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案习题--光.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426655 上传时间:2025-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习题--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案习题--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案习题--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案习题--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案习题--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及其运用等基础知识的复习。难点:复 习 过 程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 的物体叫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 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4.用 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等。考点二 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 。2.光

2、的反射定律(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2)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的两侧。(3)等角: 等于 。3.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2)漫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虚实:成的像为 。 (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 。(3)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对称:像和物关于 对称。考点四 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律(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的两侧。(3)角不相等 定性

3、:空气其他透明介质。变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第1页(共4页)考点五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1.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光的三基色是 、 、 ;颜料的三原色是 、 、 。3.透明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 决定。考点六 看不见的光1.光谱:把 紫这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人眼看不见的光:在红光之外是 ,在紫光之外是 。基础检测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汽车上的反光镜 B.月亮 C.蜡烛的火焰 D. 钻石2.下列现象中

4、,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3.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B.夏日浓密的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C.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D.日食、月食4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6.图1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 ) 图1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5、. 雨后天空的彩虹 B. 水中的月亮 C. 黑板“反光” D. 小孔成像8.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 甚至会引起皮肤癌, 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几种光线造成的(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加玛)射线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第2页(共4页)9.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竖直立一长杆AB,图中带箭头的线是一条照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请你作出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 图3图2图410.画出图3中放置平面镜的位置。11.如图4所示,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角,要用一平面镜将太阳光垂直反射倒井底,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为( )。12.红领巾只能反射 色光, 绿叶只能反射 色光, 所有色光都不

6、能反射的物体是 色的.备考满分挑战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2.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B.夏日浓密的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C.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D.日食、月食3.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以下发光体通常为人造光源的是( )A.太阳 B.闪电 C.水母 D.蜡焰4.通常所说颜料呈绿色,是指观察该颜料时所用的照射光源是( )A.白色光 B.红色光 C.绿色光 D.蓝色光5.生活中与光有关的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7、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湖面倒影 D.潭清水浅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x108m/s 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8.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9. 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 D.变高了的人的虚

8、像10.生活中常用的与平面镜类似的光学工具是( )A.穿衣镜 B.放大镜 C.后视镜 D.哈哈镜11.人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不发光的物体能( )A.吸收照射的光线 B.反射光进入人眼C.使人的眼睛发光 D.物体发出红外线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第3页(共4页)1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m,人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m/s。13.如图1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的情况。试从图中判断A、B、C三束光线中,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14.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水

9、中月,摘不到的镜中花”这是描述光的 现象。15.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度角照射。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图2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的传播路径。16.如图3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A,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17.小明做“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1)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从玻璃板的前面进行观察,B始终不能与A的像重合,原因是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两段相同的蜡烛用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

10、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 _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5)实验表明,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_ .18.小豪用如图5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的”或“较黑暗的”)(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 。图5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第4页(共4页)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目标1.能通过实例或实验,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2.会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和认识生活中

11、的透镜及其原理;了解透镜的其他应用。重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复 习 过 程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 透镜及透镜作图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2.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 , , (F), (f),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又叫发散透镜。4.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所示,比较两透镜的异同)图1 (1)凸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 ;B.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2)凹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 ; B.正对凹透

12、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 ;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及应用表(将空缺部分填写完整)物 距(u)像 距(v)像 的 性 质应 用大 小正 倒 虚 实无限远v=f极小光斑 u2f2fvf缩小倒立 照相机u=2fv=2f 倒立 实像 测焦距2fuf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u=f无限远 获取平行光源和测焦距uf同侧 放大 正立 放大镜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第1页(共4页)适时总结 焦点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则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越大,物远像近像越小。考点三 眼睛和眼镜1.构造 人眼的主要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

13、、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 ,视网膜相当于 。2.视物原理 光线由所观看的物体发出,外界的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经过角膜及晶状体的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通过视神经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人就看到了物体。3.近视眼、远视眼的比较基础检测1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20cm处,可得

14、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3图2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图2A.a点 B.b点 C.c点 D.d点【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图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应放置于C点。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第2页(共4页)4. 晶状体本身就是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它的形状是通过什么来改变的( )A.角膜 B.睫(jie)状体 C. 瞳孔 D. 虹膜5.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非常类似于( )A.放大镜 B.投影

15、仪 C.照相机 D.潜望镜6.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7如图3所描述的是 眼的形成情况,请在方框内画出可以矫正视力的透镜。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9.如图4所示是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物体经过物镜成

16、一个倒立、 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的 位置,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放大。图410.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 视网膜前,这眼就是 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 眼。近视患者需佩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是由于凹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备考满分挑战1.如图1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2.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17、D平面镜3.如图2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近视跟镜4.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这个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小强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眼睛正常,无需配戴眼

18、镜6.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 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5cm C.7cm D.9cm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第3页(共4页)7.一些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不幸患上了近视眼。他们配戴的眼镜镜片是 ,它对光有 。8.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图4中的 位置。若将一物体放在d点,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实像。9.如图5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 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

19、透镜的 。10.请在图6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611.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7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7乙所示。(1)请根据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 。图7(2)图7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 “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 。(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 “大” 或“小” ) 。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v/cm1518172103031260(4)若小磊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