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光现象的特点。
2、 掌握本章几个基础实验的原理。
3、 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
4、 掌握各种类型的光学作图题。
一、 教学重难点
(一) 重点:
1对几个光现象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2几个基础实验的原理。
(二) 难点:
能规范地完成各类光学作图题。
二、 教学流程设计
(一)自学指导:
用5min复习课本内容,完成以下基础知识:
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 的物体。光源可分为 和 。
(2)光线: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常用_________表示。
(3)光速:光在 中传播最快,速度为 m/s=________km/s。
(4)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可以说明这一规律的例子有 和
光的反射:
(1)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
(2)种类: 反射和 反射两种。这两种反射都遵循 定律。
镜面成像:
(1)平面镜原理: 。
(2)平面镜特点:①像的性质为 、 、 ;②像与物分别到镜面的距离 ;③像与物连线 于镜面;④像与物形成_________。
(3)平面镜应用:可以成像和改变 。
(4)球面镜的种类:可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其中凹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可应用于 、 。
而凸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可应用于汽车观后镜,起 的作用。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 射入另一介质,它的 发生改变的现象。
(2)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折射角 入射角,而当光从其它介质射入空气,则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 。
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2)光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透明物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白色不透明物___________一切色光;黑色不透明物___________一切色光(填“反射”或“吸收”)。
(4)红外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个例子)
紫外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个例子)
(二)新课教学
由学生自行校对以下题目的答案,在校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答,以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点。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2、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了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仪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动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鸢动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
3、我们在大树下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形成的亮斑,其形状是( )
A.圆形的 B.月牙形的 C.与树叶的空隙形成相同的形状 D.无规则的各种形状
4、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广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①放大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 B. ②与③ C.①与③ D.②与④
5、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
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
6、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7、如图所示,表示物体“F”在平面镜内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8、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9、如图所示,物体A B高1.6 m ,平面镜C D高0.6 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 。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
10、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二、填空题:
1、在一张不透光的纸板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状的光斑,这是_______现象,是由于_________产生的,向下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
2、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
3、在黑暗的房间里,桌子上立着一块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 ,用手电筒正 对镜子的墙照射 ,从旁边看,会发现 被照亮了 ,而 却显得很暗,这是因为墙发生的是 反射 ,镜子发生的是 反射。
4、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射来。为了使反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那么平面镜应该跟水平面成________或___________。
5、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 / 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m / 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 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m;若涪江水再上涨0.5 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m。
8、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o。,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 o,折射角是 o。
9、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
10、一名演员穿着红上衣,白裙子在舞台上表演,一束绿色的光照在她身上,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是____颜色的,裙子是___颜色的。
(三) 作业布置
完成以下作图题:
1、小明的乒乓球滚到沙发底下,他利用一光学仪器把房间中的灯光照“引”到乒乓球上,
简单的光路如图1所示,请你在图中画上小明所用的光学仪器。
图2
2、如图2所示,两条光线都是由同一个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图1
3、如下图3,完成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在图4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图3
图4
5、如图5所示,S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点是人的眼睛在A处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请画出此光路图。
6、如图6中,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点,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空气
水
S
S′
A
图5
图6
7、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