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B∕T 10513-2021 (代替 IDL∕T 5337-2006)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

上传人:tea****ft 文档编号:84250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94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NB∕T 10513-2021 (代替 IDL∕T 5337-2006)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NB∕T 10513-2021 (代替 IDL∕T 5337-2006)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NB∕T 10513-2021 (代替 IDL∕T 5337-2006)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NB∕T 10513-2021 (代替 IDL∕T 5337-2006)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NB∕T 10513-2021 (代替 IDL∕T 5337-2006)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 行 业 标 准 NB / T 10513-2021 P 代替代替DL/T 53372006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lop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ydropower Projects 2021-01-07 发布发布 2021-07-01 实施实施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 发布发布 NB ICS 27.140 P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lope En

2、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ydropower Projects NB/T 10513-2021 代替代替DL/T 5337-2006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 家 能 源 局 施行日期:2 0 2 1 年 7 月 1 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1 北 京 国 家 能 源 局 公 告 2021 年 第 1 号 国家能源局批准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综合设计规范 等 320 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 1) 、 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for pressurized water rea

3、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 7: Class 1, 2, 3 plates等 113 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 2) 、 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等 5 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 3) ,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国家能源局 2021 年 1 月 7 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30 NB/T 10513 -2021 水电工程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DL/T 5337- 2006 2021-01-07 2021

4、-07-01 前 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 2014 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12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内容、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边坡监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增加了边坡孔隙水压力取值方法、 库岸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高速滑坡滑速计算方法、滑坡涌浪计算方法等内容;补充了简化毕肖普(Bishop)法、詹布(Janbu)法、摩根斯坦-普莱斯(Morgenstern-P

5、rice)法、Spencer 法、能量法(EMU)等边坡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删除了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内容; 调整了规程适用范围、边坡分类、边坡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监测布置等内容。 本规程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NEA/TC15)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 2 号,邮编:100120)。 本规程主编单位: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 三峡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胡大可 夏宏良

6、 郭德存 孙 宁 杨 军 邹文志 王良太 曾如意 胡梦蛟 曹园园 王乐华 王孔伟 邓华锋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杨 建 王惠明 郭义华 李文纲 单治钢 陈卫东 米应中 宫海灵 肖万春 刘谢伶 王汇明 李开德 张 瑞 叶志平 罗志刚 彭仕雄 张东升 何万通 熊登峪 李仕胜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5 4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6 4.1 岩质边坡勘察 6 4.2 土质边坡勘察 6 4.3 滑坡勘察 7 5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8 5.1 工程地质测绘 8 5.2 勘探 8 5.3 试验 9 6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11 6.1 一般规定 11 6.2 变形机制与破坏模

7、式 11 6.3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12 6.4 稳定性计算 12 6.5 稳定性分级与评价 14 6.6 滑坡涌浪预测 15 6.7 边坡防治原则 15 7 边坡监测 17 7.1 一般规定 17 7.2 监测布置 17 7.3 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18 8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0 附录 A 边坡分类 22 附录 B 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划分 23 附录 C 岩质边坡结构分类与变形破坏模式 24 附录 D 土质边坡分类与变形破坏模式 25 附录 E 滑坡分类与发育阶段划分 26 附录 F 边坡孔隙水压力取值方法 28 附录 G 边坡稳定性计算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32 附录 H CSMR

8、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法 46 附录 J 库岸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49 附录 K 高速滑坡滑速计算方法 50 附录 L 滑坡涌浪计算方法 56 本规程用词说明 60 引用标准名录 61 附:条文说明 58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s 5 4 Content of Slop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6 4.1 Rock Slope Investigation 6 4.2 Soil Slope Investigation 6 4.3 Landslide

9、Investigation 7 5 Methods of Slop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8 5.1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 8 5.2 Geological Exploration 8 5.3 Test 9 6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Slope Stability 11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 6.2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Failure Modes 11 6.3 Physical-Mechanical P

10、roperty of Rock and Soil Mass 12 6.4 Slope Stability Calculation 12 6.5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lope Stability 14 6.6 Prediction of Landslide-Induced Surge 15 6.7 Principles for Slope Protection 15 7 Slope Monitoring 17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 7.2 Monitoring Arrangement 17 7.3 Monitori

