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点13--钠及其化合物(原卷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581481 上传时间:2025-02-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9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3--钠及其化合物(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考点13--钠及其化合物(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3 钠及其化合物 本专题一般与其他专题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常以一个选项或一个填空的形式考查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及有关计算。 预测2023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特点不变,直接出现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有考查迁移能力的可能性,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如钠的活泼性、过氧化钠的结构与性质、碳酸氢钠的热不稳定性)的选择题出现概率较大。 一、钠的性质 二、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NaNa+ (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 O2 Cl2:2Na+Cl22NaCl (2)与水反应 ①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3)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钠的制取及保存 (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 (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4NaCl+Ti。 【小试牛刀】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2O2(  ) (2)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 (3)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 (4)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 (5)根据反应Na+KClNaCl+K↑,知Na的金属性强于K(  ) (6)实验完毕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  ) (7)ⅠA族元素又称碱金属元素(  ) (8)钠、氧化钠、碳酸钠的焰色反应均显黄色(  ) (9)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气体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增大( ) (10)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 【典例】 例1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取用金属钠时,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瓶 【答案】A 【解析】A项,钠的焰色为黄色,所以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A正确;B项,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2,B不正确;C项,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小,熔点较低,C不正确;D项,钠为块状固体,取用金属钠时,剩余的钠应放回原瓶,D不正确;故选A。 例2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答案】B 【解析】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根据4Na+O2===2Na2O,则1 mol 金属钠完全反应得氧化钠的质量是31 g,根据反应2Na+O2Na2O2,则1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得过氧化钠的质量是39 g,等质量的两块钠,即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对点提升】 对点1 下列对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量金属钠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B.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C.火灾现场有大量金属钠存放时,可用水灭火 D.将一小粒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对点2 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ol·L-1盐酸、100 mL 0.01 mol·L-1NaO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烧杯中均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Na+2H2O===2Na++2OH-+H2↑ 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 C.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 【巧学妙记】 (1)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的反应。 (2)钠与乙醇反应的特点——慢、沉 钠与乙醇反应,钠块先沉在液面下,后上下浮动、能看到表面冒出气泡,并不能熔化成小球。 (3)钠与酸反应的特点——快,可能燃烧或爆炸。 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钠 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Na2O Na2O2 电子式 氧元素化合价 -2 -1 色、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阴、阳离子个数比 1∶2 1∶2 是否为碱性氧化物 是 不是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盐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用途 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 2.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NaOH的俗名为烧碱、火碱或苛性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有很强的腐蚀性。 (2)化学性质 ①具有碱的通性 ②其他反应 与金属铝反应:2Al+2OH-+6H2O===2Na[Al(OH)4]+3H2↑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l2+2OH-===Cl-+ClO-+H2O 酯类水解:CH3COOC2H5+NaOHCH3COONa+CH3CH2OH (3)NaOH的制取 ①土法制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现代工业制碱:2NaCl+2H2O2NaOH+H2↑+Cl2↑ 【小试牛刀】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烧碱、纯碱均属于碱,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 (2)NaOH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变为Na2CO3(  ) (3)氧化钠、过氧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  ) (4)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5)H2O2和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含有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 (6)7.8 g过氧化钠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2NA(  ) (7)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 (8)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 mol O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4 mol(  ) (9)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  ) (10)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2O2充分反应完时,溶液中c(Na+)不变(  ) 【典例】 例1 下列不是Na2O和Na2O2的共同之处是( ) A.均是碱性氧化物 B.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D.均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答案】A 【解析】A项,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选;B项,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B不选;C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阴离子分别为O2-、O22-,阳离子为钠离子,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C不选;D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D不选。故选A。 