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栏目编辑 魏友海2023.7饲料与营养刚出膜的侧沟爬岩鳅幼苗个体较小,平均全长在5.13毫米左右,当其卵黄快消耗完时,喜欢在池底和池壁匍匐游动,只有极少数幼苗会在水体上层游动。为探索侧沟爬岩鳅幼苗适口的开口饵料,本试验采用螺旋藻、硅藻和鸡蛋黄微粒进行开口饵料对比试验,分析侧沟爬岩鳅幼苗存活率和体重净增长情况,也为侧沟爬岩鳅苗种培育提供基础数据。一、材料与方法1.幼苗来源试验所用侧沟爬岩鳅苗来自瀑布沟黑马营地增殖放流站2022年繁殖的幼苗。初孵幼苗放在暂养盆中培养,暂养培育810天,在幼苗卵黄囊消耗完之前可进行幼苗开口饵料的投喂试验。2.开口饵料本试验选择的开口饵料分别为煮熟的鸡蛋黄微粒(A)、
2、螺旋藻(B)和硅藻(C)。投喂前,所有饵料均需要使用120目的纱网过滤后再进行投喂。3.试验方法选择出膜后180小时、即将开始摄食、体质健壮、无病的幼苗900尾,随机分入9个暂养盆(直径为40厘米)中,每组100尾。设置3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4.数据分析分别采用以下公式计算侧沟爬岩鳅幼苗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SGR),以此分析幼苗的生长特性。成活率(%)存活数/总数100SGR(%)100(lnWtlnW0)/t公式中,Wt、W0分别表示在试验后的第t天、试验前的幼苗体重,t为试验时间。二、结果1.不同开口饵料对侧沟爬岩鳅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期间,3个试验组侧沟爬岩鳅幼苗体重均呈递增趋势,其
3、中蛋黄组增加趋势最为明显。试验结果具体表现为:在试验开始后的第5天,各组侧沟爬岩鳅幼苗的平均体重增幅不明显。第1030天,各组侧沟爬岩鳅幼苗平均体重增加明显,其中蛋黄组增加最为明显;螺旋藻组和硅藻组特定生长率相差不多,但明显都要比蛋黄组低。第30天,蛋黄组侧沟爬岩鳅幼苗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螺旋藻组和硅藻组,而螺旋藻和硅藻组无显著性差异。2.不同开口饵料对侧沟爬岩鳅幼苗成活率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投喂不同开口饵料对侧沟爬岩鳅幼苗的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影响,蛋黄组成活率 明 显 高 于 旋 藻 组、硅 藻 组。试 验 结 束 时(30天),各组侧沟爬岩鳅幼苗的成活率为蛋黄组螺旋藻组硅藻组;在试验开始后的第
4、5天,蛋黄组侧沟爬岩鳅幼苗成活率即高于螺旋藻组和硅藻组;在试验第30天,蛋黄组的成活率最高,其值 为(79.32 18.55)%;其 后 为 硅 藻 组,为(51.58 22.02)%;螺 旋 藻 组 最 低,其 值 为(50.1521.28)%。李先能1,王凯毅2,谭刚3,孙大根1,付廖伟2,陈磊3,张欢3(1.国能大渡河瀑布沟发电有限公司,四川 雅安625399;2.国能大渡河枕头坝发电有限公司,四川 乐山614799;3.四川律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65)基金项目: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鱼增殖放流站增殖放流项目(PDP-QT-2021-050);20212024年大渡河枕头坝
5、一级水电站鱼增殖放流站增殖放流项目(ZTB-QT-2021-043)73栏目编辑 魏友海饲料与营养2023.7三、讨论从本试验中侧沟爬岩鳅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来看,螺旋藻组和硅藻组侧沟爬岩鳅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都低于蛋黄组,即可说明蛋黄作为侧沟爬岩鳅幼苗的开口饵料是比较适口的。采用微粒状的硅藻和螺旋藻作为饵料投入水中后,其不易沉入水底,而是在水体中呈现悬浮或者漂浮状态。侧沟爬岩鳅幼苗是一种底栖鱼,幼苗大部分时间均在池底匍匐游动,很难主动对硅藻和螺旋藻进行摄食,这样就造成硅藻和螺旋藻试验组特定生长率较低。此外从饵料来源上看,鸡蛋黄作为饵料比硅藻和螺旋藻在实际生产中更容易获取,成本更低。因此,
6、本研究认为蛋黄微粒是侧沟爬岩鳅幼苗适宜的开口饵料。综上所述,蛋黄微粒是侧沟爬岩鳅幼鱼适宜的开口饵料。在生产中,如果需要考虑营养均衡,可以使用硅藻或者螺旋藻作为开口饵料的补充,这样更适合侧沟爬岩鳅幼苗的生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需求明显增加,促使水产养殖业持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卜孟娟等,2019;张建胜等,2022;Ian P等,2004)。为此,养殖户为提高经济效益,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节约养殖成本的效果(Mary D 等,2000)。然而,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了耐药菌、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出现
7、,使畜产品等质量降低,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造成环境污染等(朱恩恒等,2022;曾建国,2022;田志梅等,2019)。国内外减少或禁止抗生素使用的发展趋势使得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田亚东等,2004)。如何在饲料端全面禁抗的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保障动物健康和稳定生产水平,是当今养殖业和饲料添加剂行业的一大挑战。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绿色的免疫增强剂是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之举。本文主要对抗生素的发展史以及近年来常用的几种新型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在养殖实践中为广大养殖户选择免疫增强剂提供一定的参考。一、抗生素的发展史及危害抗生素原名抗菌素,
8、是一类由某些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在低浓度下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王丽等,2021;杭柏林等,2022;Ramasamy Rajesh Kumar等,2012)。抗生素主要作为药物拌入饲料、加水灌服和注射使用等来治疗患病动物(Raheem N等,2019)。抗生素最初被用于治疗动物传染性疾病,但随后因其可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而逐渐被用作饲料添加剂,甚至超过了最初被用作治疗性药物使用的频率(周欣宇等,2018)。但随着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的发现,人们认为环境中高水平的抗生素积累,不仅会造成各种污染,而且最终还会沿着食物链循环进入人体,从而增加人类疾病的发生率,
9、进而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二、免疫增强剂1.抗菌肽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阳离子型小分子多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Hans G等,1995;DubosR J等,1939)。抗菌肽根据来源可分为动物抗菌彭苏予1,吴秋红1,包松松1,蒋立1,王亚超1,刘波2(1.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214081)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2XT0401、2020TD5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8);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JATS 2022 514)通信作者:王亚超、刘波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