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形叙事电影美学研究.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54629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形叙事电影美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形叙事电影美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形叙事电影美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环形叙事电影美学研究- 电影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环形叙事电影概述第一节环形叙事电影概念界定线性与非线性概念首先是从数学和物理学中引入叙事学的 ,后来 成为叙事学中的重要概念。 线性叙事 是根据 J.希利斯 米勒在 解读叙事一书中创造的 叙事线条而提出的。杨世真在重估 线性叙事的价值 小说与影视剧为例一书中明确定义了线性叙 事,线性叙事乃是一种经典的叙事方式 ,在叙事时注重故事的完整 性、时间的连贯性、情节的因果性,在这种叙事观念的背后包含着对 世界的秩序感与确定性的信念和诉求。 线性叙事电影是指坚持单一 时间向度的线性原则,注重情节完整性与因果性、时空连续统一的电 影。非线性叙事最初是美术界

2、提出的,美术界发现空间具有一种非线性 叙事的可能性。 录像装置最典型的方式是多屏互动,让多个影像的线 索互为交织,互为穿梭 ,形成强信息、强综合的视像和音响空间。 但 是在影视作品中,非线性最初是电视编辑中的技术概念,后来依靠影视技术发展为影视文本的一种叙事方式。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是相对线性叙事而言的, 电影文本的时空并置特征使得电影在叙事上具 有非线性叙事因子,一方面可以利用蒙太奇手法打破线性叙事的统一 时空,另一方面又可通过电影文本创造一个非统一时空。所以,非线性 叙事电影是指电影叙事时从多角度或者使用多线索,通过闪回、闪前 等蒙太奇手法与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打破单一时间向度与 完

3、整空间的线性原则, 以及情节的因果性、完整性,从而创造一个时间 不连贯、空间不统一、因果逻辑被淡化、故事不完整的影像世界。 根据叙事结构方式及其呈现的叙事形态的不同,非线性叙事结构大致 包括三类:网状结构、散点结构与环形结构。环形叙事电影是非线性 叙事电影中的一朵奇葩,兼具非线性叙事电影的多层叙事视角、时空 交错、碎片化拼贴等共性特征的同时,其个性特征也非常鲜明。所谓 环形叙事电影即从多角度或者采用多线索 ,通过蒙太奇手法或者倒 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手法打破统一时空、淡化甚至反对因果逻辑, 创造一个混乱时空的一类电影。具体而言,环形叙事电影首先要将故 事切分为保持关联的片段,再将保持关联的片段

4、利用蒙太奇手法进行 多线交叉的拼贴叙事,而且要使故事情节形成互为因果的无缝对接,创 造一个无始无终的故事结局。第二节环形叙事电影兴起及原因环形叙事电影兴起与后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历史语境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现代科技进入高科技时代,高科技可以制造世界,但是人类却不 再拥有世界。在科技话语霸权之下,艺术边缘化、丧失终极关怀。其 次,20 世纪 50 年代,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商业的斗争后者获胜告终,资 本主义商业把先锋艺术纳入市民现代性之中,先锋现代性艺术沦为一 种商品或者时尚。再次,大众传媒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后现 代主义艺术与媒体结合通过不断复制得以传播与销售。最后,现代性 根基主体衰落

5、,导致后现代主义艺术失去精神支柱 ,一切沦为游 戏。在这种历史语境之下,后现代主义艺术呈现出距离消失中心失 落精神分裂症语言戏仿拟象狂欢等特征, 表现为一种中也失 落之后的荒诞。环形叙事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语境的产物之一,具体而言,它的出现离 不开这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电影美学内在曲变 ,后现代性时间体验 , 商业召唤与艺术坚守的共赢, 电影文本的材质特性与拼贴手法的共同 作用。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美学与艺术思潮是建立在人这个主体的发现与挖掘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就是经过康德批判哲学、叔本华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 建立起来的非理性生命意志主体。并且,现代主