例2 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 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浑浊 【答案】B 【解析】A项,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和具有助燃物质;B项,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C项,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D项,Na2O2先和水反应生成O2和NaOH,NaOH再与Ca(HCO3)2反应产生沉淀CaCO3。 【对点提升】 对点1 对Na2O2与CO2和H2O(g)混合气体的反应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参加反应的Na2O2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就一定 B.只要CO2和H2O(g)的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2O2的量就一定 C.只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反应中所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就一定 D.只要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固体所增加的质量就一定 对点2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 A.54.5% B.40% C.36% D.33.3% 【巧学妙记】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过程:银白色金属钠表面变暗出现白色固体接着表面变稀白色块状固体白色粉末状物质。 (2)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Na2O2与H2O、CO2的反应规律 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Na2O2~O2~2e-,n(e-)=n(Na2O2)=2n(O2) 气体体积变化关系 CO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来气体体积的,等于生成氧气的量,即ΔV=V(O2)=V(混合) 固体质量变化关系 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Δm(CO2)= 28 g·mol-1×n(CO2),Δm(H2O)=2 g·mol-1×n(H2O)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2.转化关系 Na2CO3NaHCO3 3.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应用 (1)Na2CO3、NaHCO3的鉴别 ①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固体。 ②溶液的鉴别可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测pH法。 a.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 b.气体法: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 c.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 (2)Na2CO3、NaHCO3的除杂 序号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① Na2CO3(s)(NaHCO3) 加热法 ② NaHCO3(aq)(Na2CO3) 通入足量CO2 ③ Na2CO3(aq)(NaHCO3) 滴加适量NaOH溶液 【小试牛刀】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会分解(  ) (2)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  ) (3)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 (4)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 (5)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时,不涉及化学变化(  ) 【典例】 例1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0.1 mol·L-1盐溶液的pH: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Na2CO3<NaHCO3 D.相同温度下,0.1 mol·L-1盐溶液分别与0.1 mol·L-1 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答案】D 【解析】A项,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B项,相同条件下,pH:Na2CO3>NaHCO3;C项,相同质量时,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大,故C正确;D项,NaHCO3与盐酸反应一步完成,而Na2CO3与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D错误。 例2 有两试管分别装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判断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答案】C 【解析】A项,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B项,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故B错误;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故C正确;D项,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时,NaHCO3立即产生气泡,Na2CO3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故D错误;故选C。 【对点提升】 对点1 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 C.等质量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 对点2 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法 实验方案 测量数据 A 滴定法 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 消耗盐酸的体积 B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加的质量 C 重量法 将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减少的质量 D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排出水的体积 【巧学妙记】 1.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溶质成分的方法 若a=0(即图像从原点开始) 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 若V(Oa)=V(ab)(即Oa段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 若V(Oa)>V(ab)(即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若V(Oa)<V(ab)(即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2.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 1.气体法 ①测定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②实验操作:向m 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mol×106 g·mol-1=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 2.沉淀法 ①测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 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②实验操作:先将m 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沉淀的质量为n g。 ③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 g·mol-1=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100%。 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灼烧氯化钠的火焰呈紫色 B.Na和Na+化学性质一样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2.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B.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C.Na2O2和Na2O均为白色固体,与CO2反应均放出O2 D.分别向Na2O2和Na2O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酚酞溶液,两者的现象相同 3.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 的大 B.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中,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 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某些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g)= 2Na2SO4+O2,。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 A.2Na2O2+2N2O3=4NaNO2+O2 B.Na2O2+2NO2=2NaNO3 C.2Na2O2+2N2O5═4NaNO3+O2 D.2Na2O2+2Mn2O7=4NaMnO4+O2 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证明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为浓硫酸 B.