11、ng Data Compilation and Analysis 18 8 Slop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20 Appendix A Classification of Slopes 22 Appendix B Classification of Slop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Types 23 Appendix C 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and Deformation Failure Modes of Rock Slopes 24 Appendix D Classi

12、fication and Deformation Failure Modes of Soil Slopes 25 Appendix E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Landslides 26 Appendix F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lope Pore Water Pressure 28 Appendix G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s Use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31 Appendix H Rock Slope Stability Assessm

13、ent Using the CSMR Method 45 Appendix J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Stability of Reservoir Bank Slopes 48 Appendix K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Velocity of Rapid Landslides 49 Appendix L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Landslide-Induced Surge 53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56 List of Qu

14、oted Standards 57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8 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 1.0.3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 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2.0.1 自然边坡 natural slope 自然营力作用下形成的边坡。 2.0.2 工程边坡 engineering slope 经人工改造形成的边坡,或受工程影响的边坡,或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边坡。 2.0.3 库岸边坡 r

15、eservoir bank slope 水库周边受库水作用影响的边坡。 2.0.4 岩质边坡 rock slope 由各种结构面切割的岩体组成的边坡。 2.0.5 土质边坡 soil slope 由土、砂石土、或土石混合体组成的边坡。 2.0.6 潜在不稳定体 latent unstable rock and soil mass 现状基本稳定,在今后一定时间内,受各种作用的影响,可能产生失稳现象的岩土体。 2.0.7 顺向边坡 consequent slope 坡面与层状结构面倾向相同,坡面与层状结构面走向夹角小于 30 。 2.0.8 反向边坡 obsequent slope 坡面与层状结构

16、面倾向相反,坡面与层状结构面走向夹角小于 30 。 2.0.9 横向边坡 transverse slope 坡面与层状结构面走向夹角大于 60 。 2.0.10 斜向边坡 insequent slope 坡面与层状结构面走向夹角介于 30 60 之间。 2.0.11 平叠边坡 horizontally bedded slope 产状近于水平的岩层构成的边坡。 2.0.12 边坡稳定性系数 slope stability factor ; slope safety factor 表征边坡抗滑稳定或抗倾稳定程度的指标, 为作用在滑动面上的抗滑力与滑动力的比值,或作用在坡体的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

17、值。 2.0.13 边坡设计安全系数 design safety factor of slope 3 为使边坡达到预期安全程度所需的边坡允许最低安全系数。 2.0.14 崩塌 falling 在重力作用下,陡崖前缘岩体,突然下坠滚落的现象。 2.0.15 倾倒 toppling 层状反倾边坡或陡倾层状结构边坡由表及里,岩层逐渐向外弯曲、拉裂、倒塌的现象。 2.0.16 溃屈 buckling 层状结构顺向边坡的上部岩体沿软弱面蠕滑, 由于下部受阻而出现岩层鼓起、 碎裂、脱层的现象。 2.0.17 拉裂 tension cracking 边坡岩体向临空方向产生蠕变,局部拉应力集中而出现拉开、扩展

18、、移动的现象。 2.0.18 流动 flow 碎屑类土石堆积体饱水后在重力作用下,向坡脚或沟谷运移形成碎屑流的现象。 2.0.19 滑动 slide 岩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滑的现象。 2.0.20 滑动面 slip surface 岩土体沿之滑动的剪切破坏面。 2.0.21 滑动带 slip zone 滑床与滑坡体间具一定厚度的滑动碾碎物质组成的剪切带。 2.0.22 滑坡体 slip mass 滑动面以上整体下滑的岩土体。 2.0.23 滑床 slip bed 滑坡体下伏未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 2.0.24 顺层滑坡 consequent landslide 沿岩

19、层层面滑动的滑坡。 2.0.25 切层滑坡 insequent landslide 滑动面切过岩层层面的滑坡。 2.0.26 推移式滑坡 progressive landslide 4 由边坡上部失稳坡体推动下部坡体而产生的滑坡。 2.0.27 牵引式滑坡 retrogressive landslide 由边坡下部坡体失稳滑动,引起上部坡体失稳而产生的由下而上依次下滑的滑坡。 2.0.28 CSMR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法 rock slope st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the CSMR method 根据岩体基本质量分类(RMR),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边坡高度、结构面

