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537068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届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试卷(第六单元)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35分) 1、文学常识填空(14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4分) (2)《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3分) (3)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1分) (3)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你根据作品补充故事情节。(3分)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孙悟空 ; 孙悟空 。(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斗假猴王、三借芭蕉扇、高老庄降魔等。一个情节1分,必须是孙悟空的情节。) (4)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人物。(3分) A、青龙偃月刀 过五关斩六将 作品:《三国演义》 人物:关羽 B、天蓬元帅 高老庄娶亲 作品:《西游记》 人物:猪八戒 C、解救金氏父女 野猪林救豹子头 作品:《水浒传》 人物:鲁智深 2、默写。(10分,每空1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5)《〈论语〉六则》中一些语句流传至今,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成语,请举三例。 温故知新_ ___不耻下问_______诲人不倦___ __ 择善而从 等 。 (6)《木兰诗》战争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脚迷离。 3、对对子(4分) A、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拜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写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2分)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宽对即可,例如“乡音无改是归人”等即可;“每逢佳节倍思亲”、“乡音无改鬓毛衰”等也可。 B、请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内容,为“花木兰替父从军”写一个下联。(2分) 上联:花木兰替父从军 下联:孔文子拜师学艺、(陈元方严词责友)等 4、创新题(4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周末综合文艺节目中曾有猜谜这个项目。节目主持人解释说:“谜面是个成语,故意改动一个字,要求用另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一现象。”如“入花三分”,谜底则是“移花接木”;“妙手回秋”,谜底则是“春去秋来”。请按此方法猜下列谜语。 “零装待发”的谜底是:化整为零 “登堂入狼”的谜底是:引狼入室 5、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3分) 例:A: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    B: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    C: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 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    D: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65分) 1、 用正楷字在下列方格中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 □□□ □□□□□□□,□□□□□□□。 □□□□□□□,□□□□□□□。 □□□□□□□,□□□□□□□。 □□□□□□□,□□□□□□□。 (1) 默写(4分,错1字扣1分,扣完为止) (2) 颔联中的两个典故,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达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或暗示贬谪时间长,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怀。) (3) 颈联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尊君在不?( fǒu ) 歆辄难之( zhé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 相委而去( 丢下、抛弃 ) 遂携拯如初 ( 于是 ) 幸尚宽 ( 幸而,恰巧 ) (3)根据语句的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期日/中 B 对/子骂父 C 下车/引之 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A、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才到。 B、 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 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C、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5)这两个故事在写作上有相似之处,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语言(对话)。在文章主旨上也有相似之处。它告诉人们: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或: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2分) (6)请写出两句以上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2分) 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7)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2分) 甲:元方小小年纪,却知“明礼诚信”的道理,面对无礼无信的大人,他果敢地表现出自己的义愤。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勇敢率真的小孩子。 乙:元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不顾”,这虽是天真率直的表现,但他还缺乏宽容大度的胸怀。 (8)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2分)    华歆开始的时候感到为难,而后来遇到紧急情况坚持两人当初的选择;王朗开始爽快地答应了别人的请求,而当遇到紧急情况后想抛弃搭船人,改变当初的选择。华歆急人之难,始终如一;王朗轻诺寡信、只为自己。所以华优王劣。 3、阅读《伤仲永》,完成下列问题(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yè )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hèn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A、之:于舅家见之( 他,代仲永 ) 或以钱币丐之( 代仲永的诗 )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助词 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往 、到 动词) B、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符合) 伤仲永(为……感到惋惜)       泯然众人矣(消失的样子) 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对待) (3)用原文回答(2分) A、表明方仲永幼时有神奇才能的句子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表明造成方仲永才能衰退的的原因的句子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2分) 答: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5)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4、自背《木兰诗》,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找出“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两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A、对镜帖花黄:帖 通 贴 ,一种东西粘贴在另一种东西上。 B、火伴皆惊忙:火 通 伙 , 同伴、伙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3分) A、最能体现建立赫赫战功的句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最能体现木兰是女儿身的句子: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最能体现家人迎接木兰的句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指出下列个句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夸张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对偶 )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顶真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反问 ) (4)请你就“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展开想象,谈谈其中蕴含了哪些内容。(2分) 答:交代了木兰多年征战的经历,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还写出战争的时间长,另外告诉我们木兰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壮士”,讴歌了木兰的战功。(意思对即可) (5) 解释下列多音多义词(4分) A、著 : 著我旧时裳 ( 穿 ) 宏篇大著(著作、文章) B、帖 : 昨夜见军帖(军中的文告)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哪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 (7)请你列举所知道的2个巾国英雄:(2分) 穆桂英、樊梨花、梁红玉、洪宣娇、秋瑾、赵一曼、刘胡兰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