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 50143-2018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pdf

上传人:b****t 文档编号:85589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143-2018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GB 50143-2018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GB 50143-2018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GB 50143-2018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GB 50143-2018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 P GB 50143 - 2018 巴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Standard for protection distance of radio interference to rv transposing station and relay-broadcasting station from overhead power electric line and power substation 2018 - 09 -11 发布2019 - 03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

2、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Standard for protection distance of radio interference to TV transposing station and relay-broadcasting station from overhead power electric line and power substation GB 50143 - 2018 主编部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9 年3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

3、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8第21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元线电干扰防护问距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擂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43-2018,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1、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3-90)同时废止。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9月11日前言根

4、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J16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本标准共分3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防护间距。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将接收信号频率在VHF(1 )和VHF(皿)频段改为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频率在VHFCI)、VHFCll)和VHF(皿)频段,接收天线改为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并将与VHF(1)的相关内容修改为VHF(1 )、VHFCll); 2.增加术语和符号内容;3.第3章防护间距增加750

5、 kV、1000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干扰的防护间距;4.增加有源干扰测量方法和无源干扰可接受限值及仿真计算基本要求附录内容;5.将防护措施调整为附录,并修改补充相应技术内容。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日常管理,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政编码:10086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1 主编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

6、播电视规划院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蔡晓梅刘骏张建功张鹏妓杨帆干前讲|李小亭周兴伟刘兴发王乙主要审查人:高少君陈晓沙韩鹏何红宇何迁梁永忠刘磊刘学观齐卫卫王家福熊万洲于淦赵世雄周国材 2 目次1总则2 术语和符号2. j 术语(2 ) 2.2 符号3 防护间距附录A有源干扰防护间距的计算方法(6 ) 附录B有源干扰测量方法附录C无源干扰可接受限值、评估方法、防护间距的确定原则和仿真计算基本要求.附录D防护措施.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1 Contents 1 Gen巳ralprOV1Slons( 1 ) 2 T erms

7、and symbols ( 2 ) 2. 1 Terms ( 2 ) 2. 2 Symbols ( 3 ) 3 Protection distance. ( 4 ) Appendix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protection distance from active interference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6 ) Appendix B Measurement methods of radio interference from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and sub

8、station ( 8 ) Appendix C Acceptable limit, evaluation method, determination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distance and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imulation analysis of interference from passive obstacle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13 ) Appendix 0 Protecting methods . . ( 1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9、in this standard ( 17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18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19 ) 2 1总则1. 0.1 为规范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无线电干扰间距,做到保证安全、正常工作和经济合理,编制本标准。1. O. 2 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网规划之内,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频率在VHF(1 )、VHF(II )和VHF(皿)频段的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台址选择及llOkV lOOO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所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1. O. 3

10、 当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所)与独立的调频广播差转台、转播台相遇时,应按VHF(皿)频段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防护间距加以保护。1. O. 4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和符号2. 1术语2.1.1 电视转播台television relay broadcasting station 把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经过解调、调制、放大后,通过天线向服务区发射出去的台站。2.1.2 电视差频转播发射台television transposing station 把接收下来的某一频道电视信号变频为其他频道

11、的电视信号,经过放大,通过天线向服务区发射出去的台站,简称电视差企J:.L. l可口。2.1.3 架空电力线路overhead power electric line 本标准中的架空电力线路指llOkV lOOOkV的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包括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和直流架空电力线路。2.1.4 防护间距protection distance 为保证广播电视播出的信号质量、满足覆盖要求而规定的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与电视差转台、转播台之间的最小距离,该距离指从架空电力线路靠近电视差转台、转播台一侧边导线投影,或变电站(所)靠近电视差转台、转播台一侧围栏,到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天线中心的水平距离。2.1

