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2302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王洪秋 师晓文 杨 帆 李健雄 王 川四川省第六地质大队,四川 泸州 6 4 6 0 0 0摘要:残次林地土地综合质量评价项目包含土壤厚度、质地、盐碱化、有机化合物含量、灌溉率、灌溉水源等,开展残次林地土地综合评价一方面可以更加合理地使用土地,实现土地利用节约化,另一方面也为项目开发提供技术指导。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双石村等3个村级土地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法,对土地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等进行评价,并运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土地综合整治后,太伏镇双石村等3个村的残

2、次林地耕地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残次林地的土地综合整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S 7 5 D O I:1 0.3 9 6 9/j.i s s n.2 0 9 7-0 6 5 X.2 0 2 3.0 9.0 2 2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显著提高,土地资源需求急剧增加,而残次林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2。然而,由于残次林地的土地质量较差,其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3-4。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不破坏其本来面貌的前提下,对需要整治的土地在水含氧量、基础设施和通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提高

3、耕地质量。借助对整治后的土地综合评估,可为后续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合理利用等提供前瞻性数据和支撑5-6。因此,对残次林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其耕地质量,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和科学管理耕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8。以太伏镇双石村等3个村级土地开发项目为例,对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1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属长江河谷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雨水较多,光照资源较多,春夏秋冬划分较明确,雨热同期,适宜农业生产。由于雨量集中,农业灌溉水源有保障,只需完善农田引水及排灌设施,即可实现土壤的改良。项目区土壤母质不复杂,土壤质地较好,适宜耕种。土壤为紫色土,成土原因主要为页泥岩母质发育的紫

4、泥土属。土壤风化程度浅,以物理风化为主,矿物质较丰富,土壤质地为重壤偏粘,土壤的含氧量较低,但对肥力的保持作用较强,较适宜水生作物耕种。耕作层厚度大于2 0 c m,土层厚度大于6 0 c m,土壤剖面构型为通体粘、通体壤。2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体系2.1 评价原则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就是指对土地现有功能作用和其背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评价。该评价侧重土地的可利用和限制条件方面的综合衡量。具体来看,土地适宜性具体是指对制定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程度的评价,其可以按照土地的现存状态和提升改造后的状态进行评价。而土地的整理适宜性评价就是指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的整治和改善后是否适宜土地需要的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后

5、的现有土地是作为耕地使用还是公园用地及林草地,这些总称为综合性适宜评价。表1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因素体系权重表因素 分区123456789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 H值排水条件地面坡度灌溉保证率地表岩石露头度盆西平原区0.1 20.0 80.1 40.1 50.0 80.1 40.0 90.2 0-盆地丘陵低山区0.2 00.0 50.0 30.1 50.0 30.0 80.2 00.2 10.0 5丘陵地区0.2 10.0 80.0 30.1 10.0 5-0.2 20.2 00.1 0川西南山地区0.2 00.0 5-0.1 40.0 50.0 80

6、.2 00.1 80.1 0川西北高原高山区0.2 00.0 6-0.0 50.0 40.20.2 00.1 30.1 246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第9期2 0 2 3年9月2.2 选取及量化以平均分的田地为例,在具体的评价中分别选取相应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如土层厚度、土壤结构、p H值、土壤外露面坡度、保证灌溉面积和岩石在土壤中的占比等累计8个指标来量化分析土壤的自然属性和经济价值。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因素体系权重表(表1)确定评价指标权重。2.4 确定耕地自然质量指数将各 单 项 指 标 分 值(fi)及 其 相 应 的 权 重 值(Wi)相乘,并对所有选入

7、的后评价指标的计算值求和,最后除以1 0 0,计算整理后所得耕地的自然质量指数如下式:C=11 0 0ni=1Wifi(1)=(8 0*0.2 1+8 0*0.0 8+1 0 0*0.0 3+8 0*0.1 1+8 0*0.0 5+8 0*0.0 0+1 0 0*0.2 2+1 0 0*0.2 0)/1 0 0=0.8 1式中,C为自然质量指数;Wi为单项指标分值;fi为对应权重值;i表示第i个指标值。2.5 确定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为该单元的自然质量分、有灌溉条件下光温生产潜力指数ai j(或无灌溉条件下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三者的乘积。(1)查阅四川

8、省主要农作物在光、水、热方面的指数,以确定研究的耕地在综合性适宜评价方面的指数,水稻为1 5 1 1,小麦为6 5 0,玉米为(气候生产潜力)1 7 5 6。(2)产量比系数,指当地各种农作物单位面积实际产量与国家指定的基准作物实际产量的比值,公式如下:=基准作物单产/指定作物单产(2)基准作物单产:基准作物单产是指在特定农业区域内,根据农业统计数据或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的特定作物的平均产量,用作评估和比较其他作物产量的参考标准。指定作物单产:指定某个特定作物的单产,可以根据该作物的总产量和播种面积来计算。3 结果分析3.1 净新增耕地平均质量及面积在评价过程中选择耕种条件、侵蚀度、自然条件、光热