装置C发生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装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CO2 D.将E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6.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 C.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溶液的碱性大于NaHCO3溶液的碱性 7.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是( ) A.若A为NaOH溶液,乙为白色沉淀,则X可能为短周期金属元素 B.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乙反应可生成丙 C.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D.若乙为NaHCO3,则甲或丙可能是CO2 8.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B.当0<V(HCl)<10 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 9.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再向所得溶液中还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B.通入CO2的体积为336 mL (标准状况)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 : n(Na2CO3)=1:3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 n(Na2CO3)=2:1 10.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纯碱可用于治疗胃溃疡 纯碱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CO2中的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Na2CO3可与HCl反应 Ⅰ对,Ⅱ错,无 C 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加入适量NaOH除去 NaHCO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Ⅰ对,Ⅱ对,有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晶体析出 NaHCO3难溶于水 Ⅰ对,Ⅱ对,有 11.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能杀灭新冠病毒,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也可作为漂白剂、去污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B.过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促进油污水解 C.二氧化锰、铁离子或高温会减弱过碳酸钠的漂白效果 D.过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的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CO3·3H2O2+Na2SO3===2Na2CO3+Na2SO4+O2↑+3H2O 12.Na2CO3和NaHCO3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盐,可用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酸反应的差异。甲组进行了如下4组实验。 其中实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2)稳定性差异。乙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 ①将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的试管同时放入甘油浴加热(甘油沸点为290OC),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检验反应的产物,a、b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与盐溶液反应的差异。丙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差异。 实验组号 反应物 现象 物质 浓度/mol/L CaCl2浓度/mol/L 是否有沉淀(室温) 气泡情况 室温 60℃水浴 A NaHCO3 0.05 0.05 有少量白色沉淀 无 无 B Na2CO3 0.05 0.05 有较多白色沉淀 无 无 C NaHCO3 0.5 0.5 有大量白色沉淀 无 有明显气泡 D Na2CO3 0.5 0.5 有大量白色沉淀 无 无 ①丙组由此得出“能用CaCl2鉴别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溶液”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 ②请写出C组中60℃时,NaHCO3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2022·湖北省襄阳四中模拟预测)2022年3月23日,“天空课堂”第二讲开讲,太空“冰雪”实验带来神奇现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得乙酸钠溶液,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遇到一丁点的结晶或颗粒,就会析出CH3COONa·3H2O晶体,从而在太空“点水成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的俗称是小苏打 B.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 C.结晶析出为放热熵减过程 D.CH3COONa·3H2O 中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2022·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期末)下列有关Na2O和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O比Na2O2稳定 B.只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Na2O、Na2O2分别与CO2反应,产物相同 D.将足量的Na2O2比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3.(2022·北京市丰台区期末)下列关于NaHCO3和Na2CO3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aHCO3俗称小苏打 B.Na2CO3溶液显碱性,所以Na2CO3属于碱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的量相等 4.(2022·江西省吉安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B.Na2O2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C.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可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5.(2022·四川省成都市期末)用铂丝蘸取某混合液进行焰色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B.焰色反应有发光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原溶液有钾元素无钠元素 D.每次实验结束可用水洗净铂丝并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 6.(2022·重庆市九龙坡区期末检测)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观察K2CO3的焰色试验 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实验装置或操作 7.(2022·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一模)下列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有导电性,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B.Na2O2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 C.NaOH显碱性,可用作干燥剂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2022·浙江省宁波市九校期末联考)将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中一定有0.5molO2 B.反应后,容器中一定没有H2O C.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只有Na2CO3 D.混合物中NaHCO3和Na2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9.(2022·广东省中山市期末检测)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某学习小组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B.该实验可以直接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来感受反应的热效应 C.该实验可以用pH试纸来检验生成的溶液是否显碱性 D.该实验可以说明过氧化钠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10.(2022·浙江省新力量联盟联考)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CO2气体(HCl):饱和NaHCO3溶液 B.Na2CO3固体(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C.NaHCO3溶液(Na2CO3):通过量CO2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11.