12、.5 有源干扰active interference 由带电体引起的无线电干扰。本标准是指由带电状态的架空电力线路导线表面或带电变电站(所)内设备设施及导线因电晕、火花放电等现象产生的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无线电干扰。2.1.6 无源干扰passive interference 由金属体再次辐射电磁波引起的无线电干扰。本标准中无源干扰指架空电力线路中金属体再次辐射电磁波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无线电干扰。2.1.7 保护率protection ratio 为保证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正常工作,在指定频带内需用信号电平与架空电力线路或变电站(所)干扰噪声电平之比。2.1.8 元源干扰的限值limit

13、of passive interfere时巳元游、干扰评估中,电视差转台及转播台在自身服务区和相邻台站服务区内可接受的场强变化最大值。2.1.9 无线电背景噪声radio background noise 无线电信号中除有用信号和被测干扰源外的其他信号的统称。2.1.10 天线高度antenna height 天线中心到海平面的高度。2. 1. 11 杆塔高度power tower height 架空电力线路杆塔的最高点到海平面的高度。2.2符口一、D一一防护间距;Nzo一一距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投影或变电站(所)围栏外20m处,30MHz卢300MHz范围内的频率下,在给定置信水平和时间概率下

14、,有源干扰电场强度的统计值;PR一一一保护率;S一一在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天线接收端所需的最低信号场强;A 干扰分配系数;B一一每倍程距离干扰场强的衰减量;-一一电视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H . 天线高度;H,一一杆塔高度;t:.H一一天线高度与杆塔高度之差值,即H.一凡。 3 3防护间距3.0.1 单回路、双回路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间的防护间距,不应小于表3.0.1的规定。表3.0.1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对电视差转台、转擂台无线电干扰的防护间距(m)750kV 1000kV I 萄段咆:压等级220kV llOkV 500kV Om tJ.H二1tJ.H tJ.H二z330kV tJ

15、.H Om Om 75m 75m VHF( 1、l 300 400 500 750 850 750 800 VHF(ll 150 250 350 450 550 tJ.H1GBjT6113. 101和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GBjT6113. 104, 并持有有效计量检定证书的仪表。8.1.2 应使用准峰值检波器。8.1. 3 应使用无源天线。8.2测量条件8.2.1 测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前,应按仪器使用要求对仪器进行校准;2 测量人员与天线的相对位置不应影响测量读数,其他人员应远离测量现场;3 测

16、量天线应位于地面3m以上,天线架设应按照制造厂规定,测量时应围绕水平轴线方向旋转到获得最大读数的位置,当天线的平面不与供电线路的方向垂直(正交)时,可与供电线路垂直的方向倾斜5。或100;4 测量时天线应使用不同的极化方式。8.2.2 测量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30MHz300MHz频率范围内,应至少包括一个VHF( 1 )、VHF(II )和VHFC田)频段内广播电视工作频道最低频率附近的频率;2 广播电视频道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BjT14433的有关规定;3 测量频率应选择非广播电视有用信号占用的频率范围,且应是无线电背景噪声低的频点;4 测量可在30MH

17、z300MHz频率范围内,每10MHz应至少选择一个频点,重点关注的工作频率附近可选择多个频点。B.2.3 测量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应在分析对象附近区域进行(类比测试除外。测量地点应选择地势平坦,远离建筑物、其他金属体、含有金属物质的结构和树木,没有其他电力线和通信、广播的地方,无线电背景噪声应比来自被测对象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低6dB以上。环境背景场强的测量可在线路或变电站(所)停电时,或在距离线路400m以外、距离变电站(所)lkm以外进行。沿被测线路的气象条件应近似一致。在雨天测量时,当下雨范围为测量现场周围(或方圆)10km以上时,测量应视为有效。2 对于架空电力线路,测量点应选干

18、扰场强大的地段,在档距中央附近,距离线路末端10km以上,当受条件限制时,不应小于2kmo测量点应远离线路交叉及转角等点,但在对干扰实施调查时,不受此限。3 对于变电站(所),测量点应选干扰场强大的地段,最高电压等级电气设备区外侧,并应避开进出线。当无法避开进出线时,在计算防护间距时A应取0;当避开进出线时,A应取3,且测量不应少于3点。B.2. 4 测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路:应距边相导线投影20m处。2 变电站(所):应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20m处或围栏外20m处。 9 8.3测量数据8.3.1 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下,当仪表读数稳定时,测量读数应为稳定时的仪表读数;当仪表读数

