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2574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3卷 第1 6期2 0 2 3年 8月 科 技 和 产 业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d u s t r y V o l.2 3,N o.1 6A u g.,2 0 2 3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张笑婵,李兴东(兰州交通大学 数理学院,兰州7 3 0 0 7 0)摘要:基于2 0 0 12 0 2 1年3 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通过A r c G I S软件计算局部M o r a nsI区域分布图,接着运用S t a t a 1 7.0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深入研究产

2、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均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集聚特征具备区域一致性。本地区和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正向作用相互叠加,显著加快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下显著发散,而在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下显著收敛,尽管间接效应的收敛作用抵消了直接效应的发散作用,但总效应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变迁;空间集聚;空间杜宾模型中图分类号:F 1 2 1.3;F 1 2 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1-1 8 0 7(2 0 2 3

3、)1 6-0 0 5 0-0 7收稿日期:2 0 2 3-0 4-0 7作者简介:张笑婵(1 9 9 8),女,河北邯郸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统计方法及应用;李兴东(1 9 7 2),男,甘肃通渭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概率统计、相依性结构分析。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已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持续缩小。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 0 1 2年的2.8 8(农村居民收入=1)下降到2 0 2 2年的2.4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虽然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

4、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到2 0 3 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含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产业结构变迁是一种动态演变过程,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其对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基于现有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从产业结构变迁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为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提供理论参考。1 文献综述1.1 城乡收入差距国外学者集中于收入不平等研究。M o l e r o-S i-m a r r o1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加剧是导致中国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M

5、o h a mm a d2选取印尼3 4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固定效应模型(f i x e de f f e c t sm o d e l,F EM),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对印尼收入不平等没有影响,而提高最低工资 能 够 增 加 工 人 收 入,进 而 缩 小 收 入 不 平 等。B n c e s c u3对农村劳动力市场动态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罗马尼亚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结构性收入效应有关,并且农村地区贫困风险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 深 入 研 究,取 得 了 颇 丰 的 研 究 成 果。借 助C i t e S

6、 p e c e软件,绘制2 0 1 3年至2 0 2 3年3月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 h i n e s e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C i t a t i o nI n d e x,C S S C I)文献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则图中节点越大。“城镇化”“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共同富裕”作为高频关键词,构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主要领域;在实证模型选择方面,“门槛效应”“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分位数回归”“空间计量模型”“向量 自 回 归 模 型(v e c t o ra

7、 u t o r e g r e s s i v e m o d e l,VA R模型)”出现频次较高,构成了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模型检验和模型选择的主要方向。05图1 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1.2 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关于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已有研究结论可总结为以下三种观点。一是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发散作用。刘慧等4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和计量基准回归模型得出,产业结构升级会恶化城乡收入差距;Z h o n g等5建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将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二是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杨水根和王露6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

8、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而改善城乡收入状况;罗芳和陈莹7指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显著提高当前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就业状况,减小城乡居民整体收入结构差异;蓝管秀锋和匡贤明8建立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将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服务业领域转移,从而可以减小城乡收入差异,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导致城乡收入失衡。三是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杨艳9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尽管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发散,然而当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时,产业结构升级将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收敛。部分学者引入其他变量,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得出了类似的结

9、论。周国富和陈菡彬1 0采用省际面板数据,马长发和夏利平1 1选取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都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得出两者的关系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空间计量模型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学者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顾剑华和王亚倩1 2、马晓君等1 3、赵波等1 4以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郑金辉等1 5选取长江经济带1 0 8个城市面板数据,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均存在空间正相关,并且都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胡晓梅等和徐秀荣1 6选取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研究得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均存在空间

10、集聚特征。1.3 文献总结从上述分析得知,产业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并且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两者存在复杂的关系,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区域,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同。因此,厘清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两者关系,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已有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空间计量模型又是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模型选择的主要方向之一,故在考察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时,空间因素不容忽视。在省级层面,从空间视角探讨产业结构变迁对当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现有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同时考虑产业结构变迁两个层面指标,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以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支