(2022·海南省海口一中等四校高三联考)金属钠溶解于液氨中形成氨合钠离子和氨合电子,向该溶液中加入穴醚类配体L,得到首个含碱金属阴离子的黄金化合物[NaL]+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的半径比Mg大 B.钠的液氨溶液有强的还原性 C.Na-的第一电离能比H-大 D.该事实表明钠也可表现非金属性 12.(2022·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下列各溶液中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Mg(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Mg2++ HCO3-+OH-=MgCO3↓+H2O B.水杨酸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CO32-+→ +CO2↑+H2O C.Na2O2与H218O反应:2Na2O2+2H218O=4Na++4OH-+18O2↑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4Cl2+5H2O=2 SO42-+8Cl-+10H+ 13.(2022·山东省泰安一中模拟预测)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O3、Na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1: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实验2:向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的pH从12下降到约为9。 实验3:将0.1mol·L-1的NaHCO3溶液与0.1mool·L-1的CaC12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4:向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新制饱和氯水,氯水颜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2中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 B.实验3中白色沉淀为Ca(HCO3)2 C.实验4说明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C1O>H2CO3 D.实验3、4均是改变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14.(2022·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三模)1941年,我国科学家侯德榜结合地域条件改进索尔维制碱法,提出纯碱与铵肥(NH4Cl)的联合生产工艺,后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侯氏制碱法总反应:2NaCl+H2O+2NH3+CO2=Na2CO3+2NH4Cl 索尔维制碱法总反应:2NaCl+CaCO3=Na2CO3+CaCl2 (CaCl2作为废液排放) A.气体1、气体2均为CO2 B.溶液2中,含碳微粒主要是 C.侯氏制碱法和索尔维制碱法中原料NaCl的原子利用率相同 D.盐析池中加入NaCl,c(Cl-)增大,NH4Cl(s)NH4+(aq)+Cl-(aq) 的平衡逆向移动,NH4Cl析出 15.(2022·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选考模拟)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下图为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实现转化关系① B.Na2O2发生④⑤的转化均有O2产生 C.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③和⑧生成氯化钠 D.反应②只能通过加热才能实现物质转化 16.(2022·湖南省衡阳市质量检测)某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已知: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A.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基本相同,说明②中的OH-未参与该反应 B.加入试剂体积相同时,②溶液比③溶液碱性更弱 C.a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 HCO3-=CaCO3↓+H2O D.Na2CO3和NaHCO3的稀溶液可利用CaCl2溶液鉴别 17.(2022·山西省运城市调研考试)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的轨道舱内安装盛有Na2O2颗粒的装置,为宇航员供氧。回答下列问题: (1)Na2O2的制取。将金属钠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已除去CO2的干燥空气,加热并维持温度在180~200℃之间,钠被氧化成Na2O,进而增加空气流量,迅速升温至300~400℃,制得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Na2O2的供氧。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组成的探究。Na2O2使用后会失去供氧能力(又称失效供氧剂),某“失效供氧剂”的化学组成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两者的混合物。为探究“失效供氧剂”的化学组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失效供氧剂”于试管中,加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称取19.0g“失效供氧剂”加入足量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用浓硫酸干燥后,再用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8.8g,该“失效供氧剂”的化学组成为___________(只填写化学式)。 18.(2022·湖北省部分市联合调研考试)实验室有不纯的过氧化钠,欲用排水法测量其纯度,准确称量该样品8.0克装入C装置中。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问题: (1)A是实验室常见制备CO2的装置,锥形瓶内盛有某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锥形瓶上方盛装盐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 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装置编号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_______ _______ D _______ 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欲检验F中收集的气体,其具体操作步骤及现象:_______。 (5)缓缓通入过量的CO2后,收集到气体为1120.0mL(标准状况下),则过氧化钠的纯度为_______%(三位有效数字)。 19.(2022·广东省番禺区统考)某同学在实验室对钠的化合物相关样品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1)实验1:某纯碱样品只含NaCl杂质,现测定样品中Na2CO3的含量。称取样品ag,采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Y形管中稀硫酸与样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试剂X最佳选择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饱和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Cl溶液 ③读数时,若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则样品中Na2CO3的含量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④实验结束时,所测得气体体积为V mL。设实验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实验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稳定性探究。 ①上图实验中试剂A和试剂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受热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Ⅲ:若加热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剩余固体成分会因二者物质的量不同而发生变化。当n(NaHCO3):n(Na2O2)=4:3混合后,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试管内剩余固体为Na2CO3和NaOH,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20.(2022·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叠氮化钠(NaN3)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常用于汽车安全防护袋的气源,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立即自动充气。实验室模拟尿素法制备水合肼(N2H4•H2O)并利用其进一步反应制取NaN3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N2H4·H2O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成N2; ②一定条件下,碱性NaClO溶液与尿素溶液反应生成N2H4·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写出反应器1中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反应器2中加入无水乙醚的作用是_______。 (4)已知亚硝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NO,写出反应器2中生成NaN3和CH3CH2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生成39g NaN3,则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5)反应器1要控制NaClO溶液的用量,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