19、是波动的,应使用记录器记录或每0.5min读一个数,取其10min的平均值为测量读数,并应分别记录与处理。8.3.2 在给定的气象条件下,对架空电力线路每次的测量数据应为沿线近似等分布的三个地点的测量读数的平均值。8.3.3 在给定的气象条件下,对变电站(所)每次的测量数据应取各点测量读数中最大的测量数据,并应做出相应测量点处的频谱曲线。8.3.4 测量次数及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本标准第B.2节和第B.3节的规定进行测量,测量次数不得少于15次,宜20次以上。当进行长期测量数据结果统计处理时,给定的气象环境下,对某个地点、某个测量频率,一日之内不应使用多于一次的测量数据。2 在每一种气

20、象条件下,测量次数应与每个区域的天气状况的发生概率成正比。3 依照给定的干扰限值,应根据下列公式评价被测系统的干扰电平:X+走S L (B. 3. 4-1) (Xi-X)2 ; = 1 一QU -1 (B. 3. 4-2) 式中:支一一某一测量点的无线电干扰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走一一取决于n的常数,它可以使用80%80%规则确定,n 次测量所用的走值应符合表B.3. 4的规定; 10 表B.3.4n次测量所用h值表11 15 20 25 30 35 k 1. 17 1. 12 1. 09 l. 07 1. 06 注在公式中,k值依赖于两方面80%80%规则和样本数量.80%80%规则是采用统计

21、方法获得的,对架空电力线路,80%80%规则可理解为.在80%以t的时间内,测挝无线电干扰不超过限值的置信度为80%0Sn一一测量结果的样本标准差,根据式B.3. 4-2确定;L一一无线电干扰限值;Xi-一一某一测量点的无线电干扰第i次测量结果;一一测量次数的总量。4 根据测量结果对被测系统进行统计评价时,测量报告中可包括下列内容:1)测量时间:年、月、日及小时、分钟;2)测量人员;3)测量地点: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度及详细名称或地点描述;4)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温度、大气压、风向和风速、天气(晴、阴、雨、雪、雾)等;5)系统电压;6)导线:型号、每相导线根数、分裂间距和相对位置、测量点处各相导

22、线对地高度、测量时测量点处导线表面的最大电位梯度(有效值表示); 7)地线:型号、是否绝缘;8)绝缘子:导线、地线的绝缘子型号、绝缘子并联串数、每串绝缘子片数、绝缘地线保护间隙距离、绝缘子污秽情况;如杆塔:材料、塔形图;10)架空电力线路:测量点到最近变电站(所)进出线构架、换位和转角杆塔的距离;11)变电站(所):变电站(所)的主接线图,标有测量点位置的平面布置图及进出线平面图,位置环境图;12)测量点的电导率;13)测量点的背景干扰场强;14)架空电力线路或变电站(所)建成、投运时间及其电压;15)测量次数;16)测量仪器型号、序列号、校准计量日期;17)测量的干扰场强、详细位置、时间(h

23、h:mm: ss)。 12 附录C元源干扰可接受限值、评估方法、防护间距的确定原则和仿真计算基本要求C.O. l 在电视差转台及转播台自身的服务区和相邻台站的服务区要求的辐射范围内,电视差转台及转播台可接受的无源干扰限值应为O.3dB。C.0. 2 无源干扰影响的评估方法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 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比较存在和不存在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体的情况下,天线方向图在要求的方位角度范围内各方向的差值。2 采用下列各式计算出差值的标准差,将标准差与元源干扰限值比较。1)在要求的方位角度范围内,有元交流架空电力线路时,各角度下的天线增益差值按下式计算:6.Gi = G1i -GOi CC. o