11、撑,深入研究产业15 张笑婵等: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2 研究设计2.1 模型设定2.1.1 空间自相关在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之前,需要考察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M o r a nsI是度量空间自相关最广为使用的方法,计算公式为I=nni=1nj=1wi j(xi-x)(xj-x)ni=1(xi-x)2ni=1nj=1wi j(1)式中:n为空间单元的个数;wi j为空间矩阵中的元素,采用反距离矩阵构造wi j。2.1.2 空间杜宾模型表1给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模型LM检验,通过LM检验得出,在1%显著性

12、水平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模型均拒绝了“无空间自相关”和“无空间滞后”的原假设,表明应进行空间计量分析。表2给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模型豪斯曼检验和L R检验,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应选择固定效应;L R检验显示,空间杜宾模型(S DM)不会退化为空间自相关模型(S A R)和空间误差模型(S EM)。因此,构建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公式为Yi t=nj=1wi jYi t+Xi t+nj=1wi tXi t+i t(2)式中:Y为因变量,表示城乡收入差距;X为自变量,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为空间回归系数;为自变量回归系数;为自变量空间滞后项系数

13、;为随机扰动项。2.2 变量选取2.2.1 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UR)反映了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已有文献衡量该变量的方法不一,本文选取城乡收入比刻画城乡收入差距,变量UR的取值越小,城乡收入差距越小,具体计算见公式(3)。2.2.2 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变迁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层面来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T S)是指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化发展,见公式(4)。产业结构合理化(T L),能够全面反映社会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合理再分配化程度。借鉴裴延峰1 7的测算方法,用泰尔指数来衡量,计算方法如公式(5)所示。2.2.3 控制变量除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还存在其他

14、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参考已有研究,选取城镇化水平(C I T)、外商直接投资(F D I)、交通基础设施(T R A)、金融发展(F I N)、人力资本(HC A)、技术进步(T P)作为控制变量(表3)。2.3 数据来源与特征描述选取3 1个省份2 0 0 12 0 2 1年面板数据,利用S t a t a 1 7.0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和各省份统计年鉴。为避免大范围数据波动影响,对技术进步作取对数处理。同时,用线性插值法对部分缺失数据进行补全。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表1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模型LM检验检验合理化模型高级化模型统计量P统计量PM

15、o r a nsI1 6.5 6 90.0 0 01 2.8 4 90.0 0 0空间误差LM检验2 5 0.0 1 20.0 0 01 4 8.8 5 40.0 0 0稳健LM7 9.3 5 30.0 0 01 0.0 2 20.0 0 2空间滞后LM检验1 9 6.4 6 90.0 0 02 0 4.1 3 50.0 0 0稳健LM2 5.8 1 00.0 0 06 5.3 0 40.0 0 0表2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豪斯曼和L R检验合理化模型高级化模型统计量P统计量P豪斯曼检验6 1.0 90.0 0 03 7.1 80.0 0 1S DM与S A RL R检验1 1 3.2 70

16、.0 0 01 6 1.1 80.0 0 0S DM与S EML R检验1 6 1.7 80.0 0 02 1 9.7 60.0 0 0UR=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T S=第三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4)T L=3u=1第u产业增加值三大产业总产值l n第u产业增加值三大产业总产值/第u产业就业人数三大产业就业总人数 (5)式中:u=1,2,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T L的取值为0,1,值越趋向于0,产业结构越合理。25 科技和产业 第2 3卷 第1 6期 表3 变量选择具体指标变量名称符号计算方法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UR城乡收入比核心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合

17、理化T L泰尔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T S第三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控制变量城镇化水平C I T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外商直接投资F D I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万美元交通基础设施T R A铁路营业里程与公路里程之和/k m金融发展F I N金融贷款与存款总和/G D P人力资本HC A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技术进步T P专利申请受理量与授权量总和/项表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总个数UR2.8 1 30.5 9 91.7 5 05.6 0 06 5 1T L0.2 2 20.1 3 30.0 0 80.8 3 16 5 1T S2.3 4 70.1 3 32.