20、产状、结构面条件、边坡开挖方法等因素,进行半定量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 5 3 基本规定 3.0.1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查明水电枢纽工程区、 水库区、 下游河道区等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因素,评价边坡稳定的现状,预测边坡变化趋势,提供边坡工程设计的地质资料和防治建议。 3.0.2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可结合建筑物区工程地质勘察进行, 对工程方案选择或建筑物安全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体、潜在不稳定体应进行专门性勘察。 3.0.3 边坡工程专门性地质勘察应查明边坡区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边坡岩土体变形边界条件,分析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提出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边坡稳定性,提出

21、治理措施建议,编制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 4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4.1 岩质边坡勘察 4.1.1 岩质边坡勘察应收集边坡区水文、气象资料。 4.1.2 岩质边坡勘察应查明边坡的地形地貌,调查河谷和溪沟的形态、对称情况、切割深度、阶地分布与埋藏情况。 4.1.3 岩质边坡勘察应查明组成边坡的地层岩性、 软弱夹层和软弱带的分布、 性状与成因类型,划分工程地质岩组。 4.1.4 岩质边坡勘察应确定边坡所在的构造部位和岩层产状及其变化; 查明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断层分布、产状、性状;进行节理裂隙统计,计算节理连通率;分析各类结构面可能组合的块体及其与边坡的关系。 4.1.5 岩质边坡勘察应查明

22、边坡岩体风化程度, 划分风化带; 查明边坡岩体卸荷裂隙的分布、规模及特征,进行卸荷带划分;分析卸荷与风化的关系。岩体风化带和岩体卸荷带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 的有关规定。 4.1.6 岩质边坡勘察应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补排条件、地下水位深度及变幅、泉水分布与流量变化;查明边坡岩体的渗透性和水文地质结构;进行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时段不宜少于 1 个水文年,对多层含水结构边坡应分层观测水位。 4.1.7 岩质边坡勘察应进行边坡岩体物理力学特性测试, 重点查明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软弱夹层和软弱带的变形特性和不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 4.2 土质边坡勘察 4.

23、2.1 土质边坡勘察应收集边坡区水文、气象资料,特别是暴雨强度、历时时间、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发育情况、水对坡面的冲刷情况。 4.2.2 土质边坡勘察应调查边坡所处地貌单元、沟谷发育情况;查明土质边坡坡度、高度和坡面形态。 4.2.3 土质边坡勘察应查明土体的分布范围、物质组成、厚度、成因类型,进行土层划分;重点确定控制稳定的不良层位,当土层与基岩接触面可能控制边坡稳定时,应 7 查明土层底部基岩面起伏形态。 4.2.4 土质边坡勘察应查明坡面上的隆起、塌陷、张裂缝等变形迹象及分布特征。 4.2.5 土质边坡勘察应调查泉水露头的分布和流量; 查明地下水类型、 含水层分布与埋藏条件、各含水层间的水

24、力联系、补排条件和透水性;进行地下水位观测,观测时段不宜少于 1 个水文年;在具有多层含水层结构时,应重视上层滞水水位观测。 4.2.6 土质边坡勘察应查明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重点是土体颗粒组成、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当边坡存在特殊土体,且影响边坡稳定时,应进行渗透稳定性、地震液化、膨胀性、崩解性、湿陷性等专门性研究。 4.3 滑坡勘察 4.3.1 滑坡勘察应收集滑坡区水文、气象资料。 4.3.2 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 4.3.3 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边界条件、物质组成、厚度和体积。 4.3.4 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形态、

25、 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 以及滑床的岩性及完整程度。 4.3.5 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坡张裂缝、隆起等变形现象。 4.3.6 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坡的成因,并研究其形成年代及演化历史。 4.3.7 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坡体的复活条件。 8 5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5.1 工程地质测绘 5.1.1 边坡工程地质测绘方法与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NB/T 10074 的有关规定。 5.1.2 边坡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应包括工程所涉及的边坡及可能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地段。 5.1.3 边坡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根据边坡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平面测绘应选用 1:2 0001:500,剖面