24、. 2-1) 式中:6.Gi 在有无交流架空电力线路时,各相应角度下的增益差值CdB); G1i一-有交流架空电力线路时,天线各角度下的增益,角度与无交流架空电力线路时的天线角度相同CdBi) ; GOi一一元交流架空电力线路时,天线各角度下的增益CdBi)。2)有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相对元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增益差值标准差按下式进行计算: C6.Gi -6.G)2 Sn = J-=l1 一-1 CC. O. 2-2) 13 式中:S一一仿真计算时,有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相对元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增益差值标准差CdB); t:.G一某一距离d的元源干扰个角度增益差值的平均值。3 将Sn与可接受的无源干扰限值比

25、较。C.0.3 无源干扰防护间距的确定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 仿真模型应采用实际交流架空电力线路路径、杆塔结构和间距及天线主要参数;2 当实际架空电力线路路径为直线分布时,每条线路应至少包含9个杆塔,当实际架空电力线路路径为非直线分布时,仿真每条线路杆塔个数应大于9; 3 仿真计算的工作频率应为各频段的最低频率,并应以i友等级架空电力线路的防护间距为参考距离,步进距离应为2 5m或更小距离,逐步减小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与天线间的距离,直至仿真结果不满足可接受无源干扰限值的距离为止;4 元源干扰防护间距应为满足可接受无源干扰限值的最大距离。C.0.4 仿真计算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 确定基本参数:建立

26、仿真模型,需要确定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和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天线的相关参数及相互关系。1)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参数:电视差转台及转播台的天线附近,线路走向、杆塔型号及具体尺寸、杆塔的档间距、架设高度等。杆塔的高度、形状和档间距、线路走向是重要影响因素。2)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天线参数:包括天线种类型号、尺寸、工作频率或频率范围、天线架设高度、覆盖业务区要求(含覆盖方向范围、距离范围、极化方式等)。除架空电力线路外其他一定距离内的已有含金属的建筑物、山、丘、水、公路、铁路、电线宜同时作为非架空电力线路影响 14 因素的模型要素。3)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与天线的相对关系:距离,如天线是方向性天线,需要确定相对

27、方位角度。4)如果地形复杂,需要确定基本地形参数,如高海拔地区的海拔高度、架空电力线路或天线架设在不同高度的山上等。2 确定仿真模型:在专业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随着频率的提高,仿真计算量呈几何级数增大,建立仿真模型时可忽略非主要因素。3 仿真计算:在关注的距离范围内,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仿真计算。条件允许时可进行三维方向图的仿真分析,计算机条件有限时可简化为水平和垂直平面或影响最大面。方向图间隔要求至少50,全向天线在辐射平面360。范围,定向天线不仅包括覆盖区范围,还应考虑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对相邻电视台、元线电台站的干扰,确定仿真角度范围。4 多Ij别距离是否可作为防护间距:在指定距离下,根据本标

28、准第c.0.1条的规定判别是否可作为防护间距。当不能满足条件时,应采取防护措施。15 附录D防护措施D. 0.1 应对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所)中污秽绝缘子定期清洗,保证金具之间的良好接触,并应选用防电晕性能好的绝缘子和l金具。D.O.2 可调整架空电力线路路径,应充分利用接近段地形地物的屏蔽作用,宜从电视差转台、转播台信号接收和发射非主要方向侧通过。D.O.3 架空电力线路在局部地段可采用降低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措施,如优化导线截面、子导线根数及导线布置方式,地线宜采用分段绝缘,单点接地运行方式或采用非金属杆塔,在变电站(所)中可采用降低母线及设备引线表面电场强度的措施。D.O.4 应合理选择

29、架空电力线路中杆塔的间距和高度,调整架空电力线路中杆塔与电视差转台、转擂台的接收和发射天线的相对高度。D. O. 5 应增大架空电力线路到天线的距离。D.0.6 应调整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接收和发射天线,如调整 天线高度、天线阵的型式。D.0.7 必要时,可改变电视信号的接收方式,如采用光缆、微波、卫星接收等方式。16 本标准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

