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秦安县第一幼儿园“国培计划(2017)”——甘肃省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文件精神、按照甘肃省相关文件要求,基于我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调研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1.技术应用有提高。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个老师通过教学案例研磨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力,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再提升,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2.专业发展有环境。帮助教师学会利用网络研修的资源、专家、平台、工具等优势,与园本研修有机结合,组织混合研修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能力,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自身成长。
3.骨干建设有团队。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培养各学科领域及园本研修的骨干队伍,推进区域混合研修导师团队建设。
4.资源建设有成果。通过个人建设、团队打磨、小组推荐的方式形成一批本园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精品资源,包含突破重难点的微课例、课程诊断实例、优秀教学设计和课件等,充实、推动本园学科资源库建设。
5.示范引领有基地。为学校奠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特色和优势,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园本研修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基地。
二、培训对象
幼儿园教师,合计培训人数69人。
三、研修内容与安排
本项目采取管理者集中培训、学员在网络研修和园本研修三个阶段,线上线下混合研修的学习方式。具体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管理者集中面授,2017年9月26日-9月29日,4天;
第二阶段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2017年10月26日-12月10日;
第三阶段总结评优,2017年12月11日-12月25日前完成。
网络研修与园本研修内容安排
阶段
需要完成的研修任务
研修
成果
是什么
(阶段任务描述)
学什么
(课程资源)
怎么学
网络研修
校本实践
阶段一
感受技术魅力
提升综合素养
(10月26日-11月2日)
根据诊断测评结果,结合本园信息技术环境条件、教学进度和项目安排,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工具应用】随写随记玩转云笔记
【工具应用】轻松制作高大上的电子相册
【工具应用】图文并茂话美篇
【工具应用】40分钟学会创意图片的编辑和处理
【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四有”好老师
1.前期诊断测评
2.学习网络课程
3.主题研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使用
4.撰写研修计划
1.幼儿园管理员制订研修计划
2.幼儿园
组织开班动员大会
3.教研组研讨,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计划
阶段二
选择技术工具
习得一技之长
(11月3日-11月15日)
结合网络课程及本人的教学实际,选择在教学中需常使用但本人使用不太熟练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和练习,形成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
□微课助力教学效果提升
□PPT课件助力教学效果提升
□图片、音视频处理
□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的运用
□学科案例应用类课程
1.学习网络课程
2.主题研讨:我有一技——信息技术如何助力教学
3.撰写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幼儿园结合本园教师的技术应用需求,信息技术教师组织开展讲解指导,组织技术攻关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阶段三
深化技术应用
研磨教学妙招
(11月16日-12月10日)
分享本人在简易多媒体/交互多媒体/网络移动环境下应用ppt投影、电子白板、pad等信息技术手段助力课堂教与学的妙招
□简易多媒体环境课程与应用案例
□交互多媒体环境课程与应用案例
□网络移动环境课程与应用案例
(以上三层,学员选择其一学习)
1.学习网络课程
2.主题研讨:微课进行时
3.提交教学案例
教研组组织集体备课、研课磨课等活动,各校组织线下实践测评活动,对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进行观摩点评,推选本校“优品”
微课/教学片断/PPT课件
阶段四
展评精品成果
助力专业发展
(12月11日-12月31日)
幼儿园组织参训教师开展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学员分享经验成果
□技术在教学与学习评价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师德与传统美德
1.学习网络课程
2.主题研讨:推荐我最喜欢的教学工具软件
基于示范园开展成果交流展示、专家送教指导等活动,总结项目成果成效
/
四、考核评价
(一)学员考核
本项目考核强调混合研修,重在学员实践,强化学用结合。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阶段
平台学习
(30分)
线上活动
(20分)
实践任务
(20分)
实践测评
(30分)
阶段一
80分钟,满分4分
5分
5分
针对线下研修活动及校级坊主的评价,校级管理员给学员赋分:满分30分
阶段二
160分钟,满分8分
5分
5分
阶段三
160分钟,满分8分
5分
10分
阶段四
80分钟,满分4分
5分
/
选课中心
120分钟,满分6分
/
/
/
(二)校(园)级管理员
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
分值
研修简报
1.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与本校校本研修活动、一师一优课活动相结合,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研修工作指导方案。
10
2.提交一期分阶段研修活动简报,可以是本校/片区研课磨课活动或赛课评课活动简报
10
3.以简报的形式提交一份研修总结
10
组织管理
1.学员参训率达到100%:计10分;95%-99%:计8分;90%-94%:计6分;85%-89%:计4分,84%以下不记分。
30
2.学员合格率达到100%:计10分;95%-99%:计8分;85%-94%:计6分;75%-84%:计4分;74%以下不得分。
3.学员90分以上达到15%以上:计10分;10%-15%:计8分;5%-10%:计6分;5%以下不得分。
实践测评
学员线下研修活动成绩评定:所有学员的线下研修活动成绩都被评定得20分,否则不得分。
20
资源建设
督促校级坊主组织研磨评优,推荐15%优秀作品集至项目组:15%以上计20分;12%—14%计15分;8—11%计8分;8%以下不得分。
20
满分100分
五、组织管理与服务保障
(一)组织方式
本次培训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建立幼儿园网络研修社区。
(二)各角色职责
1、幼儿园管理员职责
(1)制订计划。培训第一阶段,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制定园本研修计划。
(2)队伍建设。培训第一阶段,根据幼儿园实际教研组织情况,建立园级工作坊,确定教研组长为园级坊坊主,支持本学科线下研修活动。
(3)实践测评。培训中后期,结合教研组教研工作及幼儿园内赛课、评优课活动,做好线下实践测评工作。
(4)汇聚成果。培训后期,注重培训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组织本园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做好成果提炼、推优与积淀工作。
(三)服务保障
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秦安县第一幼儿园
2017年10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