26、测绘应选用 1:1 0001:200。 5.1.4 边坡工程地质测绘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布置地质纵横剖面。 地质纵剖面宜沿主要位移或滑动方向布置;当边坡变形破坏范围较大时,应适当加密剖面。 5.2 勘探 5.2.1 勘探工作的布置应在地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勘探方法应根据勘察目的、岩土特性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宜以钻探、坑探为主,并可采用物探。每一工程边坡不应少于 2 条勘探线。布置勘探时,宜结合测试和监测的布置一并考虑。 5.2.2 物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物探方法应根据边坡环境条件、岩土体物理性状选择。 2 物探方法应与其他勘探方法综合使用,相互验证。 3 宜在探洞、探井内进行现

27、场波速测试。 4 物探测试工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物探规范 NB/T 10227 的有关规定。 5.2.3 钻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勘探线剖面不应少于 3 个钻孔控制,钻孔宜深入可能滑动面以下 10 m20 m。 2 在软弱带或滑动带重要部位,应采用双层或三层岩芯管钻进取样,应采取原状样。 3 钻进时应对不同的含水层进行地下水位观测, 记录冲洗液的渗漏情况, 宜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查明岩土体的渗透及渗透变形特性。 4 钻探工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钻探规程NB/T 35115 的有关规定。 9 5.2.4 坑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软弱结构面或滑动带为中、高倾角时宜采用

28、探洞,缓倾角时宜采用探井,其深度应穿过可能失稳的滑动面或弱风化层。 2 对探查高陡岸坡卸荷深度的控制性探洞长度,不宜小于探洞以下坡高。 3 坑探工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坑探规程NB/T 10340 的有关规定。 5.3 试验 5.3.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可按表 5.3.1 的规定选择。 2 试验样品和现场试验地点应具有代表性。 3 对控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岩土层或滑动带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每层试验组数不应少于 6 组。 4 直剪试验的最大一级法向应力及三轴试验最大一级侧压力的大小应结合工程荷载和边坡岩体应力选定, 剪切方向宜与滑移

29、方向一致; 直剪试验应分别测定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 5 主要的控制性结构面宜进行现场原位抗剪试验。 表 5.3.1 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 岩土种类 试验项目 土体 成分测定 黏土矿物、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土体腐蚀性 物理性质 颗粒分析、天然含水率、干密度、湿密度、液限、塑限、比重 水理性质 渗透系数、崩解、湿陷、渗透变形、溶滤、膨胀性 力学性质 压缩试验、标贯试验、触探试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 岩石或岩体 成分测定 矿物、化学成分、水溶盐含量 物理性质 含水率、颗粒密度、块体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 水理性质 崩解性、软弱夹层渗透变形、溶滤及渗透系数、膨胀性 力学性质 单轴

30、抗压强度、点荷载强度 直剪试验:岩体结构面直剪和岩体直剪 变形试验:承压板法、钻孔弹模 地应力测试、岩块及岩体声波测试 流变试验 10 5.3.2 滑动带物质宜开展绝对年龄的测定, 绝对年龄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规程NB/T 35098 的有关规定。 5.3.3 重要边坡可进行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 5.3.4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水质分析工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NB/T 35052 的有关规定。 5.3.5 岩土的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T 5368 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31、/T 50123 的有关规定执行。 11 6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6.1 一般规定 6.1.1 边坡应依据边坡与工程关系、组成物质、坡体结构、存在时间、边坡坡度、边坡坡高等特征进行分类。边坡分类宜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有关规定。 6.1.2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依据边坡岩土体结构特征, 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环境和工程因素, 确定边坡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和边界条件。 2 选取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分析计算中的各种荷载组合、 确定合适的计算方法。 3 进行边坡稳定计算与综合评价。 4 进行水库高速滑坡涌浪预测与分析,评价对工程的影响。 6.1.3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应依据边坡

32、稳定性分析与计算成果进行, 并应提出边坡防治与监测建议。 6.2 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 6.2.1 边坡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应根据边坡类型、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影响因素及破坏面形态进行分析,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划分宜符合本规程附录 B 的有关规定。 6.2.2 岩质边坡变形、 破坏的机理与失稳模式宜依据边坡结构、 岩石类型、 岩体特征、主要失稳模式类型等特征进行判别确定, 岩质边坡结构分类与变形破坏模式宜符合本规程附录 C 的有关规定。 6.2.3 土质边坡变形、破坏的机理与失稳模式宜依据边坡类型、主要特征、影响稳定的因素、 可能主要变形破坏形式等特征进行判别确定, 土质边坡分类与变形破坏模式宜符合