18、0 7 02.8 3 46 5 1C I T5 2.1 21 5.6 41 9.6 08 9.6 06 5 1F D I3 3.3 02 9.1 20.0 21 6 9.2 06 5 1T R A1 2.5 07.9 40.6 34 0.4 56 5 1F I N3.0 5 01.1 0 01.4 4 07.5 8 06 5 1HC A1 6.9 92.7 99.1 72 4.9 96 5 1l nT P1 0.1 0 21.9 2 03.0 9 11 4.5 1 86 5 13 实证分析3.1 全局空间关联性分析通过全局M o r a nsI,检验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

19、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三个变量的M o r a nsI都为正值,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在1 0%统计水平下显著,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从时间变化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M o r a nsI波动幅度较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M o r a nsI,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变化;城乡收入差距的M o r a ns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变化。3.2 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运用A r c G I S软件计算各省份2 0 0 1年和2 0 2 1年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局部M o

20、 r a nsI并对A r c G I S软件输出的各省份区域集聚情况进行了整理,如表6所示。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比于2 0 0 1年,2 0 2 1年“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显著的省份,都有所增加。具体而言,“高-高”集聚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和东北 地区,包含了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陕表5 2 0 0 12 0 2 1年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M o r a nsI指数检验年份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M o r a nsIPM o r a nsIPM o r a nsIP2 0 0 10.1 3 00.0 0 00.0 2 70.0 3 00.1

21、4 60.0 0 02 0 0 20.1 2 40.0 0 00.0 2 40.0 3 60.1 8 00.0 0 02 0 0 30.1 0 50.0 0 00.0 2 40.0 3 40.1 7 70.0 0 02 0 0 40.1 0 90.0 0 00.0 2 20.0 4 00.1 8 00.0 0 02 0 0 50.1 1 00.0 0 00.0 2 40.0 3 30.1 8 20.0 0 02 0 0 60.1 0 80.0 0 00.0 1 90.0 4 50.2 0 00.0 0 02 0 0 70.1 1 00.0 0 00.0 1 60.0 5 50.2 0 30.0

22、 0 02 0 0 80.1 1 00.0 0 00.0 1 50.0 5 60.2 0 50.0 0 02 0 0 90.1 1 50.0 0 00.0 1 50.0 5 00.1 9 50.0 0 02 0 1 00.1 0 90.0 0 00.0 1 80.0 3 40.2 0 20.0 0 02 0 1 10.1 0 10.0 0 00.0 2 30.0 3 20.1 7 00.0 0 02 0 1 20.1 1 10.0 0 00.0 2 40.0 4 00.1 6 60.0 0 02 0 1 30.1 2 00.0 0 00.0 2 10.0 2 90.1 5 60.0 0 02

23、0 1 40.1 2 80.0 0 00.0 2 50.0 1 30.1 5 30.0 0 02 0 1 50.1 3 60.0 0 00.0 3 50.0 0 70.1 5 20.0 0 02 0 1 60.1 2 60.0 0 00.0 4 20.0 0 60.1 4 90.0 0 02 0 1 70.1 2 20.0 0 00.0 4 30.0 0 30.1 4 70.0 0 02 0 1 80.1 1 00.0 0 00.0 4 90.0 0 10.1 4 30.0 0 02 0 1 90.0 9 10.0 0 00.0 6 10.0 0 10.1 4 20.0 0 02 0 2 00

24、.0 6 50.0 0 20.0 6 60.0 0 20.1 4 20.0 0 02 0 2 10.0 7 50.0 0 10.0 5 70.0 5 60.1 4 00.0 0 0表6 2 0 0 1年和2 0 2 1年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分布情况变量年份高-高高-低低-低低-高产业结构合理化2 0 0 1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黑龙江北京、天津、浙江无2 0 2 1新疆、青 海、甘 肃、四 川、宁 夏、陕西、内蒙古、黑龙江无北京、天 津、浙 江、江 苏、上 海、福建、广东、安徽、江西无产业结构高级化2 0 0 1无广东、重庆广西、贵州、云南山东、河北、内蒙古2