30、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7 引用标准名录元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GB/T6113. 101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 -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GB/T6113. 104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B/T14433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元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 50143 - 2018

31、 条文说明编制说明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50143-2018,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9月11日以第214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是在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元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3-90)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广播电影电视部标准化规划研究所,参编单位是能源部东北电力设计院,主要起草人是金英、程岗、马绍驳。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将接收信号频率在VHF(1 )和VHF(囚)频段改为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频率在VHF(1 )、VHF(ll)和VHF(田)频段,接收天线改为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并将与V

32、HF(1 )的相关内容修改为VHF(1 )、VHF(II ); 2.增加术语和符号内容;3.第3章防护间距增加750kV、1000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干扰的防护间距;4.增加有源干扰测量方法和元源干扰可接受限值及仿真计算基本要求附录内容;5.将防护措施调整为附录,并修改补充相应技术内容。本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及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现状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相关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有源干扰测试分析、无源干扰仿真研究取得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元线电干扰防护间距的重要技术参数。 21

33、 为便于广大施工、监理、设计、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22 目次1总则2 术语和符号( 26 ) 2. 1 术语3 防护间距附录A有源干扰防护间距的计算方法(39 ) 附录B有源干扰测量方法附录C元源干扰可接受限值、评估方法、防护间距的确定原则和仿真计算

34、基本要求附录D防护措施- 23 1 凸,巳A、JH川平mm川1. 0.1 本条明确了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和架空电力线路及变电站(所)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 O. 2 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架空电力线路升压运行时,应按照升压后电压等级的防护间距执行。已建电视差转台、转擂台受邻近架空电力线路或变电站(所)的无线电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的,应由当地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本标准提及的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是指在我国广播电视网规划之内,工作频率在VHFCI)、VHF(II )和VHF(田)频段接收信号或发射信号的台站。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Bj T 14433中频率范围的划分,V

35、HFCI)为48. 5MHz72. 5MHz, VHF( Il )为76MHz92MHz,VHFC田)为167MHz223MHz。评估时,不但要考虑电视同频的影响,还需考虑邻频的影响。1. O. 3 由于调频广播信号(频率范围87MHz108MHz)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当调频广播差转、转播与电视差转、转播同台时,满足对电视差转台、转擂台的保护要求,也能对调频广播差转台、转播台提供保护,不需要提出对调频广播的保护要求。但是独立的调频广播差转台、转播台应按VHF(田)频段的电视差转台、转播台防护间距予以保护。 25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 1. 1 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广播电视术语)GB/T7

36、400,明确了解调、调制、放大过程,且由于台站的服务区要求决定天线的方向性,对确定干扰源至关重要,特别说明服务区。2. 1. 2 本条明确与电视转播台的区别是有变频过程。2.1.4 本条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广播电视术语)GB/T7400的有关表述,为保证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和覆盖要求两方面需求,综合考虑发射和接收、元源干扰和有源干扰的影响,并规定了距离的起点和终点。2.1.7 本标准指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电视信号一个频道的带宽C8MHz)内需用信号电平与架空电力线路或变电站(所)长期测量统计的干扰噪声电平之比的可接受限值。本次修订将原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

37、BJ143-90中的S/N改为PR。由于S/N表示信噪比,噪声N指接收系统内部噪声,而保护率是针对外部的、特定的干扰源的信干比的可接受限值,本标准的干扰源指电力线路或变电站(所),不属于接收系统内部l噪声,干扰l噪声是长期测量(春夏冬季节、晴天、降雨、干燥等气候条件)的统计值。2. 1. 10 在实际测量、计算时可与电力线路的杆塔选用同一海拔高度的基准点做参考。当天线塔(铁塔或塔梳)与电力线路杆塔的地面在同一平面时,可直接选取地面为基准。2. 1. 11 在实际测量、计算时天线选用同一海拔高度的基准点做参考。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GB/T2900. 50和电工术语发