33、本规程附录 D 的有关规定。 6.2.4 滑坡应根据成因、 破坏特征等进行分类, 滑坡的稳定条件宜根据滑坡发育阶段进行分析评价,滑坡分类与发育阶段划分宜符合本规程附录 E 的有关规定。 6.2.5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宜包括地形、岩性、地质构造、水的作用、地应力、地震、人类活动等,并应判别主要诱发因素。 12 6.3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6.3.1 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边坡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2 滑动面、控制性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 6.3.2 边坡岩土体稳定性计算参数应根据试验统计成果或反演分析计算成果, 结合经验数据综合分析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4、 边坡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整理与参数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 的有关规定。 2 可根据边坡的稳定现状反算推求滑面的综合抗剪强度参数。 反演分析中蠕动挤压变形阶段稳定性系数可取 1.001.05,失稳初滑阶段稳定性系数可取 0.950.99。 6.4 稳定性计算 6.4.1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应根据边坡结构特征、 岩土体性质、 变形破坏类型等因素选择,对重要的边坡宜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综合分析。 6.4.2 边坡稳定性计算应根据边坡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布置方案等,分区段选择最不利方向的剖面。 6.4.3 边坡稳定性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 确

35、定荷载组合, 作用在边坡上的荷载包括自然作用力和工程作用力,自然作用力包括自重、地下水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地震作用力和岩体应力,工程作用力包括建筑物传递至边坡的作用力、库水压力、加固边坡时的锚固力、渗透水压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震基本烈度度和度以上的地区应考虑地震作用力。 2 边坡孔隙水压力取值方法宜根据本规程附录 F 的规定确定。 6.4.4 极限平衡分析法根据可能失稳边坡的物质组成和边界条件、变形破坏模式,可分别采用圆弧型滑面滑动分析法、平面型滑面滑动分析法、楔形体滑动分析法、折线型滑面滑动分析法和倾倒破坏分析法。 边坡稳定性计算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G 的规定。 6.

36、4.5 当边坡变形对建筑物稳定安全有影响时, 边坡的应力和变形可采用有限单元法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6.4. 6 岩质边坡稳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3 1 对于新开挖形成的或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岩体完整的自然边坡, 宜采用上限解法做稳定分析,并宜采用条块侧面倾斜的萨尔玛 (Sarma) 法、潘家铮分块极限平衡法和能量法(EMU)。在计算中,侧面的倾角应根据岩体中相应结构面的产状确定。 2 对于风化、卸荷的自然边坡,岩体结构已经松动或发生变形迹象的工程边坡,宜采用下限解法做稳定分析,并可用摩根斯坦-普莱斯(Morgenstern-Price)法或传递系数法。 3 对于边坡上潜在不稳定楔形体,宜

37、采用楔形体稳定分析方法。 4 岩质边坡内有多条控制岩体稳定性的软弱结构面时, 应针对各种可能的结构面组合分别进行块体稳定性分析,评价边坡局部和整体稳定安全性。 5 对于碎裂结构、 散体结构和同倾角多滑面层状结构的岩质边坡, 应采用试算法推求最危险滑面和相应稳定性系数。 6.4.7 土质边坡稳定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无黏性土宜按平面滑动计算。 2 黏性土、 混合土和均质堆积物宜按圆弧滑面计算, 宜采用下限解法进行稳定分析,并宜采用简化毕肖普(Bishop)法求解最危险滑面和相应稳定性系数。 3 沿土或堆积物底面或其内部特定软弱面发生滑动破坏时, 宜采用下限解法按复合形滑面计算,并宜采用摩根斯

38、坦-普莱斯(Morgenstern-Price)法,也可采用传递系数法。 4 对于紧密土体或密实堆积物内部的滑动破坏, 宜采用上限解法做稳定分析, 并宜采用能量法(EMU)求解其最危险滑面和相应稳定性系数。 5 对于均质土边坡或多层结构土边坡, 应采用试算法推求最危险滑面和相应稳定性系数。 6.4.8 滑坡稳定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对于岩质、土质滑坡体,当滑面近似圆弧形时,宜采用简化毕肖普法,也可采用詹布(Janbu)法;当为复合形滑面时,宜采用摩根斯坦-普莱斯法,也可采用传递系数法。 2 具有次滑面的滑坡体, 应计算分析沿不同滑面或滑面组合构成滑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 3 对于具有