6、文者拒不承认有限性, 坚持不断扩张,送样,它也就规定了自己的命运进行无限的内也化 和超越,超越悲剧、超越文化、超越自然,直到最后把这个本来有限的 非理性主体掏空、耗尽,变得虚无。现代主义艺术的所有流派的作品, 其实就记录了整个非理性个体一自我主体的衰亡的历史。 第二章环形叙事电影结构与时空第一节环形结构线性叙事是一种比喻性描述,具有明显线性时间属性。李显杰所指的 因果式线性结构就是线性叙事电影,它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主 导, 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 圆满的故事结局。 由于其叙事线索往往单一线性时间展开,即使出现 会打断单一时间进程的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

7、也是作为点缀、补 充。所以,该类电影就形成了严格整一、有始有终、因果明确、线索清晰的线性结构。同样,非线性叙事中的网状结构与散点结构都必须 带有某个起源、目的、结局, 网状结构电影因为将多条线索、多角度 的关联片段根据某个时间节点剪辑 , 宏观上电影叙事结构呈现为网 状;以空间向度为主结合时间向度来构成相对分离的、偶然和非顺 时的情节线索,相当于绘画中散点透视的综合效果。散点叙事电影将 若干个主题、风格、情绪基调等相似的故事拼贴,形成一种形散神不 散,笔断意不断的散点平铺效果。环形叙事结构以某个环形关系为叙述动力,事件本身的自然时间退居 其次, 旨在构筑一个环形时空, 电影开头与结尾在表意层面

8、上首尾呼应, 而且结构上也能缝合 , 使整个叙事在宏观上呈现为一个首尾交相辉 映、循环往复的圆形结构。环形叙事电影首尾缝合的环形结构并非导演故弄玄虚或哗众取宠。 一方面,像撞车要叙述 8 组人物在 36 小时内产生的错综复杂矛 盾, 一年之初要叙述 5 组人物在元旦前后阴差阳错的遭遇, 同时还 要使电影表达命运轮回、暴力循环等具有循环色彩的主题,如果采用 线性叙事结构,或者网状叙事结构、散点叙事结构等,反而会使电影结 构膝肿繁琐。所以,对这类电影故事,首尾缝合的圆形结构是其必要的 结构。另一方面, 因为环形叙事结构电影不仅內容表达当下人们的后 现代处境,而且以影片结构为叙事隐喻以表达电影主题。

9、正如杨义关于结构之于文学意义的看法,他在讨论叙事结构方法时指出叙事结构之于文学内容具有重要文化意义与隐喻功能。 第二节后现代时间时间是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时间 ,大致有两种原始时间经验,一 类是关于事件定时定位的标度时间经验,一类是关于人生短促或者无 聊的慨叹, 即对时间之流变的感悟。这两类经验就是两种原型时间经 验,我称之为标度时间经验和时间之流经验。 根据吴国盛关于人类对 时间经验的划分,人类的原始时间经验主要是标度时间经验与时间么 流经验,送两种原始时间经验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衍生出了各种各样 的时间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客观测度时间与生命之流时间。后现代社会 , 时间从精神转为身体 ,从

10、历时转向当下瞬间 , 其结果是人 与本源时间越来越疏离。时间加速变得无比轻盈, 自由穿梭在世界的 每个角落;它不再奢望一个终点,同时也没放弃-对前进的追求;它重视对瞬间的体验 , 认为临时性与短暂性的快乐 体验才是最幸福的。在此影响之下,后现代主义美学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时间变得轻盈、破碎、断裂、零散。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隔断 一切的联系,包括时间, 时间失去连续性, 人只能活在当下。所以,美、 美学、审美经验、审美范式等都与当下时间紧密相连,审美是当下瞬 间性的体验,既不存在普遍有效的审美标准,也没有具有超越性的美本 质。在环形叙事电影当中, 以审美化手法将时间崎变为圆形时间, 时间的线 性流程

11、被解构 ,巧史深度感消失 , 时间不再是主观想象或者客观呈现 , 时间可以任意颠倒、重来、穿越等而变得支离破碎、模糊暧昧。同 时时间之于生命丧失了本源性意义而变得空洞,变为一种表述上的能 指游戏。恐怖游轮一天早晨杰西要赶赴 8 点 30 分的约定, 因儿子打翻颜 料而耽误时间,杰西赶时间导致母子两人于 8 点 17 分死于车祸。杰 西的灵魂在旅留之际请求死神允许自己去完成朋友的约定,但却没有 遵守返回的承诺而陷入轮回么中。进入循环之后,朋友的时间都是从 11 点 30 开始流逝,而杰西的时间是静止的,她看见船上餐厅钟表时间 是 8 点 17 分(见图 2- 1),有唱机的房间挂钟是 8 点 1

