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
u 主要特征
传载、共享、可处理、时效
u 区别信息与数据
u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
采集(输入)→ 存储→加工(处理)→呈现(输出)
u 计算机是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
2. 二进制运算
算术运算、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与、或、非)。
逻辑值的表示:“1”或“0”、T或F、True或False。
3. 数制转换
u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u 二←→八
u 二←→十六
u 十←→?
4. 信息编码
u 目的和意义
u 字符编码(ASCII)
ASCII码(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采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128(27)个符号,存储时占1个字节。英文字母按A-Z,ASCII码依次增大1,“A”的ASCII码是65。
u 汉字编码
国标码(汉字信息交换码):6763个汉字,占用双字节,最高位为0
机内码(汉字内部码):变形的国标码,占用双字节,最高位为1(以区分ASCII码)
外码(汉字输入码)
汉字字形码
u 声音和图像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常见格式
图像的大小用分辨率表示,如图像的分辨率是800*600,意思就是图片横向由800个像素,竖向由600个像素组成。
计算机图像所占空间的公式是:图像分辨率*每个象素所占的空间
每个像素所占的空间由图像的颜色多少决定,图像颜色数目和每个像素所占空间对照如下:黑白:1b; 16色:4b; 256色:8b; 16位色:16b; 24位色:24b
例:一幅1024*768的256色图像所在的空间是:1024*768*8(bit)
每秒钟对声音波形采样的次数称为“采样频率”,用赫兹(Hz)作为单位,采样频率越高,声音越真实,占用的空间越大。
列举数字化声音文件的常见格式(如:mp3、wav等);列举数字化图像文件的常见格式(如:bmp、gif、jpg等)。
5. 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区别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对文件的压缩一般属于无损压缩,对图像和视频的压缩一般属于有损压缩。著名的压缩软件有ARJ,WinZip,WinRar等。
6. 影响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病毒的概念、特点及防治。
u 病毒概念:人为编制用于破坏的程序
u 病毒特点: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
u 常见病毒和杀毒软件:瑞星、卡巴斯基
7. 维护信息安全的常见措施和方法。
第二单元 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发展
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
(P32)其后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共四代。
²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
2、冯٠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
² 冯٠诺依曼的贡献
(P16)提出“存储程序”思想:把程序作为数据存在存储器中,真正实现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
(P16)明确计算机的五大逻辑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P2 )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
² 逻辑图(P16)
数据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
硬件
运算器
中央处理器(CPU)
P18二进制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
P18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分析指令、控制各部件协调工作
存储器
内存储器P17
随机存储器(RAM)
可读可写,断电丢失
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不写,断电不丢失
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这种程序是由计算机厂家确定的
外存储器
磁盘(软盘、硬盘)
光盘
U盘
磁带
输入设备
鼠标、键盘、扫描仪、电子摄像头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音箱、耳机
软件
系统
软件
操作系统
Dos、Windows
Linux、、Unix / Xenix
OS/2、Mac OS
程序语言处理系统
Visual Basic
Java
Visual C++
Pascal
语言分:
机器语言:二进制语言
汇编语言:二进制语言的符号化
高级语言:接近人类语言
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server
Access
Oracle 、db2
Mysql
应用
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
² 实际产品的主要硬件P21
CPU:制造工艺、单/多核、运行频率、数据位宽、指令集、内置高速缓存
内存之RAM:数据读写速度、每次读写数据位数、容量
显卡:GPU、显存及运行频率和数据位宽
主板:数据交换和传递
² 信息的存储(P17)
位(bit,又称比特):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0/1
字节(Byte。简称B):存储器中所包含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是计量基本单位,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第五单元 网络(P68)
1、网络(network):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网络三要素:网络主体、网络介质、网络协议。
3、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功能。
4、网络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5、局域网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常用的星型。
6、常见的网络硬件: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网络设备(各种内容展开,知道构成广域网和局域网各需要什么硬件,家里的拨号上网又需要什么硬件。)
7、传输介质:
有线: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无线:红外、蓝牙。
8、网络协议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
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的缩写,是因特网的基础协议,应用最广泛的协议
SMTP:电子邮件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TELENET:远程登录协议
9、IP地址:根据TCP/IP协议,在因特网上通信,需要通过IP地址寻址。联入因特网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它由32位二进制组成,每8位于组分成四组。每组的十进制数值在0~255之间。IP的发展是128位表示的IPV6标准。
域名:符号化的IP地址,比IP地址容易记忆,由DNS来完成域名与IP的转换。
10、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由协议名称、主机名(域名或IP)、路径几部分构成。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11、因特网的三大基本服务: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能具体区分出给定的服务是不是基本服务还是扩展服务。
12、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拨号接入、ADSL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
13、体验网上购物
14、博客
Blog 网络日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