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名词解释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对应位点的两个基因分离规律:配子形成(减分)时,控制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并独立 地分配到不同配子中自由组合定律:配子形成(减分)时,每对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各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的组合到配子中纯合体:具有纯和基因型的个体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存在的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连锁现象
2、: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交换值: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重组率:交换型配子(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重组型配子数 / 总配子数 * 100%完全连锁: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连接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不完全连锁: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质量性状:彼此差异明显,呈现不连续变异数量性状:表现连续的,所有能够度量的性状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
3、差中所占的比值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遗传率: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值狭义遗传率:基因加性方差占总方差的比值近交: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即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其两个亲本之一再次交配自交:来自同一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纯系学说:一个纯系内的粒重变异是不遗传的,不同纯系间的变异至少一部分是遗传的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势的现象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以及每一世代基因组成的变化的科学孟德尔群体:一群可以相互交换的个体Hardy-Weinberg定律(群体的遗传平衡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基
4、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可以保持不变,当其在上下代保持不变或相对稳定时,群体的性状表现就会保持遗传上的稳定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等位基因频率:特定基因座位上某个等位基因在所有基因中所占的比例理想群体:群体无限大、无基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个体迁移、个体随机交配物种: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生殖隔离:合子前生殖隔离不能交配或不能产生合子 合子后生殖隔离杂种后代生活力或生殖力降低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相对性状染色体组:一种生物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套染色体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非整倍体:在正常2
5、N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条或若干调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染色体基数:一个染色体组内含有的染色体数 用X表示细胞质遗传(母性遗传):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细胞核遗传(母性影响):核基因所决定的遗传表现和遗传规律三、 简答题1、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区别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变异类型 种类上的变化 数量上的变化变异变现方式 间断型 连续型遗传基础 少数主基因控制遗传基础简单 微效多基因系统控制遗传基础复杂对环境的敏感性 不敏感 敏感分析方法 系谱和概率分析 统计分析群体大小 小 大2、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重复性: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上重复发生 可逆性:基因突变是可逆的 多
6、方向性: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 有害性及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遗传基础相近,会发生相似的 基因突变3、为什么基因突变对突变体本身往往是有害的?答:因为基因突变可能直接导致基因原有功能表失或异常,并进而影响到与之相关的生物功能导致原有协调关系被破坏或削弱,生物赖以正常生活的代谢关系被打乱4、为什么基因突变都是隐形的?答:显性基因致死会被淘汰5、 基因突变的筛选与鉴定,微生物加以利用: 筛选突变体:1.利用诱变剂提高突变率 2.设计特定的选择系统从群体中筛选理想的突变体 3.两种方法往往结合运用 要把新的表现型变异归因于基因突变,需要排除不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一般使用选择培养法
7、筛选突变体,也是鉴定重组型的基本方法,具体操作是先诱变再鉴定。6、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鉴定: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末端缺失、中间缺失) 细胞学鉴定:假显性 不能回复突变 缺失环 遗传效应:缺失环 假显性重复:染色体多了自身的某一区段(顺接重复 反接重复) 鉴定:末端非重复区段较短,联会时二价体末端不等长突出;重复区段较长末端非重复区段不短时,重复区段形成一个突出的环或瘤;若重复极短,联会时重复染色体的重复区段可能收缩一点,正常染色体伸长一点 很难看出环或瘤的突出 遗传效应:重复环 剂量效应 位置效应倒位:染色体中发生了某一区段倒转(臂内倒位 臂间倒位) 鉴定:减少重组率 倒位圈 倒位亲
8、合体育性降低 遗传效应:改变了连锁关系,使基因间交换值也相应改变;降低配子育性;倒位杂合体 导致部分不育0.05 差异不显著 说明相对性状符合分离比 即这一对性状符合分离规律 P0.05 差异显著 P0.01差异极显著五、 计算题三点测验分析步骤: 1、首先判断三对基因是否连锁: 如果三对基因独立,则F18种表型=1:1:1:1:1:1:1:1 ; 如果两对连锁一对独立,则F18种表型=4多:4少; 如果三对基因不完全连锁,则F18种表型=2最多:2较多:2较少:2最少 2、确定排列顺序(看谁在中间) 3、估算重组率,换算成图距 4、求符合系数,判断干扰程度 符合系数C=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
9、换值 干扰系数I=1-C 理论双交换值=单交换1的百分率x单交换2的百分率例1:某生物的三对性状分别由Aa,Bb,Dd三对基因决定,且A对a显性,B对b显性,D对d显性。当此三基因杂合体与三隐性纯合体杂交后,得到如下表现型的个体:ABD 72 aBD 130 abD 495 AbD 3abd 68 Abd 134 ABd 494 aBd 4试问: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如何?双交换值是多少?绘出连锁遗传图。 求符合系数。答亲型abD和ABd;双交换型AbD和aBd顺序bad(或dab) 双交换值=(4+3)/1400=0.005 Rfba=(134+130+3+4)/1400=19.4% |
10、 19.4 | 10.5 | Rfad=(72+68+3+4)/1400=10.5% b a d 符合系数=0.005/(0.1940.105)=0.25 干扰程度较大 例2:果蝇的y,Sn.v三对基因的遗传图是 y Sn v | 15 | 10 |将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与基因型为ySn+/ySn+的果蝇杂交,写出在没有干扰和干扰系数为0.4时的情况下,F1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亲型 单1 单2 双 +v +Sn+ + +Snv ySn+ y+v ySnv y+1-0.15-0.1+0.015 0.15-0.015 0.10-0.015 0.015 I=01-0.15-0.1+0.009 0.15-0.009 0.10-0.009 0.009 I=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