38、电、输电及配电变电站GB/ T 2900. 59,杆塔是架空电力线路中的支撑物,多由钢材或钢筋?昆凝土制成。 27 3防护间距3.0.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无线广播电视传输与覆盖既是国家广播影视的技术基础,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作用。在灾害、战争等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是动员人民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政府机器和不可替代的信息传输工具。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和调频广播台站是实现无线电视传输与覆盖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架空电力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之电力的重要组成,涉及防治大气污

39、染、节能环保效益,建设规模巨大。电视转播台、差转台站和架空电力线路、变 电站(所)都是全国范围内较大或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和保障。为保证广播电视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播出质量和覆盖效果,为避免多次施工造成资金、时间和材料的浪费及对安全播出的影响,以及给建筑环境和住户造成影响,本标准第3.O. 1条和第3. O . 3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实施。表3.O . 1和表3.0.3中的防护间距是通过调研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所)和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现状,经过无酒、干扰的仿真计算分析,有源干扰的现场测试、分析,综合现行广播电视方面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环保行业标准,最新科研成果

40、,实际工程经验,通过分析、计算、协商提出的。现实情况中,VHF频段电气化铁路、汽车及工业、科学和医疗的设备均可能产生宽频谱的干扰,对变电站(所)和架空电力线路测试时,情况也呈多样化。电视差转台、转播台附近可能存在多个干扰源,通过附录A式CA.O.l)中的干扰分配系数A取值确定。考虑到原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擂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143-90实施以来,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技术部门没有收到防护间距不合理的意见反映,本次修订工作以近年我国新建设投入运行的750kV和1000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所为重点,验证研究了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所)防护

41、间距的适用性。考虑到目前我国电视处于模拟到数字过渡阶段,地面电视业务主要采用模拟方式播出,地面数字电视对于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所)干扰的保护参数如保护率等还需进一步确定,且数字电视保护对于准峰值检波的适用性有待研究,本标准仍针对模拟电视差转台、转播台制定。架空电力线路的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都会对电视差转台及转擂台的传输产生影响,降低信号质量和覆盖效果。编制组综合研究了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的影响,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后,一致同意取干扰影响严重的距离,!1l两者距离较大的为防护间距。(1)有清、干扰防护间距。编制组基于原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

42、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143-90,对现有的1000kV、750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进行了测试,并对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进行了验证测试,将测试结果按照80%80%原则获得统计结果,同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665的规定,并借鉴环保总局对750kV/lOOOkV交流输电工程批复办法中,1000kV和750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的干扰限值58dB(V/m)比对应500kV的55dB(V/m)高3dB,故以500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防护间距为基准,干扰场强增加3dB,推算并综合考虑确定表1关于750kV和1000kV电压等级交流架空电力线路有源干扰的防护

43、间距。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防护间距保持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3-90原有防护间距,即表l中1l0kV、220kV330kV和500kV的防护间距。表1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的有源干扰防护间距(m)哇!220kV-1l0kV 500kV 750kV 330kV VHFC 1、J) 300 400 500 750 VHFC皿)150 250 350 450 (2)无源干扰防护间距。1000kV 750 550 架空电力线路对电视差转、转播台站天线的无源干扰,以该台站和邻近台站在服务 区要求的范围内天线方

44、向图变化值的标准差0.3dB为限值。由于无师、影响与架空电力线路相对台站 天线的距离(以下简写为D)的变化是非线性的,理想情况下同时与电力线路路径、天线相对杆塔的高度差及杆塔间距相关,需要在扩大确定距离的仿真范围一并考虑。1) 1000kV架空电力线路元源干扰仿真结果。仿真频率为48.5MHz,距离为650m9 50m,高度差6.H和距离D步长为2 5m时,方向图的标准差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距离D在850m950m时,标准差小于O.3dB,满足限值要求。Cm) 75 950 O. 18 900 O. 26 850 O. 27 800 O. 37 30 表21000kV双回路650m-950m

