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改革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344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改革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改革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改革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老字号品牌营销营销与人才培养1812023 年 10 月(下)朱文仲/福州理工学院(福州 350506)朱文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改革研究摘要:随着产教融合成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对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使全国高校对本科、研究生教学模式寻求革新。高校各专业不仅要能为各类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条件,而且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经济类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相应岗位的需求,高校经济类专业需要以产教融合为背景,进行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产教融合背景分析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意见,以期望能够为高校经济类

2、专业进一步落实产教融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关键词:产教融合;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引言知行合一,产教融合,是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高校经济类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积累更多实用知识与经验。因此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发展需要学校、产业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为大学生提供积累经验的平台,其中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就是将高校经济类专业与经济类企业对接,让高校大学生能够在校内就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而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使大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得以增强。现阶

3、段,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进行一系列改革,提升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一、产教融合的背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产教融合是推进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2019 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可见,产教融合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充分推动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全面改革,而且能够扩大就业创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学校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的产业生产实践合理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

4、通力合作,盘活现有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机会与平台,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可以积累更多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提高高校经济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产业发展融合性等有积极影响1。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设置不合理高校的教育教学要真正实现服务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高校经济类专业目前基本上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偶尔加入一些案例。而作为应用型的经济类专业理应紧紧围绕产教融合,对专业的知识有序开展实践活动,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与明确,目标必须精准与合理,进而为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但是现阶段该专

5、业教学目标并不明确,设置也不合理。这不仅增加了产教融合方案的制定难度,而且可能会导致教学方向出现偏差,不利于人才培养。例如,产教融合目标制定过程中,缺少产业集群的优劣势分析,导致教学目标不够合理精准,难以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无法发挥学校与企业资源的优势2。(二)产教融合机制处于缺失状态产教融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工程,完善的产教融合机制可以促进教学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优化、深度调整,始终确保教学围绕目标而开展;同时,有利于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科学的、完整的、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架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机制处于缺失的状态,或者是机制不符合专业实际情况,

6、也就无法保障经济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有序开展。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产教融合机制,但是该机制属于宏观角度建立的机制,没有细分到专业,或者说没有结合专业对机制进行优化,导致机制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将会给教学改革与创新带来一定的阻碍。(三)对教学改革的认知不够深刻如果要将产教融合落实到经济类专业教学中,那么就需要对该理念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为了让企业积极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采取了多种制度和措施,从资金、土地、税收等多个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带头开展校企合作,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通过机制创新让老字号品牌营销营销与人才培养1822023 年 10 月(下)校企合

7、作的路径更加具体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通过具体举措落地形成相关制度,让企业在投资学校进行产教融合建设的时候能得到相应的扶持和保障。高校经济类专业与产业需求形成有机融合的关系,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基于专业需求而开展相对紧密的合作,对人才教育方案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协商,确保方案符合实际需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与企业关于产教融合的认知还不够深刻,例如,校企合作的机制并不完善,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产业人才需求之间无法完全匹配;同时,高校方面还存在不够重视产教融合,或者未能深刻认识产教融合的情况,这就难以形成有利于产教融合高质量开展的环境,也就难以发挥该模式的价值。(四)企业

8、参与度不高随着产教融合战略的发展,企业开始更多地参与到高校教育的发展中,凸显其重要地位。要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必须做到全方位的融合,包括企业岗位的对口设计、学校专业的调整变化、生产教学的同步协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参与度比较低,主要是没有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获得一些社会价值,没有经济价值,因此企业的动力不足,参与热情不高,自然参与度也不高。企业虽然表面上参与到高校教育教学之中,但是没有结合经济类专业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相应岗位,为大学生制定培养目标、具体任务。最终结果是产教融合模式形式化,没有实质内容,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更无法搭建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经济类专

9、业科研与教学平台。(五)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力度不够目前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为了融合而融合,产教融合方式比较陈旧,只是授予牌匾,作为实践基地,强行把企业和学校捆绑在一起,或者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参观一下企业,人浮于事,无法提高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水平,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教融合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教学方式有待创新。产教融合具有多元合作、需求导向、动态生成等特点。多元合作需要企业、高校、政府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没有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政府的制度创新,先进的技术与丰富的资源无法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之中。例如,近年来逐步推出的“师带徒”的现代学徒制、教育集团化发展等,都是一种

