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娜塔莎》导学案师用.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422596 上传时间:2025-0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娜塔莎》导学案师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娜塔莎》导学案师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娜塔莎编制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1、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小说圆形人物的意义。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3、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课文,阅读教材P59-62单元话题,再研习本学案。2. 认真完成(35分钟),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的质量,疑难处红笔做好标记。3. 学法指引:把人物置于背景中,在环境变化中写人物,在事情发展中写个性。听其言(语言描写-对话、独白);鉴其貌(外貌描写-神态表情);观其行(动作描写-细节); 悟其心(心理描写-心态

2、、心绪);知其性(明确性格特点、形象特点)预 习 案【教材助读】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全世界的文学泰斗。鲁迅称他为“19世纪的俄国巨人”,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把他的创作看成是“全人类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名叫“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处女作童年(1852)与作家后来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三部曲。托尔斯泰退役回到家乡后,曾为农民子弟办学,后因沙皇政府干预,学校夭折。期间,他两次出国,并写下了暴风雪两个骠骑兵卢塞恩阿

3、尔贝特三死家庭幸福和波里库士卡(1863)等小说。60-70年代,托尔斯泰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世界观的激变。他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站到了宗法农民的一边。这时,他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他写了不少民间故事和“人民戏剧”,也写出了一些优秀的小说,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和活尸,中篇小说霍尔斯托麦尔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和克莱采奏鸣曲等。托尔斯泰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完

4、成了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和舞会之后等优秀作品。1910年,他在出走途中去世。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座里程碑。【自主学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宅邸( d ) 花翎( lng ) 勋绶( shu) 砰( png )然 搽( ch )香粉 迸(bng)流 皱襞( b )听差(chi ) 伯爵( ju )袒( tn )露 撩起( lio ) 撩拨(lio) 2、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 俄国 (国别)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安娜卡列妮娜和 复活 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娜塔莎节选自 战争与和平。3、请给

5、文章的三个部分拟定小标题。第一部分: 舞会前的准备(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兴奋热情)第二部分: 舞会上的陶醉(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一见钟情)第三部分: 订婚后的争吵(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别恋移情)【我的疑问】 探 究 案探究点1 请结合文本,分析娜塔莎的性格特点,并归纳描写人物的方法。 舞会前的准备阶段,娜塔莎“整天都在狂热的兴奋和活动中”“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亚,都要穿得不能再好”。她先是给索尼亚改变缎带样式,不断的嚷着“不是那样的”“让我来”“您不会弄”,接着欢快地拥吻母亲

6、,再修饰自己的服饰。还有她冲上前去,给妈妈重新别帽子,反倒把衣边的一块纱撕了下来的细节描写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娜塔莎天真可爱、活波热情的性格。舞会上,“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体现了她的争强好胜;当风度翩翩的安德来公爵向她邀舞时,她“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并且脱口而出“我等你好久了”,体现了她的心直口快、冒失虚荣。从娜塔莎与索尼亚争吵的对话:“我觉得,我爱他一百年了。”“我听说过,这种事是常有的”中,可看出娜塔莎任性幼稚、率真浪漫、盲目轻信、敢爱敢恨的性格。娜塔莎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热情、争强好胜、心直口快、冒失虚荣、任性幼稚、率真浪漫

7、、盲目轻信、敢爱敢恨的女孩子。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其他人物的衬托(如别素号娃伯爵夫人、艾伦)探究点2 娜塔莎属于“圆形人物”,还是属于“扁平人物”?请结合读过的小说,分别举一到两个“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例子,并说说理由。娜塔莎是“圆形人物”。托尔斯泰并没有因为娜塔莎是小说的主角,就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相反,她的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展现出复杂又独特的个性特点。圆形人物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这样的人物往往更能体现生活本真的面貌,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矛盾的。如乱世佳人斯佳丽、瑞特、阿希礼,威尼斯商人夏洛

8、克,红楼梦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等等。扁平人物因为性格单一,相对来说,缺乏变化,比较单薄。但他们并非没有价值。一般来说,在讽刺小说里较多见,对于某方面性格的放大,可以增强戏剧效果,起到讽刺作用。举例: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拓展提升】选取一到两种描写手法来刻画班级里你最熟悉的人,注意写出人物作为“独特的一个”的特征,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吧!(80字左右)【知识链接】战争与和平故事简介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近千个

9、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 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 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夫,这三个人物都是作者喜爱的正面形象。一八零五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

10、。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刚留学回来的好友彼埃尔,是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当然也成为社交界的宠儿。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这一点,便计划将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同年十一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他带着军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但是,当他突然抬头看见那永恒的蓝天时,不禁为那份庄严之美深受感动,霎时觉得过去那些野心、名誉及心目中认为伟大的拿破仑,都变得微不足道了。另一方面,婚后不久的彼埃尔因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有暧昧风声传出

11、,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便与多勃赫夫决斗,而把对方打倒后,他旋即与妻分居。从此以后,他陷于善恶与生死问题的困扰中,直至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人后,才进入新的信仰生活里。一直被认为已战死沙场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突然回到秃山的那一晚,其妻莉莎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这使安德来保尔康斯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塔莎无法忍受寂寞

12、,且经不起彼埃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那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塔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来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安德来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埃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埃尔于莫斯科巧遇娜塔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

13、安德来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塔莎之兄尼克拉结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高考链接】一、命题形式1、概括XX的形象特点。2、小说中的XX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或分析)。3、分析XX的性格特征(请简要说明或分析)。4、文中用不少笔墨写XX形象,有什么作用?(形象的作用)二、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几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正面描写之处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二,从次要人物去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因为次要人物往往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抓侧面描写之处。)第三,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第四,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

14、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五,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三、答题方法指导1、答“性格”题,题干中没有要求“简析”或“说明”的,只需要归纳性格要点。2、答“形象”题,先要对人物形象作定性分析,再从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性格特征,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方面作归纳总结,即:人物定性(身份)+外在形象+性格特征。如果题干中要求“简析”或“说明”的,还要结合文本分析。3、答“形象作用”题,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分析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折射的社会现象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次要人物的作用: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若是线索人物,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若是第一人称,就有见证作用。物象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若反复出现,起线索作用,使结构更加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