12、7 分(见图 2-2),自 己的手表也是 8 点 17 分(见图 2-3),因为杰西已经死去。时间之于之 于杰西已经失去意义,因为她永远停留在 8 点 17 分。第三章环形叙事电影的主题意蕴34第一节深沉的悲剧意识34第二节人性的时空轮回40第三节荒诞的呈现与反抗44第四章环形叙事电影的审美价值50第一节唤醒后现代性体验50第二节电影艺术手法实验54第三节反思后现代电影美学58第四章环形叙事电影的审美价值第一节唤醒后现代性体验美学经过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给人留下了无所适从的痛苦与恐惧,后结 构主义消解了中也、主体、终极意义,承认送些形而上学的本质是不 存在的。后现代主义己经不试图寻找或建构新的主

13、体与中也,只是将一个差异、多元、并置的世界呈现出来,并追求一种如同就父之后 的自由快感。总之,它只在于表达一种无意义嬉戏的荒诞感。散点叙事电影以其形散神不散,笔断意不断的叙事持点给观众带去 一种片段化、偶然性的审美体验;网状叙事电影以其的结构特征,给观 众一种时间加速度、秩序缺失、真实暧昧等审美体验。而环形叙事 电影则给观众带去了更为特殊的后现代性体验:人们的生活就是无意 义的嬉戏,观众与艺术的关系由静观变为参与。环形叙事电影没有完整的戏剧性冲突与故事情节,只有电影片段的碎 片化拼贴,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而且都获得不俗的票房或者电 影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电影满足了电影观众当下的审

14、美需 求。电影的魅力在于吻合了电影观众内必的个体潜意识或集体潜意 识, 即电影揭示的原始记忆、青春记忆、童年回忆、内心创伤、当下 生活体验等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环形叙事电影契合了当下观众的后 现代生活体验,这种全新的叙事结构创新了电影叙事形式,其无序、零 散的片段组合叙述揭示了后现代的人生真相后现代处境。环形 叙事电影引起了观众对自身后现代处境的评价与思考, 由此他们才认 同了这种后现代话语的电影。环形叙事电影以碎片化与平面化叙事、戏仿拼贴手法、虚无主体,在光影斑驳的银幕上揭示人们的后现代处境与生存困境。现代化社会将人从传统的血缘关系中剥离出来,成为都市中的单子式个体,再被培 养成劳动为与消费者

15、。现代大都市犹如一个欲望发动机,开发人的各 种欲望。人就生活在这个巨大功能体中,生产、消费,最后死亡。结论本文以 20 世纪线性叙事衰弱,非线性叙事兴起为宏观背景, 以后现代 话语为环形叙事的时代背景,从审美角度探讨环形叙事电影的兴起原 因、主题意蕴与审美价值,期为该类电影提供理论指导,一方面促进其 结构推陈出新;一方面在以电影商业美学为指导的电影产业化运作过 程中,挖掘环形叙事电影的银幕价值与美学价值。环形叙事电影的缺陷也显而易见,精巧复杂的结构既限制了观众群,也 导致其这类电影自身创新发展不易, 自诞生以来数量屈指可数。因此, 在这个机械复制与商业资本无孔不入的时代,环形叙事电影要想获得 持久生命力,必须要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环形 叙事电影可以适度地依靠 不易看懂的叙事结构作为商业元素以吸引观众,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有意义的主题引发观众也灵共鸣。电影史还在继续, 电影美学还在发展,没人愿意接受一个尽是机械复制 与韵味丧失的时代。但是,后现代电影美学应该只是现代主义电影美 学之后的一个过渡时期。虽然当下电影美学出现拼贴复制与追求感 官刺激等现象,但是也不乏追求审美独特性与内涵丰富性的电影。只 要能够立足电影艺术本体,坚持真善美的艺术根本价值取向, 电影美学 就可以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