45、距离范围的仿真标准差统计结果(d)t.H = H.-H,Cm) 50 -25 。25 50 75 0.21 O. 22 O. 22 0. 21 O. 23 0.24 O. 22 O. 22 0.23 0.23 0.31 0.23 O. 25 0.26 O. 24 O. 24 0.34 0.31 O. 30 0.29 O. 29 0.27 87.5 续表26 H = H, -H, (m) D(m) 一75-50 - 25 。25 50 75 87. 5 112. 5 750 0. 40 O. 38 。.370. 34 O. 29 0.33 0.32 0.17 0.16 700 O. 45 0.

46、46 0.44 。.390.35 O. 38 0.33 650 0.34 0. 39 。.34O. 34 0.34 0. 35 O. 30 仿真频率为48.5MHz.进一步仿真发现距离在大于950m的情况下,达到1150.5m时标准差非常接近限值要求的情况。故对距离D为1150.5m、天线高度H.为50m的情况下进行了细化仿真,距离D和高度差t:,.H在一个A范围内,步长为,lj4变化,t:,.H为一50m-,lj2 -50m + ).,/2,方向图的标准差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标准差仍大于0.3dB.不满足限值要求。表3IOOOkV双回路距离1150.5m的仿真标准差统计结果(dB)D(m)

47、H . 6 H = H a -H, (m) 185. 5,1 185. 75,1 186,1 186.25,1 186. 5,1 (m) 14.7.4m 1119.0m 1150. 5m 1152. 0m 1153.6m 46. 4 53.9 O. 29 O. 28 0.29 O. 27 O. 27 (7. 5,1) 47. 9 - 52.4 。.300. 29 0.29 O. 28 。.27(7.7550. 8 49.5( 日)O. 30 O. 29 0. 29 O. 28 O. 27 51 -49. 3 0. 31 0.29 0.29 O. 28 O. 27 (8.25,1) 52.4 -

48、 1 .7.7 0. 31 0.29 。.31O. 28 0.27 (8. 5),) 仿真频率为48.5MHz,进一步扩大距离范围仿真,发现1200m时标准差较大。故对距离D为1200m、天线高度H为50m的情况下进行了组l化仿真,距离D和高度差.H在一个A范围内,步长为/4变化,.H为50m-/2-50m十/2,方向图的标准差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标准差均小 于O.3dB,满足限值要求。表4IOOOkV双回路距离1200m的仿真标准差统计结果(dB)O(m) 6 H = H, -H, (m) H,(m) 193. 5 193. 75 194 194.25 194. 5 1196. 9111 1

49、198.5m 1200. 0m 120 l. 5m 1203. 1m 46. 4 一53.9 0.247 0.242 0. 249 0.242 。.264(7. 5,) 47.9 -52. 4 0. 248 0. 242 。.2490. 242 0.264 (7.75) 49. 5 -50. 8 。.248O. 243 0. 249 0. 242 0. 264 (8) 51 一49.30. 249 0.243 0. 248 0. 242 0.264 (8.25) 52.4 -47. 7 0.264 0.264 。.2640.264 0.264 (8. 5, ) 均对应VHF(1 )和VHFC1

50、I )频段,VHF(田)频段的无源干扰仿真位于350m之外标准差均小于O.3dB,满 足限值要求。由此确定VHF(1)和VHF(1I )频段loookV架空电力线路元源干扰的防护间距满足表5的要求。 32 表5VHF( 1 )和VHF(n)频段1000kV架空电力线路无源干扰的防护间距(m)loookV 6H二,75mOm;6H75m 6H Om 750 800 1200 2)750kV架空电力线路无源干扰仿真结果。仿真 频率为48.5MHz,距离D为550m850m、步长为50r口,高度差t.H为60. 9m89. 1m、步长为25m时,方向图的标准差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第一,距离大于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