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温州医科大学附二院麻醉手术部,刘华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熟 悉,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确诊原则,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法,掌 握,了 解,重症监测治疗的概念 复苏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与群众意义,人工呼吸原理、常用通气模式,心肺复苏后处理原则,重症监测治疗,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medicine ICU,ICU,监测的目的,早期发现危险因素,连续评价器官功能,评估原发疾病严重程度,指导诊断和鉴别诊断资料,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 rapy,EGDT),ICU,监测治疗的内容,循环系统,-,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循环系统,-,组织灌注监测,血乳酸浓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70-7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80%,胃肠粘膜内,CO,2,分压,PgCO,2,10cm,;切,不可接触病人或病床,三、高级生命支持,ALS,继续初期复苏,借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肺泡通气量和循环功能,监测心电图等,建立和维持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一,),呼吸道的管理,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气管内插管,(,二,),呼吸器的应用,简易呼吸囊,呼吸机,(,三,),监测,心电图,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肾功能,(,四,),药物治疗,给药途径:,静脉,气管内,心内,关于心肺复苏时给药途径,静脉,给药安全、可靠,为,首选,给药途径;,心肺复苏时必须行上腔静脉系统给药,外周静脉:以大孔径的肘中静脉插管最合适。,药物在体循环达高峰时间为,1.5-3min,以,20ml,液体稀释推注,循环时间可缩短,40%,稀释液体宜用,生理盐水,,,避免用糖水,中心静脉: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最好,药效佳;,(但插管时影响按压,有并发症),气管内滴入法,气管:药量应大,2-3,倍;仅为静脉途径不能建立时的替代途径,可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溴苄胺、纳洛酮、地西泮,方法:,用,10ml,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气管插管后,通过一条细长导管插入并超出气管导管前端开口后用力推注。停止胸外按压,迅速向气管喷药,经过几次快速喷药形成可吸收的药雾后,气管内注药后要立即进行正压通气几次,再重新行胸外按压。,其作用维持时间约为静脉给药的,2,5,倍,碳酸氢钠液、钙剂及去甲肾上腺素,禁止,从气管内滴入,心腔内给药:慎用,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垂直穿刺,回抽见血后注药。,需中断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穿刺时易误伤左肺而发生,气胸、血胸,,或,穿刺损伤冠状动脉,,药物误注入心肌内等,在开胸心脏按压时,直视下在心脏无血管区穿刺直接向左心腔内注药,起效快,安全可取,禁止注入碳酸氢钠药液,药物治疗目的,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脑灌注压,降低除颤阈值,利于除颤和防止,VF,复发,纠正酸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常用药物:,肾上腺素兴奋,与,受体,阿托品降低心肌迷走神经张力,提高窦房结兴奋性,氯化钙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碳酸氢钠纠正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其它血管活性药,四、复苏后治疗,(,一,),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二,),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三,),防治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四,),脑复苏,脑缺血,10,15,秒氧贮备完全消耗,脑缺血,20,秒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停止,脑缺血,1,分钟脑干活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脑缺血,4,5,分钟葡萄糖及糖原贮备、,ATP,耗竭,脑缺血,5,7,分钟多发性、局灶性缺血性改变,脑组织,2,体重,脑血流,15,20,心排血量,葡萄糖消耗,65,原则:,防止或缓解脑组织肿胀和水肿,措施:,脱水,降温,早、够、持续、浅,激素,脑复苏:,为防止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心肺复苏后深昏迷状态,心肺复苏后去皮质状态,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结局,1,级,脑及总体情况优良,2,级,轻度脑和总体残废,3,级,中度脑和总体残废,4,级,植物状态(或大脑死亡),5,级,脑死亡,脑死亡(,brain death,),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机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自主呼吸迟迟不恢复,瞳孔持续散大、无脑干反射,在补足血容量及其他支持循环措施后,仍需升压药,甚至加量方能勉强维持血压,肌肉软瘫无抽搐,未经物理降温而体温自行下降至,35,以下,以上情况持续,24,48h,才能诊断,课后复习思考题,心跳骤停的定义及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BLS,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步骤?,如何正确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CPR,用药目的和常用药物是什么?,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从,A-B-C,更改为,C-A-B,心肺复苏程序的这一根本性更改将需要对所有曾学习过心肺复苏的人员重新进行培训,但参与制定,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人员及相关专家一致认为付出努力是值得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