25、0 2 1天津、山东、江苏、浙江无无河北、安徽城乡收入差距2 0 0 1四川、西藏、新疆、青海无北京、天 津、河 北、辽 宁、上 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吉林、安徽、河南、内蒙古无2 0 2 1青海、甘肃、重庆北京山东、江 苏、浙 江、福 建、上 海、安徽、辽宁、吉林四川35 张笑婵等: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西、内蒙古、黑龙江,说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较缓慢。2 0 0 1年,仅有北京、天津、浙江三个省份“低-低”集聚显著,到了2 0 2 1年,东部地区的江苏、上海、福建、广东,中部地区的安徽和江西,也处于“低-低”集聚状态,说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速度较快。从

26、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西部地区。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2 0 0 1年不存在“高-高”集聚的省份,该阶段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速度较缓慢。2 0 2 1年,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呈现出“高-高”集聚。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相比于2 0 0 1年,2 0 2 1年各省份空间依赖性有所下降,“高-高”集聚主要集中于西部省份,这些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以青海、甘肃、重庆三个省份为代表。其中,四川省由2 0 0 1年的“高-高”集聚迁到2 0 2 1年“低-高”集聚,表明四川相比于周边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东部地区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东北地区的吉林和辽宁,以及中

27、部地区的安徽,2 0 2 1年“低-低”集聚状态显著,北京由2 0 0 1年的“低-低”集聚迁到2 0 2 1年的“高-低”集聚,说明相较于周边省份,近年来北京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综上分析得知,相比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空间依赖性更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协同性有待提高。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较快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3.3 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空间杜宾模型(S DM)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回归结果如表7(产业结构合理化模型)和表8(产业结构高级化模型)所示。其中,M a i n列表示自变量回归系数,W列表示自变量空间滞后项对应的回归系数。产业 结 构 合 理

28、化 空 间 滞 后 项 回 归 系 数 为1.4 0 6,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滞后项回归系数为-2.9 1 84,在1 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表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空间外溢效应。考虑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滞后项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回归结构可能存在系统偏差,因此采用偏微分方式1 3把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模型中(表7),直接效应回归系数为2.2 9 18,间接效应回归系数为3.3 0 95,均在1 0%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都能够缩小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总效应在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相互叠加作用

29、下,显著加快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具体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5.6 0 12%。依托于提高农民增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资源在三大产业之间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所产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高级化模型(表8)中,直接效应回归系数为1.7 3 81,间接效应的回归系数-3.3 7 34,均在1 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表明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下得以收敛,而在本地区高级化作用下发散。在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呈现出的总效应回归系数为-1.6 3 53,虽然总效应的回归系数在统计意义上还没有发挥出缩小作用,

30、但现阶段,间接效应的收敛作用能够抵消直接效应的发散作用。出现该结果的可能原因: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资源利用水平不断突破原有界限,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在三大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揭示,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劳动力的蓄水池。伴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附效应增强,加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了区域间流动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然而,资本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从业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现有市场要求,导致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效

31、应没有体现出来。表7 产业结构合理化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变量M a i nW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T L2.2 3 3*1.4 0 62.2 9 18*3.3 0 95*5.6 0 12*(0.1 5 26)(1.1 3 73)(0.1 7 09)(1.9 0 66)(2.0 0 38)C I T-0.0 0 51*-0.0 5 88*-0.0 0 66*-0.0 9 10*-0.0 9 75*(0.0 0 18)(0.0 1 5)(0.0 0 19)(0.0 2 58)(0.0 2 67)F D I-0.0 0 19*-0.0 0 06-0.0 0 18*-0.0 0 15-0.0 0 34

32、(0.0 0 06)(0.0 0 37)(0.0 0 06)(0.0 0 57)(0.0 0 60)T R A-0.0 0 4-0.1 0 96*-0.0 0 67*-0.1 6 94*-0.1 7 62*(0.0 0 27)(0.0 2 43)(0.0 0 30)(0.0 4 62)(0.0 4 77)F I N0.0 8 91*-0.2 7 98*0.0 8 28*-0.3 8 60*-0.3 0 32(0.0 1 74)(0.1 2 64)(0.0 1 78)(0.2 0 26)(0.2 1 05)H C A0.0 1 45*0.0 7 51*0.0 1 67*0.1 2 28*0.1

