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期中复习
诗歌赏析
望岳
主旨: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1、 诗人__ __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执著于诗歌语言艺术的探求,精于炼字,讲究章法。他的诗影响深远,被称为“___ _ ",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和“ ”他被尊称为“ ”。
(杜甫 唐 诗史 三吏 三别 诗圣)
2、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 ,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 。这首诗的诗眼是“ ”。“___ _?___ _ ”是远望之景;
“ , ”是细望之景。
(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远大抱负 望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3、说说“当胸生曾云”一句的句式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这是倒装句,更突出了云气层生的壮景,使望者心胸摇荡。
4、请从“钟”字人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采集或集中之意。。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这句诗体现出杜甫造语烁字精雕细划、语不惊人誓不体的特点。
5、“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大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高峻奇险的形象。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对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有什么启发?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我们应以“凌绝顶”的精神,在人生道路上拼搏进取,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春望
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沉痛、忧伤之情。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一个“深”字,表现了___ _。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沉痛、忧伤之情。
3、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抒发对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沉痛心情。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法两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结构:对仗工整。对比手法:“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省级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5、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诗句的意思是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国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思家的情感,诗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诗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8、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长歌行
1、诗中写大自然中景物目的是什么?
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生命有限。
2、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明一去不返。
3、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
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野望
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2、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得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3、“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诗人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远离尘世,而去过那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的情感。
早寒江上有怀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情感。
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
作者捕捉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你对作者不甘于隐居山林,而希望得到引荐,突出他出仕愿望是怎样看的,并说出理由。
赞成。作者希望出仕为国效力的精神值得肯定。
不赞成。应该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2、 试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字好在哪里?
“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势宏大。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黄鹤楼
1、诗的前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蕴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绿绿的芳草覆盖。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愈来愈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淼,更引起作者的无限乡愁。
3
诗歌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