9、条件4项指标来量化衡量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根据前文分析和研究,经综合性适宜和针对性评价后得知:在对原有土地实行适宜性整治后土地的水肥程度得到改善;地力显著提高;在经过项目化的改造后,土壤的耕种平均质量达到了8.0 5;将其纳入旱地进行评估,适宜种植绿菜、玉米等作物,还适宜种植经济作物;而将其纳入水田更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3.2 标准耕作制度、作物类型和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农用地分等指标,太伏镇属于盆地丘陵低山区,确定其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复种类型水田为小麦水稻,旱地为小麦玉米,基准作物为水稻,指定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通过项目区旱地、坡改梯、水田、格田等工程的整理,未利用地和中低产田

10、土的土壤理化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其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增加,整体耕地质量明显改善。3.3 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及表层土壤质地坡改梯整理区通过表土剥离、表土回填、土方挖填及筑土埂和石埂可使有效土层厚度显著提高进而使得土壤剖面构型、地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地力培肥可使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及表层土壤质地得到极大改善,土壤p H值也随之发生变化。旱地整理区通过地力培肥可使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及表层土壤质地得到较大改善,土壤p H值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筑土埂可以减少旱地整理区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表层养分;通过整治山坪塘可以显著提高部分旱地整理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灌溉保证率

11、。格田整理区通过土方挖填、原埂拆除可使有效土层厚度显著提高,进而使土壤剖面构型、地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地力培肥可使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及表层土壤质地得到极大改善,土壤p H值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新建囤水田及砖砌田埂可以显著提高整理格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蓄水面积,进而提高灌溉保证率。4 提高残次林地质量,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建议4.1 技术层面:培肥地力,强化工程措施对参与整理的耕地进行地力培肥,地力培肥需通过对耕地机械翻耕,增施农家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来改良土壤。项目区地力培肥面积共计56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 王洪秋 师晓文 杨 帆等8 2

12、4.0 1 h m2;统一采购有机肥,有机肥具体参数如下:有机肥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数)4 5%;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数),5%;水分(鲜样)的质量分数,3 0%;酸碱度(p H值),5.58.5。残次林地主要工程措施是对该区域耕地的土埂进行局部整形修整,配套工程措施,对地块进行地力培肥,发动群众施用农家肥,如猪牛羊粪,并结合秸秆还田,以达到提高保水能力、减轻水土流失、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4.2 政策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产量,推进土地整治是目前较好的措施之一。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对土地的划分方面还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13、,影响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对于出现的问题,政府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要具有顶层设计意识,为本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和方向性的帮助。另外,还应该加强土地空间规划,整合政府各部门职能职权,减少内耗,将土地整治工作纳入到统一的行动方案中来,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相关部门还应该在耕地保护方面多下功夫,建立完整的领导体系和沟通协调机制,减少无关因素的影响,形成耕地保护的全方位协同体系,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市一级的自然资源部门要在业务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行之有效的残次地整治业务指南,指导县区在整治活动中不走样、不变形;县区职能部门在全力做好此项工作的基础之上,配套健全相应的方案和可行

14、性操作规划,在做好预案的同时,整合农、林、水利、财政等部门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整治报告,增加整治活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5 结语土地综合整治后,太伏镇双石村等3个村的耕地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土地综合整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可以帮助城市发展和补充新的耕地。具体来讲,需要在技术层面加强工程保障,合理耕培土地,增加肥力;在政府层面需要加强规划研究,在政策走向和部门协同间保持一致,确保政策的一惯性和稳定性,只有在技术和政策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整治的成效。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地规划土地整治,提高新增耕地的质量,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要考虑耕地占与补的时

15、空匹配,防止补充的耕地因长期无人耕种和管理造成撂荒,影响全国耕地数量。参考文献:1 程传胜.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 以高圈村等5村土地开发项目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 0 2 1(1 2):1 8-2 2.2 曹源.定边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 0 2 1,3 2(1 7):1 2-1 4.3 李冬梅.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 0 2 1,1 5(2 4):8 4-8 5.4 赵彤.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探究 以陕西省千阳县草碧镇为例J.南方农机,2 0 2 1,5 2(1 5):8 0-8 2.5 周泽,高健.残次林地土地整

16、治项目实施要点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 0 2 0,3 1(2 4):2 8-2 9.6 杨飞翔.残次林地土地开发项目工程实践 以定边县J YW村土地开发项目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 0 2 0,4 5(1 0):1 4 6-1 4 8.7 庄海海.残次林地土地开发的流程及意义 以定边县砖井镇候场村曹伙场土地开发项目为例J.农业与技术,2 0 2 0,4 0(1 9):6 1-6 5.8 邱宇洁.Z J S村残次林地土地开发项目工程实践J.农业与技术,2 0 2 0,4 0(1 8):6 9-7 1.作者简介:王洪秋,男,1 9 9 1年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地整治。师晓文(通讯作者),男,1 9 8 6年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工程及土地整治。66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第9期2 0 2 3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