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020/2/23,2014,年,7,月,鼠疫知识介绍及预防,一、鼠疫介绍,鼠疫三次大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流行在公元,6,世纪(,527-565,),起源于中东地区,流行持续,50-60,年,几乎蔓延到当时所有国家,死亡约,1,亿人。,第二次世界大流行发生在,14,世纪(,1346,),这次大流行持续近,300,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当时欧洲约有,1,亿人,其中,1/4,死于鼠疫(医学史上被称为“黑死病”)。,第三次世界大流行发生于,19,世纪末(,1894,),到,20,世纪,30
2、,年代达最高峰,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约,1200,万人。,一、鼠疫介绍,鼠疫定义,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和病人,传播媒介为蚤类。是由鼠疫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被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列为甲类传染病。,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时期,中国都发生流行,而且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就是开始于我国的云南、广东和香港。甘肃省历史上鼠疫流行有文献明确记载的是,1754,年发生在夏河县拉卜楞寺院的肺鼠疫流行,发病死亡,100,余人。,(一)传染源,1.,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
3、的动物较多,都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二、流行病学,2.,鼠疫患者,肺鼠疫患者是引起鼠疫暴发和流行的最危险的传染源。患者通常有剧烈的咳嗽并喀出大量血痰,咳嗽喷出的飞沫和痰中含有大量的鼠疫菌,可使其密切接触者感染引起原发肺鼠疫。,二、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1,、跳蚤叮咬,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为世界性广布种,此外还有,100,多种蚤类具有传播鼠,2,、直接接触,人类在猎捕、剥皮、宰杀染疫动物及食肉等时,鼠疫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
4、口进入人体内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我省绝大部分人间鼠疫病例都是由于猎捕和剥食旱獭引起的。,二、流行病学,3,、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会含有大量鼠疫菌,在呼吸、咳嗽时便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主要为近距离飞沫传播。如果接触肺部感染鼠疫的动物,如感染鼠疫的狗、猫等,也可直接感染肺鼠疫。,4,、经消化道传播,经几次鼠疫流行过程中均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鼠疫菌,表现出不能用败血症等进行解释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脓血便等。因此,经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也应引起重视。,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5,、吸入或菌液溅入眼内,鼠疫实验室
5、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救治鼠疫病人的医护人员,在防护不当或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除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感染鼠疫外,也可因吸入或菌液溅入眼内感染鼠疫。,二、流行病学,鼠疫传播图,獭,蚤,蚤,獭,剥食者,剥食者,人,空气飞沫,人,狩猎剥食,食肉类、有蹄类,蚤,小型啮齿类,三、各型鼠疫的共同临床表现,1,、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使用抗生素或仅使用青霉素族抗生素的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48,小时内进入休克或更严重的状态。,2,、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呼吸困难,咳血性痰。,3,、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综合征,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4,、咳嗽、胸痛、咳痰带血或咯血。
6、,三、各型鼠疫的共同临床表现,5,、重症结膜炎并伴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6,、血性腹泻病有重症腹痛、高热和休克综合征。,7,、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后创面也呈灰黑色。,8,、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三、鼠疫的防治的主要措施,对群众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开展经常性灭鼠灭蚤工作,控制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开展鼠疫疫情监测,做好预测预报;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及时报告疫情,防止扩大蔓延;加强卫生检疫,切断鼠疫传播途径。,三、鼠疫的防治的主要措施,及时报告:,临床医生是接触疫情的第一关。对可疑患者,需要有意识地去询问流行病学史。,一旦有鼠疫或其他传染病的可能,及时请示、报告,这样才有可能把一个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预防鼠疫,从我做起!,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