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乐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
执教人
课题
10 篓子里的青虫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
启发学生发现探究蝴蝶的生长过程。
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二次备课
学习
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注意字音:菜、产。注意字形:些、该。学会“渐渐、小孔”等词语。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4 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自主
学习
(一)自学生字,初读课文
1 初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找朋友”等多种形式检查认读,
3 学生轻声读课文,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二)自主学习课文
1 教师出示蝴蝶和小青虫的图片
这两种小动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了。
2 分小组朗读课文。
3 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
4 学生置疑,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
5看三幅插图,讲述课文大意。
6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小黄鸡的情感变化。
7你能帮助小黄鸡,告诉它小青虫到哪儿去了吗?
8平常你还知道哪些相似的例子吗?
9 书写指导
出示几个写得不好的“孔”字和一个写得好的“孔”字。
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哪个好看,哪个不好看,说出不好看的原因。
教师集中指导、范写、学生练习。
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
分层教学: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合作
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字音、字形、组词)。
2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找朋友”等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比一比哪组合作最好,给予表扬或鼓励。
3 小组合作研读,讨论以上问题:
蝴蝶是怎样变成的?篓子里的小青虫到哪里去了?
4 创设情境表演:
(1)创设课文情境。
(2)“惊讶的小黄鸡”和“奇怪的小青虫”的互动表演。
(3)“小博士”揭谜。
5 小组比赛写字。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展示
交流
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
达标
检测
一、这些生字怎样读才准确?
碰(pòng pèng)翻 产(cǎn chǎn)卵
滋(zhī zī)味 一段(duàn dàn)时间
二、照样子写词语。
一条条( )( )
大大小小( )( )
美美地吃( )( )
三、按照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排列下面的句子。
( )小青虫吃着菜叶,渐渐长大。
( )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堆卵。
( )“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 )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
( )倒翻的篓子里滚出好多豆大的空壳,别的什么也没有。
订正评价
鼓励
板书
设计
10 篓子里的青虫
卵→ 小青虫 → 蛹→ 蝴蝶
课后
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