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人规定地球来到方向是西方,去的方向是东方,所以地球从任何地方看,都是自西向东.东西方是相当而言的,没有绝对的东、西方。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萧老师补充:在北半球的任何地方观察北极星,可发现天空中的北极星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度刚好等于观察点的纬度,比如赤道上看到北极星是在地平线上,北极看北极星是在头顶。原因自己推导,搞不懂……就慢慢想吧】
西
东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º)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太阳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E1P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走过的线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旋转体速度快慢的计量值。地球各地角速度相等,约15°/小时,两极为零。
地球围绕地轴转动吗,地轴不转动,所以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地球自转导致24h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出现。不是昼夜现象,地球昼夜现象产生原因:1太阳照射,2地球为不透明球体。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前面两条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地球在不停地运动”。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公转。如地球不自转只公转,昼夜交替同样存在,只是一个昼夜周期为一年。地球永远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白天黑夜的分界线形成一个大圆即晨昏圈。晨昏圈包括晨线和昏线两段,地球从白天跨入黑夜经过的那段叫昏线,从黑夜进入白天跨过的那段叫做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圈永远平分赤道圈,因此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即太阳刚刚升出或落入地平线。晨昏圈只有在两分日才与经线圈重合。
2.产生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主要用来分析大气、洋流、河流的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河水会向南岸冲刷,南岸受冲刷严重往往河道较深,适宜船舶航行和建设码头。而北岸往往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岛、沙滩。河道较浅。另外如,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即信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响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受其影响偏转成西南风(北半球)和西北风(南半球),即盛行西风。【头晕了木有?拿出地图册,对着三圈环流图再看一遍就懂了】
3.地球自转一周360°用掉24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计算尺度。1=°4min ,15°=1h。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光总是从东方扫向西方。所以,东方总先见到太阳,先正午,先天黑,即时间比西方要早。每条经线都把太阳位于其天顶时当做正午12点,两个正午之间划分为12个小时,于是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标准。这样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