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班级 姓名 学号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卷(必修2)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卷人:任志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个小题,计50分)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含义是:( )
①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又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
②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对发展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亚太经合组织是:( )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包括:( )
①农、轻、重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②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发展市场经济
③经济政策要与本国的国情相符合
④发展经济要尊重经济规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西方的战争威胁 B、经济困难
C、思想混乱 D、政局动荡
6、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相同
之处是:( )
A、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 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7、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为:( )
①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各项中,属于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的是:( )
①原子能、半导体 ②飞机、电子计算机 ③宇航技术、激光技术 ④汽车、电话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9、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政”不能全面干预经济
B、“新政”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问题
C、罗斯福是民主党人
D、“新政”没有全面触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0、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新”在:( )
A、调整和维护资本主义的政策 B、促进了社会发展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假如你生活在1930年的美国,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资本家正在往下水道里倾倒牛奶
B、大部分地方有法西斯分子正在大规模集会
C、到处是排队领救济的人群
D、到处都有“胡佛村”
12、大众传媒中的三大传统媒介是指:( )
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网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这说
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 )
A、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将外商排挤出了中国市场
D、 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14、晚清时期曾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一奇闻说明:( )
A、中国晚清政府愚昧无知 B、中国的骡马力大无比
C、中国的火车制造技术落后 D、中国能源短缺
15、改革开放后,我国人们的服装由单调走向时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国际形势的影响 B、经济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C、纺织业的发展 D、服装业的发展
16、改革开放后,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与当今的港澳特别行政区相比:( )
A、都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都实行同样的社会制度
C、都属于中国的领土 D、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
①长江三角洲 ②珠江三角洲 ③闽东南地区 ④环渤海地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8、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宽领域 ④成熟完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相比,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④这两次会议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959—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对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认识不足
21、下列各项中,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南京临时政府的奖励措施
③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群众性
的反帝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解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C、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 D、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23、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坚决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B、没有彻底地变革封建制度
C、利用封建生产方式经营近代企业
D、封建顽固势力的极力破坏和阻挠
2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的两个国家是:( )
A、英国和美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美国和日本
25、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二、材料分析(共4个小题,26、27题各10分,28、29题各15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9年1月,邓小平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商也可以回来办工厂,也可以搞合营。”
材料二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报告中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吸引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门路要多一点”,结合教材内容,说明材料中的“门路”指的是哪些政策和措施。
(2)材料二中所说的“走出去”是从哪一时期开始实施的?实施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购买了汽车。私人小汽车和出租车的不断增多,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
请回答:
面对城市道路的日渐拥挤,你认为政府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28、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养活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齐底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的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3)简要分析罗斯福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在当时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3美元
20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请回答:
(1) 代我如何评价材料一的观点?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班级 姓名 学号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个小题,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27小题各10分,28、29小题各15分,共50分)
26、(1)
(2)
27、
28、(1)
(2)
(3)
29、(1)
(2)
(3)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