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56985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80-2023年第28期(总第368期)德育研究对于听障学生,班主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生存在听力障碍,导致沟通困难,容易因为听力问题衍生出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学生思想和品行的发展受阻。班主任应积极引入丰富的德育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使学生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听障学生存在听力障碍,容易出现自卑、多疑、猜忌等不良的心理,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加强德育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使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立德树人是教育

2、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教育应坚持“学生本位主义”,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还应积极落实德育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听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和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认识到生命力的强大,热爱生命、关心父母、热爱祖国等,对生活充满信心,进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班主任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人。二、听障学生的特点听障学生和健全学生不同,其听力受限,在感知、注意力、

3、心理等方面和健全学生有较大差异。第一,感知不完整,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听障学生无法通过听的方式获取信息,只能通过视觉、触觉等收集信息,信息不完整,难以很好地理解事物。第二,注意力难以集中。听障学生主要通过看获取信息,一旦他们在视觉方面难以获得较好的体验,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很难认真学习。第三,情绪和心理不稳定。听障学生在和他人沟通时,主要通过看的方式来感知事物,而其他人对听障学生的了解也难以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主要通过观察他们的动作和行为,而这些沟通交流方式都容易产生误解,导致学生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第四,语言能力较差,沟通困难。听障学生通常难以和别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表达受限,加之在日常生

4、活中缺乏语言训练,导致一些学生不喜欢交流,也不善于表达,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难以在交往中和他人保持顺畅的沟通。三、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一)受学生身心问题影响,德育难度较大听障学生难以通过听的方式接受思想道德教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宋蓉摘要:班主任渗透德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乐观的生活态度、优良的品德具有积极的作用。听障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具有特殊性,存在感知能力较差、自卑和多疑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听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更新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德育体系,并做好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调整和创新,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此构建科学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听障学生

5、健康成长,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品行。关键词:听障学生;班主任工作;德育作者简介:宋蓉(1987),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081-2023年第28期(总第368期)德育研究育,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画面,并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德育难度较大,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1。另外,一些听障学生由于听力方面存在问题,会产生心理问题,比如猜忌、自卑、害怕挫折等,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也不同,班主任需要分析,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这不仅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而且对班主任的教育水平也是一种考验。(二)德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效果较差班主任主要通过日常班级管理工

6、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遵守纪律、按时到校等,这些教育内容比较单调,学生兴趣较低。另外,部分教师通常以文字形式展示德育内容,缺乏画面感,对于还未形成抽象思维的低年级听障学生而言,其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难以让学生受到启发,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效果较差。(三)德育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班主任所进行的德育主要停留在说教上,即告诉学生哪里错了,应该怎么做,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未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德育中,部分班主任很少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德育内容,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2。此外,师生沟通

7、的方式方法落后,主要是教师表达、学生倾听,学生缺乏表达的机会,部分教师也很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德育效果不理想。(四)实践活动设置不科学,学生学习体验较差德育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应落实到行为中。部分班主任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很少开展实践活动,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良好的精神,导致德育形式化,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德育实践活动类型较少,校外活动较少,实践活动不够丰富,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导致学生学习体验较差。此外,如果实践活动和生活缺乏联系,学生就难以将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用到生活中。(五)教学评价有待完善,难以形成科学引

8、导首先,评价内容有待完善。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纪律遵守情况、学习情况、学生相处情况等方面,但是德育内容比较宽泛,包括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积极乐观等,在具体的评价中,如果针对这些内容的评价较少,就难以对学生形成科学的引导。其次,评价主体单一。德育评价如果以班主任评价为主,很少融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其他学生的评价、家长评价、其他人员评价等,就会导致评价不够客观,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最后,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缺乏激励性。听障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但是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缺乏温度,甚至有一些班主任还以批评为主,导致学生难以发现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四、班主任对听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9、的策略(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德育体系听障学生身体方面存在缺陷,教师应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树立“用爱教育”的理念,在教育中多一点耐心和爱心,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构建德育体系。教师还应秉承开放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我,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敢于表达、愿意表达;要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3。此外,教师应树立“全面教育”理念,科学划分德育内容,构建系统的教学体系,包括个人心态教育、抗挫折教育、爱国教育等,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例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学生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生活态度消极等问题时,应基于“用

10、爱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多了解学生的感受,并根据学生的想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进行观察、追踪,了解学生是否向好的方面转变,如果仍旧存在问题,就要积极调整教育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二)丰富德育内容,提升德育效果丰富的德育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丰富德育内容。首先,基于听障学生的心理问题构建德育内容。部分听障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困扰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设置德育内容,以此提升德育效果。其次,基于听障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德育内容。教师应

11、为学生提供图片类、视频类、实操类德育内容,避免单一的文字类德育内容,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最后,基于课标丰富德育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内容涉及安全意识、文明礼貌、政治教育、爱国教育等,教师应根据课标丰富德育内容,让学生接受更全面的德育。例如,一些听力障碍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教师应针对这一问题整合德育内容,引入爱迪生做实验、海伦 凯勒人生经历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名人的意志力。名人在生活中同样会遇到困难,但是他们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获得了伟大的成就。班主任利用图片展示德育内容,可以深化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08

12、2-2023年第28期(总第368期)德育研究(三)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主任在渗透德育时,应保证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避免传统的说教、批评,应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班主任可以采用榜样影响法实施德育,以身作则,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向教师学习,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4。班主任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感知情境,深化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感悟,提升德育效果。例如,对于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应为学生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成为学生眼中的标杆。学生看到老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也

13、会向老师看齐,改正自身不遵守纪律的不良行为。此外,教师还应采用倾听的方式了解学生为什么不遵守纪律,并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四)引入德育实践活动,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于听障学生而言,多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刺激视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官,深化对美好品德、思想的感悟,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如通过参加游览革命老区、绘画创作、社区环境维护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体验,形成不同的思想,这不仅有助于完善德育体系,还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为了让学生感受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班主任可以开展参观革命老区的实践活动,在

14、参观的时候,通过视觉的刺激,加深学生对革命精神的感悟。参观结束之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呈现游览内容,强化学生的游览感受,使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五)创新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听力障碍学生,教师应善于运用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第一,创新评价内容。教师应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态度、精神面貌、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纳入评价内容中,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改正自身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5。第二,创建多主体评价体系。教师应融入学生自我评价、其他学生评价、社会人员评价、家长评价等,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第三,丰富评价方式。比如

15、发放奖状和奖品、获得积分、成为阶段榜样人物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四,教师在评价中要多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部分听障学生比较自卑、胆怯,教师要多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结论听力障碍学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扰,班主任应了解听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引导,使学生摆脱消极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树立科学的理念,对德育方法、内容等进行调整,提升德育水平,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参考文献1李伟华,乔婧竹.具身德育理念下聋校德育课程建构 J.潍坊学院学报,2021,21(3):114-117.2邢玉娇.道德教育在学前听障儿童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4):5-7.3黄艳华.丰富校园文化,提升高职听障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34):87-88.4刘琴,兰盛瑜.四川地区听障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36(2):75-80.5王芬.让听力障碍学生在品德教育中健康成长J.华夏教师,2017(1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