33、3 95*(0.0 0 54)(0.0 4 38)(0.0 0 57)(0.0 7 36)(0.0 7 60)l nT P-0.0 1 840.1 3 47-0.0 1 550.1 9 020.1 7 47(0.0 1 49)(0.1 0 84)(0.0 1 49)(0.1 6 96)(0.1 7 30)0.3 3 18*(0.1 1 27)N6 5 1R20.4 4 33 注:括 号 内 为 标 准 差;*表 示P0.1,*表 示P0.0 5,*表 示P0.0 1。45 科技和产业 第2 3卷 第1 6期 表8 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变量M a i nW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T

34、S1.7 6 78*-2.9 1 84*1.7 3 81*-3.3 7 34*-1.6 3 53(0.2 0 2)(1.5 0 14)(0.2 0 75)(1.8 9 06)(1.9 0 57)C I T-0.0 1 75*-0.0 5 77*-0.0 1 85*-0.0 7 84*-0.0 9 69*(0.0 0 2)(0.0 1 61)(0.0 0 2)(0.0 2 24)(0.0 2 28)F D I-0.0 0 32*-0.0 1 5*-0.0 0 34*-0.0 2 05*-0.0 2 39*(0.0 0 06)(0.0 0 43)(0.0 0 06)(0.0 0 67)(0.0 0

35、 7)T R A-0.0 0 18-0.1 1 1*-0.0 0 35-0.1 4 56*-0.1 4 91*(0.0 0 3)(0.0 2 64)(0.0 0 31)(0.0 4 1)(0.0 4 22)F I N-0.0 4 60*-0.0 2 65-0.0 4 73*-0.0 4 81-0.0 9 54(0.0 2 56)(0.1 7 25)(0.0 2 57)(0.2 1 94)(0.2 2 91)H C A0.0 1 15*-0.0 1 530.0 1 16*-0.0 1 53-0.0 0 38(0.0 0 61)(0.0 5 04)(0.0 0 63)(0.0 7 13)(0.0

36、7 39)l nT P-0.0 3 29*-0.0 4 12-0.0 3 38*-0.0 6 81-0.1 0 19(0.0 1 62)(0.1 1 56)(0.0 1 56)(0.1 4 8)(0.1 4 84)0.2 1 61*(0.1 2 44)N6 5 1R20.4 1 91 注:括 号 内 为 标 准 差;*表 示P0.1,*表 示P0.0 5,*表 示P0.0 1。控制变量中,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两个指标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模型中,对应的总效应回归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不为零,合理化模型中总效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0 9 75和-0.1 7 62,高级化模 型 中 总 效

37、应 回 归 系 数 分 别 为-0.0 9 69和-0.1 4 91。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相比而言,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模型中,发挥的收敛作用更大。交通基础设施是增强各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基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地区,带动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收入,收敛城乡收入差距。4 结论与建议选取2 0 0 12 0 2 1年3 1个省份面板数据,首先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接着利用A r c G I S软件计算局部M o r a nsI区域分布图,最后运用S t a t a 1 7.0

38、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4.1 结论从全局空间关联性分析得知,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乡收入差距三者均呈现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空间依赖性更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集聚状态具备区域一致性。本地区和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都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正向促进作用的相互叠加,显著加快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显著扩大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而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缩小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尽管间接效应的缩小作用抵消了直接效应的扩大作用,但总效应表现的缩小

39、作用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在现有基础上,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收敛并没有发挥出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2 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强省份之间产业互动,不同区域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从研究结果来看,各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产业结构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要抓住发展机遇,集中力量发展数字化制造产业,引进智能化服务产业。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要优先考虑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为城乡收入收敛创造条件。第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省份劳动力流动提供基本保障,全面提高

40、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注重传统产业向现代化服务业的转型,努力提高城市的就业容量,为农村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参考文献1 MO L E R O-S I MA R R OR.T h e e f f e c t o f f u n c t i o n a l d i s t r i b u-t i o no f i n c o m eo nu r b a nt o pi n c o m e s,t h eu r b a n-r u r a lg a pa n d t h e G i n ii n d e x,1 9 7 8-2 0 1 5J.C h i n a E c o n o m i cR e

