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节 光的反射
设计要素
设 计 内 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反射,再利用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得出光的反射规律。再利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光路是可逆的。最后是对光的反射的分类,如: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认识,并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特点。逐步掌握光的反射的特点和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明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
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在对光污染的了解中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能通过实验初步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画入反射光线时容易出现方向性的问题,这也是对人看见物体的原因不是明了所造成的。在对光的反射的分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认识和应用解释时也容易出现问题,也说明学生的分析能力有所欠缺,但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有一定的物理认识。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
解决办法
实验探究法、观察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板书设计
课题:第2节光的反射
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一、反射条件
——光的反射发生在物体表面;
二、反射规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都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
反射光路可逆。
三、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教学过程设计(第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
一、 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演示实验)
用普通手电筒将光射在墙壁上,墙壁上出现一个亮圈。
提问:不动手电筒、要让亮圈出现在其它地方,应怎么办?请学生参与演示并说明实验依据。【板书】(光的反射发生在物体表面)
引入2 为什么看到了(生活情境)
夜晚屋里没开灯时看不见家里摆设;开灯后,所有东西马上一目了然。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简单延伸到花草树木、建筑等)
【板书】(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问题一:光的反射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光遇到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问题二:光的反射有无规律可寻?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去
教师指导:巡视学生活动情况、参与其中实验、指导学生从现象中归纳、总结。
教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法线”的概念,有规律的描述更准确简洁、更易于记忆。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过入射点作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线叫法线。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用i表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用r表示。
【板图】
【板书】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都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反射光路可逆。
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指导学生正确作图。
例:下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习反馈:
(1)下图的入射光线。
(2)如图,画出反射光线,并回答:入射角多大?
(3)学生作图:一束光沿水平方向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若入射光线不变,把平面镜竖直放置,则反射角是_______。(答案:60°、0°)
问题三:现在让我们来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由于光的反射而引起的现象。
解决方案: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播放“光的反射分类及原因”(配音小动画)。
演示:出示一幅玻璃镜面的装饰布艺于黑板前,请大家欣赏,问:看到了什么?(某些观察角度的同学什么都看不到)然后撤去玻璃镜面,使大家都能观察到图案。
问:大家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还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吗?
思考:既然光在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为什么布面和镜面会有不同的反射现象?
电脑来模拟演示两种反射的不同,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及特点。
平行光射在镜面等光滑表面上发生反射后,反射光有规律的平行射出。
教师解说:人们把这种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局部发生“反光”或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时看到刺眼的强光就是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平行光射在粗糙物体表面上,反射光杂乱向各个方向射出。
教师解说:平行光射在粗糙表面上发生反射后,反射光杂乱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可以使物体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问:是不是漫反射中各条光线就真的“乱反射”了呢?
动画3:漫反射符合反射规律
解说:一束光射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我们把每一个入射点处都当作一个十分微小的平面镜,用该点的切线来表示,然后作一条法线,此时可以看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显然,漫反射仍然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板书】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符合反射定律。
问题四:光反射有哪些实际应用?
问: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同学们能举出一些生活中有关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危害吗?
播放“光污染”视频或ppt播放“光污染”的短文,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光污染,并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阅读复习书上本节内容,完成41-42页1--5题。
学生可选用身边器材自由改变光路,激发认知兴趣)
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反射光与入射光有无密切关系?”
学生实验方案可参考书上第39页的探究方案。
两人一组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用文字或图象)。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始终在同一平面。(折动白纸便看不见反射光)
(2)反射光线会随着入射光线的偏移发生对称的偏移。
(3)垂直入射时,也有反射光,但位置与入射光重合。
(4)反射的光路是可逆的。
认识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界面等。
识记光的反射定律。
学习画光的反射的作图。
讨论回答:60°
独立完成并回答。
学生交流:1、同样的东西,一样的玻璃在反射,有的角度就看不到;2、不同表面的反射效果不一样。
这两种反射情况的不同是由于反射表面的区别。
、
观看动画,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
看动画演示,讨论回答。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
1.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2.反射的条件
3.反射的规律
4.两种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
了解光的反射的形成原因。
知道我们能看见物体的原因。
通过探究实验,明确光的反射的规律
了解光的反射图解中的各个物理名词。
了解并识记光的反射定律。
初步学会画光的反射的光路图
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特点。
教 学 设 计 评 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