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以天地为怀,方知世间之辽阔
2、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时光荏苒,抚今追昔
3、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与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桑榆晚景休嫌少,日落红霞尚满天”(《八十自寿》),均写景抒情,以描绘夕阳西下而满天晚霞尚照在桑榆树梢之上的夕照图.抒写垂暮之年的豪迈达观之情。
4、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这是以直胸臆与援引《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相结合,抒写其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豪情。
5、 唐代诗人韩愈的《枯树》诗:“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寄托惟朝菌,依投绝暮禽。犹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通篇以枯衰的老树比喻老年人,借写老树枯衰却不甘于空心腐朽,抒发人老而志不衰的豪情.取喻贴切生动.抒情痛快淋漓。
6、 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年时曾写下大量老年励志诗。如《感事六言》(其一)“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此诗言老、言穷、言忧。归结为言志.是陆游六言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六言名篇。全诗以诗人自陈的口吻道来,以直抒胸臆为主.尤其是后两句以“两鬓”与“寸心”对举,以“作雪”与“如丹”两个比喻对照,色彩一白一红,交相辉映,使人老心红的爱国诗人形象活现于人们面前。而在“作雪”之前冠以“多年”二字,则直接说明诗人早已年迈;在“如丹”之前加上“至死”二字,又充分表明爱国的赤子之心是火红而永不变色的。与这两句诗相类似的,在诗人的《创南诗稿》中还有不少,如“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书愤》);“丹心自笑依然在,白发将如老去何?”(《纵笔》);“壮心未与年俱老,老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也都直抒其老当益壮的爱国豪情,令人读之顿生豪情。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咏春色》
——唐·杨衡
霭霭复蒙蒙,非雾满晴空。
密添宫柳翠,暗泄路桃红。
萦丝光乍失,缘隙影才通。
夕迷鸳枕上,朝漫绮弦中。
促驷驰香陌,劳莺转艳丛。
可怜肠断望,并在洛城东。
周恩来 春日偶成(两首)** 这两首诗作于1914年,作者时年16岁
其一
极目青郊外,烟霾步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其二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