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519074 上传时间:2025-02-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 小数乘整数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2、P3“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7×12 294×4 67+67+67+67 6.47+6.47+6.47 问:67+67+67+6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6.47+6.47+6.47还可以怎样列式? 2、0. 38是由(     )个0. 1和(   )0. 01组成的。 3、把0. 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33缩小为原来的是(   )。 计算 情境引入 春天,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同学们喜欢风筝吗?商店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观察P2图,问:你喜欢商店里的哪一种风筝? 自主探究 尝试计算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2.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1)各小组成员分成两组(两个人一组),一人当商店服务员,任选一种风筝卖(每人分配9个风筝),另一人当顾客去买任意个数(至少买2个,最多买9个)。 (2)买卖双方都先想一想:买这些风筝估计要用多少钱,记下来后再尝试计算风筝的价格,算完后相互比较一下看是不是一样。 (3)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在小组内交流。 (4)把这些过程记下来,准备在班上说。 3.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 4.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5.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学习 汇报交流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85× 4。 师:同学们看0.85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④ 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⑤ 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它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的算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 1.放飞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2、P3做一做 课外作业 练习一第1、3题(作业本),第2、4题(书上) 教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 题 小数乘小数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0.7×3 8.5×4 18×0.23 问:这几个式子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 引入尝试 1、教室里玻璃碎了,我们班如果要安一块,需要多大的玻璃呢?我们来量一量。(用卷尺量,量出来都是小数:长0.8,宽0.6) 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0.8×0.6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0.8×0.6,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8倍变成8,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6扩大10倍变成6,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48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3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3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让学生对照自己完成的3个乘法竖式,自言自语地或与同桌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②在学生个体的或小范围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这时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序地归纳:先干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上小数点);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3.16×0.06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A、要数清楚两个因素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 B、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列式 尝试练习 实践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4、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4、P5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P6的例5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口算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3 2.4× 5 2.4×1.5 1.2×0.4 1.2×0.11 1.2×0.35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计算 新授 1、讲述非洲野狗追及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继而发出善意的担心:“追得上吗?”由此导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 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一说“1.3倍”的含义 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说明做对了呢?”然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对56×1.3的结果进行验算。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请他们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小结。 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如,对着原式再做一遍。再如,用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7.28是错的。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 列式 尝试练习 独立判断 实践应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可分两步进行:①先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算式“3.2×2.5=0.8”中,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肯定大于1,而积却是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的。而算式“2.6×1.08=2.708”中,第二个因数略大于1,积2.708比较接近第一因数2.6,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相等,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方面验证算式的对与错, 2、P.9页13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6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8题,P9第11、14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积的近似值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计算 新授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汶川大地震时,派了这么多狗去吗?在救人的过程中,狗的鼻子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书上这只狗立下了什么功劳: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题、读图,并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让每位学生独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数,然后请1~2位学习一般的学生上台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全体学生对他们的解释作出评价。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2.04×28≈5.72(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 2 7 0. 2 0 4 ×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 列式 尝试练习 独立判断 实践应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4、P5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连乘、乘加、乘减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计算 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 0.81×10+110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列式 尝试练习 实践应用 1、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4、P5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计算 口答 举例 计算 新授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列式 尝试练习 独立判断 实践应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50×0.13×0.2 1.25×0.7×0.8 0.3×2.5×0.4 课外作业 P13页4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小数除以整数(一)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 ) 23×5=( )—│         └115÷2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计算 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列式 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课外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小数除以整数(二)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16~17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用具 掌握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补“0”继续除和商的个位不够商1需用“0”占位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出示复习题: (1)22.4÷4 (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 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列式 教学新课 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课外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一个数除以小数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16~17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4、 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5、 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 ( ) 除数 5 50 500 商 ( ) ( ) 3 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