39、特定滑面的滑坡, 经过处理已经满足边坡设计安全系数后, 应检验在 14 滑体内部是否存在沿新的滑面发生破坏的可能性。 6.4.9 对易受降雨和泄水雨雾影响的边坡,应考虑地下渗流场的影响。 6.5 稳定性分级与评价 6.5.1 边坡稳定性评价可分为定性、半定量与定量评价。定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 极射赤平投影法、 CSMR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法和地质十因素岸坡稳定性评价法等。 6.5.2 CSMR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H 的有关规定,岸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J 的有关规定。 6.5.3 边坡稳定状态可分为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性差、不稳定。边坡稳定状

40、态划分可符合表 6.5.3 的规定。 表 6.5.3 边坡稳定状态划分 边坡稳定状态 稳定 基本稳定 稳定性差 不稳定 边坡稳定性系数 K K1.15 1.15K1.05 1.05K1.00 K1.00 6.5.4 根据边坡影响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边坡所处位置、边坡重要性和失稳后的危害程度,水电工程边坡级别可划分为 3 级,并应符合表 6.5.4 的规定。 表 6.5.4 水电工程边坡级别划分 级别 A 类 枢纽工程区边坡 B 类 水库边坡 C 类 河道边坡 影响 1 级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边坡 失稳产生危害性涌浪或灾害可能危及 1 级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边坡 失稳可能影响1级水工建筑物运行的边坡

41、影响 2 级、3 级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边坡 失稳可能危及 2 级、 3 级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边坡 失稳可能影响 2 级、3 级水工建筑物运行的边坡 影响 4 级、5 级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边坡 要求整体稳定而允许部分失稳或缓慢滑落的边坡 要求整体稳定而允许部分失稳或有滑落容纳安全空间的边坡 注: 料场边坡应根据其所处位置及对水工建筑物影响程度按本表进行分类分级。不在表中所述三类区域的料场 边坡应根据边坡失稳风险及危害程度分析确定。 6.5.5 边坡失稳仅对建筑物运行有影响而不危害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 边坡级别可适当降低。当水库滑坡或潜在不稳定岸坡属于蠕变破坏类型,通过安全监测可以预测、预报其稳定性变化

42、, 并能够采取措施对其失稳进行有效防控的, 边坡或滑坡体级别可 15 适当降低。 6.5.6 水电工程边坡采用平面刚体极限平衡方法中的下限解法进行稳定计算时, 边坡抗滑稳定设计安全系数应符合表 6.5.6 的规定。 表 6.5.6 边坡抗滑稳定设计安全系数 级别 A 类 枢纽工程区边坡 B 类 水库边坡 C 类 河道边坡 持久工况 短暂工况 偶然工况 持久工况 短暂工况 偶然工况 持久工况 短暂工况 偶然工况 I 1.301.25 1.201.15 1.101.05 1.251.15 1.151.05 1.05 1.201.10 1.101.05 1.05 II 1.251.15 1.151.

43、05 1.05 1.151.05 1.101.05 1.051.00 1.101.05 1.051.02 1.021.00 III 1.151.05 1.101.05 1.00 1.101.05 1.051.00 1.00 1.051.02 1.021.00 1.00 注: 1 本表边坡抗滑稳定设计安全系数对应于设计采用的岩体和结构面抗剪断强度指标和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其强度指标均是以岩土体峰值强度小值平均值为基础进行取值。 2 对于可能失稳边坡,或稳定分析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边坡,安全系数宜取大值,反之可取小值。 6.6 滑坡涌浪预测 6.6.1 对于有重大影响的可能失稳边坡,应进行失稳破坏运动

44、形式分析。 6.6.2 边坡破坏运动形式分析应根据地质勘察成果, 划分边坡破坏类型, 预测边坡破坏过程和滑体运动形式,分析预测滑体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 6.6.3 高速滑坡滑速计算方法宜按本规程附录 K 的规定计算。 6.6.4 高速滑坡可能产生的涌浪应通过滑坡涌浪计算公式或涌浪模型试验, 分析预测沿河道可能形成的涌浪高度。 水库滑坡涌浪可采用潘家铮法、 水科院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并宜符合附录 L 的有关规定。 6.6.5 根据高速滑坡涌浪涉及范围,应分析涌浪对工程建筑物和当地居民点、库岸边坡的影响。 6.7 边坡防治原则 6.7.1 边坡防治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用避让滑坡、变形体等,

