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现阶段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品德、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入手,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教育、智力、品德、审美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中国就受到先哲们的重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人成为人的过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主旋律的今天,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它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无法替代的,尤其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直接作用。
一、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可见,音乐教育对年轻人的智力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乐。”从中,我们认识到音乐对人类智慧的启迪。因此,我们在实施音乐教育中应充分意识到音乐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通过演唱、演奏、欣赏不同题材与风格的音乐作品,认识音乐家,了解他们的生平与作品创作的背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等多领域的知识,一方面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各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在欣赏和演绎音乐作品时,学生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相应地得到锻炼。例如在演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同学们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揣摩作者在写作时的心理状态,感受他一生要与命运搏斗的不屈精神。如果不能理解这些,那这首曲子的诠释必定不能使人震撼,更不会让听众体会到贝多芬面对悲惨命运时的挣扎与拼搏。当他们纵情弹奏这代表着贝多芬向命运呐喊的乐曲时,贝多芬在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将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成为他们演奏的灵魂支撑,这就是想象力的再现。
当然不同的演奏者对于同一乐曲的反应不可能没有区别。当下热播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中,有多少参赛歌手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不同时代的歌曲改编创新,赢得音乐导师的青睐,成为胜者。音乐教育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传达音乐的魅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演绎,配合技巧训练,形成新的乐曲。
二、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这样认识自己的职业:“假使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来。”还有一位音乐家曾这样谈论音乐:“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音乐对人的熏陶更多的在于对其思想品德、性格意志的影响。优美的音乐滋润和抚慰人的心灵,激烈的音乐使烦恶的情绪得到宣泄,内心保持平和的状态。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带给人最直接的影响,产生强烈、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流动着的听觉艺术可不受时空的限制,直视人深邃的情感世界。悦耳的铃声,悠扬的课间曲,凡是有声音的地方都充满了欢快的音符,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同时,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充满激情。通过音乐的熏陶和培养,学生养成了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的行为举止,再也听不到不文明的语言,见不到不文明的行为。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学生相互问好、师生相互致敬的场景,再也见不到满地狼藉,墙壁被毁的现象,不管教室里有没有教师,学生都能安静的上自习,这也正是学校礼仪养成教育的成果,音乐让学生变的高尚、文明。音乐展示需要一个广阔的空间,课内学习非常有限,而课外活动是自由的殿堂,因此音乐课外活动成为塑造学生的主要阵地。通过建立各类艺术社团,参与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张扬个性,为音乐教育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协调合作的精神,形成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的群体意识。
三、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其实,音乐的美来自很多方面。例如,一首乐曲,它可以传递给人们旋律的美,音色的美,结构的美,情感的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喜欢运用歌曲导入新课,这样,就是利用歌曲的旋律去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借助音乐的功能,在以课本为主的基础上,能将知识融入音乐中,让音乐辅助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为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氛围,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课堂充满跳动的音符,让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接受音乐的感染和悦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在音乐中感知事物,进行审美能力的锻炼;同时审美能力的提升,又促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与评价事物。经过三年的探讨、实践、研究,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满音乐的激情课堂使教学成绩明显提高,综合提高率占全市之首,充满音乐的校园让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成绩更是显著,在举行的各种文艺演出比赛中屡屡获奖,2012年中考54人中有22人被天津音乐学院附中、沈阳音乐学院附中等录取。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浸润礼乐文化的熏陶,学生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保持个人的良好形象,使整个校园充斥着尚智、谦和、高雅、愉悦的人文气息。音乐使校园变得安静、文明、和谐。由此观之,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是直接的,不容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