10、制度创新、教学创新,让企业可以深入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研究学校的教学规律,为学校教学创新提供宝贵经验。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策略(一)政府协调,确保教学目标的精准性与合理性高校经济类专业应该以社会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工具,以政府的相关政策为抓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政府结合经济类专业教学实际情况、现阶段相关政策、企业岗位实际情况等元素,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让学校与企业成为经济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双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为两者充分融合与紧密配合奠定基础。校企双方通过积极沟通,逐渐强化高校学生对经济类产业发展的服务意识,高校坚持从经济类专业与

11、企业双重角度对教学目标进行考量,力求能够达成共识。简单来讲,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经济类专业的目标是为相应领域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所以对于学生的应用型技能非常重视。具体来讲,学校与企业可以结合具体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对相关资源进行统筹分析,然后制定教学目标,还可以继续细化与优化,这样就可以让目标更加精准合理,为后续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二)与相关企业共建专业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经济类专业改革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重点是让多元主体能够充分参与改革,应该从高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开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迭代的周期大幅缩短,各行各业对生产者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

12、天,知识更新周期已经缩减到了 1 2 年,甚至更短。高校人才培养周期是三到四年,在此期间社会产生许多新知识、新职业和新岗位。高校教育的更新速度必然滞后于产业的更新速度,致使教育与产业严重错配。因此,高校经济类专业应当通过与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建设实现与就业岗位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专业建设要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这就要求校企共同做好专业顶层设计,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团队和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共同建设,共同监督和管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同时密切对接市场经济。另外,校企共同打造契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课程。围绕企业行业需求,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将课程设置的理念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

13、力素质的培养,建立起更加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共同培养应用型师资应用型师资是指既能上课又能下工厂,兼具教师和工程师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应与企业共同培养老字号品牌营销营销与人才培养1832023 年 10 月(下)应用型师资。由于“理论派”教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天然的不适应性,企业要为教师应用型水平的提升投入更高的成本,彼此之间很难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因此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应用型师资,能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教师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差的问题,改变经济类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能够深入调查和研究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经济专业人才,就人才培养所需的工作

14、能力、工作方式、工作技能等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讨论交流,有效提高高校经济类大学生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另外,邀请企业高管及业务骨干,作为“双聘”人才将企业经营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解决方式、流程等带进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经济类专业的教学质量,有力支持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实力。因此,“走出去,请进来”,共建应用型教师队伍,无疑是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改革的有效途径。(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方式不是传统的“填鸭式”,也不是错误的“放任式”,而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首先,要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高校经济类专业的

15、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的持续优化,更好地促进所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上,应该坚持面向市场、面向产业、面向职业,发挥特色专业优势,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引导并激励教师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适用于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破除理论课程内容的壁垒和限制,重塑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营造校企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其次,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为大学生提供实训机

16、会与平台。例如,加大信息技术在产教融合改革中的应用力度,有效推行“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线上可以结合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实训方法、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实训相关信息,线下督促学生将线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特别是教学案例中讲到的一些专业知识,这样可以验证知识是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可以引入团队模式,以团队任务为核心,通过交流与讨论,为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并由团队队长与企业相关人员联系,指导团队实践活动,强化整个团队的实战能力,进而达到产教融合的目的。(五)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国内一些省份在产教融合方面走在了改革的前列,通过学习国外先进做法,结合当地经济发展

17、情况,共同合作探索出了产教融合的特色道路。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创学徒制培养订单班,批量连续性培养人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地方产业采取了“一镇一产业,一产业一学院”的产业学院模式。这些产业集群能够将一定区域内的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汇聚,有利于解决企业参与度比较低的问题,还能让学生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工作实践,并切实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高校应当结合实践需求加强理论知识教学,为大学生参与实践奠定基础,以学引创,以赛促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提升其经济学专业素养,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基于产业集群的实践基地,可以对相关企业资源充分整合,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结

18、合经济类专业教学目标提供相应的岗位与资源,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真正的知识以及积累更多有价值的经验。结语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因此,高校经济类专业必须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对本专业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提出的问题与改革对策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广大学者深入研究,明确存在的根本问题和共性问题,这样可以抓住主要的影响因素,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同时,学校需要紧紧围绕实际情况对细节进行优化,确保培养高素质 人才。参考文献:1 林娜.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研究J.学园,2022,15(28):63-65.2刘丹,刘丽.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2):47-50.3 张蔓,张春志,张培琛,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策略研究 J.科技资讯,2022,20(3):151-154.作者简介:朱文仲,男,汉族,1979 年 2 月生,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