45、加强监测等防护措施。 2 应结合边坡稳定条件, 综合考虑各种措施的特点和用途, 采用多种措施进行边坡治理,使其形成有机的加固体系。 3 高陡岩质边坡防治宜遵循“高清坡、低开口、强支护、深排水”的原则。 16 4 应根据施工期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安全监测反馈的有关信息,动态调整治理方案。 5 边坡的治理应重视环境保护。 6.7.2 边坡的防护和加固可采用开挖减载、压脚、截排水、坡面防护、锚固和支挡等措施。 17 7 边坡监测 7.1 一般规定 7.1.1 边坡勘察监测应获取边坡变形信息, 掌握边坡稳定状况; 检验稳定性分析结果;预测边坡变形发展趋势,提供边坡处理设计的依据。 7.1.2 边坡监测应目

46、的明确,重点突出。边坡监测应以边坡整体稳定性为主。 7.1.3 边坡监测应采用多种方法,以仪器监测为主,简易监测和人工巡视为辅,地表监测和深部监测相结合。 7.1.4 边坡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边坡坡面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2 坡体变形深部位移以及沿可能的滑面的位移。 3 裂缝观测。 4 地下水位、泉水流量、地表水体水位及降水量等观测。 7.1.5 边坡监测应做到及时埋设监测仪器、及时观测、及时整理监测资料、及时反馈监测信息。有条件时可建立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 7.1.6 边坡监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NB/T 35039 和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T 5006 的

47、有关规定。 7.2 监测布置 7.2.1 监测布置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充分研究边坡地质勘察资料,结合工程边坡设计方案布设监测网。 2 监测网应能控制边坡及其潜在变形边界,并沿可能滑动方向布置重点监测剖面。 3 监测点的布设宜利用已有的钻孔、探洞等布设监测点和埋设仪器。 4 边坡坡面监测结合勘探剖面网格状布设,主监测剖面上监测点不宜少于 3 个,采用钻孔倾斜仪器的深层位移观测点,在一条纵向监测断面上不宜少于 2 个。 7.2.2 仪器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边坡变形破坏类型、现场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设备。 2 监测仪器应适合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和边坡岩土体的力学

48、特性, 并具有监测边坡变形所要求的精度和量程。 18 3 地表监测宜采用大地测量、GNSS 监测等。 4 深部监测宜采用钻孔测斜仪、多点位移计、收敛计等。 5 地下水监测宜采用地下水位计、渗压计、量水堰计等。 6 水文气象监测宜采用雨量计、水尺等。 7.2.3 观测周期应根据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变形特征、监测项目、水文气象条件等情况确定。监测周期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NB/T 35039 的有关规定。 7.3 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7.3.1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并结合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进行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宜提出监测报告。 7.3.2 对原始观测数据和数据库,不得进行修改。

49、7.3.3 监测资料整编宜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资料的搜集和表示。 2 原始观测资料的检验和误差分析。 3 监测物理量的计算。 4 填表和绘图。 5 监测数据的平差、光滑、补差等处理。 6 初步分析和异常值的判识。 7.3.4 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地形地质条件。 3 监测布置、仪器埋设、监测方法、监测精度。 4 分析各种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5 评价边坡稳定现状,预测变化趋势。 6 提出工程处理的建议。 7.3.5 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附图: 1 监测地段主要地质图。 2 监测网布置图。 3 位移或变形历时曲线、位移平面矢量图。 19 4 地下水位或水

50、压历时曲线图。 5 降雨量历时曲线图及库水位或河水位变化曲线图。 6 其他各种监测数据分析图件。 20 8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0.1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宜包括前言、概况、边坡基本地质条件、岩土体结构特征、变形特征与机制分析、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论与建议、附图、附件。 8.0.2 前言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述。 2 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3 勘察工作概况、完成的工作项目和工作量。 8.0.3 概况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自然地理。 2 气象、水文。 3 区域地质与地震。 8.0.4 边坡基本地质条件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地形地貌。 2 地层岩性。 3 地质构造。 4 物理地质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