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2).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52415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行动研究案例案例 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 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1) 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科成绩的表现不佳, 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 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科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 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为最重要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兴趣有关的文献。(4) 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 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

2、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 他想自 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科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 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推出行动假设- 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 次户外活动。(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增进。(9) 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 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 题的原因,

3、以修正行动方案。案例 2: a、 b 两套教学方案的比较研究一所小学的领导认为, 究竟怎样的课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 许多教师模糊不清。 认识上的模糊必然 导致素质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进而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因此,开展“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素 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他们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语文课 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轨迹,以达到澄清教师认识上的模糊性,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 质教育的目的。同时,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设计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力争使语文课堂教学有 所突破和创新。为此,他们特选课文坐

4、井观天(寓言),让一位有 9 年教龄的市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执教。他 们首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备课, 设计了两套教学方案, 然后再让这位教师在某实验小学二(1)班和二(2) 班(普通平行班),用两种教法教学。同时,他们组织教师观摩、教师讨论、评课,对两种教法进行对比 分析,最后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其中部分结果是:(1)对比两种教学行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教学 a课堂气氛严肃、较沉闷。学生的课堂负担重,尤其是心理负担。读书面不宽, 读书量不大, 参与朗读的人不多, 兴趣不高。教师提问为主, 学生很少提问, 思维不活跃, 想象不丰富。侧重理解内容,学生语感没有得到训练。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课文寓意。听

5、、说、读、写、识、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效率的整体综合性不强,有的学生无收获。教学 b课堂气氛和谐、生动、较活泼。学生课堂负担轻,心理是愉悦的。与左相反。教师不提关于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思维活跃,想象丰富。重在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学生在感知课文寓意的同时, 还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与左相反,学生人人有收获,个个有提高。(2)讨论:为什么两种教学行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比较两种教学活动过程。教学 a以“教”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理解内容为主,教师的教主要侧重于“理解”、“分析”层面上。学生的学主要是接受式的、静坐式的,没有自主权,主体地位不突

6、出。教学 b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是灵活的、 变化的。引导读书为主, 教师的教主要侧重于“感悟”、 “积累”层面上。学生的学主要是参与式的、活动式的,享有自主权,主体地位突出。不给统一答案,允许学生对课文寓意有自己新的见强迫学生接受教参所规定的寓意。解。从对比中可以看出:(1)教学 a 所代表的是传统的讲读教学方法。从教学设计来看,是从课文的开头讲到结尾,没有对教材进 行创新处理;从教学活动形式来看,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静坐接受;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注重内容的 理解分析,强迫学生接受教参规定的内容;从教学关系来看,师生是“授 受”关系,学生完全没有学习 的自主权,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

7、主体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心理负担沉 重, 机械地按“师嘱”学习, 学习的效率不高。 教学 b 打破了传统的“逐段串讲、 繁琐分析”的教学条框, 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及学生的阅读过程, 设计教学并及时调整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参与语文的实践活动,各种语文能 力得到了明显的发展。(2)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来说, 传统的讲读教学明显偏重于内容的理解分析,低年级阅读教学“高年级化” 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该以朗 读为主,注重感知和积累。

8、在教学 a 中,由于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上,无形之中“挤”掉了学生读的时间,学生的读书是不够充分的。而教学 b 中,教师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先 是读顺,接着是读熟,然后是读出味,最后读懂,学生在读中感知了内容,也积累了语言。此外,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次的行动研究,使教师们清楚地看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转变了教学观念,深刻地领悟到了新修订大纲 的改革精神,为课堂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案例 3:江老师精选数学作业,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江老师去年秋任某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其中一个班的数学平均分在全年级倒数

9、第一。江老师决心改 变这个班数学成绩差的现状, 一方面改进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加大作业量, 除了课本的习题一律全做以外, 还要做其它的练习。一学期结束后,这个班数学成绩仍是倒数第一。江老师深感这个成绩与学生做作业所 付出的心力相比,相差甚远。于是他打算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对作业加以改进。他阅读有关学习理论及数学作业改革实验的文献资料,请教科所研究人员指导,经认真研究,确定以 改进数学作业的质和量,提高练习效果作为研究主题。确定研究主题后,他广泛深入收集有关改进数学作 业练习的各种资料,从中获知数学作业目的、形式、作业量与练习效果的关系等理论。根据文献及对问题 的分析,确定以这个班为实验班,采用观察

10、法、实验法和测验法进行改进数学作业的研究。他根据研究设 计,收集整理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意见,发现学生对数学作业兴趣低落的原因是重复练习多,缺乏有一定难 度的习题,题型单调。根据分析研究,他推出行动假设-对数学作业题结构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 习和创造性练习的比例为 7: 3 或 8: 2 ,以提高作业的练习效果。根据行动方案,江老师开始进行数学作业的实验,及时观察并记录学生作业正确率。发现中等以下学 生完成创造性练习有一定困难,就及时调整题的难度。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各章单元测验,发现该班数学 成绩逐渐上升,第二学期期末年级统一测试,实验班平均分超过其它班 7 分多,位于年级第二。这表明实 验确有成效。江老师决定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扩大实验成果,精选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断提高教 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