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原文
2、背诵巩固本课中的所有单字解释和句子翻译
3、理解本课内容,完成本文相关思考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背诵并默写原文第4、5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学习
理解性默写
1、小石潭的全貌:
2、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点明作者心境句子是:
3、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潭边茂盛植物)的句子:
4、通过写游鱼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这句话和前文的 相照应
5、 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6、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7、写溪流特点的句子:
(二)合作质疑
1、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突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2、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3、写作手法:第一段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写 ,运用了 写作手法;第三段写 ,运用 修辞。第四段写小石潭的氛围,采用 的写作手法。
4、文章第一段写“心乐之”,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应该怎样理解?
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文明遐迩。)
6、本文沿用至今的成语:斗折蛇行
7、一词多义
①以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②为: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④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⑤差: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课堂检测
内容见检测卷。
《小石潭记》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原文
2、背诵巩固本课中的所有单字解释和句子翻译
3、理解本课内容,完成本文相关思考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背诵并默写原文第4、5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学习
1、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突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2、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3、写作手法:第一段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写 ,运用了 写作手法;第三段写 ,运用 修辞。第四段写小石潭的氛围,采用 的写作手法。
4、文章第一段写“心乐之”,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应该怎样理解?
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6、一词多义
①以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②为: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④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⑤差: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课堂小测
《小石潭记》测试题
一、 解释词语
1、水尤清冽
2、为嵁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明灭可见
5、日光下澈
6、佁然不动
7、俶尔远逝
8、往来翕忽
9、为坻
10.其岸势犬牙差互
11、悄怆幽邃
12、以其境过清
13、不可久居
14、潭中鱼可百许头
15、以其境过清
16、从小丘西行二十步
17、心乐之
18、悄怆幽邃
19、乃记之而去
20、隶而从者
二、原文填空
1、小石潭的全貌:
2、通过写游鱼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这句话和前文的 相照应
原文填空并解释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
翻译是:
2、描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
翻译是:
翻译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问题研究
1、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2、第一段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写 ,运用了
写作手法;第三段写 ,运用 修辞。第四段写小石潭的氛围,采用 的写作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