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周测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学 校 校
装
订
线
历史试卷
(试卷类型:闭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入试卷背面的答题卡中)
1.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地区( )
A.印度 B.罗马 C.麦加 D. 巴勒斯坦
2.扑克牌中的红桃K原型就是查理大帝(见右图)
下列关于查理大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B.他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C.教皇为查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 D. 查理大帝在位时帝国一分为三
3.与如图所示资料卡上的信息相符合的一项是( )
时间:公元8世纪
纽带:土地分封
影响: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法兰克王国改革 D. 伯里克利改革
4.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 )
A.个体劳动家庭 B.游牧民族部落 C.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 D.进行手工生产的作坊
5.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B.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罚金
C.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D.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不限制领主特权
6.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主要有( )
①选举 ②金钱赎买 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 ④武力斗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7.下列关于13世纪西欧自由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市民享有财产权 B.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C. 取得自治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8. 中世纪西欧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的重新崛起,最有利于( )
A.教会 B.市民阶级 C.封建主 D.国王
9.查士丁尼把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
A.《法学汇纂》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10.东罗马帝国都城在君士坦丁堡,又称( )帝国
A.拜占庭 B.君士坦丁 C.土耳其 D.奥斯曼
11.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最终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
A.国家分裂必然灭亡 B.固步自封,必然被历史淘汰
C.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封建制度必然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12.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 屋大维 B. 伯里克利 C. 克洛维 D. 查理大帝
13.关于中世纪德意志大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学兴起于12世纪 B. 大学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C. 大学有自治权利,不受教会影响 D. 大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4.《罗马民法大全》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判断依据是该法( )
A.是罗马法走向成熟完备的重要标志 B.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C.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D.保留了罗马法的精华,系统全面
15.本州中部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是在( )
A. 1世纪 B. 2世纪 C. 5世纪 D. 646年
16. 十二世纪至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 )
A. 幕府与天皇并存 B. 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摆设
C. 幕府首领由天皇任命 D. 统治者在幕府议政
17.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不太平的一个地区,这里的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
A.安拉 B.耶稣 C.穆罕默德 D.释迦牟尼
18.下列属于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
①拜占庭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罗马帝国 ④亚历山大帝国 ⑤查理曼帝国
A. 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9.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看,形成途径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法兰西 B.意大利 C.德意志 D.英格兰
20.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属于阿拉伯文明成就的是( )
①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②《医学集成》③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入欧洲
④《荷马史诗》⑤《十二铜表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21题18分,22题12分,23题1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该图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一个国家?(2分)联系各统治阶层的纽带是什么?(2分)
材料以二: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2) 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改革”的名称、时间分别是什么?(2分)当时在位的日本天皇是谁?(2分)
(3) 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 日本因善于改革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4分)
22.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
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强盛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商业贸易发达,经
济繁荣,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1) 结合材料分析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4分)
【可悲的衰亡】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4分)?
【深刻的启示】
(3) “学史明智,以史为鉴”。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你从中得到哪些深刻的启示?(4分)
23.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
材料一:以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糊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而这部成文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包括适用于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他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529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命人将以往历届皇帝所颁布的法令删除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后来又陆续编订3部法典,并赋予其新的名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部成文法的出现”指罗马共和国时期哪一重要法律文献的颁布?(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学系统的包含的内容(4分)
(3)材料三中“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是谁?(2分)材料中涉及到的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周测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D
D
C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C
B
C
C
D
B
二、非选择题(21题19分,22题12分,23题9分,共40分)
21、19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2分)法兰克王国(2分)土地(2分)
(2)日本大化改新(2分)646年(1分)孝德天皇(2分)
(3)①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2分)②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
封建国家(2分)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善于改革,适时改革;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任意答对两点得4分)
22、12分
(1)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2分)是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或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和罗马文化)(2分)
(2)长期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固步自封,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西方军队得占领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攻(任意答出正确的两点给4分)
(3)不能固步自封,坚持对外开放;主动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居安思危;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任意答出合理的两点给4分)
23.9分
(1)《十二铜表法》(2分)
(2)万民法、经济法、其他法学概念(3分)
(3)查士丁尼(2分);《罗马民法大全》(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