41、 v i e w,2 0 1 7,4 2:1 0 1-1 1 7.2 MOHAMMA D R.I n c o m ei n e q u a l i t yi ni n d o n e s i a:p a n e ld a t ao f3 4p r o v i n c e s2 0 1 4-2 0 1 6C/E 3 S W e bo fC o n f e-r e n c e s.E D PS c i e n c e s,2 0 1 8,7 3:1 0 0 0 3.3 B N C E S C UI.R u r a l-u r b a n i n c o m eg a pa n d l a b o

42、u rm a r k e ti nR o m a n i aC/S H SW e bo fC o n f e r e n c e s.E D PS c i e n c e s,2 0 2 1,9 5:0 1 0 0 3.4 刘慧,伏开宝,李勇刚.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中国3 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 0 1 7,3 4(5):9 3-9 8.5 Z HON GSJ,WAN GMS,Z HUY,e t a l.U r b a ne x p a n s i o na n dt h eu r b a n-r u r a l i n c o m eg a p:e

43、m p i r i c a le v i d e n c ef r o mC h i n aJ.C i t i e s,2 0 2 2,1 2 9:1 0 3 8 3 1.6 杨水根,王露.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 基于新型城镇化中介效应和政府支出规模调节效应的讨论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 0 2 1,3 7(2):1-1 1.7 罗芳,陈莹.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支出偏向与城乡收入差55 张笑婵等: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距J.新疆农垦经济,2 0 2 2(3):5 0-6 0.8 蓝管秀锋,匡贤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基于金融“脱实向虚”视角J.

44、产经评论,2 0 2 1,1 2(3):1 0 4-1 1 3.9 杨艳.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收入 差距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 0 2 0.1 0 周国富,陈菡彬.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 0 2 1,3 8(2):1 5-2 8.1 1 马长发,夏利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2 4(3):7 6-8 4.1 2 顾剑华,王亚倩.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2 1

45、,4 3(8):1 1 6-1 2 8.1 3 马晓君,李艺婵,傅治,等.空间效应视角下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 升 级 的 影 响 J.统 计 与 信 息 论 坛,2 0 2 2,3 7(1 1):1 4-2 5.1 4 赵波,黄珊珊,罗小娟.环境规制异质性、溢出效应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 0 2 2,3 6(1 1):7 1-8 4.1 5 郑金辉,徐维祥,陈希琳,等.长江经济带多维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 0 2 3,3 2(1):1-1 3.1 6 胡晓梅,徐秀荣.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J

46、.衡阳师范学 院学报,2 0 2 2,4 3(3):5 1-5 6.1 7 裴延峰.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不平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 J.数 量 经 济 技 术 经 济 研 究,2 0 2 2,3 9(3):3-2 3.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f f e c t so f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C h a n g eo nU r b a n-R u r a l I n c o m eG a p:E m p i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b a s e do ns p a t i a lD u

47、r b i nm o d e lZ HANGX i a o c h a n,L IX i n g d o n g(S c h o o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sa n dP h y s i c s,L a n z h o u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L a n z h o u7 3 0 0 7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t h ep a n e l d a t ao f 3 1p r o v i n c e s(d u e t ot h e l a c ko fd a t

48、 e,t h es t a t i s t i c a ld a t am e n t i o n e dh e r ed o nt i n c l u d et h eH o n gK o n gS p e c i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R e g i o n,t h eM a c a oS p e c i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R e g i o na n dT a i w a nP r o v i n c e)i nC h i n a f r o m2 0 0 1t o2 0 2 1,t h e l o c a

49、lM o r a nsIw a s d r o w nb yA r c G I Ss o f t w a r e,a n d t h e nS t a t a 1 7.0w a su s e d t oe s t a b l i s h t h e s p a t i a lD u r b i nm o d e l,a n d t h e s p a t i a l s p i l l o v e r e f f e c t o f i n d u s t r i-a l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n g eo n t h eu r b a n-r u r a l i n

50、 c o m eg a pw a sd e e p l ys t u d i e d.T h e r e s u l t s a r e a s f o l l o w s.T h e r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a n d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i n d u s-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u r b a n-r u r a l i n c o m eg a pa l lh a v es p a t i a l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c h a r a c t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