为(安全) 九. 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20分) 答案: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十. 试用力法求解图示结构.(20分) 答案: 《 建筑力学基础 》 第 11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